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一目十行指的是什么

一目十行指的是什么

一目十行指的是什么

1、一目十行指的是什么?基本释义形容看书极快。

2、成语出处《梁书·简文帝纪》:“读书十行俱下。

3、”宋·刘克庄《杂记六言五首》诗:“五更三点待漏,一目十行读书。

4、”相关例句他看书一目十行,囫囵吞枣,书虽看了很多,但收获很小。

5、一目十行是一个成语,形容看书的速度很快;据说梁代的简文帝就是读书十行俱下的,但是清代的阮元却赞成十目一行,阮元编印过不少书,常常请一个叫严杰的人帮他校对,阮元写了一首诗送给他,严子精校雠,馆我日最长,校经校文选,十目始一行;校雠就是校对,馆是借住的意思,严杰当时住在阮元家,校对时最要紧的是细心,如果片面求快,有些错字就容易忽略过去;一目十行成语出自《梁书·简文帝意思:目:看。

6、一眼可以看十行字。

7、形容阅读速度很快。

8、也形容看文章马马虎虎,不仔细。

9、“行”,初见于商朝甲骨文时代,为象形字。

10、甲骨文的字形很明显是一个十字路口。

11、后来逐渐见于金文、楚系简帛、秦朝小篆、秦系简牍,最终逐渐演变成楷书体和简化版的“行”。

12、一目十行指的是快速阅读和理解一段文字,一眼可以看到十行以上的内容。

13、这种阅读方式可以有效提高阅读速度和阅读效率,适用于处理大量且时间紧迫的阅读任务。

14、是一则成语,该成语最早出自于《梁书·简文帝纪》是看书时同时可以看十行,形容看书非常快。

15、该成语的结构为主谓式;在句中一般作谓语、状语;含褒义。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