栀子怎么读(栀子花,开呀开)
- 锐意学习网
- 2024-03-10 11:33:19
创作者:汤素兰
跟城市人不一样,大家农村人不用养花。山坡上,原野边,一年四季,四时八节,漫山遍野的蔓草都是我们种的花。
但是儿时,我们家院子里曾种过一丛栀子花。
栀子花是常绿植物。它主杆比较粗,呈深灰色,要不是主杆上又冒出翠绿色细枝干,单看主杆,当然要误认为它是一段柴火。自然,倘若不剥开树林往里面看,是看不见栀子花枝条的。由于栀子花的叶子很茂密。这些椭圆形的叶子,每一片类似有三指宽,叶子结实,两块或三四片叶子构成一轮。一根枝条上长出好几轮叶子,他们密密实实地挤在一起,将栀子花丛围得像一张绿色的大圆桌,因此,这些设在绿叶子之间栀子花,如同摆放在桌子上的一碗碗特色美食。
栀子花开花期较长,从五月可以一直调到八月。但五月的栀子花开的最旺,花瓣也较大。韩愈有诗“芭蕉叶大山栀子肥”,这一“肥”字要得真棒,自然,也只有五月的栀子花,而且还是像我家院子里那样的大花栀子,才当之无愧这一“肥”字。
进到五月,南方雨水渐多,万物复苏,蛙叫鸟的叫声,天上和大地上的一切都热闹起来,栀子花也急着趟地绽放。每天清晨,栀子花的清香会随了轻风从窗户吹进房间内,将我唤起,闻着花香,我便了解,院子里又有新的栀子花开。我赶紧从床上站起来,去摘栀子花,这是我每日的“早课”。但是,蜜蜂和蝴蝶一直起得比我早,等着我赶来时,他们早已围在这里绿色的饭桌上,嗡嗡地闹成一片,争先恐后地品味那一朵朵新鲜栀子花。
这花并不是给它们吃的东西!我赶紧冲上去摘这些新鲜栀子花,害怕慢一点,他们就会把栀子花吃掉了。
那时,我们家院子里的栀子花不是用来欣赏的,我将他们摘下并不是要接在瓶子里闻花香,反而是用于烧菜吃。妈妈将我每日摘下的栀子花用开水焯一下,放进清水中浸泡大半天,随后沥干水分,添加辣椒或是红椒,用猛火油爆,就是一碗菜,够一家人吃一顿。
后来我看到杜甫的诗句“山栀子红椒艳复殊”,舌尖马上拥有红椒炒栀子的香味,没有一点感受到杜甫在这里是景物描写,也不知他写的“红椒”并不是我们今天吃的小辣椒,反而是麻椒。味觉记忆要我本能地觉得,这便是一道菜,想起诗圣杜甫曾像我一样吃了红椒炒栀子,便觉得这诗尤其亲近,尤其贴近生活,有浓浓烟火味。
那丛栀子花在庭院西面,依靠围墙边的土墈。下雨时,降水常把土墈里的细沙冲下来,积在围墙的阳沟里。每一次大雨过后,祖父总是要清除阳沟,把那些冲积扇下来的沙子堆在栀子花丛周边,日积月累,那里便比庭院偏高,土层也变得绵软肥大。栀子花长在这儿,土地资源里的营养充裕,天空中的太阳也充裕,又靠着土墈,能够挡了太阳的暴晒,真的是无可比拟,怪不得一年四季都绿莹莹像要滴出来液汁来。
我们家房后的山坡上也是有栀子花。也许是因为山坡上的土壤层贫乏,这儿的栀子花丛虽然多,但每丛都不大,叶子比不上院子里的山栀子结实,绿莹莹也没有那么深,带一点点黄色。院子里的栀子花是单瓣的,山坡上的栀子花是单瓣的。如果把百花丛比成餐桌,院子里大栀子花丛是大圆桌,山坡上的栀子花丛如同实木茶几。怎么样用厨具大小来比,院子里大栀子花每一朵都是有我们平时装饭的工作大,又深又牢固;而山坡上的栀子花像小茶碟,六片花瓣儿围成一个圈,像淡淡的小小乳白色盘子放到小几上,倒也十分相配。但是,他们花朵虽小,但每一丛花儿开的多,对比院子里大栀子花东一朵西一朵孤孤单单地开,山坡上的栀子花挤挤挨挨,人声嘈杂,彻底是一副非常热闹的模样。
山上的栀子花会长出倒卵形的小果子。果实先是是像叶子一样的翠绿色,直到秋季,果子成熟了,就会变成金红色。他们小小果核上还有几个棱,恰如巧做扎出的大红灯笼,缀在绿色丛里,如意又很喜庆。在秋色宜人的日子里,我会把这种大红灯笼一颗颗摘下,晾干,卖给药房换现。这是我的小秋收。由于摘他们,日子,我的手指能被染上黄色,衣服裤子上也会有好几处黄色的色斑,怎么洗都洗不干净。大约因为这个黄色,山上的栀子花也叫“黄栀子”,它带有食品色素,都是一味中药。
现如今,老家的房子通过几回更新改造,已不复从前的样子,院子里没了当年的栀子花。房后的小山坡,曾经的坡路爬满杂树芒草,不可以责己根据,山里树木茂盛,连绵起伏,没了喜阳的黄栀子生长室内空间,变成野生动植物们游乐园。但那一朵朵洁白的栀子花,始终绽放在我的童年生活。尽管隔了遥不可及的时光,我闭上眼睛,屏息,好像又嗅到了栀子花的清香。
《光明日报》( 2021年09月17日15版)
由来: 光明日报-《光明日报》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