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文化的精彩瞬间(历史文化的魅力体现在哪里)
- 锐意学习网
- 2024-03-10 11:33:19
这篇文章给大家聊聊关于中国历史文化的精彩瞬间(历史文化的魅力体现在哪里),以及最能代表中国传统文化的50种事物,你知道几种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哦。
本文目录
- 国内有哪些历史悠久的古城
- 最能代表中国传统文化的50种事物,你知道几种
- 中国文化是世界上最伟大的文化吗对此你怎么看
- 学习历史有什么用,怎么能激发起对它的兴趣
- 中国古代妇女缠足是个“历史之谜”,何时产生何以流传千年
国内有哪些历史悠久的古城
中国五大古城历史悠久
中国五大古城是指山东台儿庄古城、四川阆中古城、云南丽江古城、山西平遥古城、安徽歙县徽州古城五座历史悠久,保存最完好的古城。五座古城历史悠久,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其中,台儿庄古城、阆中古城、丽江古城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台儿庄古城、丽江古城、平遥古城,为世界文化遗产。
一、台儿庄古城,坐落于山东省枣庄市台儿庄区暨鲁苏豫皖四省交界地带,世界文化遗产——京杭大运河的中心点,有“中国最美水乡”之誉,江北水乡·运河古城,已经成为枣庄新的城市名片。乾隆御笔下的“天下第一庄,国家5A级旅游景区。
台儿庄古城占地2平方公里,11个功能分区、8大景区和29个景点。八种建筑风格融为一体,几十座庙宇汇于一城,南北交融、中西合璧,是运河文化的活化石;拥有京杭运河仅存的最后3公里古运河,被世界旅游组织称为“活着的古运河”;城内拥有18个汪塘和15公里的水街水巷,可以舟楫摇曳、遍游全城,是名副其实的中华古水城。是国台办批准的全国首家海峡两岸交流基地,是两岸交流的重要平台。
台儿庄古城既是民族精神的象征、历史的丰碑,也是运河文化的承载体,仍保留有不少的遗存,被世界旅游组织誉为“活着的古运河”、“京杭运河仅存的遗产村庄”。台儿庄古城是几代台儿庄人民的梦想。古河道,古码头,一座可以舟楫摇曳、遍游全城的中华古水城,二战纪念城市,大陆首家海峡两岸交流基地。台儿庄古城与华沙同属世界上仅有的两座因二战炮火毁坏而作为世界文化遗产重建的城市。
台儿庄古城景区在文化展示上,围绕大战文化、运河文化和鲁南地域文化,招幌博物馆、酒文化展馆、运河奏折展馆、青楼文化兰祺书寓等具有国内外一流水平的博物馆,逐步将整个古城打造成为一本“大百科全书”;在经营业态上,主要以国内高端品牌的酒吧、茶楼、客栈和运河沿线及山东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为主;在景区运营管理上,叫响“天下第一庄”著名品牌,打造精品旅游品质,按照国家AAAAA级景区标准进行运营管理。
台儿庄古城是一座集“运河文化”和“大战文化”为一城,融“齐鲁豪情”和“江南韵致”为一域,极具人文魅力的旅游目的地,将成为沿运独有、世界知名的旅游度假休闲区,成为世界文化遗产中的一颗明珠、一块瑰宝。
二、四川阆中古城
阆中古城,是春节文化的发源地,国家5A级旅游景区。1986年国务院公布阆中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1991年撤县建市,为四川省直辖市;1992年国务院批准为对外开放城市;2001年被授予国家级生态示范市,2004年被评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2006年阆中市被联合国地名研究机构正式命名为“世界千年古县”。在“2009全球旅游度假论坛”上阆中被联合国挚友理事会和国际旅游营销协会授予“国际最佳旅游度假胜地”荣誉称号。2010年阆中被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授予“中国春节文化之乡“。
