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圆明园的历史资料

圆明园的历史资料

圆明园的历史资料

1、圆明园的历史资料?圆明园主要兴建于康熙末年和雍正朝,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康熙帝将北京西北郊畅春园北一里许的一座园林赐给第四子爱新觉罗·胤禛。

2、“圆明园”,这一名称是由康熙帝命名的。

3、康熙帝御书三字匾牌,就悬挂在圆明殿的门上方。

4、对这个“圆明”雍正帝有个解释,说“圆明”二字的含义是:圆而入神,君子之时中也;明而普照,达人之睿智也。

5、圆”是指个人品德圆满无缺,超越常人;“明”是指政治业绩明光普照,完美明智。

6、这可以说是封建时代统治阶级标榜明君贤相的理想标准。

7、雍正二年(1724年),圆明园的扩建工程正式开始。

8、这年正月,雍正帝奏准由内务府派员前往热河围场一带采伐林木。

9、自此之后,凡大内、西苑及三山五园营建所用木料,大部分来自围场。

10、雍正三年(1725年)7月,内务府再委派商人于长生采办圆明园所需石料。

11、雍正帝有朱批云:“于长生备石之事稍有耽搁,即将其议罪。

12、”可以看出他建园的急迫心情。

13、雍正时期的圆明园扩建工程大体包括三部分:第一部分,将中轴线向南延伸,在赐园的南面修建宫廷区,严格仿照紫禁城中轴对称的形式,包括新辟的大宫门,还有左右外朝房和内阁各府各衙门的值房,这里日后成为皇帝在圆明园主政的主要建筑群。

14、第二部分,将原赐园向北、东、西三面拓展,构建曲水岛渚,增设亭榭楼阁,这部分构成了后来乾隆帝御题“四十景”的主体(其中至少有三十三景于雍正在位期间完工)。

15、第三部分,修建福海及其周围配置的建筑组群。

16、扩建后的圆明园,占地面积达到3000亩左右。

17、每个景区内,既有庄严宏伟的宫殿,也有使人感觉轻松灵巧的楼阁亭台与回廊曲桥,假山、湖泊以及蜿蜒的河流点缀其中。

18、在雍正时期,圆明园的格局基本完成。

19、圆明园,中国清代大型皇家园林,位于北京市海淀区清华西路28号,占地350多公顷,其中水面面积约140公顷,由圆明园、绮春园、长春园组成,而以圆明园最大,故统称圆明园(亦称圆明三园)。

20、圆明园不仅汇集了江南若干名园胜景,还移植了西方园林建筑,集当时古今中外造园艺术之大成。

21、堪称人类文化的宝库之一,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一座博物馆。

22、[1][9]康熙末年和雍正年间,圆明园开始兴建。

23、清雍正二年(1724年),圆明园的扩建工程正式开始。

24、乾隆帝继位后,在圆明园内调整了园林的景观,增添了建筑组群。

25、1860年,英法侵略者纵火焚烧圆明园,圆明园及附近的清漪园、静明园、静宜园、畅春园及海淀镇均被烧。

26、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八国联军侵占北京,圆明园的建筑和古树名木遭到彻底毁灭。

27、清朝灭亡后,圆明园的遗物又长期遭到官僚、军阀、奸商巧取豪夺。

28、建国后,中国政府对圆明园开始了保护整修工作[43][4][36]圆明园大量仿建了中国各地特别是江南的许多名园胜景,其主要建筑类型包括殿、堂、亭、台、楼、阁、榭、廊、轩、斋、房、舫、馆、厅、桥、闸、墙、塔,以及寺庙、道观、村居、街市等;建筑平面布局共有38种。

29、圆明园的园林造景多以水为主题,部分建筑包含大量宗教元素。

30、[43]1979年,圆明园遗址被列为北京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31、[43]1988年1月13日,圆明园遗址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

32、[41]2019年12月31日,北京市海淀区圆明园景区被文化和旅游部评定为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

33、[8]圆明园是中国清代大型皇家园林,位于北京市海淀区,始建于1707年(清康熙四十六年),由圆明园及其附园长春园和绮春园(后改名万春园)组成,也叫圆明三园,有“万园之园”之称。

34、清帝每到盛夏就来此避暑、听政,故圆明园又称“夏宫”。

35、1860年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圆明园遭英法联军洗劫并烧毁,故址现为圆明园遗址公园。

36、圆明园始建于1707年(康熙四十六年),占地面积5平方千米,建筑面积达20万平方米,有一百五十余景,最初是康熙帝给皇四子胤禛的赐园。

37、康熙为之题匾“圆明园”,“圆明”为雍正法号。

38、1722年雍正即位以后,拓展原赐园,并在园南增建了正大光明殿和勤政殿以及内阁、六部、军机处诸多值房,欲以夏季在此“避喧听政”。

39、乾隆帝在位期间除对圆明园进行局部增建、改建之外,还在紧东邻新建了长春园,在东南邻并入了万春园。

40、至此,圆明园的格局基本形成,嘉庆、道光年间又进行多次修缮和拓建。

41、1860年10月6日,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

42、同治帝时欲修复,后因财政困难而被迫停止。

43、八国联军之后,圆明园又遭受到军阀破坏和匪盗打击,终成一片废墟。

44、圆明园在清室一百五十余年的创建和经营下,曾以其宏大的地域规模、杰出的营造技艺、精美的建筑景群、丰富的文化收藏和博大精深的民族文化内涵而享誉于世,被誉为“一切造园艺术的典范”,被法国作家维克多·雨果称誉为“理想与艺术的典范”。

45、圆明园是清朝时期的皇家园林,位于北京西北郊,于1709年开始建造,历时近150年,成为中国古代园林艺术的代表作之一。

46、圆明园占地350公顷,包括了三个主要部分:园前、中部和园后。

47、园前:是一个广场,有“宝殿”、“御座”、“天启门”、“礼乐殿”等建筑。

48、中部:是圆明园的主要景区,包括了各种古建筑、水景、山石、花木等,如“大水法”、“十七孔桥”、“万寿山”、“九曲桥”、“西堤”、“东堤”等。

49、园后:是一个广大的湖泊区域,包括了“后海”、“前海”、“绕城河”等,有“万佛堂”、“福寿亭”等建筑。

50、圆明园在清朝时期曾多次被修缮和扩建,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大的皇家园林之一。

51、但在1860年的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园内的建筑和文物遭到了毁坏和抢劫。

52、后来在1900年的义和团运动中,圆明园再次被洋人和八国联军烧毁,至今仅存一些残迹和遗址。

53、圆明园是清代皇家园林,位于北京西郊,总面积达350公顷。

54、可以追溯到17世纪,是清朝康熙和乾隆两位皇帝下令修建而成。

55、圆明园建成后成为清朝皇家的行宫、游园、狩猎、诗歌创作等多个方面的文化重镇,是中国古代皇家园林建筑的代表作之一。

56、1850年太平天国起义以后,圆明园被洗劫一空,后来曾多次修缮但仍未完全修复,如今园内只剩下些许的建筑遗迹和废墟,仍有人们前去寻访历史遗迹。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