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安徽省03年高考数学试题是谁出的

安徽省03年高考数学试题是谁出的

安徽省03年高考数学试题是谁出的

1、安徽省03年高考数学试题是谁出的?非常盗案:案惊党中央、国务院的“南充高考试卷被盗案”已尘埃落定。

2、8月25日,19岁的杨博以非法获取国家秘密罪被判处有期徒刑7年。

3、那么,这个考生是如何得手?公安人员又是怎样神速侦破此案的呢?试卷被盗2003年6月5日中午1点30分,是一个多少叫人有些困倦和疏忽的时刻。

4、四川省南充市公安局副局长杨森富作为巡考领导小组负责人,带员前往各县招办检查高考前期安全准备工作,通俗地讲,就是检查高考试卷是否绝对安全。

5、他站在南部县招办专用保密室门前,看见门上粘贴的封条完好无损,便对工作人员说:“还是把封条撕开,我进去看一看。

6、”杨森富对这里是了解的。

7、他知道保密室的木门之后,还有一道铁门,加之窗户上的铁栅栏,邻屋又有专人24小时守护,虽说不上固若金汤,但至少也算是防范严密。

8、但杨森富偏偏说了句“还是把封条撕开,我进去看一看。

9、”有人说不必了吧,杨森富却坚持着。

10、打开保密室的刹那,杨森富连同在场的所有人都惊呆了。

11、――显然有人进来过,而且动了屋里的东西。

12、试卷可能被盗!杨森富当即做出判断,同时吩咐:封锁现场,赶紧调刑警过来。

13、南部县公安局刑侦大队按指令迅即到达现场。

14、案惊中央南充市公安局局长张奇伟接到杨森富的电话是在当天下午2点55分,此时现场勘查已基本结束,确认县招办保密室被盗。

15、存放高考试卷的柜子被撬开,犯罪嫌疑人打开试卷袋,盗走高考语文卷、英语卷、文科数学卷、理科数学卷、文科综合卷、理科综合卷各1份。

16、那一刻,张奇伟有血脉贲张的感觉,但瞬间便以一个公安局长的敏感,将案情迅即报告南充市委、市政府和省公安厅领导。

17、很快,案情上报省委、省政府、公安部、教育部有关领导,直至惊动党中央、国务院。

18、同时,张奇伟已率领市公安局副局长李甫健、刑侦支队政委张琳以及数名侦查人员赶到南部县城,展开第二轮更深更细更全面的现场勘查。

19、这时,一个电话更加重了张奇伟的心理压力。

20、公安部来电要求,请张奇伟直接向公安部部长助理张新枫报告案情,以便上层及时决策。

21、显然,张奇伟十分清楚“上层决策”的意义――全国高考是否如期进行?如果不能如期进行,将造成十分严重的经济损失和政治影响,其后果不堪设想。

22、第一次案情分析第一次案情分析会在张奇伟、李甫健、杨森富、张琳、南部县公安局局长彭行德以及几名主办侦查员中进行。

23、从晚上7点半钟开始,一直持续到深夜。

24、每个人的思维都异常活跃而清晰。

25、“现场勘查发现,保密室木门、防盗门的门锁完整,连门上的封条都未被破坏,说明犯罪嫌疑人未从房门进出。

26、我们分析他是翻越窗户进屋的,因为窗户上有一根钢筋栅栏明显变形。

27、尽管窗台上有较多零乱的鞋印,但为同一种花纹,因此我们的结论是,进入中心现场即保密室的只有一个人。

28、”“存放在保密室里的职教师资及对口高职试卷并未失窃。

29、犯罪嫌疑人所侵害的对象十分准确,就是全国高考试卷。

30、”“通过调查发现,试卷被盗后,互联网上没有任何相关消息或试题发布,整个南部县城的打印复印场所没有发现试卷或试题,也没有发现传真,更没有发现相关传单。

31、换句话说,试卷被盗,迄今为止没有造成任何社会影响。

32、同时,目前还没有发现有人变卖试卷。

33、”在第一次案情分析会上,警方的结论是,行为人应与高考有密切关系或者直接关系,而不是出于破坏目的或经济目的。

34、当晚11点钟,四川省公安厅副厅长岳德松受吕卓厅长的委派,率行动技术总队总队长张月明、国保总队副总队长谢均华及侦查人员抵达南部。

35、岳德松一行赞同市县两地警方的分析判断。

36、6月6日早上8点,岳德松、张奇伟直接致电张新枫部长助理,报告警方的初步判断。

37、6月7日,全国高考如期进行。

38、4级公安机关联合作战接上级指示,“6.5”全国高考试卷被盗案界定为绝密案件,警方必须进行绝密侦查。

39、6月7日凌晨4点钟,中央领导同志指派专机,将公安部部长助理张新枫,刑侦局副局长傅正华、刑侦专家乌国庆,痕迹专家斑茂森等送达成都太平寺机场,前往南部案侦第一线现场督阵。

