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兴四将身份介绍谁是中兴的四大将军?
- 锐意学习网
- 2024-03-10 11:33:19
大家好,关于中兴四将身份介绍谁是中兴的四大将军?很多朋友都还不太明白,今天小编就来为大家分享关于清末中兴四大名将的知识,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
本文目录
清末中兴四大名将
晚清中兴四大名臣有: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张之洞。
1、曾国藩,(1811年11月26日-1872年3月12日),初名子城,字伯涵,号涤生,宗圣曾子七十世孙。中国近代政治家、战略家、理学家、文学家,湘军的创立者和统帅。官至两江总督、直隶总督、武英殿大学士,封一等毅勇侯,谥号“文正”,后世称“曾文正”。
2、左宗棠,(1812年11月10日-1885年9月5日),汉族,字季高,湖南湘阴人,号湘上农人,晚清重臣,军事家、政治家、著名湘军将领。一生经历了湘军平定太平天国运动,洋务运动,镇压陕甘回变和收复新疆等重要历史事件。
3、李鸿章,(1823年2月15日—1901年11月7日),本名章铜,字渐甫、子黻,洋务运动的主要领导人之一。李鸿章是淮军和北洋水师的创始人和统帅、洋务运动领袖之一,建立了中国第一支西式海军—北洋水师,官至东宫三师、文华殿大学士、北洋通商大臣、直隶总督,爵位一等肃毅伯。
4、张之洞(1837年9月2日—1909年10月4日),字孝达,号香涛。清代洋务派代表人物,同治二年(1863年)二十七岁中进士第三名探花,授翰林院编修,历任教习、侍读、侍讲、内阁学士、山西巡抚、两广总督、湖广总督、两江总督、军机大臣等职,官至体仁阁大学士。
中兴四将都有谁
岳飞,张俊,韩世忠,刘光世。
岳飞是中兴四将之首。中兴四将是指宋室南渡之后,朝中将领以张俊,韩世忠,刘光世,岳飞战功最为卓著,他们在抵抗金兵、并保证南宋政权的建立与巩固过程中起过重大作用,被誉为“中兴四将”。
求南宋中兴四杰是哪些人
宋高宗赵构在绍兴重建宋王朝及南宋初年宋军抵御金军入侵这段历史称为一次“中兴”。其中有四位军事统帅抗金功绩最为突出,他们是:韩世忠、张俊、岳飞、刘光世,合称“中兴四将”。
中兴四将指中国南宋时期四位著名南渡将领,有不同说法。一种说法,四位将领是指岳飞、韩世忠、吴玠、刘光世。另一说法是岳飞、张俊、刘光世、韩世忠,这一说法来自于宋朝刘松年所绘《中兴四将图》。四位将领均有王爵,岳飞追封鄂王,刘光世追封鄜王,韩世忠追封蕲王,张俊追封循王。亦有以刘锜取代刘光世,以史料来看更为可信。第三种说法由南宋史官章颖提出,将岳飞、李显忠、刘锜、魏胜列入自己的《皇宋中兴四将传》一书。
无论哪种说法,岳飞都是中兴四将之首,而韩世忠也是将功赫赫,然而刘光世和张俊则多有滥竽充数之嫌。其中刘光世在抗金时,大多不奉诏而设法退避,治军不严,不少流寇、叛军乐于投附为部属,称为“逃跑将军”,此后淮西军变也是出自他的军队;张俊更不用多言,协助秦桧推行乞和政策,又与秦桧合谋制造岳飞谋反的冤狱,造成岳飞被冤杀。
吴玠而早年在对抗西夏的战争中,累有战功。后被派到陕西后领兵抗金,仙人关之战和和尚原之战中,大败金兵兀术部,破川陕路金兵进攻,使得金人不敢窥视陕川之地。他和弟弟吴璘一起为保卫秦陇,屏障巴蜀,立下了汗马功劳。
南宋中兴四将是哪四个
中兴四将是指宋室南渡之后,朝中将领以张俊、韩世忠、刘光世、岳飞战功最为卓著,他们在抵抗金兵、保证南宋政权的建立与巩固过程中起过重大作用,被誉为“中兴四将”。
南宋时期的中兴四将,全部都名副其实吗
南宋中兴四将指的是张俊、韩世忠、刘光世、岳飞,但是最被大众认可的是韩世忠与岳飞,无论从战功以及道德,这两人都是无可挑剔的。但是张俊与刘光世被列为南宋“中兴四将”是有争议的,尤其是刘光世,素有“逃跑将军”称号,而张俊因陷害岳飞至今还跪在岳飞墓前。
刘光世
刘光世
刘光世在抗金方面确实没有拿得出手的成绩,相反,在与金作战时他还数次逃跑:1129年,金军500骑兵长趋直入至长天,宋高宗南逃,他率兵前去勤王,结果还未遇金兵便仓皇溃败;同年九月,金兵从黄州渡军,刘光世再次逃跑;1130年,完颜昌攻楚州,楚州被围,赵构诏命刘光世支援,刘光世竟不听,只派王德、郦琼率少数兵马袭扰;1136年十月,伪齐刘麟渡淮攻宋,刘光世直接弃城南逃,要不是张浚督迫,他才不会回来。刘光世对外作战唯一拿得出手的战功只有1126年在杏子堡战斗中击败西夏军。但是,刘光世也不能算一无是处。他曾平息过1129年苗傅、刘正彦在杭州的兵变,招安了郦琼。实际上,刘光世之所以能位列“中兴四将”是因为他是当时拥兵较多的将领之一,且“光世将家子孙,将卒多出其门”,高宗不得不依仗他来管束其手下之兵。所以我认为刘光世配不上“中兴四将”之一。
张俊
张俊为人垢病的主要是陷害岳飞、为人贪婪。但张俊在抗金方面要比刘光世强的多。张俊早在靖康元年(1126)金兵围榆次时就展露头角,在榆次被破,种师中死后,张俊临危不惧,率数百人突围而出,且战且走,到乌合川时又遇金军,再斩五百人。更是在靖康之耻后拥赵构为帝,平定淮宁,镇江、杭州、兰溪、秀州等地的武装割据势力,制定了南渡方针,可谓南宋“定国功臣”。
建炎三年(1129年),完颜宗弼领兵南下,先后攻克建康、临安等地,高宗逃至温州,并留张俊于明州拒敌,同年十二月二十五日,金兵至明州城下,面对金兵,张俊顽强抵抗,小挫敌军,次年正月初一,张俊又在高桥小挫金军,两天后,张俊撤出明州。(“二十五日已亥,张俊败金人於明州”、“建炎四年正月一日甲辰……张俊败金人於高桥。”――《三朝北盟会编》)
绍兴四年(1134年)十月,金人与刘豫入侵,举朝震恐,又有人劝赵构南逃。张俊力主抗击,曰:“避将可之,惟问前进一步,遮可脱。”,他被任命为两浙西路、江南东路宣抚使,在分析敌军无心久留的意图后,张俊派张宗彦渡江前往六合。果不其然,伪齐军在僵持一月后,无心再战,遂领兵而去。张俊遂命王进出击,在淮河一带大败敌军。
之后,张俊又在绍兴六年大破伪齐军,绍兴九年,金毁约南下后,金军主力宗弼围攻顺昌府战败,张俊军也渡淮北上,一度攻占亳州。后因宰相秦桧令诸将退兵以便乞和,张俊便退回淮南。
虽然张俊陷害岳飞,且为人贪婪,但他是担的起“中兴四将”这个名号的。
至于岳飞与韩世忠,自然是名副其实的民族英雄。
好了,文章到此结束,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