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汉末年分三国哪三国 东汉末年为何分三国
- 锐意学习网
- 2024-03-10 11:33:19
东汉末年分三国哪三国 东汉末年为何分三国,
三国指的是魏国、蜀国、吴国。公元190年,汉朝的中央集权制度崩溃,军阀四起,天下大乱。到赤壁之战时,曹操被孙刘联军击败,从此,奠定了三国鼎立的雏型。公元220年,汉朝丞相曹丕篡汉称帝,定都洛阳,国号“魏”,史称“曹魏”,汉朝正式结束。公元221年,刘备在成都称帝,国号汉,史称“蜀汉”。公元229年,孙权称帝,定都建邺,国号“吴”,因所统治地区居于三国之东,故称“东吴”。
公元263年,曹魏的司马昭发动魏灭蜀之战,蜀汉灭亡。司马昭去世后,其子司马炎废魏元帝自立,建国号为“晋”,史称西晋。公元280年,晋灭东吴,统一中国,三国时期彻底结束。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