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之淡然,失之泰然,争其必然,自然而然.是谁说的
- 锐意学习网
- 2024-03-10 11:33:19
得之淡然,失之泰然,争其必然,自然而然.是谁说的
这句话只是网络上流传比较广的一句话,没有什么特别的,就好像“我若离去,后会无期”这样的文字一般很难追究出处。
当每个人都复制来复制去的时候,根本没人会注意是谁写的。这句话的大体意思大概源自徐志摩写给梁启超的信中的句子:“我将于茫茫人海中访我唯一灵魂之伴侣,得之,我幸,不得,我命,如此而已。” 具体说来,这句话源自徐志摩给他的老师梁启超的一封回信。当时(1923年)徐志摩阴差阳错地与陆小曼发生恋爱之事,梁启超反对,于是写信劝他放弃陆小曼,其信如下:“……其一,万不容以他人之痛苦,易自己之快乐。弟之此举,其与弟将来之快乐能得与否,殆茫如捕风,然先已予多数人以无量之苦痛。其二,恋爱神圣为今之少年所乐道。……兹事亦可遇而不可求。……况多情多感之人,其幻想起落鹘突,而得满足得宁贴也极难,所想之神圣境界恐终不可得,徒以烦恼终生而已耳。呜呼志摩!天下岂有圆满之宇宙?……吾侪当以不求圆满为生活态度,斯可以领略生活之妙味矣。……若沉迷于不可必得之梦境,挫折数次,生意尽矣,忧悒佗傺以死,死为无名,死犹可矣,最可畏者,不死不生而堕落而不能自拔,呜呼志摩,无可惧耶!无可惧耶!”徐志摩回信说:“我之甘冒世之不韪,竭全力以斗者,非特求免凶惨之苦痛,实求良心之安顿,求人格之确立,求灵魂之救度耳。人谁不求庸德?人谁不安现成?人谁不畏艰险?然且有突围而出者,夫岂得已而然哉?……我将于茫茫人海中访我唯一灵魂之伴侣;得之,我幸;不得,我命,如此而已。……嗟夫吾师:我尝奋我灵魂之精髓,以凝成一理想之明珠,涵之以热满之心血,朗照我深奥之灵府。而庸俗忌之嫉之,辄欲麻木其灵魂,捣碎其理想,杀灭其希望,污毁其纯洁!我之不流入堕落,流入庸懦,流入卑污,其几亦微矣!”后世引申概括为两句成为“得之我幸,失之我命”。据说流行的有两个版本,版本一:“得之我幸,失之我命,如此而已。”版本二:“得之我幸,失之我命,得之泰然,失之坦然。” 得之坦然:获得东西要正大光明,不愧对他人,不损人利己。失之淡然:物有得必有失,不要为失去东西耿耿于怀。以上两者又可称为“不可患得患失”,对待得失要有平常心,要减少对外物太过执着的欲望。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