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比较全画幅和APS-C画幅的区别
- 锐意学习网
- 2024-03-10 11:33:19
@吴有菊13372877064:aps-c画幅和全画幅有什么区别?-1、传感器尺寸区别aps-c画幅跟全画幅,首先是传感器尺寸,全画幅更大,所以画质更好,高感更好,光线不好情况下,效果更好。2、操控区别玩单反,玩的就是手动,搞得就是后期。所以全画幅往往在价钱更高同时,手动操控越好,越快,越准确。3、视场大小区别非全幅的感光元件尺寸还不及全画幅一半大这个差别其实就已经很大了用同一只镜头非全画幅要乘以1.6或1.5的换算系数这就导致了很多135相机上的理论在非全画幅数码相机上不适用,视场明显减小。
扩展资料为了便于观看APS胶片,APS系统还配套设计有“胶片图像播放仪”,把拍摄好的胶片放入设备并与电视连接,就可以在电视上观赏,同时还能配有音乐,可以连续播放,图像可以局部放大,还可以调节图像的色彩、亮度等,如同看电影一样,增添了摄影的娱乐性。APS问世以来前后有50多家生产厂商加盟。各品牌的APS相机在性能上大同小异。外型上看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胶片生产商生产的相机,都为袖珍型。这类APS机体积小巧、功能齐全、操作简单、便于携带。例如FujiFilm的Fotonex1000ix。这种规格的传感器也用在许多数位单眼相机上,同时也有一部分消费数码相机也采用了这种规格,一些单电相机也采用这种规格。然而APS-C规格的传感器确切的大小不是一样的。这就使得对比全幅,APS-C在相同的焦距下视角更窄。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APS画幅百度百科-全画幅
@孙启英18902378355:APS-C画幅跟全画幅的区别有哪些?-1、最大的区别就是其中相机的核心传感器的尺寸,全画幅指的是保持36×24mm规格为135格式的胶片大小,目前指代使用这个规格尺寸的传感器,而半画幅相机的感光元件尺寸为22.7*15.5mm,全画幅的感光元件尺寸大约是半画幅相机的2.3倍;2、相对而言全画幅在在相同像素的情况下,感光元件比APS-C传感器的面积更大,它可以记录的细节信息和亮度等元素就会越丰富,在画面表现上也要更好;3、除此之外,一般采用全画幅的相机在操控性和专业的设置方面都要优于采用APS-C的相机产品,而且在机身和镜头的平均售价上也要高于APS-C画幅的相机产品。
@尤璧15719534861:APS-C画幅与全画幅的区别?-1、传感器尺寸区别aps-c画幅跟全画幅,首先是传感器尺寸,全画幅更大,所以画质更好,高感更好,光线不好情况下,效果更好。2、操控区别玩单反,玩的就是手动,搞得就是后期。所以全画幅往往在价钱更高同时,手动操控越好,越快,越准确。3、视场大小区别非全幅的感光元件尺寸还不及全画幅一半大这个差别其实就已经很大了用同一只镜头非全画幅要乘以1.6或1.5的换算系数这就导致了很多135相机上的理论在非全画幅数码相机上不适用,视场明显减小。4、解析度的区别非全幅和全画幅如果像素相同,因为非全画幅感光元件面积小,导致密度过高,所以使用小光圈时有衍射成像质量会直线下降而且过高的密度使得镜头成为瓶颈所以并不能提供更为精细的画质,所以非全画幅表现的图像模糊、反差低、高感光度成像噪点多。5、暗角的区别非全幅在大光圈下不易出现暗角,但全画幅可能出现暗角。主要原因在于镜头,视场越大,透镜的聚光作用,导致周边光线弱出现暗角。而非全幅感光面积小,集中利用的中央的亮光区,暗角相对于全画幅难出现。还有P型画幅适合新手。P型是满幅的上下两边挡去个一条,使画面长宽比例为3:1,被称为全景模式。新手操作会比较轻松。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单反画幅
