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有上将数量有多少?谁是中国最高级别的上将?
- 锐意学习网
- 2024-03-10 11:33:19
大家好,今天来为大家分享中国现有上将数量有多少?谁是中国最高级别的上将?的一些知识点,和抗日死的最高将领是谁的问题解析,大家要是都明白,那么可以忽略,如果不太清楚的话可以看看本篇文章,相信很大概率可以解决您的问题,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看看吧!
本文目录
中国自古以来,最大的汉奸是谁
过去的汉奸太多了!
可怕的是当代的就是今天的汉奸更多,隐藏更深,在民族危亡之际必背叛我中华民族,此等才是我心腹大患,必须的肃清灭光!
“哈日”分子,“精日”分子,“哈美”“精美”分子是不是新时代的汉奸?
这些新时代的汉奸更可恶,过去的汉奸有的是被逼无奈当汉奸为了能混吃混喝活下去,可是,今天的汉奸们为了啥?现在的汉奸是自觉自愿自己挤破头主动要当汉奸,这样的中国人更多!
应该时时刻刻警惕今天的汉奸,今天的汉奸更可怕!
那些移民到国外的人算不算汉奸?
移民到国外的是不是叛国者?
那些移民到国外的人,他们为了在国外混下去,难道不会出卖自己祖国的利益吗?谁相信?
美国史上十位五星上将谁的战功最高、能力最强
按照美国国会当年的相关法案,五星上将军衔仅在战争时期因为战功卓著才能授予,所以目前美军军衔最高者也仅仅是四星上将。并且五星上将军衔最初的设立时间又是1944年12月,这就意味着曾经获得过该军衔的将领,一定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表现优异者,所以这就是问题中的一个错误点,被习惯列入“十大”名单的潘兴将军并没有参加二战,其军衔不是五星上将而应为“特级上将”。
(陆军副总参谋长阿诺德)
其实这也是美军没有像英军那样,在上将以上设置“陆军元帅”的重要原因,那就是马歇尔等人不愿意将自己的军衔超过或者比肩恩师潘兴老将军,而二战末期美军庞大的军队体量和指挥体系、以及跟英军等盟国将领的交流合作,又确实需要更高一级军衔的设置,尤其主要推动者还是时任总统罗斯福,所以晋衔势在必行。为了解决这一难题,陆军部长史汀生提出了“五星上将”的称谓方案,这样也就没有超越潘兴那独一无二的“特级上将”军衔了。
所以潘兴是不能列入五星上将名单的,而美国国会在稍后通过的提案中,是批准由罗斯福总统任命四名“陆军五星上将”和四名“海军五星上将”,由于首批名单上的哈尔西一度遭到质疑,因此在二战结束之前,美军真正的五星上将只有七名,他们分别是陆军的马歇尔、麦克阿瑟、艾森豪威尔、阿诺德,海军的莱西、金、尼米兹,而陆军的布莱德雷(1950年9月)和海军的哈尔西(1945年12月)都是战后授予的。
(陆军特级上将潘兴)
如此也就说明,布莱德雷和哈尔西的份量还不足以跟前面七位相提并论,所以第五颗星来的稍晚了一些,那么讨论这七位五星上将的战功和能力,只需要围绕二战时期的贡献即可,先把这七名将领当时的职务罗列出来,方便进行比较:
马歇尔:陆军总参谋长,参联会成员。
阿诺德:陆军副总参谋长,陆航司令,参联会成员。
麦克阿瑟:西南太平洋战区总司令。
艾森豪威尔:美军欧洲战区总司令、盟军欧洲战区最高统帅。
莱西:武装部队总司令参谋长,参联会主席。
金:海军作战部长,参联会成员。
尼米兹:太平洋战区总司令、太平洋舰队总司令。
(海军五星上将欧内斯特。金)
这七名将军大致可以归为两类,即在华盛顿担任总统主要军事幕僚、出台战略方针的“办公室将军”,包括莱西、马歇尔、金和阿诺德,以及在前线领兵作战的“战地将军”麦克阿瑟、艾森豪威尔和尼米兹。所以第一个关于“战功”谁最大的问题,毫无疑问应该在后三名候选人中产生,笔者之前专文讨论过,在太平洋战场上尼米兹的表现和重要性远超麦克阿瑟,所以老麦首先出局。
那么在艾森豪威尔和尼米兹之间呢?有人会觉得艾克没有什么了不起的辉煌战绩,他所做的就是把以美国为主的盟军有效的整合起来,通过诺曼底登陆攻入德国而已,更像一个政治家而非军事家。其实是有失偏颇的,就二战的整体性来看,纳粹德国的危险程度远远大于日本,这也是美国在战争中“先欧后亚”的战略出发点。
(陆军总参谋长马歇尔)
