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加入WTO的历史回顾2001年的里程碑

中国加入WTO的历史回顾2001年的里程碑

其实中国加入WTO的历史回顾2001年的里程碑的问题并不复杂,但是又很多的朋友都不太了解美国和日本签署了《自由贸易协定》,这是否意味着WTO正在被架空,因此呢,今天小编就来为大家分享中国加入WTO的历史回顾2001年的里程碑的一些知识,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个问题的分析吧!

本文目录

  1. 美国和日本签署了《自由贸易协定》,这是否意味着WTO正在被架空
  2. 2016年是中国贸易被超越的一年,未来能否重回世界第一
  3. 加入RCEP的国家都赚到利益,那到底谁亏了又或者不可能亏吗

美国和日本签署了《自由贸易协定》,这是否意味着WTO正在被架空

多边贸易正在“褪色”,双边贸易正成为“时尚”,零关税正成为世界贸易的“新诉求”。这是不争的事实。而且正处于“现在进行时”。WTO正在被“边缘化”,如果再抱着WTO规则不放的话,无疑会在双边贸易的冲击下“失去先机”。

1995年1月1日正式运行的WTO,在经过二十多年的风风雨雨后,正面临着“颠覆性”的规则改变。如果WTO不能在接下来的时间里适应国际贸易新变化的话,则只有两种结局。一是“寿终正寝”,就地解散。二是“有名无实”,失去价值。

WTO之所以处于如此尴尬的境地,原因是多方面。有特朗普“架空”的因素;有欧盟,日本等发达经济体不愿再“付出”的因素;有部分发展中国家过度依赖“规则”的因素,也有世界经济即将进入“新形态”的历史必然性。

从现实情况来看,由于美国,日本和欧盟等发达国家贸易体的成熟度强于发展中国家,所以它们对世界贸易新变化的敏感度和适应性强,所以,它们的应变能力明显强于发展中国家,当众多发展中国家还在对世界贸易新变局进行观察和对WTO的改革纠结之时,这些发达经济体已经抢先一步签定了新的贸易协定。日本和美国的新贸易协定的签定就属于这种情况。

美国当地时间10月7日,日本政府和美国政府在白宫签署了一份贸易新协议。虽然这个协议的性质不是“全面协议”,但在世界贸易战的关键时刻也算是一个大新闻了!可是,这份协议的本身意义却被签字协议上的一则搞笑“乌龙”抢了风头。这份美日贸易协议签署后,特朗普到场进行了祝贺。然而,他在演讲中却搞了个“乌龙”。10月7日明明是普京的生日,特朗普却“张冠李戴”的对安倍晋三表示了祝贺。他说:“首先,我想祝我的好朋友安倍晋三首相生日快乐!他今年39岁了!”引起了哄堂大笑。因为特朗普经常“口误”,也时而会幽默一下,所以,人们也分辨不出特朗普是“糊涂”了,还是有意为之。但有一点却是肯定的,那就是特朗普对这份贸易协定很满意,所以他才兴奋的将安倍晋三给“年轻”了。

像日美贸易协定这种重要的文件签署,通常情况下日本的首相应该亲赴仪式现场的,然而,不仅首相没去,就连大臣也没有到现场,而是由日本驻美国大使“代签”的。从这个“规格”来说,日本对这份协议可能不是太满意。从媒体报道的协议内容来看,这确实是一份有“瑕疵”的协议。这个瑕疵主要是其“局限性”。在这份协议的内容中,日本放开了农产品市场,美国对应的是降低了机床,电器,五金产品的税率。而对于最重要的汽车及汽车配件市场,美国和日本仍然没有完全达成共识。所以说,这是一份有待于进一步“妥协”和完善的贸易协定。但是,即便如此,也仍然足以使特朗普兴奋。因为这对于特朗普欲“架空”WTO的目标又进了一步。

