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安七子不包括
- 锐意学习网
- 2024-03-10 11:33:19
建安七子不包括
曹丕
建安七子
1.孔融
字文举,鲁国曲阜(今山东曲阜)人
2.陈琳
字孔璋,广陵射阳(今江苏宝应)人
3.阮瑀
字元瑜,陈留尉氏(今河南尉氏)人
4.徐干
字伟长,北海剧县(今山东寿光)人
5.王粲
字仲宣,山阳高平(今山东微山)人
6.应玚
字德琏,汝南南顿(今河南项城)人
7.刘桢
字公干,东平宁阳(今山东宁阳)人
建安七子不包括
建安七子
孔融、陈琳等文学家的合称
建安七子,是汉建安年间(196—220年)七位文学家的合称,包括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瑀、应玚、刘桢。这七人大体上代表了建安时期除曹氏父子(即曹操、曹丕、曹植)外的文学成就,所以“七子”之说,得到后世的普遍承认。
“七子”之称,始于曹丕所著《典论·论文》:“今之文人,鲁国孔融文举,广陵陈琳孔璋,山阳王粲仲宣,北海徐干伟长,陈留阮瑀元瑜,汝南应玚德琏,东平刘桢公干。斯七子者,于学无所遗,于辞无所假,咸以自骋骥騄于千里,仰齐足而并驰。”,七子中除了孔融与曹操政见不合外,其余六家虽然各自经历不同,但都亲身受过汉末离乱之苦,后来投奔曹操,地位发生了变化,获得了安定、富贵的生活。他们多视曹操为知己,想依赖他干一番事业。故而他们的诗与曹氏父子有许多共同之处。因建安七子曾同居魏都邺(今河北临漳县西)中,又号“邺中七子”。
他们对于诗、赋、散文的发展,都曾作出过贡献。建安七子与“三曹”往往被视作汉末三国时期文学成就的代表。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