@许颖18897933204:4/3画幅APS-C画幅全画幅有什么区别-1、性质不同:全画幅是感光面积为36×24mm尺寸大小的规格。APS-C是一种数码相机所使用的图像传感器的规格。4/3画幅虽然传感器尺寸还是略小于APS-C,但大小适中的镜头群加上2倍等效焦距的优势。2、大小不同:半幅和全幅拍同一张照片,照片大小不一样,可以容纳下来的画面也不一样,全画幅拍到的东西可以比半幅要多很多。4/3画幅则次之。3、画质(参数的差异):画质的差异是很巨大的,这取决于参数就有差异。4/3画幅的画质居中,全画幅的相机机器,快门速度,ISO的密度都是不一样,半幅的ISO1600会有很多噪点,全画幅开到ISO3200可能都是很清楚的。
扩展资料:注意事项:1、选择光圈优先模式,设置较小的光圈,得到足够大的景深,从而使画面中的远景、近景的景物都清晰。2、感光度尽量设置在ISO100-200,以保证画质。3、使用三脚架保持画面稳定。4、竖画幅适合表现高耸的对象,同时,也适合表现空间跨度较大的对象,在拍摄建筑时,使用竖构图可以给人非常强烈的纵深感,增加建筑物在画面中高耸笔直的感觉。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APS-C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全画幅
@陈秋菊13103682719:APS-C画幅跟全画幅的区别-区别如下:1.控噪对比:像素相同的情况下,全画幅的单个像素面积更大。2.分辨率对比:像素相同的情况下,全画幅系统想要更好的成像就需要更好的镜头,而对于APS-C画幅来说,镜头素质也更容易得到提升,有时更容易展现出更好的锐度表现。3.宽容度对比:全画幅在实拍中的优势在-4EV才会体现,两者都不会超过-3EV提亮,效果基本相当。4.拍摄范围:全画幅相机与APS-C画幅相机机位和镜头焦距相同,全画幅机拍摄的范围要更广一些。5.对照片的画质而言,影响因素较多,最主要的是相机的感光器和图像处理器,最大的影响因素是配套镜头的光学性能。好的全幅机配上高性能镜头有着很好的画质。APS-C画幅相机如果配上光学性能好的镜头画质是相差不大的对于一般的摄影爱好者来说,APS-C画幅相机应该说能满足需求。但如果是专业摄影、商业摄影等当然应该选择全画幅,因为高像素的同时还能高画质。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APS画幅,百度百科-全画幅。
@章雪梅13697092074:APS-C和APS-H和全画幅有什么区别-一、包含的尺寸内容不一样:CCD尺寸接近APS-C尺寸的22.5x15.0mm和23.6x15.8mm、23.7×15.6mm、22.2×14.8mm都称为APS-C画幅;EOS-1D和1DMkII的28.7x19.1mm称为APS-H画幅;全画幅是指36×24mmd的135胶片。二、长宽比不完全一样:全画幅与APS-C的长宽比是3:2;APS-H的长宽比是3:2或3.6:2。三、焦距转换系数不一样:APS-C的焦距转换系数是1.6或1.5;APS-H的焦距转换系数是1.3;全画幅的焦距转换系数是1.0。