特朗普上台后,除了退群外,就是不分亲疏远近的打起了全球贸易战。对于特朗普开打贸易战的目的,有一种解读是特朗普为了避免美国经济衰退,遏制债务增长的“耍赖皮”行为。其实,特朗普还有另一个目的,那就是“打破旧的规则,建立新的秩序。”而首当其冲者,无疑就是WTO。然而,特朗普在推行他的理念过程中却遇到了巨大阻力。这些阻力也包括美国的盟友日本和欧盟。特朗普的原则就是如果不能使WTO的规则改变,那就“架空”WTO。架空的方式就是多签“双边贸易”,而多边协议也就随即进入了“自然消亡期”。尽管美国和欧盟,日本都在贸易关税上有矛盾,但特朗普仍然希望欧盟,日本能够和其他贸易体达成协议。那样的话也就等于实际“架空”了WTO。间接帮助特朗普完成了贸易战的目的。

在特朗普的贸易战开打后,欧盟和日本都对美国有着很大的成见。但是,“成见归成见”,该面对现实还是要面对的。所以,欧盟,日本,加拿大等国家或经济体一边和美国“争吵”,指责特朗普破坏了规则和秩序,自己却也加快了与其他经济体的谈判力度和进展。比如,加拿大在和美国吵得不可开交后,却又率先同墨西哥一起与美国迅速签署了“三国贸易协议”;日本在加快了PPT的谈判同时,也与越南等国实行了事实上的自由贸易。

而欧盟也没有闲着,在今年6月25日和6月30日连续和南方共同市场(南美的巴西等国)及越南签署了《自由贸易协定》,加上今年一月正式生效的《日本和欧盟自由贸易协定》,实际上欧盟,日本,加拿大等发达国家经济体已经在世界贸易“新形态”下占得了先机。剩下的重头戏就是美国和欧盟的贸易协议。美国其实一直在等待英国脱欧,以便和英国及欧盟“分别签署”。一旦英国脱欧,美国肯定会在汽车关税上让步,以便迅速和欧盟达成“自由贸易协定”。而与日本的“贸易协定”中,肯定也会添加汽车领域的内容,《日美贸易协定》就会得到完善,那样的话,特朗普的贸易战目的也就基本达到。而WTO也就会成为有名无实的“鸡肋”。

2016年是中国贸易被超越的一年,未来能否重回世界第一

是不是第一,真有那么重要么?我们需要的是,经济越来越好,生活条件越来越完善,第一纯粹是一个虚名,想回去其实很简单啊,少赚点钱,降价出口就行了,这种打肿脸充胖子换来的空名头,有何意义呢?

加入RCEP的国家都赚到利益,那到底谁亏了又或者不可能亏吗

博弈有零和理论,有人赚就一定有人赔!

首先,没加入RCEP的国家一定有赔的。

比如印度和美国就赔了。

RCEP是圈子,排外。

圈子里定的优惠,对圈子外就是门槛。印度这次退了群,至少在农产品出口方面,一定会比东盟国家吃亏很多。所以印度会吃亏。

圈子里有中国,显眼。

日、韩、东盟这些国家,和美国打交道不可能不打中国牌。

美国不让渡一些利益出来,怎么能拉回小弟的心?再加上围堵中国堵了这么久,蹦出个RCEP,其间苦楚可想而知。

圈子里有活力,厉害。

以亚太区域经济的活力和规模,RCEP的签订一定会加大亚太区域的整体竞争力,对世界其它区域进一步形成挤压。

举例来说,巴西的矿石出口价格,一定会被中日澳联手打压。

其次,对每个RCEP的成员国,利弊参半。

经济上一本帐在明处,出口多了,进口也多了。

就算中国,也不敢说只赢不赔。泰国的香米我吃过,确实好吃。按现在国内的价格来说,并不贵。

政治上一本帐在暗处,影响大了,站队有代价。

比如东盟,出风头就没有顾虑?办成了这么大一件事情,除了赞歌也有批评才对。至少美国那边,肯定不会是表扬。

最后,对中国,利大于弊。

RCEP是"一带一路"战略切实取得的里程碑。

是突破敌对势力围堵的关键一步。

好了,文章到此结束,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