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枕头公主什么意思?枕头公主的寓意深刻含义

枕头公主什么意思?枕头公主的寓意深刻含义

大家好,感谢邀请,今天来为大家分享一下枕头公主什么意思?枕头公主的寓意深刻含义的问题,以及和乾隆最宠爱的女儿和孝公主,后半生真的生活凄惨吗的一些困惑,大家要是还不太明白的话,也没有关系,因为接下来将为大家分享,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解决大家的问题,下面就开始吧!

本文目录

  1. 中国历史上有哪些名声不佳的长公主
  2. 如何看待高阳公主和辩机这一段禅门公案
  3. 乾隆最宠爱的女儿和孝公主,后半生真的生活凄惨吗
  4. 珍妃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5. 又冷又硬的玉枕、瓷枕,却为何独得古人恩宠

中国历史上有哪些名声不佳的长公主

一提起公主在我们印象之中应该属于那种举止大方,知书达理的形象,可是历史之中却又很多名声不佳的公主。

有三十面首的山阴公主

要说道名声不佳第一位当属山阴公主,山阴公主是南北朝时期刘宋王朝的公主,其父乃是孝武帝刘骏。山阴公主当时素有皇族第一美人之称,被孝武帝视为掌上明珠,从而养成了一种骄纵放荡的性格,被称之为美丽的怪胎。

山阴公主在其弟刘子业即位之后,时常进宫与刘子业同吃同住,当时刘子业已然成人,姐弟二人不顾人伦,在一起行夫妻之实。刘子业并且对这位姐姐言听计从,后来山阴公主见刘子业嫔妃无数,于是对刘子业说出妾与陛下,男女虽殊,俱托体先帝。陛下六宫万数,而妾惟驸马一人,事太不均之言。

意思就是山阴与刘子业都是一个父亲所生,刘子业却有六宫粉黛上万人,山阴公主只有驸马一人,太不公平了。刘子业更是奇葩,不仅不怪罪山阴公主,还给其姐山阴公主送上三十面首以供山阴公主淫乐。

母女公用情夫的太平公主

一代女皇武则天相必大家都是比较了解的,往往人们对武则天的私人生活更加感兴趣,武则天有一女唤作太平公主,极受武则天溺爱。

当年武则天落难白马寺之时,有一蓝颜唤作冯小宝,后来武则天称帝,冯小宝改名薛怀义进入武则天后宫,薛怀义不仅是武则天的男宠,还与武则天之女太平公主私通,也就是说太平公主与武则天共用薛怀义一个男宠。

后来薛怀义被武则天处死,太平公主看到武则天没有了男宠,于是把自己的男宠张昌宗介绍给武则天,张昌宗并把自己哥哥张易之一并带入后宫,此后太平公主与武则天在后宫之内开始了母女共享的淫乐之路。

与和尚私通的高阳公主

高阳公主是李世民最喜爱的公主,李治与高阳公主关系也是相当亲密,于是乎,高阳公主仗着李世民的溺爱,李治的爱护,养成了骄纵跋扈的性格。

高阳公主在与宰相房玄龄的次子房遗爱结婚之后,高阳公主对这段婚姻很不满意,选择了游山玩水来麻痹自己,后来遇到了潇洒俊朗的会昌寺僧人辩机和尚,两人一见钟情。

一个忘记了自己是有夫之妇,一个把寺院的清规戒律抛之脑后,两人走到了一起,让人惊讶的是高阳公主的夫君,竟然为两人做起了哨兵。

后来由于此事被李世民得知,一怒之下将辩机斩杀,而高阳公主身边的侍女也因为知情不报被皇帝处死,并下令高阳公主不得踏入宫门半步,最后高阳公主因为谋反而被处死。

历史之中名声不佳的公主还有很多,比如骄横任性,意图改朝换代的安乐公主,还有汉朝时期的与养子苟且的馆陶公主等等。

这些名声不佳的公主直接颠覆我们对于古代公主的认知,也许是她们对于古代男女地位不平等的反抗,也许只是满足她们的私欲,不知道你们认为她们如此这般到底是为何呢?

