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郑成功的故事 郑成功名字的由来
- 锐意学习网
- 2024-03-10 11:33:19
关于郑成功的故事相信很多的网友都不是很明白,包括郑成功名字的由来也是一样,不过没有关系,接下来就来为大家分享关于关于郑成功的故事和郑成功名字的由来的一些知识点,主要信息如下:
郑成功名字的由来
1、郑成功儿时名福松,七岁自日本回国,住在安平(今晋江安海)郑府。郑芝龙为儿子聘请教师教他读书。教师即给他起名森,寓深沉整肃,丛众茂盛之意。21岁那年,郑成功从家乡到南京进入国子监就学,师从大名士钱谦益,钱谦益*喜欢郑成功,为他起了一个新的名字叫做大木。
2、其时,明政权已分崩离析、日暮途穷。在李自成、张献忠等农民起义军的沉重打击和关外清军的猛烈冲击下,明崇祯政权于1644年春(崇祯十七年三月)覆灭。随后不久,清军在明降将吴三桂的的引导下,击败李自成农民军,定都北京,并把战略攻击的目标指向在南京建立的南明弘光政权。1645年5月15日,清军攻占南京,摧毁了弘光政权。
3、由于清廷在江南采取残酷野蛮的高压政策,强行下达剃发令,激起各地抗清斗争蜂起。一些明朝遗臣和抗清力量,在福州拥立唐王朱聿键为帝,建号隆武。当时郑芝龙手握重兵,成为隆武帝依靠的主要军事力量。隆武帝即位后不久,郑芝龙将郑成功引荐给隆武帝,隆武帝*赞赏郑成功的才华,他叹息说:“惜无一女配卿,卿当忠吾家,勿相忘也!”皇帝以女儿给人做妻子,在封建时代是*的荣誉,为了表示对郑成功的宠爱,隆武帝将当朝最尊崇的朱姓赐给郑成功,并将原名森改为成功。从这时起,郑森的名字就成了朱成功。自是,朝廷内外都称郑成功为国姓,普通百姓尊称他为国姓爷。
三句话关于中华民族精神的故事
1·郑成功收复*:早在1624年,荷兰殖*义就派兵侵占了我国领土*,实行了*野蛮残酷的统治,*人民英勇地同侵略者进行斗争。1661年,在东南沿海领导抗清斗争的郑成功,率领战船350多艘,将士25000多人,包围了*,经过9个月的激战,荷兰总督被迫签订投降书,带领残兵败将,灰溜溜地滚出*。*又回到祖国怀抱。
2.张伯苓的理想:南开中学的创办者张伯苓16岁时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北洋水师学堂,学习驾驶。毕业后,他参加了“甲午海战”,但军舰一出海就被击沉,这对他触动很大。1899年英国强租我国威海卫军港,张伯苓亲眼看见,*天在港口升起的清朝*,第二天就降下来了。强烈的爱国心促使他毅然退出海军,回到天津筹办学校。他四处奔走,筹集资金,终于在1907年办起了南开学校。张伯苓一生全力办教学为*培养了大批的人才。
3.爱国英雄杨靖宇:杨靖宇21岁参加*。1940初,他被日军围困,身负重伤,啃不动树皮,只能将棉衣里的棉花和着冰雪吞下去充饥。日军劝降不成,便放乱枪,年仅35岁的杨靖宇壮烈牺牲。残忍的日军剖开他的遗体,当看到他的胃里只有野草和棉絮时,这些被杨靖宇带领的抗日联军弄得焦头烂额的侵略者全呆住了。在冰天雪地的长白山密林中,支撑着杨靖宇与敌人战斗的力量是对祖国的一腔热爱之情。
历*郑成功和郑和是什么关系
1、两者没有*关系。郑和是明朝前期朱棣时代的人,而郑成功是明朝后期南明时代的人。
2、郑成功(1624.8.26-1662.6.23),本名森,又名福松,字明俨、大木。福建泉州南安人,汉族,明末清初军事家,抗清名将,民族英雄。其父郑芝龙,其母名田川氏。弘光时监生,因蒙隆武帝赐明朝国姓“朱”,赐名成功,并封忠孝伯,世称、“郑赐姓”、“郑国姓”、“国姓爷”,又因蒙永历帝封延平王,称“郑延平”。
3、郑和(1371年-1433年),回族,明朝太监,原姓马,名和,小名三宝,又作三保,云南昆阳(今晋宁昆阳街道)宝山乡知代村人。*明朝航海家、外交家。
关于关于郑成功的故事到此分享完毕,希望能帮助到您。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