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唐古文运动的倡导者有谁?古文运动的发起人有谁?
- 锐意学习网
- 2024-03-10 11:33:19
大家好,今天小编来为大家解答以下的问题,关于中唐古文运动的倡导者有谁?古文运动的发起人有谁?,唐传奇的作者这个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本文目录
中国古代文学文以载道的作用
文以载道是关于文学社会作用的观点。由中唐时期韩愈等古文运动家提出,经宋代理学家的解释得到完善。“文以载道”的意思是说“文”像车,“道”像车上所载之货物,通过车的运载,可以达到目的地。文学也就是传播儒家之“道”的手段和工具。这样的文学观念偏于文学的教化目的。 中国古代文学家提倡诗教,企图以文学作为推行教化的有力工具。“文”是手段,“道”是目的,“文”都是为其“道”服务的。这种传统被表述为“文以载道”或者是“文以贯道”,不但成为历史散文的共同准则,而且成为整个古代文学的基本精神。
千古四大家的文章特点
千古文章四大家指的是:韩愈、柳宗元和欧阳修、苏轼。他们的文章特点有:
1苏轼
苏轼其文汪洋恣肆,与欧阳修并称欧苏,诗清新豪健,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用笔丰腴跌宕,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论画主张神似,提倡“士人画”。
2欧阳修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史学家,与韩愈、柳宗元、王安石、苏洵、苏轼、苏辙、曾巩合称“唐宋八大家”。
3柳宗元
柳宗元与韩愈同为中唐古文运动的领导人物,并称“韩柳”。在中国文化史上,其诗、文成就均极为杰出,可谓一时难分轩轾。
4韩愈,宋代苏轼称他“文起八代之衰”,明人推他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与柳宗元并称“韩柳”,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韩愈在思想上是中国“道统”观念的确立者,是尊儒反佛的里程碑式人物。
唐传奇的作者
中唐时代传奇繁荣,名篇迭出,古文大家韩愈、柳宗元在当时风气影响下,也写了几篇接近传奇的文章,如韩愈的《毛颖传》、柳宗元的《河间传》之类。
但它们不象传奇那样注意讲述有趣味的故事,着重表现作者的意想和文采,而是如鲁迅所说“以寓言为本,文词为末”,其实“无涉于传奇”(《中国小说史略》)。
唐宋八大家如果把苏洵和苏辙换下,你觉得换上谁合适,毕竟唐宋比他们优秀的还有很多
说到唐宋八大家,就不得不提古文运动,唐宋古文运动是指唐代中期以及宋朝提倡古文、反对骈文为特点的文体改革运动。因涉及文学的思想内容,所以兼有思想运动和社会运动的性质。“古文”这一概念由韩愈最先提出。他把六朝以来讲求声律及辞藻、排偶的骈文视为俗下文字,“古文”,是对骈文而言的,先秦和汉朝的散文。所谓“骈文”,是指六朝以来讲究排偶、辞藻、音律、典故的文体。自南北朝以来,文坛上盛行骈文,是始于汉朝,盛行于南北朝的文体。骈文中虽有优秀作品,但大量的是形式僵化、内容空虚的文章。流于对偶、声律、典故、词藻等形式,华而不实,不适于用。骈文作为一种文体,成了文学发展的障碍。韩愈提倡古文,目的在于恢复古代的儒学道统,将改革文风与复兴儒学变为相辅相成的运动。在提倡古文时,进一步强调要文以明道。
唐代古文运动