所以不能低估艾森豪威尔的重要作用和地位,作为欧洲盟军最高统帅,他并不需要直接插手前线战事,而是要把握大方向和在重大问题上最终下决心,比如诺曼底登陆的发起时间、比如美英两军的关系等等,而历史的事实证明,艾克是一位称职的总司令。在他的领导下,无论是好大喜功的蒙哥马利还是脾气暴躁的巴顿,都能够乖乖地执行命令遂行作战,并终于跟苏军一起,消灭了德国法西斯。
所以在这七名五星上将当中,战功最大者仍然是艾森豪威尔,率军解放了半个欧洲。
(艾森豪威尔)
至于说到能力最强的问题,则可以在四位“办公室将军”里面推选,还是那个逻辑,既然美国参战的最重要目标是打垮德国,那么陆军才是决定性力量,所以无论莱西和金上将有多大的权力,无论海军在太平洋和大西洋上发挥的如何出色,这个荣誉和罗斯福的最重要军事幕僚,都应该属于马歇尔,尽管他不是什么参谋长联席会议的主席。
马歇尔的能力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是“先欧后亚”战略的倡导者和坚定执行者,并且也影响了罗斯福接受了这个关键思想;第二,他知人善用毫无私心,不仅力推艾森豪威尔上位,同时还推荐了布莱德雷、巴顿等一批名将担任重要军职;第三,能力出众却非常谦虚谨慎,尽管他成为了罗斯福一天也离不开的事实上的“首席”军事幕僚(虽然位置排名在莱希之后),但是在军政两界几乎没有反对声音,这是非常难得的。
(西南太平洋战区总司令麦克阿瑟)
潘兴等一批军界老将认为,无人可以顶替马歇尔充任美国全球军事行动的指挥者,并且还能指挥得非常出色,他给罗斯福写信说:“我们在打着一场全球性战争,要由最成熟的军官担任参谋长一职,以便明智地把握战略方向。明达的军界人士一致认为,马歇尔将军正是这样一位军官。假若把他调往某个地区作战,则无论这个战场看上去如何重要,都将使我们因为失去这样一位深谙战略的参谋长,任何其他人都无法同他相比”!
这是对马歇尔能力的终级肯定,所以在七名五星上将当中,能力最强者当属马歇尔,他是二战美军决策层不可替代的角色。
(布莱德雷战后才晋升五星上将)
抗日死的最高将领是谁
抗日战争中国牺牲的最高将领是:张自忠。
张自忠(1891年8月11日-1940年5月16日),字荩臣,后改荩忱,汉族,山东省聊城市临清人,第五战区右翼集团军兼第三十三集团军总司令,中国国民党上将衔陆军中将,追授二级上将衔,著名抗日将领、民族英雄。
近代史上河南籍名将都有谁,谁能排第一
河南,中原大地,名将辈出。据不完全统计,1955年我军首次授衔中,河南就有2名上将、13名中将和51名少将,现介绍几位将军。
△许世友(1906.02.02-1985.10.22),河南省信阳市新县田铺乡人,1955年被授予上将军衔,曾任中国人民解放军副总参谋长、南京军区司令员、国防部副部长、中共中央军委常委等。
△洪学智(1913.02-2006.11),生于河南省商城县汤家汇(今属安徽金寨)。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我军现代后勤工作的开拓者,曾任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央军委副秘书长、中央军委委员、总后勤部部长兼政治委员。1955年和1988年两次被授予上将军衔。
△李德生(1916年4月—2011年5月8日),河南省新县人。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1988年被授予上将军衔。曾任第十届中央委员、中央政治局委员、常委、中央委员会副主席。
△徐立清(1910.04.05-1983.01.06)河南商城,共和国开国中将、中国政治工作领导人,历任第一野战军1兵团政委、人民解放军总干部管理部副部长、总政治部副主任、济南军区政委、成都军区第一政治委员、中共中央军委人民武装委员会副主任等职。
△郑维山(1915—2000),河南省信阳市新县人,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历任兵团副司令员兼参谋长、北京军区副司令员、司令员、兰州军区司令员。
△尤太忠(1918-1998.07.24)河南光山,南信阳光山砖桥镇陈岗村尤岗人。1955年被授予少将,1988年被授予上将。历任中国人民解放军二十七军副军长、军长、北京军区副司令员兼内蒙古军区司令员、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员会第一书记、成都军区司令员、广州军区司令员、中共中央军委纪委第二书记。
中国历史上的著名大将军有哪些名将