如何看待高阳公主和辩机这一段禅门公案

高阳公主是唐朝有名的“荒淫公主”,她曾跟辩机等多名和尚道士私通,她野心勃勃,竟然跟驸马房遗爱一起谋反,最后夫妻两个一起被唐高宗李治赐死。

曹雪芹在自己的小说《红楼梦》中,曾借贾蓉之口,吐槽过汉朝和唐朝这两个朝代,说它们是“脏唐臭汉”。

原因是这两个朝代的皇族,曾经出过很多荒唐、荒淫甚至有违人伦的丑事,一如焦大所说的“爬灰的爬灰,养小叔子的养小叔子”。

比如唐朝,唐太宗李世民于玄武门除去两个兄弟后,顺便霸占了弟媳齐王妃杨氏,唐高宗李治在父亲死后,迎娶了父亲的后妃武媚娘武则天,后来还封武则天为皇后,唐玄宗李隆基,竟公然变相夺走儿媳寿王妃杨玉环,纳入后宫封为杨贵妃。

正所谓上有好之,下必甚焉,连一国之君都如此荒唐,何况他们的儿女、臣子,底下的人就更加肆无忌惮了。

其中唐太宗的女儿高阳公主,尤其荒唐,她本是有夫之妇,却不顾驸马房遗爱就在跟前,公然与辩机、智勖等多名和尚道士私通。

在情人被杀后,高阳公主又为了争财产、争权位,疯狂到参与谋反,落得个被赐死的下场。

以前曾经读过一位女作家描写高阳公主和辩机和尚的文章,这位女作家称“高阳公主和辩机和尚的爱情”“惊心动魄”、“冲破了无数道的封锁”,让人以为高阳公主和辩机和尚是冲破封建婚姻枷锁、争取自由恋爱的先驱一般。

那么,历史上,高阳公主和辩机和尚私通的这段禅门公案到底是怎么回事?他们真的是相爱的情侣吗?他们最后结果又是如何?

高阳公主是唐太宗的第十七个女儿,从小就得到唐太宗喜爱,甚至史书上说,他是唐太宗女儿里最得宠的一位。

高阳公主十五岁时,唐太宗为她选了重臣房玄龄的第二子房遗爱做驸马。

房玄龄与杜如晦是唐太宗的左膀右臂,号称房谋杜断,二人在凌烟阁二十四功臣里分别位列第五和第三,唐太宗为高阳公主选择房玄龄的儿子做丈夫,可见他对高阳公主的宠爱。

不但如此,高阳公主大婚的时候,唐太宗还下令,以超过其他公主驸马的高规格为高阳公主举办婚礼。

初,主有宠于太宗,故遗爱特承恩遇,与诸主婿礼秩绝异。——《旧唐书列传第十六》

然而,高阳公主并不喜欢父亲给自己选的丈夫,原因是房遗爱的个性。

房遗爱虽然是房玄龄的儿子,却没有遗传到父亲的“善诗能文,博览经史”,反而是个“诞率无学,颇有武力”的人,用现在的话说,房遗爱是个“四肢发达、头脑简单”没有情趣的男子。

高阳公主作为皇室之女,喜欢的是善诗能文、风流倜傥之人,所以,夫妻两个的关系并不好。

况且,由于高阳公主独得唐太宗李世民的特殊宠爱,便恃宠而骄,不把丈夫放在眼里,以至于后来做事肆无忌惮,什么荒唐疯狂的事儿都敢干。

比如,高阳公主在房玄龄死后,公然跟丈夫的大哥方遗直争夺爵位和家产。这就是唐朝有名的房家“争夺家产案”。

房玄龄一生只娶了一位妻子,就是卢氏,卢氏为人性格刚烈,不准房玄龄纳妾。

唐太宗自告奋勇为房玄龄娶妾,房玄龄怕老婆不敢要,太宗便招来卢氏,以毒酒相威胁,卢氏甘之如饴,喝了几口才知是醋,唐太宗看卢氏如此刚烈,只好作罢,后世便以吃醋来形容人好嫉妒。

