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氏华的来源?
- 锐意学习网
- 2024-03-10 11:33:19
华姓系承华督,源起商丘武陵 。关于华姓,有两个来源,一支出自夏禹的姒姓,一支则出自殷汤的子姓,似乎两者之间有所不同。 实际上,华姓虽然分别来自姒姓与子姓,但殊途同归,他们的祖先仍然是同一个人--4400多年以前的颛顼帝高阳氏。子姓,是颛顼的儿子契所建立的姓氏;姒姓,则是颛顼的孙子夏禹的后代所建立的姓氏。他们统统都是颛顼的后代,只是得姓的先后与途径有所不同罢了。 根据以上的分析,华姓人的始祖是可以远溯到黄帝轩辕氏的,因为颛顼正是黄帝的孙子。 源自姒姓的华姓,早在夏朝的第四个天子仲康之时,便已出现,当时,距离现在约为4100多年以前。这是根据《姓氏考略》的说法。 《姓氏考略》上说:“夏仲康封观于西岳,曰华氏。”换句话说,由于仲康在西岳封观,所谓西岳指的就是陕西境内的华山,所以仲康的子孙自就此以华为姓,而世代沿用下来。不过,也有人怀疑当时的华山是否已有西岳的封号,所以认为,是华氏之得姓在前,华山之得名则在后。究竟是谁在前谁在后,姑且不管,华姓与华山之有一段渊源,倒是没有人否认的。 源自子姓的一支华姓,则比较有具体的资料可考:《名贤氏族言行类稿》上面说:“宋戴公子考父说食采于华,因氏焉,华督、华元、华定、华亥,并为宋卿。” 这么说来,这一支华姓是因地得姓,而且他们在春秋时代的宋国还是一个显赫的家族,子孙历代都是宋国的公卿。这位正考父的儿子华督,就曾经害死孔子的祖先孔父嘉,逼得孔氏迁往鲁国的那个人。 华姓是出自3000年前的宋国,已经是多年来的不争之论,不过,究竟是哪一个人开始以华为姓,却曾有过不同的看法,《古今姓氏书辨证》就认为正考父的儿子华督,才是第一个以华为姓的人。该书的看法是这样的:“出自子姓,宋戴公孙督,字华父,相宋公,因自立为华氏。”这种说法,当然也有可资采信之处。 华姓的发源地宋国,是周武王封给商纣的后代微子,以奉汤祀的地方,殷汤是子姓,正考父和华督都是汤的后代,华姓自然也是源自子姓了。当时的宋国,大致拥有现在河南省商丘县以东,到江苏省铜山县以西的一片地方,因此华姓人的最早发源之处,应该也在这儿,后来才逐渐繁衍到其他的地方。 一提起姓华的人,相信一般人必然会头一个想起三国时的神医华佗,不但使所有华姓人士感到骄傲,更是全体中国人之光,因为,早在1800年以前,他就懂得“破腹背、湔肠胃”的现代外科手术,现在医学虽然不如外国,但由于曾经有一位华佗,倒也可以为中国在医学方面的才华,提出有力的证明。 至于曾经被管宁“割席绝交”的华歆,虽然在三国末期的曹魏时期曾经赫赫不可一世,曹丕篡汉,实际上是出自他的计谋,历来被骂为千古之罪人,所以华歆的名气虽大,却是华姓人的害群之马,华姓后人都不屑于提起他。
华姓来源于有三:
1、源于子姓。据《名贤氏族言行类稿》、《古往今来姓氏书辩证》、《广韵》及《辞源》所述,宋戴公子正考父,正考父的儿子督,字华父,为宋太宰,杀其君殇公以及医生孔父,厚赂齐、秦、鲁、郑四国,不可以讨,使相宋公,因独立为华氏。古没有生而赐族者,唯督以一时之妄,独立姓氏,后人因之。一说督父正考父食采于华(故城在今河南新郑北),之后以邑为氏。
2、源于姒姓。据《姓氏考略》所述,夏仲康封观于西岳,曰华氏。
3、源于他族。清满洲八旗姓爱新觉罗氏以后有改华姓者;清岭夷十二地夷人首领,嘉庆十三年归顺,十六年改流更姓住牧,芭蕉沟夷人为因素华姓;锡伯族华西医院哈尔氏,汉姓为华;今满、蒙古族、回等中华民族有这样姓。
4 、得姓祖先,华督,一作华父督,有说其字为华父,秋春时宋中国人,宋戴公之孙。前七一零年,曾任太宰的华督杀掉医生孔父嘉,夺他的老婆占为己有,随后一不作,二不休杀掉宋殇公,并迎立少爷冯为宋庄公,自任为相。后华督独立为华姓,后人子孙后代遂称华姓,并尊华督为其得姓祖先。
出自子姓。据《名贤氏族言行类稿》、《古今姓氏书辨证》、《广韵》及《辞源》所载,宋戴公子正考父,正考父之子督,字华父,为宋太宰,杀其君殇公及其大夫孔父,厚赂齐、秦、鲁、郑四国,不能讨,使相宋公,因自立为华氏。
古未有生而赐族者,唯督以一时之妄,自立姓氏,后世因之。
一说督父正考父食采于华(故城在今河南新郑北),其后以邑为氏。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