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的下一代是谁
- 锐意学习网
- 2024-03-10 11:33:19
1、雍正的下一代是谁?乾隆,爱新觉罗·弘历(1711年9月25日—1799年2月7日),男,清朝第六位皇帝,定都北京之后的第四位皇帝。
2、年号“乾隆”,寓意“天道昌隆”。
3、在位六十年,禅位后又继续训政,实际行使最高权力长达六十三年零四个月,是中国历史上实际执掌国家最高权力时间最长的皇帝,也是最长寿的皇帝。
4、乾隆帝是中国封建社会一位赫赫有名的皇帝。
5、乾隆帝在位期间清朝达到了康乾盛世以来的最高峰,他在康熙、雍正两朝文治武功的基础上,进一步完成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社会经济文化有了进一步发展。
6、乾隆重视社会的稳定,关心百姓,五次普免天下钱粮,三免八省漕粮,减轻了农民的负担,起到了保护农业生产的作用,使得清朝国库日渐充实。
7、乾隆时期武功繁盛,在平定边疆地区叛乱方面做出了巨大成绩,并且完善了对西藏的统治,再次将新疆纳入中国版图,清朝的版图由此达到最大化,近代中国的版图也由此正式奠定。
8、乾隆帝在位期间,实行“因俗而治”的民族政策。
9、汉学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开博学鸿词科,修《四库全书》;[1]同时民间艺术有很大发展,如京剧就开始形成于乾隆年间。
10、但是后期吏治有所败坏,多地爆发起义,严格抵制英国、俄国的侵略性行为,但闭关锁国政策拉大了和西方的差距,中国正处于近代的前夜。
11、乾隆六十年(1795年),乾隆帝禅位于第十五子颙琰。
12、嘉庆四年正月初三(1799年2月7日)去世于养心殿,享年89岁。
13、庙号高宗,谥号法天隆运至诚先觉体元立极敷文奋武钦明孝慈神圣纯皇帝,葬于清东陵之裕陵。
14、雍正之后的皇帝是乾隆。
15、雍正名叫清世宗爱新觉罗·胤禛,是清朝第五位君主,定都北京后的第三位皇帝。
16、乾隆名叫爱新觉罗·弘历,是清朝第六位皇帝,定都北京之后的第四位皇帝。
17、乾隆是中国历史上实际执掌国家最高权力时间最长的皇帝,也是最长寿的皇帝。
18、康熙十七年十月三十日(1678年12月13日)寅时,胤禛出生于北京紫禁城永和宫,由于其生母乌雅氏出身低微,不能给胤禛带来皇子中的特殊地位。
19、此外,清初时后宫也不允许生母抚育自己的儿子,因此胤禛满月后由孝懿仁皇后佟佳氏抚养。
20、康熙五十年(1711年)八月十三日(公历9月25日)子夜,弘历出生于北京雍亲王府东书院“如意室”,幼名“元寿”。
21、弘历自幼聪明,五岁就学,过目成诵。
22、乾隆帝是中国封建社会一位赫赫有名的皇帝。
23、乾隆帝在位期间清朝达到了康乾盛世以来的最高峰,他在康熙、雍正两朝文治武功的基础上,进一步完成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社会经济文化有了进一步发展。
24、雍正后面的皇帝是乾隆,是雍正的第四子,据历史记载康熙皇帝很喜欢他的这个皇孙。
25、雍正驾崩之后,乾隆顺理成章的继位了,但乾隆并不是雍正的嫡子,最重要的原因是因为乾隆自身很优秀。
26、在乾隆的爷爷康熙还在的时候,一次去雍亲王府,见到了年幼的乾隆,康熙对乾隆很喜欢,喜欢到把乾隆接到自己身边,乾隆享受到的待遇是其他皇孙都没有的,乾隆陪康熙老皇帝度过了晚年间最欢快的时光,这一段记忆在乾隆晚年的时候还时常提起。
27、雍正皇帝去世之后,弘历成了乾隆皇帝。
28、对新朝采取的是宽严相济的治世之道,对百姓多实行仁政,对官员则宽容开明,对雍正朝出现的一些弊政加以改正,可以说跟他父亲的管理方法大相径庭,而跟他爷爷康熙的治国之道很是相似。
29、乾隆25岁登基,在位六十年,禅位后又任三年零四个月太上皇,实际掌握最高权力长达六十三年零四个月,是中国历史上在位时间第二长、年寿最高的皇帝,在位期间被称为“乾隆盛世”,是一位明君。
30、雍正皇帝下一代皇帝是乾隆皇帝。
31、清高宗爱新觉罗·弘历(1711-1799年),雍正的第四子,清朝第六位皇帝,定都北京后第四位皇帝。
32、年号乾隆,寓意“天道昌隆”。
33、25岁登基,在位六十年,退位后当了三年太上皇,实际掌握最高权力长达六十三年零四个月,是中国历史上执政时间最长、年寿最高的皇帝。
34、乾隆帝在位期间平定大小和卓叛乱、巩固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六次下江南,文治武功兼修。
35、并且当时文化、经济、手工业都是极盛时代,他在发展清朝康乾盛世局面作出了重要贡献,确为一代有为之君。
36、庙号高宗,谥号法天隆运至诚先觉体元立极敷文奋武钦明孝慈神圣纯皇帝。
37、葬于清东陵裕陵。
38、雍正下一代皇帝是乾隆(清高宗年号)。
39、乾隆是清高宗的年号,前后一共六十年,起止时间为公元1736年至1795年。
40、在这期间清政府平定准噶尔和大小和卓叛乱、巩固多民族国家的发展,还进行《四库全书》的编撰等。
41、清高宗爱新觉罗·弘历,1711年9月25日出生,于1799年2月7日逝世,清朝第六位皇帝,入关之后的第四位皇帝。
42、年号“乾隆”,寓意“天道昌隆”。
43、雍正十三年(1735年)八月二十三日,雍正帝去世,内侍取出谕旨,宣布弘历即位。
44、九月初三日,弘历即皇帝位于太和殿,以明年为乾隆元年。
45、九月二十七日,乾隆帝移居养心殿,免民欠丁赋及额赋。
46、十月,宣布“宽严相济”的为政之道。
47、乾隆初政,总的政策走向是以儒家理念为指导,用宽缓代替父皇雍正的严苛,对百姓实行仁政,对大臣官员宽容开明。
48、乾隆帝即位之初,集中力量纠正前两朝特别是雍正朝的一些弊政,并在这一过程中施展了自己的政治才干。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