卢氏为房玄龄生了四子二女,不用说,这四个儿子都是房玄龄的嫡子,但是,继承房玄龄爵位的只能有一个,那必然是嫡长子,所以房玄龄的长子方遗直继承了他的爵位和家产。

高阳公主的丈夫房遗爱是房玄龄次子,什么都没捞着,这便引起了高阳公主的不满。

高阳公主平时骄纵惯了,怎么能允许自家反不如大伯子家,于是,她要求大伯子方遗直,将爵位和家产让给自己的丈夫房遗爱。

方遗直到底是房家长子,怎能容忍公主弟媳如此以权势相逼,便将此事奏知了唐太宗。

唐太宗也觉得女儿很过分,就劝女儿,高阳公主骄横惯了,她反而恃宠而骄,不依不饶,唐太宗大怒,不准房遗爱再争家产,从此也疏远了高阳公主,高阳公主就此失宠。

玄龄卒,主导遗爱异赀,既而反谮之,遗直自言,帝痛让主,乃免。自是稍疏外,主怏怏。——《新唐书列传第八》

高阳公主争夺家产不成,又失了宠,自然非常不高兴,一边责怪丈夫房遗爱不中用,另一边整天怏怏不乐。

心情糟糕的高阳公主在家里很是郁闷,便带着丈夫房遗爱去自己的封地狩猎。

在狩猎的过程中,高阳公主他们遇到一个庙宇,好奇之下的高阳公主进入庙宇,没想到在这里碰到了一位谈吐风雅、容貌俊秀、器宇不凡的和尚辩机,正是高阳公主生平所爱的那款男子。

一番交谈之下,和尚辩机深得公主之心,高阳公主便毫不客气地让属下把自己的床帐设在辩机的房中,就此,高阳公主不顾丈夫房遗爱就在身侧,跟辩机和尚有了床笫之欢,私通起来。

这辩机和尚来头也不简单,虽然年纪轻轻,却已经是一位有道高僧。

辩机少年时就表现出了很超脱的气质,而且容貌俊秀,器宇不凡。

他十五岁时剃度出家,拜长安西南大总持寺著名法师道岳为师,钻研佛法,后来道岳法师出任普光寺主持,辩机离开师父,跑到长安城西北的会昌寺继续修行,潜心钻研佛学理论。

玄奘法师从天竺回到长安后,辩机以佛法精湛,被推荐为玄奘法师的翻译助手,帮助玄奘法师翻译编撰《大唐西域记》,成为有名的高僧,这时候辩机只有26岁。

后来,不知什么缘故,辩机来到高阳公主的封地结庐居住,就遇到了高阳公主。

又不知道是什么缘故,高阳公主竟然让佛法精湛、修持严谨的辩机破了色戒,跟高阳公主有了鱼水之欢,甚至像那位女作家所说的,有了“爱情”。

当然,高阳公主在跟辩机和尚你侬我侬的时候,也没有忘记庐外的丈夫房遗爱,为了堵住房遗爱的嘴,高阳公主送给房遗爱两个美女,和无数的金银财宝。

初,浮屠庐主之封地,会主与遗爱猎,见而悦之,具帐其庐,与之乱,更以二女子从遗爱,私饷亿计。——《新唐书列传第八》

也许是高阳公主跟房遗爱的婚姻实在太无趣,太压抑,高阳公主爱煞了这个辩机和尚,还把皇家的“金宝神枕”作为定情之物,送给了辩机和尚。

然而,不幸的是,后来就是这“金宝神枕”,揭露了高阳公主和辩机和尚的情事,让天下皆知,也断送了辩机的性命。

唐太宗当皇帝的最后一年,公元649年,朝廷的御史核查盗案,不想竟然在一个小偷的赃物中发现了一件“金宝神枕”,这“金宝神枕”是皇家之物,一个普通的小偷怎么会偷到这种东西?

唐太宗下令御史们严格核查,经过对这个小偷的一番严刑拷打之后,小偷承认,这个枕头,是从辩机那里偷来的。

御史们又把辩机捉拿归案,这金宝神枕是皇帝赐给高阳公主的,怎么会跑到你一个和尚家里?辩机只能说,这是高阳公主赏赐的,御史们自然知道了辩机和高阳公主的关系。

但是这件事他们做不了主,只能上奏给唐太宗,唐太宗听了御史们的汇报,心中大怒,没想到自己的女儿,堂堂的大唐公主,竟然跟一个和尚有了奸情,大唐的脸面何在,皇家的脸面何在?

