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higgs机制

higgs机制

希格斯机制(Higgs mechanism)是粒子物理标准模型中的一个关键机制,它负责赋予基本粒子质量。这一机制通过自发对称性破缺来实现,其中希格斯场遍布于宇宙中,并与基本粒子相互作用,从而使这些粒子获得质量。希格斯场的存在是规范玻色子(如W玻色子、Z玻色子)获得质量的关键,而光子和胶子则因为不与希格斯场相互作用而保持无质量状态。

希格斯机制的提出者包括英国物理学家彼得·希格斯等理论物理学家,他们同时发现了这一机制。该机制是电弱统一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揭示了电磁相互作用和弱相互作用的本质,并描述了环境对粒子物理标准模型中基本自由度的影响。欧洲核子研究中心在2012年通过实验发现了希格斯粒子,这一发现最终敲定并完善了电弱统一理论。

在1961年,S.L.格拉肖提出了规范对称群的概念,用于统一描述电磁相互作用和弱相互作用。然而,实验观测表明弱作用力程局限于原子核尺度范围,且弱作用传播子W±和Z0有近于100吉电子伏的巨大质量。1967年,S.温伯格和萨拉姆在电弱统一理论中引入希格斯机制,通过构造一个4分量的弱同位旋二重态希格斯标量场,使得W±/Z0粒子通过吸收3个戈德斯通粒子获得纵向极化自由度,而另一个中性分量为具有物理质量的希格斯玻色子。这一对称性破缺机制被称为电弱对称性自发破缺。

1964年,Peter Higgs等人提出了希格斯机制,认为空间由与电磁场类似的希格斯场所填充,粒子与希格斯场相互作用以获取质量。这一机制的提出为理解基本粒子的质量起源以及电磁和弱相互作用的统一提供了理论基础。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