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课文《可贵的沉默》中,沉默后的热闹是什么场景
- 锐意学习网
- 2024-03-10 11:33:19
1、三年级课文《可贵的沉默》中,沉默后的热闹是什么场景?从《可贵的沉默》谈教师与文本的对话塘厦第三小学叶玩英《可贵的沉默》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语文实验教科书三年级下册第五组的一篇阅读课文。
2、课文以课堂教学进程为线索,以师生对话交流为主要形式,以孩子们的情绪变化为描写的主要内容:由兴奋、快乐到沉默,又从沉默渐渐回到热闹。
3、本篇课文的教学目的在于让学生深入领会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受到要关心父母,回报父母之爱的教育,学会关心别人。
4、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关键。
5、苏霍姆林斯基说:“每一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
6、”现代的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娇生惯养,以自我为中心,缺乏对自己父母的关心,缺乏对他人的关心,对社会的责任感。
7、为帮助学生克服这些缺点,设计本课教学,我努力做到以下几点:培养学生关心爱护父母,关心别人的好品质。
8、在教学中,我利用课文,利用文中的具体事例因势利导,不仅让学生明白孩子们在沉默前的错误,而且让他们意识到自己的不足,学会知错改错,弥补过失,关爱父母,关心别人。
9、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的精神。
10、在教学中我努力体现新课标倡导的“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的精神”这一理念,鼓励学生针对课题及课文内容、重点词句大胆质疑,组织学生进行同桌交流、集体交流,在合作学习中共同探究,解决疑难。
11、抓住课文两幅插图设计疑难:观察第一幅图,你看到了什么?从文中找出描写他们语言、动作、神态的语句,从中你体会出了什么?(让同学们感受自己处在幸福当中,感受到爸爸妈妈对他们的爱。
12、)观察第二幅图,同学们为什么沉默了?他们在想什么呢?小组讨论:这极为珍贵的东西到底是什么呢?(让学生在沉默中认识自己的错误,也让他们意识到应该回报父母的爱。
13、)抓住第14段重点理解,小组自主学习提出疑难,合作解决,汇报情况,全班探究疑难:为什么犯了错误时的神色是可爱的呢?为什么孩子们会像赦免一样?怎样理解“教室里有热闹起来,只是与沉默前的热闹已经不一样了。
14、”两个“热闹”分别指的是什么?通过各种形式,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引导学生要用整个心灵去浸润文本,使学生读有所感,感有所悟。
15、课外延伸,课堂升华。
16、在汇报、交流之后学生便弄明白了文章所写的主要内容。
17、这还不够,《可贵的沉默》是发生在身边的事,同时引发大家的思考:父母给我们过生日,父母给我们无微不至的关怀,我们理所当然的接受,而没有问为什么,也没有换角色的想一想,我们给父母过生日,我们给父母无微不至的关怀。
18、如果没有这沉默,就不懂得去珍惜别人对自己的爱;有了这沉默,同学们才会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去关心爸爸妈妈,所以这种沉默是可贵的。
19、为此,我设计了“说真话,表真爱”的环节,你想对爸爸妈妈说些什么,又想为他们做些什么呢?就像文中所说的“只要你表达了自己的爱,再稚拙的礼物他们也会觉得珍贵无比。
20、”由父母的爱延伸及世人的爱。
21、作为子女应当回报父母,给予父母关爱。
22、我们生活在爱的世界里,除了父母,我们还有亲人和朋友、老师、同学、小伙伴甚至陌生人,不仅要感受爱,还要施爱。
23、只要每个人拥有爱心,整个世界就充满了爱,充满了温暖。
24、至此,爱的主旋律在课堂上奏响,爱的种子在学生心中生根发芽。
25、从课堂下来,我感觉到同学们内心充满真挚之情,他们幸福地感受到父母对他们的爱,也反省自己对父母的忽略。
26、有的表示“给父母生日”;有的表示平时多跟父母聊天来消除他们一天工作的疲劳;有的表示等爸爸下班回家给他泡一杯“铁观音”,那是爸爸爱喝的;还有的表示努力学习考取好的成绩就是回报父母等等。
27、学生们从课本到课堂,从教师到自我都受到了爱的熏陶,而且必将在生活中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延续爱。
28、从《可贵的沉默》一课中,我想到了很多,在新课标下的语文教学应当重视与文本的对话,个人认为:我们要重视文本这一重要的资源,积极开拓文本资源,不断充实、丰富阅读教学内容;我们在阅读教学中努力营造一种民主、自由的氛围,通过精心设计来激发学生与文本对话;我们必须遵循文本自身的语境来解读文本,老师和学生对文本应该真诚的倾听,作为老师更应帮助学生尊重文本、遵循文本;文本总是要告诉我们一些新的东西,我们应该带着一种学习的、开放的态度去阅读。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