扩展资料一、APC-H画幅比全幅少了周围一圈(见图),而这一圈正是所有镜头解析度最差的部分,这无疑是因祸得福。而1.3的倍率,对镜头焦段的影响也比1.6的小不少。24-70变成了31.2-91,APS-C的1.6倍率使得全幅镜头的焦段变得十分尴尬,比如28-135变成了44.8-216。二、APS感光胶片与传统感光胶片最大的区别在于胶片上不仅涂有感光乳剂,还涂覆有一层透明的磁性介质,它除了具有传统胶片的所有功能外,还具有数码书写能力,利用胶片齿孔边和另一边的条形导轨面积,在拍摄过程中,可以随时将拍摄中的有关数据记录在胶片。参考资料:百度百科-APC-H
@韩之瑶18007975484:全画幅与APS画幅区别有什么区别-全画幅与APS画幅相机的主要区别如下:1、全画幅与APS画幅相机的CMOS尺寸大小是不一样,全画幅CMOS尺寸是24×36mm,也就是传统胶卷相机的胶片大小。APS画幅CMOS尺寸约为23.7×15.6mm,大致为全画幅相机CMOS的一半。2、从相机的价格上看全画幅与APS画幅的相机价格相差很大,因为CMOS的成本很高,所以,全画幅要明显贵很多。3、从成像质量上看全画幅的照片质量要比APS画幅照片质量要好,因为全画幅上记录的一个像素,同样的,在APS画幅上记录时必须要压缩一半(因为CMOS尺寸减小了一半)。
@袁德群15666301158:APS-C画幅和全画幅相比,最大的差别在哪里?-我们经常会听到别人讨论全画幅相机,好像想要成为一名摄影师就得有一台全画幅相机。但是你对画幅真的了解吗?只有全画幅、中画幅、APS-C画幅(或者被人戏谑的称为残幅),甚至是M43画幅都有什么区别吗?首先来说全画幅,其实所谓的全画幅格式就是指传感器大小和传统135胶片的感光部位的尺寸大小相同,因为和中画幅甚至是大画幅相比,135格式在胶片时代是最为便携的,因此得到了最广泛的应用。下面这张照片,左边是6*6格式的中画幅,右边是135画幅,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全画幅的尺寸,这样一对比就知道中画幅和全画幅在尺寸上的差距有多大了。尽管在胶片时代,APS的尺寸标准就已经制定,但是由于135格式已经流行了几十年,无论是机身还是胶片本身都已经非常实用,因此APS标准在胶片时代并没有流行开来。不过进入数码时代,受制于传感元件的制造成本,才让小尺寸的传感器成为了入门(家用)主流。发展到今天,即使是比APS-C更小的传感器,像是1英寸的传感器(索尼黑卡)也能有非常出色的画面表现。相对于全画幅尺寸传感器,我们将小尺寸的传感器称之为裁剪的传感器,裁剪的传感器对于入门用户来说并没有什么不好,但是我们还是要知道在上面安装不同的镜头的时候会发生什么。由于过去大部分的镜头都是基于全画幅格式设计的,所以它们都可以用在较小的传感器的相机上,但是,在使用全画幅镜头用在裁剪传感器上的时候,由于传感器较之镜头设计幅面更小,所以只有中心区域的一部分能够覆盖到裁剪传感器上,所以捕捉到的画面会在感觉上相应放大。比方说,下面这张照片是使用全画幅相机28mm镜头拍摄的。当我们使用同样一支28mm镜头在APS-C画幅相机上拍摄的时候,由于传感器更小了,所以传感器能够捕捉到的画面就只有原来画面中心的一块地方(红框大小是我随便画的,并不严谨,只是为了示意)。这个时候,单纯看这个中心区域,也就是APS-C画幅能够拍摄到的部分,就看起来好像是画面被放大了,也就是说不像是28mm拍摄的了,像是用40mm镜头拍摄的。所以说,当全画幅镜头用在裁剪画幅上拍照的时候,能够得到的焦距应该乘以一定的焦距转换系数。画幅越小,焦距转换系数就越大。如上图所示,M43系统的焦距转换系数是2,也就是说当在M43系统的相机上使用全画幅镜头的时候,要将镜头焦距乘以2,而在APS-C画幅上拍摄的时候,受传统制造工艺的不同,N家和C家是不同的,但是差距也并不是那么明显。用下面这张照片来解释可能更加容易理解。