40、同期抵达南部的,还有四川省公安厅副厅长吴健以及刑侦局局长孙建明等。

41、至此,部、厅、市、县4级公安机关联合作战、攻坚克难的态势随即形成。

42、随着警方调查范围的扩大和深入,对犯罪嫌疑人的刻画也越来越清晰。

43、首先,警方简单模拟了犯罪嫌疑人的作案经过:6月5日凌晨2点钟左右,犯罪嫌疑人从办公楼底层的杂物间搬出竹梯,从大楼西侧二楼的阳台处翻进办公楼,通过大楼中间楼梯到了顶层6楼。

44、6楼的4间空房里都有他留下的大量零乱鞋印。

45、估计是在观察对面家属宿舍的活动情况。

46、犯罪嫌疑人确信安全之后,开始寻找大楼的电源控制开关。

47、他认为保密室应该有报警装置,得先破坏掉。

48、他在切断大楼电源后,顺着消防楼梯返回大楼西侧,通过竹梯下到地面。

49、他把竹梯搬到保密室窗下,爬到窗前,先用钳子夹窗户上的钢筋栅栏,没有得逞,就用力拉大两根钢筋栅栏间的距离,然后翻窗入室。

50、钢筋栅栏上不仅留下了钳子的夹痕,还有不少汗液及手印(警方已经全部提取)。

51、犯罪嫌疑人比较有针对性地用改刀撬开7个柜子,用利器划开试卷袋,盗走试卷,然后从窗户返回地面。

52、窗户上的钢筋栅栏被他尽力复原,目的只有一个,避免被人发现或延缓被人发现的时间。

53、犯罪嫌疑人如何进入和离开教育局大院?警方分析,作案人进去的时间不会早于当晚12点钟;凌晨5点多钟,门卫开门,随之进出的人渐渐多起来,犯罪嫌疑人趁人不备时离开。

54、现场痕迹,警方圈定作案人的年龄为18到28岁,身高在170cm至176cm之间,体态偏瘦。

55、依据是:一是有较强攀援能力;二是在中心现场和外围现场没有发现因滞留时间较长而留下的痰迹、小便,说明此人身体很好;现场留下大量花纹一致的鞋印,为27码网纹底运动鞋……有一个细节相当有意思。

56、在被撬开的一个抽屉内,放着一叠高考答题卡。

57、犯罪嫌疑人动过,又放了回去。

58、为什么不拿走答题卡?如果事先填好答题卡,拿到考场上去偷梁换柱,可以确保高分。

59、但同时也存在一个风险,答题卡毕竟有那么大一张,万一被考官发现,岂不前功尽弃?这说明犯罪嫌疑人对高考情况十分熟悉,知道权衡利弊。

60、致命指纹案侦指挥部决定,鉴于“6.5”全国高考试卷被盗案为绝密案件,现阶段暂不把学生纳入调查范围,重点排查对象是,曾经参加试卷运送保卫的人员和相关知情人员,居住教育局宿舍的人员,教育局前几年借调的人员,教育局干部职工子女,教育局勤杂工、电工、门卫,以及同上述人员有关系的社会人员,同时还需调查教育局附近铺面从事经营活动的人员,6月4日和5日在教育局门口停留的出租车司机等。