唐太宗立刻下令,依照大唐律例,将辩机和尚处以腰斩,将辩机杀死。那些跟随高阳公主的奴婢们,有十几个,也全部被处死。

从此,高阳公主彻底失宠。

失宠的高阳公主不但不反思自己的过错,反而更加怨恨父亲李世民,甚至在唐太宗李世民驾崩后,高阳公主脸上没有一点悲伤,也没流一滴眼泪。

情人辩机和尚的死,也让高阳公主做事更加的荒唐、疯狂、肆无忌惮。

唐太宗李世民死后,唐高宗李治继位,高阳公主又旧事重提,要跟丈夫的哥哥方遗直争夺家产,甚至闹到了唐高宗面前。

当年唐太宗宠女儿,唐高宗可不宠妹妹,李治一声令下,将方遗直和房遗爱都贬谪到外地,房遗直出任汴州刺史,房遗爱出任房州刺史。

李治的意思很明白,你们兄弟都别在长安呆着了,都去外地,分居两地,看你们还怎么争家产,正所谓眼不见心不烦。

高阳公主一计不成,又生一计,她竟然向唐高宗诬告方遗直,说方遗直垂涎自己的美色,对自己有不轨的举动。

唐高宗一看高阳公主死缠烂打,也没有办法,于是派自己的舅舅长孙无忌审理调查此事,谁知道,不查不知道,一查吓一跳,长孙无忌竟然查出了高阳公主和房遗爱谋反的事儿,还牵连出好几个皇亲国戚和驸马爷。

原来高阳公主失去辩机之后,又找了几个和尚道士当情人,都是些歪门邪道的人物。

其中和尚智勖自称能占卜祸福,和尚惠弘自称能看见鬼神,道士李晃自称精通医术。

这些人围绕在高阳公主,整天助长高阳公主的怨恨,增长高阳公主的野心,甚至唆使高阳公主结交了掖廷令陈玄运,偷偷画下了唐朝皇宫的地图,为谋反做准备。

高阳公主跟丈夫房遗爱,另外又勾结驸马都尉薛万彻、驸马都尉柴令武、巴陵公主等人,阴谋推翻唐高宗,推举李世民的弟弟、荆王李元景为皇帝。

他们的阴谋本来是秘密进行的,结果被长孙无忌全都查了出来,报告给了唐高宗李治。

唐高宗刚继位没多久,岂能放过这个杀一儆百的机会,立刻下令将这些人全部处死。

当然,高阳公主毕竟是唐太宗的女儿、唐高宗的妹妹,唐高宗势必要假惺惺地向群臣求情,放过自己的妹妹,结果群臣不允许,最后,高阳公主也被赐死。

高阳公主和辩机的这段禅门公案,最终以辩机和高阳公主先后死去,作了了结。

说实在的,我不认为高阳公主跟辩机真的有什么爱情,她只是婚姻不幸福,遇到了辩机,暂时找到了一个心灵寄托,一个发泄的出口而已吧。

从她后来又找了好几个道士和尚,就可看出,那不是爱情。

乾隆最宠爱的女儿和孝公主,后半生真的生活凄惨吗

乾隆最宠爱的女儿和孝公主,后半生真的生活凄惨吗?

乾隆六十岁生下小女和孝公主,所以乾隆特别的宠爱和孝公主,皇帝最宠爱的小女,整个皇宫文武大臣男男女女,都把小公主看成皇宫宝贝!都宠爱有家!敬宠万分。

和孝公主一天天长大,更是天生丽质,聪明过人,丽质貌美!更加受乾隆皇帝手下文武大臣的尊重和崇拜!和孝公主过着无忧无虑的生活,每天活在甜蜜的幸福的生活中,包括嫁人沾乾隆皇帝的光,公婆,夫君都对她疼爱有加,没有受到一点委屈,人人敬重,高高在上!自从乾隆皇帝死后,哥哥当了皇帝,换了门庭,抄了何坤家灭了九族,夫君被抓,和孝公主向哥哥求情,又放了她的夫君,同时,她们仍然享受原有的待遇!虽然是和孝公主受到牵连和打击,和孝公主仍然没有受到一点委屈!因为哥哥从小就非常疼爱和孝公主,虽然她嫁了人!还是他的亲妹妹!还是一样的宠爱有加,所以,和孝公主的后半生也受到多大的伤害,后半生活没有怎么凄惨!谢谢大家参阅支持!。

