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多芬一生写了多少部交响曲,出名的有哪些
- 锐意学习网
- 2024-03-10 11:33:19
1、贝多芬一生写了多少部交响曲,出名的有哪些?九部交响乐,贝多芬的主要作品有:交响曲九部(其中以第三《英雄》、第五《命运》、第六《田园》、第九《合唱》最为著名),序曲《费德里奥》、《哀格蒙特》,钢琴奏鸣曲32首(以第八《悲伤》、第十四《月光》、第二十三《热情》最为著名)。
2、贝多芬的创作充分反映了法国大革命时期“自由、平等、博爱”的时代精神,具有承古典主义之先,启浪漫主义之后的重要作用。
3、他把交响乐的结构原则及旋律、节奏、和声、力度、配器等多种表现手段,予以重大革新,对交响乐的发展做出了不可替代的重要贡献。
4、贝多芬的交响乐名称:C大调第一交响曲SymphonyNo.1inCmajor,Op.21D大调第二交响曲SymphonyNo.2inDmajorOp.36降E大调第三交响曲《英雄》SymphonyNo.3inE-flatMajor"Eroica"Op.55降B大调第四交响曲SymphonyNo.4inBflatmajor,Op.60C小调第五交响曲,《命运》SymphonyNo.5inCminor,Op.FateSymphonyF大调第六交响曲,《田园》SymphonyNo.6inFmajor,Op.PastoralSymphonyA大调第七交响曲SymphonyNo.7inAmajor,Op.92F大调第八交响曲SymphonyNo.8inFmajor,Op.93d小调第九交响曲,《合唱交响曲》SymphonyNo.9inDminorop.1ChoralSymphony贝多芬的创作分期及主要作品:1802年以前是贝多芬创作的早期。
5、这段时期的创作明显还留有海顿、莫扎特音乐的一些影响的痕迹,但同时更多地反映出他本人的一些创作个性。
6、主要作品:第二交响曲,第二钢琴协奏曲,悲怆奏鸣曲,月光奏鸣曲等。
7、1803-1815年是贝多芬创作的成熟时期。
8、这个时期主要特征是英雄性与崇高性。
9、主要作品:英雄交响曲、命运交响曲、田园交响曲,皇帝钢琴协奏曲,歌剧《费德里奥》,热情奏鸣曲、黎明奏鸣曲等。
10、1816-1827年是贝多芬创作的晚期(听觉完全丧失)。
11、这个时期作品的主观的因素被加强,音乐中更多充满了内在的刻画和忧郁、徘徊,表现手法上比较自由。
12、主要作品有合唱交响曲,D大调庄严弥撒,最后六首钢琴奏鸣曲等。
13、贝多芬一生写了9部交响曲。
14、以“英雄”“命运”“田园”和“合唱”交响曲最为著名,还有“暴风雨”、“黎明”、“告别”、“月光”等32首钢琴奏鸣曲和协奏曲。
15、下面举例几部比较著名的交响曲。
16、降E大调第三号交响曲/英雄在贝多芬的心目中,那个叱吒风云屡建奇功的拿破仑,是位树立自由精神,解放人类的新时代英雄。
17、因此贝多芬将他的敬仰转化成音符,创作了第三号交响曲,欲呈献给拿破仑。
18、但不久后突然传来拿破仑自立称帝的消息,这使得贝多芬感到愤怒与绝望,并把已写好「献给拿破仑」的乐谱封面给撕了,另题「为纪念一位伟人而作--英雄交响曲」献给罗布可契公爵。
19、在这首交响曲中,贝多芬首次突破了素来交响曲形式的藩篱,建立起个人的风格。
20、乐曲气魄恢宏如狂风疾雨般,呈现出热情澎湃的情感怒潮,并交织出在黑暗与绝望中疾呼的勇气与抗争,以及光辉荣耀的胜利。