在我军的十大元帅和十大大将当中,创造多个“第一”和“唯一”的只有陈赓将军,其经历堪称丰富多彩和令人眼花缭乱,虽然在解放战争期间只担任兵团司令员,然而地位却是超然,注意“陈谢兵团”在淮海战役之前曾经单独挺进黄河以南,那是受军委直接指挥的“准战略集团”(低于野战军高于兵团)。
(陈赓将军)
1,入党最早的黄埔一期毕业生。陈赓早在1922年就已经入党,那还是投考黄埔军校之前,与朱老总同一时间,在我军的大将群体中,只有肖劲光可以与之比肩。随便举几例,陈毅的入党时间是1923年,徐海东是1925年,林彪和粟裕都是1926年。
在校期间就是“黄埔三杰”之一,黄埔一期毕业后曾留校任黄埔二期入伍生连连长、三期本科副队长和四期步兵科第7连连长,也就是说,这几期的学员从辈份上都得算陈赓的学生,包括王耀武、张灵甫和胡琏等一批蒋系悍将。
2、救过蒋某人又差点成为廖仲恺女婿。1925年10月中旬,东征军(讨伐陈炯明)在华阳战役中失败,蒋总指挥环视左右,只有连长陈赓紧随身边,而总指挥部的其他成员都各自逃命去了。蒋万念俱灰几欲自杀,是陈赓力谏蒋介石突围,并且背着蒋介石冲出敌人封锁,蒋后来曾说五个胡宗南也不抵一个陈赓。军校党代表廖仲恺也非常欣赏陈赓的才干,他被刺身亡后夫人何香凝曾有意将廖梦醒下嫁,后因戎马倥偬而作罢。
其实还有另一次救蒋经历,黄埔校军平定广州商团叛乱时,陈赓与同学们一起乘胜追击并活捉了商团一个小头目,缴获了他的军刀。蒋校长兼总指挥正好经过,陈赓立刻敬礼还把战利品呈交,不料这个被活捉的小头目忽然挣开了学生军的控制,迅速夺过军刀挥向蒋总指挥,在场的人一时都惊呆了,千钧一发之际,陈赓一把抓住小头目的手腕,用脚将他扫倒在地,化险为夷。
(洛阳战役期间)
3,唯一见过鲁迅先生的红军将领。1927年南昌起义部队南下广东以后,陈赓在会昌战斗中重伤,辗转香港到达上海治疗,遂于1928年起在特科工作。1931年被派往鄂豫皖苏区担任军事干部,历任红四方面军团长、师长、总部参谋长,一众129师名将大多曾经是他的部下。1932年在战斗中再次负伤,离队潜往上海治伤,期间曾两次会见鲁迅先生,也是鲁迅唯一见过的红军名将。
4,唯一被俘后蒋介石不敢杀的红军将领。次年3月因叛徒出卖被捕,同学同乡宋希濂立即联络胡宗南、黄维、熊授春等人面见蒋某人,共同为陈赓作保,甚至惊动了宋庆龄先生亲往探望,在如此巨大的舆论压力下,蒋某人不得不放弃杀害陈赓的念头。随派多人前往劝降,均告无果,最后是自己亲自出马,许以第三军参谋长、南京卫戍司令的高位,然而陈赓却不为所动,最终脱险。
(援越期间)
5,唯一敢跟彭德怀开玩笑的我军将领。1933年5月从南京逃出敌人的牢笼,被派往中央苏区担任红军第一步兵学校校长,长征时期改编为军委总预备队“干部团”团长,抬着重病的周公走出草地。为人性格开朗,幽默风趣,敢上台抢主席的水喝,敢给彭总介绍对象,尤其是素来不苟言笑的彭大将军,一般的将领根本不敢跟他开玩笑,唯一例外的也只有陈赓了,电视剧《彭德怀元帅》中陈赓给彭德怀吃肉的桥段,源自于真实的故事。
6,唯一指挥过援朝援越两场战争的我军将领。历任八路军第386旅旅长、太岳军区司令员、太岳纵队司令员(四纵)、第二野战军第四兵团司令员。解放战争胜利后的1950年7月,云南军区司令员陈赓奉命率领工作组援越,协助进行越南人民军的建设以及作战指挥,是奠边府大捷的实际战役筹划者,曾经给越军所有营以上军官训话。1951年请缨赴朝参战,就任第三兵团司令员兼政委,后升任志愿军副司令员,直到1953年筹建哈军工才离开战场。
(援朝期间)
1955年9月27日被授予大将军衔,在十大大将中排名第四,同时授予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1957年12月19日因病逝世。关于陈赓将军发病和逝世的细节,之前曾经专门撰文回顾过,主要是在上海休养期间,不顾身体抱病急着撰写作战经验总结,劳累过度所致,一代名将过早陨落。
我军大授衔之后,他的孩子们问父亲佩戴的是什么军衔,他调侃地说自己什么将都不是,自嘲为“辣椒酱”,陈赓将军特别说明:“和那些生死与共却为国捐躯的战友相比,已经是人生大幸,而胜利之后奢谈战功,是对那些无名英雄、死难烈士的亵渎”!如此高风亮节,堪称军界楷模。
(陈赓大将)
好了,关于中国现有上将数量有多少?谁是中国最高级别的上将?和抗日死的最高将领是谁的问题到这里结束啦,希望可以解决您的问题哈!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