珍妃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对于珍妃,大家最熟悉的莫过于那口“珍妃井”了。当年,八国联军进攻北京城,慈禧太后太后仓皇西逃,临行前命太监崔玉贵将珍妃投入了井中,对外谎称珍妃为了殉节、投井身亡。直到慈禧太后去世之后,摄政王载沣(末代皇帝溥仪的亲生父亲)才公开说明,珍妃是被人投入井中而非自尽。长期以来,珍妃给了人们一个误解,珍妃是因为支持“戊戌变法”而惨遭慈禧太后报复、被害的。不可否认有这方面的原因,但是珍妃的影响力还没有这么大,戊戌变法之事,珍妃的手还伸不到这么长!

珍妃,他他拉氏,满洲镶红旗人,是时任户部右侍郎长叙的女儿,和同为光绪帝嫔妃的瑾妃他他拉氏是亲姐妹。光绪十五年,珍妃经三年一度户部组织的选秀入宫,被封为珍嫔,没有经过贵人阶段而直接封嫔,起步还是非常高的。可见,这个时候的慈禧太后对珍妃并不反感。因为光绪帝的皇后叶赫那拉氏(隆裕太后)是光绪帝的表姐,是慈禧太后强加给光绪帝的婚姻,光绪帝对隆裕太后有着一种天然的抗拒。加之隆裕太后的性格比较保守,光绪帝更喜欢在“开放前沿”广东长大、对新鲜事物比较熟悉、思想相对开放的的珍妃。因此,新婚之后,光绪帝经常往珍妃宫里跑,却冷落了新婚的隆裕太后。而这也让隆裕太后充满了醋意,不时在自己姑姑慈禧太后面前打打小报告。但是,这些小事并没有引起慈禧对珍妃太多的反感,最多就是当后宫女子的争风吃醋,一笑了之。

但是,后来的事情逐渐超出了慈禧太后的意料范围。仗着光绪帝的宠爱,珍妃不仅在生活愈来愈铺张、奢侈,而且还是干预政务,利用光绪帝的宠爱,私下里干起了卖官鬻爵的勾当,并且渐渐也不太把慈禧太后放在眼里了,对慈禧太后身边的人也不是那么恭敬了,据说甚至还曾经因为一些小事发难,责罚慈禧太后身边的红人李莲英,打狗还看主人呢!但是,个人认为,单单是生活奢侈和责罚一个下人还不至于让慈禧和珍妃撕破脸,最主要应该还是干政和卖官鬻爵的问题。光绪二十年,慈禧太后六十大寿,珍妃由珍嫔正式晋封珍妃。但是,仅仅十个月之后,珍妃便因为“忤逆太后”被降为了贵人,并受到了“廷杖”的待遇!而这距离光绪二十四年的“戊戌政变”还有四年时间。可见,珍妃并不是因为支持戊戌变法才得罪慈禧太后的!很可能是咎由自取,慈禧太后责罚珍妃还真是因为她干政和卖官鬻爵!

显然,彼时的慈禧也仅仅是为了吓唬吓唬珍妃,让她别忘了自己的本分,不要插手政务!在“廷杖”珍妃之后的第二年,便又以光绪帝的名义恢复了珍妃的封号。但是,珍妃并没有就此老实,戊戌变法期间,珍妃又耐不住寂寞、私下里给光绪帝支招,这下算是彻底得罪了慈禧太后。但是,珍妃作为妃嫔,还没有权力干预戊戌变法,她对于戊戌变法的影响力微乎其微,可以忽略不计。

