当前位置:首页 > 三国时期仲达的历史故事(仲达是谁,他的贡献有哪些)

三国时期仲达的历史故事(仲达是谁,他的贡献有哪些)

大家好,关于三国时期仲达的历史故事(仲达是谁,他的贡献有哪些)很多朋友都还不太明白,今天小编就来为大家分享关于仲达的意思和含义的知识,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

本文目录

  1. 仲达是司马懿的手下吗
  2. 仲达、孟德、卧龙你最喜欢谁
  3. 三国时代,军师才能前十的人物都有谁
  4. 仲达的意思和含义
  5. 司马仲达的儿子

仲达是司马懿的手下吗

司马懿,字仲达,在曹魏曾任职过曹魏的大都督、大将军、太尉、太傅。是辅佐了魏国三代的托孤辅政之重臣,后期成为掌控魏国朝政的权臣。善谋奇策,多次征伐有功,其中最显著的功绩是两次率大军成功抵御诸葛亮北伐和远征平定辽东。对屯田、水利等农耕经济发展有重要贡献。

仲达、孟德、卧龙你最喜欢谁

很多人受传统观念的影响,卧龙一直被誉为中国智慧的化身,上知天文,下知地理。深受很多人的喜爱。而孟德和仲达影视上给人刻画的是一个反面角色,在很多人心里扎根,这影响了对他们的判断。综合来讲,做帝王孟德在那个时期最合适不过。

三国时代,军师才能前十的人物都有谁

十大军师排名第10:田丰

田丰的主要能力体现在:1.曾经权袁绍迎立天子;2.出谋略,扫平公孙瓒;3.劝阻袁绍不要攻击曹操;4.曹操讨伐刘备时,建议袁绍趁机袭击许昌;5.算准袁绍派人来狱中将自己刺死。

田丰是袁绍手下最强的一位谋士,可惜大部分战略都不被袁绍采纳,还因为刚直犯上,最后被袁绍杀害。

十大军师排名第9:庞统

庞统的主要能力体现在:1.“凤雏”与卧龙齐名;2.建议刘备攻取益州;3.曾建议刘备在鸿门宴上杀刘璋;4.曾为刘备定下上中下三条计策;5.史书中说他“算无遗策”;6.曾在酒桌上激怒刘备而后巧言化解,具有高超语言技巧;7.在耒阳县有处理各种民事诉讼的能力;8.急功冒进,被流失射死,是其一短。

十大军师排名第8:程昱

程昱的主要能力体现在:1.早年抗击黄巾军保全了自己的家乡;2.劝曹操杀刘备,以绝后患;3.吕布偷袭山东兖州时,保全了鄄城、东阿三县,负责曹操连个根据地都没有了;4.算准了孙权会联合刘备;5.功成名就后成功退休。

十大军师排名第7:法正

法正的主要能力体现在:1.提前投入到刘备麾下,做内应,让刘备取西川;2.算准刘璋抵抗不住刘备;3.劝荐刘备不计前嫌重用许靖;4.及时建议刘备攻取汉中;5.定军山,出奇计,斩夏侯渊;6.被刘备、曹操、诸葛亮等人多次赞誉;7.诸葛亮在刘备兵败夷陵后,感叹法正,说“若法孝直在,定能劝阻主公不致如此”。

十大军师排名第6:鲁肃

鲁肃的主要能力体现在:1.及时逃离袁术这个烂摊子,举家投奔孙策;2.高瞻远瞩,早年就展望到江东可以立国;3.“榻上对”堪比“隆中对”,敲定江东的立国之本;4.刘表死后,极力建议孙权取荆州;5.先斩后奏,带回诸葛亮,最后促成了孙刘联合;6.力挺孙权抗曹,极力帮助周瑜出谋划策;7.孙权在门前站立等候鲁肃,足见其地位;8.演义黑他太狠了,他是江东最杰出的战略家。

十大军师排名第5:郭嘉

郭嘉的主要能力体现在:1.耀眼的“十胜十败”论;2.坚决提议曹操先灭吕布;3.算准孙策会死于小人之手;4.料到刘表不敢轻举妄动,然后让曹操扔下辎重,轻兵奔袭蹋顿;5.尘嚣尘上的“郭嘉不死卧龙不出”;6.曹操哭郭嘉。