在上面这张图上,圆框部分表示的是一支全画幅镜头所能够捕捉到的全部场景,而红框部分则表示全画幅传感器(36mm×24mm)能够记录下来的部分,蓝框部分表示一块APS-C画幅的传感器能够记录下来的部分。单纯从画面上来看,蓝框部分比红框部分捕捉到的范围更小,但是要是将蓝框部分的照片放大的和红框大小同样大小的时候,就会给人感觉蓝框部分能拍到的地方更远,也因此同样一支镜头,用APS-C画幅拍出来的感觉焦段好像更长。也就是说,虽然你的相机的套头是18-55mm,但是能够拍摄到的焦距其实约为28.8mm-88mm(1.6x),因此,在使用APS-C相机(C家)的1855套头的时候,我们可以在22mm处拍摄到等效35mm的画面,在31mm处拍摄到大致50mm的画面,在55mm处拍摄到相当于中焦85mm的画面。单独就焦段来说,确实是一个比较实用的焦段范围。所以刚刚入门的朋友可以通过这支镜头了解各个焦段的特点,也能在拍摄过程中更加了解自己习惯于哪一个焦段,对于刚入门的练习来说很有必要。而一些固定镜头的APS-C画幅的相机,像是RicohGR,镜头上标示是18.3mm,但是提供等效焦距是28mm;像是富士X100,镜头上标示是23mm,但是提供等效焦距是35mm。APS-C画幅的相机,基本上可以使用全部全画幅镜头,但是不要忘记考虑到焦距转换系数,而专门为APS-C画幅设计的镜头,是不能够用在全画幅机身上的,因为设计的限制,镜头能够捕捉到的画面无法全部覆盖全画幅传感器,除非相机中有内置裁剪模式,让相机以裁剪画幅的模式来拍照。虽然不否认底大一级压死人,相对于APS-C画幅来说,全画幅由于传感器更大,肯定素质会更好,在高感以及细节表现上肯定会比APS-C画幅更加出色,但是对于绝大多数初学者来说,APS-C画幅已经足够够用,一般日常拍摄也不会察觉到有什么太大的不同。如果只是随手拍拍,倒也无妨,但若是想要以后升级全幅,那么在镜头的选择上一定要慎重,不要买了一大堆APS-C画幅的镜头以后都没了用处。
@吴琴15593633991:APS-C画幅和全画幅相比,到底差在哪儿?-影响画质的绝对因素有两个,镜头和传感器,而对传感器来说,画幅大小又是一个不能不考虑的问题,所谓底大一级压死人并不是没有道理的。对可换镜头数码相机来说,现在市面上最常见的画幅除了传统的全画幅,还有就是全画幅的裁剪画幅,APS-C画幅以及4/3系统画幅了。相对来说,全画幅和裁剪画幅究竟有哪些区别呢?最明显的差异可能就是视野大小了。由于画幅大小的差距,同一支镜头的视角所捕捉到的内容所能够覆盖的画面是不同的。就像下面这张图,我们可以将圆形区域看成是一支镜头的视角能够捕捉到的所有的画面范围,而红色框线范围是全画幅的大小,在这个范围内的画面信息都能够被全画幅的传感器所捕捉。而蓝色框线则表示的是APS-C画幅的大小,如果使用裁剪画幅的话就只能捕捉到这块大小的画面。因此,同一支镜头,安装在全画幅机身和安装在APS-C画幅机身上所能够看到的画面是不同的,在裁剪画幅上看起来就好像焦段更长一样。所以在使用裁剪画幅相机的时候必须要考虑焦距转换率,所谓焦距转换率就是不同的画幅格式中相同视角对应的不同焦距的建立对应关系。举个例子,135全画幅相机的标准镜头是50mm,而中画幅645画幅的焦距转换率是0.62x,也就是说,在Pentax645相机配置的80mm镜头,相当于135系统的49.6mm,也就相当于全画幅标准镜头的视角了。而在APS-C画幅中,焦距转换率是1.5或1.6,以1.5为例,33mm左右焦距的镜头安装在APS-C画幅相机上能够看到的画面大体相当于全画幅相机50mm标准镜头的视角。所以很多实用APS-C画幅相机的人喜欢挂上35mm的镜头,这样就和标准镜头的视角等效了,而使用23mm左右的镜头则相当于全画幅35mm左右的视角。