光绪二十四年,慈禧太后在戊戌变法百日维新之后,发动了著名的戊戌政变囚禁了光绪帝。本就不受慈禧太后待见的珍妃自然也难逃一劫,被慈禧太后再次“廷杖”后幽禁钟粹宫后的北三所,也就是人们常说的“打入冷宫”!光绪二十六年,慈禧太后因为利用义和拳对抗列强,被列强照会,要求光绪帝重新掌权。气急败坏的慈禧太后公然对列强十一国宣战,倒置八国联军兵临北京城下,慈禧太后不得不弃城仓皇西逃。临行前,慈禧太后还不忘珍妃,以避免“受辱”为由,命人将她投入了井中。慈禧太后回銮之后,为了掩人耳目,又假模假式地表彰珍妃守节自尽而亡,并追封其为珍贵妃。直到慈禧太后去世之后,时任摄政王载沣才公开为自己的这位庶嫂正名,公开说明珍妃并非自尽,而是被他人投入井中。而此时距珍妃被害已经过去了十余年……

又冷又硬的玉枕、瓷枕,却为何独得古人恩宠

又冷又硬瓷枕为何独得恩宠?更得未婚男子恩宠的是这种,它相当于古代“竹夫人”

我国最早枕具产生于商周时期,它反映了当时人们现实生活。在当时,富贵阶层追求生活的舒适奢华,多以青铜,金银,各种玉石为枕;而普通的贫民百姓只能以各种木头,石头打磨为枕。

随着时间的推移和我国的陶瓷技术的发展,至隋代左右瓷枕应运而生。当时制造瓷枕的所需原料成本价格低,不论是富裕阶层还是贫民百姓都可使用,所以无论南方和北方,均得到了大量推广和发展。

到了唐代,随着制瓷技术的进一步的发展和普及,我国在瓷枕制造技术上得到了长足发展。其造型工艺技术更加华丽,釉色有唐白釉、蓝釉、黑釉、青釉等,装饰有印花、划花、合模、堆塑、绞胎、绞釉、三彩、点彩等,品类繁多、美不胜收。

宋代是我国瓷枕的大发展大爆发时期,在这个时期,不但有了能供人睡眠的瓷枕,还进一步发展推广了医用的脉枕、蔚枕、警枕等一系列专有用途的瓷枕。

古代刻“家国永安”的警枕

更为有趣的是,还有一种瓷质美人枕,夏天因天气炎热多,未婚男子在睡眠时把此类瓷枕抱入怀中,因瓷枕阴凉抱入怀中以此得以安慰,功能与古代的竹夫人类似。

南宋定窑美人枕

纵观瓷枕的发展史,除了技术工艺因素外,瓷枕的确有它的独特价值与作用。

第一,瓷枕发展与古人长发、盘发有关。在古代无论男女老少都是留长发的,尤其是妇女要束发髻,瓷枕因其在睡眠时接触面窄,束好后不用每天打理发型,睡醒后发髻也不会蓬乱。富贵家庭好一些,有女仆帮其整理发型,普通家庭就不方便了。

荷花纹黄釉脉枕

第二,早期软枕价格昂贵,瓷枕则相对低廉。特别是在明朝以前,软枕的使用并未在贫民百姓中普及,丝绸类纺织品仍然是一种奢侈品。在元以后随着棉花在市场上大量的应用,黄道婆提高了纺织工艺,棉布得到了发展和应用空间,使一般的民众也可以使用价格比较低廉的软枕。

而最接近我们现在使用的枕头,专家们认为在明代之后。随着我国的纺织业发展而产生,尤其是在明代,我国丝绸的华丽精美,印染、刺锈、镶嵌工艺越发成熟,使得软枕锦上添花更上一层楼。软枕因其做工精美、睡眠舒适、应用方便,价格低廉受到了社会各阶层的青睐,瓷枕逐步退出了历史舞台。

了解更多瓷器玉器收藏知识及鉴定经验,欢迎朋友们关注“骨董王”,谢谢。

关于本次枕头公主什么意思?枕头公主的寓意深刻含义和乾隆最宠爱的女儿和孝公主,后半生真的生活凄惨吗的问题分享到这里就结束了,如果解决了您的问题,我们非常高兴。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