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革命100周年(俄国十月革命的时间及内容)
- 锐意学习网
- 2024-03-10 11:33:19
很多朋友对于十月革命100周年和俄国十月革命的时间及内容不太懂,今天就由小编来为大家分享,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本文目录
谁是中国十月革命第一人
应该是:李大钊。
李大钊是在中国举起十月革命旗帜的第一人,是中国最早的马克思主义传播者。从1918年7月起,他先后发表《法俄革命之比较观》《庶民的胜利》等文章,热情讴歌十月革命的胜利。他指出十月革命是“二十世纪中世界革命的先声”,是“世界人类全体的新曙光”。他预言十月革命所掀起的潮流不可阻挡:“试看将来的环球,必是赤旗的世界!”五四运动后,他更加致力于马克思主义的宣传,发表的《我的马克思主义观》系统介绍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在当时思想界产生重大影响,标志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进入比较系统的传播阶段。他发表的《再论问题与主义》等文章,批驳反马克思主义思潮,论证马克思主义符合中国需要的深刻道理。
俄国十月革命的时间及内容
一、时间
1917年11月7日俄国苏维埃武装起义。
二、内容
1、革命城市的历史沿革
1703年5月27日,于兔子岛上举行了隆重的圣彼得堡奠基仪式;彼得大帝首先在涅瓦河三角洲的兔子岛上修建了彼得保罗要塞,驻重兵把守,以防御瑞典军队的进攻,后扩建为城;至此,波罗的海出海口从此纳入俄罗斯帝国版图,彼得大帝在圣彼得堡创建了波罗的海舰队,使俄罗斯帝国在历史上第一次拥有了自己的海军。
2、沙皇时期
由于当时俄国皇后亚历山德拉·费奥多罗芙娜是德国人(黑森和莱茵大公国阿历克丝郡主),战争期间曾向前线发了一封电报要求皇帝宣布停战,加上皇后派中坚人物拉斯普廷也在1914年极力反对俄国同德国开战,结果俄国参与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对德的一系列军事失败,使皇后派被国内各方指控为德国间谍,皇后也被称为荡妇。
3、二月革命时期
“二月革命”及两个政权并存→列宁的《四月提纲》→“七月事变”→粉碎叛乱,革命时机成熟→彼得格勒武装起义胜利→其他起义→“全俄工人士兵代表苏维埃二大”,苏维埃政权的建立。
4、政权并存-七月事变
七月事变成为两个政权并存局面的终结点,资产阶级已经举起了刺刀,和平过渡的通道已经被关闭,自此政权基本上已经转到反革命的临时政府手中,苏维埃成了它的一个软弱无力的附属品,革命和平发展的可能性不复存在。
5、粉碎叛乱-时机成熟
七月事变把小资产阶级推向了无产阶级,资产阶级为保权,调和矛盾,推举小资政党社党人克伦斯基出任总理。但无力解决工兵农强烈要求的“和平、土地和面包”等一系列严重问题。
1917年,十月革命的曙光照亮了世界
1917年,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曙光照亮了世界。而此时的中国,战火连天,民不聊生,中国人民正在苦闷中摸索、在黑暗里挣扎,十月革命恰好为中国指明了一条新的出路,以李大钊、陈独秀、毛泽东等为代表的先进知识分子,开始了学习宣传马克思主义的活动。在中国先进知识分子当中掀起救亡图存的浪潮。
俄国十月革命到苏联解体共多少年
1917年十月革命至1991年苏联解体共经历了74年。
1924至1941年二战前,以斯大林为为首.实行两个5年经济计化政策,在全国各地建设5000多个重工企业为目标,两个5年计化的实现,经济为居欧洲第一,世界第二。
1941至1945年苏联经过漫长4年终于打败德国法西斯。
1945至此1953年,斯大林主要恢复国家的巨大战争创伤,修建校设。
1945年第一台电子计算机的制成。
1949年,成为第二个拥有原子弹的国家。
1953年后有赫晓鲁夫挡任苏联最高统帅.为对抗美国,实饰同美国军备。
1957年第一颗人造卫星抵达月球.苏联国家在赫鲁晓夫领导下掀起了大规模的开垦土地运动。
说说十月革命爆发的背景
在二月革命后的俄国,临时政府不能完成民主革命的任务。农民不是追随临时政府,就是支持无产阶级专政,他们没有独立的政治纲领。或者是无产阶级夺取政权,开始欧洲的社会主义革命;或者是临时政府取得胜利,埋葬二月革命的果实,没有中间道路可走。
布尔什维克政策的改变不仅使自身分裂,而且使孟什维克和社会革命党的阵营也产生分裂。一部分国际主义的孟什维克党人和左翼社会革命党人加入了布尔什维克的行列。托洛茨基领导的区联派也全体加入布尔什维克。
资产阶级临时政府于1917年7月1日冒险向德意志帝国和奥匈帝国军队发动进攻,妄图用战争消灭革命。这次冒险进攻遭到惨败,十天内俄军损失六万人,前线失利的消息传到首都,工人士兵群情激昂。
彼得格勒的工人和士兵和其他革命群众在1917年7月16日走上街头,举行示威,要求全部政权归还苏维埃。临时政府派出军队进行血腥的镇压,600多名工人死伤。这就是著名的七月流血事变。这次屠杀使人民进一步认识到,必须以革命的暴力打倒反革命的暴力。
7月26日,成立了以克伦斯基为首的联合政府,对工人和布尔什维克党进行了全面的镇压,白色恐怖笼罩全国。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结束了,布尔什维克党转入地下,两个政权并立的局面结束,俄国革命进入了一个新阶段。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