韩愈等人举起“复古”的旗帜,提倡学古文,习古道,以此宣传自己的政治主张和儒家思想。这主张得到了柳宗元等人的大力支持和社会上的广泛反应,逐渐形成了群众性的斗争浪潮,压倒了骈文,形成一次影响深远的“运动”。这一运动有其发展过程。在骈文盛行时,已有人提出改革的要求,初唐陈子昂曾主张“复古”,是文体革新的先驱者。其后,萧颖士、李华等继起,提出取法三代两汉的主张,为韩柳古文运动做了思想准备。中唐时期虽经安史之乱,唐朝国力衷弱,但贞元以后,社会暂时安定,经济有所发展,出现了“中兴”的希望。这样韩愈等人倡导古文运动的时机也就成熟了。他们提出“载道”、“明道”的口号,这是古文运动的基本理论。他们重视作家的品德修养,重视写真情实感,强调要有“务去陈言”(韩愈《答李翊书》)和“词必己出”(韩愈《南阳樊绍述墓志铭》)的独创精神。他们一方面亲自实践,一方面又培养了许多青年作家,使古文运动的声势日渐壮大。
韩愈和柳宗元是唐代古文运动的代表。他们倡导古文是为了推行古道,复兴儒学。韩愈说,“学古道而欲兼通其辞;通其辞者,本志乎古道者也”(《题欧阳生哀辞后》)。所以,他们的古文理论都把明道放在首位,不过韩愈特别强调儒家的仁义和道统,而柳宗元则主张“以辅时及物为道”(《答吴武陵论非国语书》)。
北宋古文运动
即北宋诗文革新运动,主要反对以西昆体为代表的浮靡文风,主张对诗、文进行革新。
晚唐时期,古文运动趋于衰落,出现了讲究雕章琢句的不良文风。
北宋时期,以欧阳修为代表的一些文人,极力推崇韩、柳,掀起一次新的古文运动。一面反对晚唐以来的不良文风;一面提倡继承韩愈的道统和文统,强调文道统一,道先于文的观点,写了大量平易自然、有血有肉的散文,共同扫清了绮靡晦涩的文风,使散文走上了平易畅达、反映现实生活的道路。
因此,人们把唐代的韩愈、柳宗元和宋代的欧阳修、曾巩、王安石、苏洵、苏轼、苏辙共称为“唐宋八大家”,把唐代和宋代的两次古文运动称之为“唐宋古文运动”。
韩愈
议论文:《原毁》、《师说》、《杂说》、《答李翊书》。
叙事散文:《张中丞传后叙》、《柳子厚墓志铭》、《祭十二郎文》。
集本《韩昌黎集》。
柳宗元
山水散文:《永州八记》。
人物传记:《童区寄传》、《种树郭橐驼传》。
政论文、寓言小品。文集《柳河东全集》。
欧阳修
政论文:《朋党论》。
记叙散文:《醉翁亭记》。
杂文:《六一诗话》。
王安石
杂文:《答司马谏议书》、《鲧说》、《读孟尝君传》、《书刺客传后》、《伤仲永》。
苏洵
诗作:《云兴于山》、《有骥在野》、《有触者犊》、《朝日载升》、《我客至止》、《欧阳永叔白兔》等。
散文:《颜书四十韵》、《六国论》。
苏轼
文学散文:《石钟山记》、《放鹤亭记》、《赤壁赋》、《后赤壁赋》。
史论或政论:《上神宗皇帝书》、《范增论》、《留侯论》、《韩非论》、《贾谊论》、《晁错论》、《教战守策》。
苏辙
著有《栾城集》,包括《后集》、《三集》,共84卷,有《四部丛刊》影明活字本。《栾城应诏集》12卷,有《四部丛刊》影宋钞本。
著名文章有:《新论》、《上皇帝书》、《上枢密韩太尉书》、《黄州快哉亭记》《巢谷传》《老子解》等诗作:以《墨竹赋》、《南斋竹》、《秋稼》较为著名。
古文运名词解释
古文运动名词解释:中唐时期由韩愈领导、得到柳宗元大力支持、有“韩门弟子”参加的,以“文以载道”相号召,以古文反对骈文的一场运动。是一次有目的、有理论主张、有广泛参与者并且有深远影响的文学革新。
它带来了散文创作的大繁荣,造成了中国古典散文发展的又一个高峰。古文运动扭转了六朝至唐初骈文统治...
END,本文到此结束,如果可以帮助到大家,还望关注本站哦!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