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匡胤的主要事迹50字?
- 锐意学习网
- 2024-03-10 11:33:19
1、赵匡胤的主要事迹50字?赵匡胤的主要事迹有:陈桥兵变陈桥兵变又称陈桥驿兵变,是赵匡胤发动的取代后周,建立宋朝的兵变事件,此典故又称黄袍加身。
2、959年,周世宗柴荣崩,七岁的周恭帝柴宗训即位。
3、殿前都点检、归德军节度使赵匡胤,与禁军高级将领石守信、王审琦等掌握了军权。
4、960年正月初一,传闻契丹联合北汉南下攻周,宰相范质等未辨真伪,急遣赵匡胤统率诸军北上御敌。
5、周军行至陈桥驿,赵匡胤和赵普等密谋策划,发动兵变,众将以黄袍加在赵匡胤身上,拥立他为皇帝。
6、随后,赵匡胤率军回师开封,京城守将石守信、王审琦开城迎接赵匡胤入城,胁迫周恭帝禅位。
7、赵匡胤即位后,改国号为“宋”,仍定都开封。
8、石守信、高怀德、张令铎、王审锜、张光翰、赵彦徽皆得授节度使位号。
9、千里送京娘赵匡胤年少时,因得罪朝廷而闯荡江湖,走遍了天下各地,曾经路过华山,从一群强盗手里救下苦命女子赵京娘,赵匡胤与赵京娘结为兄妹,并独行千里护送赵京娘回家。
10、一路上赵匡胤对京娘体贴关怀。
11、途径武安门道川,赵京娘晨起,临渊梳妆,向他诉说爱慕之情。
12、赵匡胤踌躇满志,婉言回绝。
13、杯酒释兵权杯酒释兵权是指发生在北宋乾德年间,宋太祖赵匡胤为了加强中央集权,避免下属将领也被迫“黄袍加身”,起兵篡夺新生政权,通过酒宴方式,威胁利诱,要求高级将领交出兵权的历史事件。
14、杯酒释兵权是宋太祖为加强中央集权,巩固统治所采取的一系列政治军事改革措施的开始,被视为宽和典范。
15、其后,宋太祖还在军事制度方面进行了多项改革,大大强化了北宋中央集权。
16、雪夜访赵普一个大雪天的夜晚,宰相赵普正在家中读书,忽报有客人来访。
17、赵普十分惊疑,只好出门迎接只见三个人立于风雪中之。
18、为首一人,除下头上斗笠,赫然乃是皇帝赵匡胤。
19、赵普燃炭烧肉置酒以进,赵匡胤呼赵普的妻子为嫂,君臣甚为相得,谈话的中心是商量用兵北汉的问题。
20、赵普认为:“太原(北汉)当西、北二面,太原既下,则我(宋朝)独当之,不如等待削平诸国,则弹丸黑子之地,将安逃乎!”赵匡胤表示深合心意。
21、烛影斧声宋开宝九年(公元976年)十月壬午夜,太祖赵匡胤大病,召晋王赵光义议事(另有记载说,是召太祖第四子赵德芳进宫商议后事,被晋王知晓后未召进宫),左右不得闻。
22、席间有人遥见得烛光下光义时而离席,有逊避之状,又听见太祖引柱斧戳地,并大声说:“好为之”(另有记载说“好做,好做”)。
23、后晋王光义继位,史称太宗。
24、对此事件后世议论不一,一说光义谋害太祖篡位;又有说太后杜氏去世前与太祖、赵普立下“金匮之盟”,定下太祖去世后由其弟光义继位,所以当时只是太祖向晋王嘱咐后事,并不是赵光义行篡逆之事。
25、陈桥兵变中被拥立为帝,并回京逼迫后周恭帝禅位。
26、同年,赵匡胤登基为帝,改元建隆,国号“宋”,史称宋朝或北宋。
27、赵匡胤在位期间,依据宰相赵普“先南后北、先易后难”的策略,先后灭亡荆南、武平、后蜀、南汉及南唐南方割据政权,完成了全国大部的统一。
28、通过两次“杯酒释兵权”,罢去禁军将领及地方藩镇的兵权,加强中央集权,解决了自唐朝中叶以来地方节度使拥兵自擅的局面。
29、陈桥兵变,960年赵匡胤在开封城外陈桥驿发动的兵变。
30、杯酒释兵权,赵匡胤在当上皇帝后宴请石守信等禁军将领,乘机收回了兵权。
31、先南后北,先易后难战略,先平定南方割据政权,后平定北汉政权。
32、以文立国战略,一改唐中期以来武人专权的局面。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