十大军师排名第4:荀彧

荀彧的主要能力体现在:1.看准袁绍乃无能之辈,投靠曹操;2.算准了董卓的结局;3.曹操讨伐吕布时,曾建议先收粮食后打仗;4.世纪大战略:劝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5.为曹操提出“四胜”理论;6.建议曹操先评定大北方;7.刘表死后,劝曹操克取荆州,不战而屈人之兵;8.官渡之战时,明确分析出了袁绍麾下文臣武将的不足;9.后期建议曹操安抚马超韩遂;10.被曹操夸赞为“孤之子房”。

十大军师排名第3:贾诩

贾诩的主要能力体现在:1.被叛兵俘获后,以诈术躲避杀身之祸;2.劝李傕杀入长安挟持天子;3.李傕封赏,不受,避免了后续的引火上身;4.看出刘表乃无能之辈;5.“贾文和料敌先知”,是上等谋略战术;6.劝张绣再次归顺曹操;7.为曹操出谋划策,大败袁绍;8.劝阻曹操不要急躁进攻江东;9.展望到了三国鼎立的局势;10.离间马超、韩遂;11.明哲保身,最后升官至三公,封侯,寿终正寝。

十大军师排名第2:司马懿

司马懿的能力只说几个:1.劝阻曹操不要迁都;2.克日擒孟达;3.耗死诸葛亮;4.诈病;5.高平陵之变;6.打下基业,司马炎称帝。

十大军师排名第1:诸葛亮

诸葛亮的能力只说三句:1.隆中对,定三分天下;2.帮助草根刘备干到了皇帝;3.千古智圣。

最后说明一点:有很多人没给排进去,周瑜、陆逊,算统帅,陈宫、徐庶,能力一般;张昭有投降论,许攸有傲娇狂,其他一些高级谋士,如荀攸、刘晔、沮授等,太多了不好排,二十以内肯定有他们!

仲达的意思和含义

仲达是一个人名,一般指的是中国古代的著名文学家、政治家和评论家仲达。在文学方面,仲达的作品以古文、文学理论和辞章学为主,他所撰著的《史记索隐》和《文心雕龙》等著作,对于后世中国的文学和文化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和贡献。在政治和评论方面,仲达对于汉代的朝政和战争有着独到的见解和分析,他也是汉代的一位重要政治顾问。因此,仲达是中国古代文学、文化和政治领域的一位杰出人物。

司马仲达的儿子

司马师,司马昭。

司马懿(179年~251年9月7日),男,字仲达,河内郡温县孝敬里(今河南省焦作市温县)人。三国时期曹魏政治家、军事谋略家、权臣,西晋王朝的奠基人之一。

司马懿自幼聪明多大略,博学洽闻,伏膺儒教。因汉室被曹氏所控制,司马懿一度拒绝曹操授予的官职,但建安十三年(208年),曹操任丞相后,强行辟司马懿为文学掾。因司马懿曾支持曹操称帝,所以逐渐赢得了曹操的信任。曹操封魏王后,以司马懿为太子中庶子以佐助曹丕,帮助曹丕在储位之争中获得胜利。

曹丕临终时,令司马懿与曹真等为辅政大臣,辅佐魏明帝曹叡。明帝时,司马懿屡迁抚军大将军、大将军、太尉等重职。明帝崩,托孤幼帝曹芳于司马懿和曹爽。曹芳继位后,司马懿遭到曹爽排挤,升官为无实权的太傅。正始十年(249年),司马懿趁曹爽陪曹芳离洛阳至高平陵祭陵,起兵政变并控制京都洛阳。

自此,曹魏的军政权力落入司马氏手中,史称高平陵事变。司马懿善谋奇策,多次征伐有功,曾率军擒斩孟达,两次率大军成功抵御诸葛亮北伐,远征平定辽东。对屯田、水利等农耕经济发展有重要贡献。

嘉平三年(251年),司马懿病逝,享年七十三岁,辞郡公和殊礼,葬于首阳山,谥号宣文。其次子司马昭封晋王后,追谥司马懿为宣王;其孙司马炎称帝后,追尊司马懿为宣皇帝,庙号高祖。

END,本文到此结束,如果可以帮助到大家,还望关注本站哦!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