61、6月9日,2003年度全国高考顺利结束。

62、全体案侦人员极度紧张的神经暂时得以放松,至少,他们实现了第一层次的愿望。

63、但他们又即将迎来第二个敏感期――6月24日,公布高考分数。

64、6月12日,考生返回学校填报高考志愿。

65、案侦指挥部明确规定,抓住考生返校的有利时机,建立高考学生基础数据库,将他们的身高、体重、生活习惯、平时表现、家庭成员、社会关系等情况纳入其中。

66、摸清高考前全市模拟考试三诊的成绩,从中发现异常。

67、可以这样讲,科技含量极高的指纹鉴定,无疑是“6.5”全国高考试卷被盗案专案组的杀手锏。

68、因为在发案中心现场,案侦人员提取了十分清晰的犯罪嫌疑人的左手指纹和右手指纹。

69、凭着直觉和经验,他们相信被法律界称为证据之王的指纹,将在此案中发挥无可替代的作用。

70、来自北京负责指纹比对的痕迹专家斑茂森、王满仓和省厅刑侦局技术处的余蓉强、南充市公安局刑侦支队的技术人员陆昌斌天天呆在县公安局的一间办公室里进行流水作业。

71、对于取回的指纹档案,每一份他们4人都必须轮流过一遍。

72、惊喜在19日晚上11点半钟爆发了。

73、负责第一轮指纹比对的王满仓递给陆昌斌一份指纹资料,说,你看看。

74、就是他!陆昌斌叫了起来。

75、大家都激动起来,几个人反复比对,确定了再确定,最后得出结论,100%是他――杨博。

76、杨博,19岁,身高176cm,体态偏瘦,南部中学高三文科班学生,家住南部县马王乡岳家沟村,父母均为农民。

77、如释重负18日,吕卓厅长来到南部,他已经是第3次亲临案侦第一线了。

78、当专案组向他报告,通过指纹比对已100%确定了犯罪嫌疑人时,他没有掩饰自己的激动:抓获杨博,我给大家庆功。

79、6月20日凌晨2点多钟,杨博被抓。

80、凌晨5点钟,杨博被押到县公安局。

81、南充市公安局副局长李甫健坐在了主审官的位置上。

82、“这时候找你来,为了什么事,你知道吗?”“不知道。

83、”“高考试卷被盗你肯定听说了,案发现场有你的指纹,你知道吧?”“凭什么说就是我的指纹?”“我告诉你一个常识,人的指纹终身不变,触摸留痕。

84、而且,如同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树叶一样,世上也没有完全相同的两枚指纹。

85、今天,公安部、省公安厅、市公安局、县公安局四级联合,对你展开工作,可谓大军压境。

86、你应该知道为什么。

87、”“知道了,为偷卷子的事。

88、”杨博低下了头。

89、此时,离高考分数的公布尚有3天多时间。

90、全体案侦人员如释重负。

91、悔恨的眼泪杨博清楚地记得,对于高考信心的丧失,是在4月下旬。

92、当时,全市模拟考试三诊已经结束,杨博发挥失常,成绩很不理想。

93、他想,如果在高考中再次出现失误,那么他的鸿鹄之志就难以实现了。

94、他想日后从政,当一名地方官员。

95、盗窃高考试卷的念头猛然滋生,便再也挥之不去。

96、5月上旬的一天,他终于控制不住自己的脚步,来到县教育局办公楼,确认了保密室的位置。

97、6月4日下午,当他再次来到县教育局办公楼时,发现保密室门上已贴有封条。

98、据他的经验推断,高考试卷已存放此处。

99、6月5日凌晨1点钟,他来到县教育局,从尚未锁上的小门进入大院。

100、他身上带着钳子,还有专门去商店购买的改刀、铅笔刀。

101、盗窃试卷,他得逞了。

102、与侦查人员分析的作案经过完全吻合。

103、杨博说,他回去后倒头便睡。

104、下午三四点钟,他去学校找班主任老师,想打听一下考试的有关事宜,却在校园边听见老师议论,考卷被盗了。

105、杨博惊出一身冷汗――案发了!比他预想的要早。

106、他匆匆跑回租房,拿出试卷,看了语文作文题目和几道数学题之后,他躲进卫生间,把试卷全部烧毁冲走。

107、杨博这样做的理由在于,已发现高考试卷被盗,有关方面一定会启用另一套备用卷,他想获得高分的愿望看来已经落空。

108、深夜,杨博来到县城一僻静处,将作案使用的改刀和所穿的运动鞋扔进垃圾堆并烧毁。

109、他不无侥幸地想,盗窃,谁知道呢?当他心安理得地休整了两天,返回学校填报志愿时,没想到警方来到校园,要求按指纹。

110、出于自我保护的本能,他将胶水涂在了手指上,不想在按指纹时还是被细心的侦查人员发现,并叫他擦掉胶水。

111、当然,他也不会想到,案侦人员会在他的农村老家找到作案使用的钳子,以及在他的租房卫生间里捞出试卷灰烬,并通过技术处理,确定灰烬残片上的字体和内容与高考同一试题中相应部位的字体和内容一致。

112、6月24日高考成绩公布,杨博以515分的成绩上了本科录取线。

113、他填报的志愿是解放军南京政治学院、军事经济学院、西南交通大学。

114、知道成绩的杨博悔恨的眼泪滚滚而下。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