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娉婷及笄多少岁

娉婷及笄多少岁

娉婷及笄多少岁

娉婷及笄多少岁

是指15岁,指古代汉族女子满15周岁结发,用笄贯之,也指已到了结婚的年龄。从周代起,规定贵族女子在订婚以后出嫁之前行笄礼,通常在15岁举行。如果一直待嫁未许人,则年至20岁行笄礼。笄礼是我国汉民族传统的成人仪礼,也是汉民族重要的人文遗产。 古代年龄称谓由小到大

1、襁褓:古代泛指1岁以下幼童,也说是背负小儿用的布兜和系带。

2、孩提:指的是2~3岁的儿童,它一般泛指儿童不是很懂事的年龄阶段,

3、髫年之女:指7岁的女孩。

4、龆年:男孩八岁。

5、总角:古代未成年的人把头发扎成髻。指童年时期、幼年。

6、黄口:泛指10岁以下的儿童。

7、舞勺之年:代表男孩子13至15岁期间学习勺舞。

8、舞象之年:男子十五到二十岁之间的称谓。

9、金钗之年:指古代女子12岁,女孩到了十二岁要带钗,金钗是作为代称和别称。

10、豆蔻年华:指13岁,这个词是用来形容女孩子的。

11、及笄之年:就是女子年满十五岁,即十五周岁。

12、破瓜年华、碧玉年华:古代,指16岁的女子。

娉婷及笄多少岁

回答:“娉婷及笄”中“娉婷”的意思是:形容女子容貌、体态轻巧美好的样子。也可指代美人。“及笄”的意思是:古代女子满15周岁开始结发,用笄贯之,因此称女子满15周岁为“及笄”。也指女子已经到了结婚的年龄。

拓展:

其它表示年龄的词语有:总角、豆蔻年华、而立之年等。

娉婷及笄多少岁

在古代,女孩子到了十五周岁的时候,被称为及笄 。而高门贵族的庶女 嫡女 公主等到了及笄之年便适合出嫁了。也有还没到及笄之年就出嫁的,但多数是庶女,或在家中不受待见的,在古代庶女也是不适合做当家主母的(在有钱有权的人家是这样,普通人家是有的)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