由于我们常规的焦距对应视角是以全画幅为基础的,所以在使用裁剪画幅之前,要先考虑焦距转换率,下面是全画幅以下的常用裁剪画幅的焦距转换率,在使用不同的裁剪画幅拍照之前应该计算一下这支镜头安装在裁剪画幅相机上的实际视角是等效多少的焦距。APS-C相机最常见的镜头可能就是18-55mm的套头了,这支镜头最大的优点就是焦段丰富,实际能够拍摄到的视角等效于全画幅的28.8mm-88mm(1.6x),因此,在使用APS-C相机的1855套头的时候,我们可以在22mm处拍摄到等效35mm的画面,在31mm处拍摄到大致50mm的画面,在55mm处拍摄到相当于中焦85mm的画面。单独就焦段来说,确实是一个比较实用的焦段范围。所以刚刚入门的朋友可以通过这支镜头了解各个焦段的特点,也能在拍摄过程中更加了解自己习惯于哪一个焦段,对于刚入门的练习来说很有必要。不过抛开画质分辨率等问题不谈——毕竟对一支廉价的入门套头有过高的要求是不切实际的——套头最大的问题就是光圈太小,在长焦端最大光圈只有f/5.6,基本上就告别弱光拍摄了,只能算是一支阳光头,拿来练练手熟悉熟悉各个焦段的感觉还是不错的。如果说早期的全画幅和裁剪画幅在画质表现上有天壤之别的话,可能放到今天来说差距已经不是那么大了。一些高端裁剪画幅的表现甚至也非常强劲。对于一些日常的拍摄,画幅带来的差距也在渐渐缩小。相对裁剪画幅来说,全画幅最大的优势可能就是能够提供更高的动态范围以及更好的高感控制了。由于幅面更大,在同一解像度下,较大画幅的感光元件的像素密度相对于较小画幅要低,可以让传感器制造厂商在电子线路方面有更多的空间,所以大画幅相对于小画幅在高ISO的情况下会有较好的表现。俗话说,底大一级压死人,但是这是针对专业摄影来说的,对我们大多数业余拍摄者来说,追求更好的愿望固然是好的,但是如果仅仅只是想要在电脑上甚至是手机上看看图,只是想要在社交网络上去发照片的话,传感器的大小其实就没有那么重要了。当然,如果我们需要拍摄大型的摄影项目,那么一台全画幅的相机还是必要的。尽管裁剪画幅相对比全画幅来说还有一定的差距,但是这也是由成本所决定的,裁剪画幅的成本相比全画幅来说要少的多,因此价格也会比全画幅相机低,一分钱一分货,有多少钱买什么样的货。另一方面,由于裁剪画幅尺寸更小,所以可以控制机身大小,对一些女孩子来说,可能一台又大又重的单反并不实际,而一台小巧好看的裁剪画幅相机就足以满足自己的需要了。所以说需求决定产品,虽然相对于APS-C画幅来说,全画幅由于传感器更大,肯定素质会更好,在高感以及细节表现上肯定会比APS-C画幅更加出色,但是对于绝大多数初学者来说,APS-C画幅,甚至是4/3系统已经足够够用,一般日常拍摄也不会察觉到有什么太大的不同。如果只是随便拍拍,倒也无妨,但若是想要以后升级全幅,那么在镜头的选择上一定要慎重,不要买了一大堆APS-C画幅的镜头以后都没了用处。
@曹涵菡18873915695:全画幅和aps画幅区别-全画幅与aps画幅之间最本质的区别,就是图像传感器的尺寸大小不同。全画幅相机的图像传感器尺寸是36×24mm。而aps画幅相机的图像传感器尺寸要小一些。具体来说,是以下情况:aps-h画幅的尺寸是30.3×16.6mm。aps-c画幅的尺寸大约是24×16mm……不同厂家的aps-c画幅图像传感器的尺寸大小还有区别……尼康、索尼等厂家的aps-c画幅与上述数据是接近的。佳能的aps-c画幅则要更小一点……aps-p画幅的尺寸大约是30.3×10.1mm。我们日常所说的aps画幅,多指aps-c画幅。aquiteamo。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