21、此交响曲被誉为音乐史上最高杰作,同时也是贝多芬的交响曲开始迈入成熟的阶段,作品中所表现的音乐情感,有热情与温柔,有愤怒与幽默,人间的一切喜怒哀乐,都可藉以淋漓尽致地描绘出来。
22、C小调第五号交响曲/命运第五号交响曲的特徵,在于那强而有力,象徵「命运叩访」的四个音动机,并在他的巧妙安排下,将之无限延续,贯穿全曲,引出了无懈可击的完美结构,使倾听者感到一股无可言喻的震撼与感动。
23、贝多芬曾向他的弟子说明此动机:「命运来敲门的声音就是这样」,因此这首交响曲遂被题名为「命运」。
24、在贝多芬的九首交响曲中,此作品不仅演奏次数居世界之冠,其受欢迎程度更是首屈一指,堪称永恒的交响曲。
25、F大调第六号交响曲/田园「田园」与「命运」交响曲同样于1808年夏天完成,在「命运」交响曲中,呈现出跟命运的搏斗,与最后的胜利,而「田园」交响曲则是舒发热爱大自然的胸怀。
26、自古以来,这两首曲子被公认是拥有两种相反而互成对照性格的乐曲,而「田园」交响曲更是贝多芬少数亲自命名的作品,且在各乐章均有标题。
27、由于乐曲本身亮丽动人,潇洒洗练,故与「命运」交响曲同被列为最受欢迎的旷世杰作。
28、贝多芬自从听力衰退后,开始躲避人群,专心致力于作曲的工作,他将身心投向大自然,企图在美丽的景色中,忘却烦恼与痛苦。
29、正如法国作家拉马提奴所说:「当人们在面临黑暗绝望的深渊之际,莫不寻访幽静的田园生活以疗心灵之伤。
30、」,贝多芬也藉由创作第六号交响曲,描绘出他对田园的一切感受,及表达出人与大自然和谐融合在一起的思想传统,同时此曲也成了交响曲表现范畴的典范。
31、D小调第九号交响曲/合唱贝多芬的第九号交响曲,不仅是他的最后代表作,更是其独创性达最高潮,且淋漓尽致地歌颂出他对人类之爱、上帝之爱、自然宇宙之爱的经典巨作。
32、本曲最为人熟悉的,当属以席勒的诗「快乐颂」为结尾,成大型管弦乐四声独唱及合唱的第四乐章。
33、乐章一开始,以奇异的嘈杂乐声为导奏,再进入低音弦乐的抒情旋律,而后再缓缓由混声四部合唱导入第九号交响曲的最高潮--「快乐颂」大合唱部份。
34、最后在速度与力度逐渐增强,高唱「百万兄弟们,相拥互抱吧...」热情地划下完美句点。
35、谈及此曲值得一提的是,首演时由贝多芬担任指挥,并获得满堂如雷掌声,但已是全聋的贝多芬却默默地背对听众,丝毫未曾感受到人们给他的喝采,最后还是由女低音歌手的暗示才面向观众致谢,这段故事至今仍令人有说不出的动容。
36、然而在音乐史上,将合唱溶入交响乐中的作法,却是空前的,器乐与声乐交融于一体,显得如此雄浑庄严,与充满生气。
37、虽然后来也有不少人尝试如此的曲式,但都不及贝多芬来得精采。
38、贝多芬一生写了68部交响曲,出名的有以下这些《致爱丽丝》《费德里奥》《降E大调第五钢琴协奏曲》《瓦尔德斯坦奏鸣曲》《A大调钢琴与大提琴奏鸣曲》《升C小调第14钢琴奏鸣曲》《降E大调第三交响曲》《C小调第五交响曲》《F大调第六号交响曲》《D小调第九号交响曲》贝多芬的第十交响乐。
39、全世界音乐爱好者都知道贝多芬写有9首交响乐。
40、然而1988年10月19日英国皇家爱乐乐团在伦敦音乐厅首次演奏了第十交响乐,一时舆论哗然。
41、原来,自1822年后,贝多芬就在着手谱写另一首交响乐。
42、1827年贝多芬病魔缠身,爱乐乐团赠其医药费,当时贝多芬为表谢意,表示将第十交响乐奉献爱乐乐团。
43、贝多芬一周后便逝世,继承者们争夺遗产,其手稿几经转卖。
44、1983年,英音乐教授库珀为在普鲁士国家图书馆发现贝多芬手迹,历时五年,整理出第十交响乐。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