地理位于四川盆地东北部,嘉陵江中游,战国时曾为巴国最后一个首都。公元前314年,置阆中县,其后历设郡、州、府、道、县等,明清之际曾作为四川临时省会达19年,至今已有2300多年的历史。阆中被誉为四川最大的“风水古城”,保存较好,是中国四大古城之一,素有“阆苑仙境”、“巴国蜀国要冲之地”、“天下第一江山”、“阆中天下稀”、“世界千年古县”、“国际最佳旅游度假胜地”、“中国春节文化之乡”等美誉。四川省第8个5A级景区。
阆中处于四川盆地向低山区过渡地带。介于东经105°41′~106°24′,北纬31°22′~31°51′之间。东靠巴中市巴州区、南充仪陇县,南连南充南部县,西邻广元剑阁县,北接广元苍溪县。
三、云南丽江古城
丽江古城,又名“大研古镇”,世界文化遗产,国家5A级旅游景区,全国文明风景旅游区示范点。位于中国西南部云南省的丽江市,坐落在丽江坝中部,玉龙雪山下,北倚象山、金虹山、西枕狮子山;与同为第二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四川阆中、山西平遥、安徽歙县并称为“保存最为完好的四大古城”。它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中唯一两个没有城墙的古城之一,历史上丽江古城却有城墙。是第二批被批准的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之一,是中国国仅有的以整座古城申报世界文化遗产获得成功的两座古县城之一(另一座为山西平遥古城)。
古镇位于县境的中部,地理坐标为东经100°14′,北纬26°52′。海拔2400余米。是一座风景秀丽,历史悠久和文化灿烂的名城,也是中国罕见的保存相当完好的少数民族古镇。
丽江古城具有800多年历史的丽江古城,街道不拘于工整而自由分布,主街傍水,小巷临渠,300多座古石桥与河水、绿树、古巷、古屋相依相映,极具高原水乡古树、小桥、流水、人家的美学意韵,被誉为“东方威尼斯”、“高原姑苏”。充分利用城内涌泉修建的多座“三眼井”,上池饮用,中塘洗菜,下流漂衣,是纳西族先民智慧的象征,是当地民众利用水资源的典范杰作,充分体现队与自然和谐统一。城中的木氏土司衙署则呈现出一派“宫室之丽,拟于王者”的非凡景象。
古城心脏四方街明清时已是滇西北商贸枢纽,是茶马古道上的集散中心。四方街以彩石铺地,清水洗街,日中为市,薄暮涤场的独特街景而闻名遐迩。其四周6条五彩花石街依山随势,辐射开去,街巷相连。四通八达,交通极为便利。置身其中,令人仿佛步入了“清明上河图”的繁华景象。古城中至今依然大片保持明清建筑特色,“三坊一照壁,四合五天井,走马转角楼”式的瓦屋楼房鳞次栉比,既突出结构布局,又追求雕绘装饰,外拙内秀,玲珑清巧,被中外建筑专家誉为“民居博物馆”。
更值得一提的是,古城居民素来喜爱种植花木培植盆景,使古城享有“丽郡从来喜植树,山城无处不飞花”的美誉。丽江古城文物古迹众多,文化蕴含丰厚独特,是我国保存最完整、最具民族风格的古代城镇。1986年国务院公布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1997年12月4日,被联合国教文组织正式批准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清单,成为全国首批受人类共同承担保护责任的世界文化遗产城市;2001年10月,被评为全国文明风景旅游区示范点;2002年,荣登“中国最令人向往的10个城市”行列。
四、山西平遥古城
平遥,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是世界文化遗产。平遥古城位于山西省中部、太原盆地南缘,距省会太原90公里。汾河穿境南流,南同蒲铁路、大运公路由县城西北侧而过,地处要冲,交通便利。平遥自古就是商贸集散市场,有"拉不完填不满的平遥城"和"小北京"之誉。
平遥古城,位于山西中部平遥县内,是一座具有2700多年历史的文化名城,与同为第二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四川阆中、云南丽江、安徽歙县并称为“保存最为完好的四大古城”,也是中国仅有的以整座古城申报世界文化遗产获得成功的两座古县城之一(另一座为丽江古城)。
平遥古城是中国境内保存最为完整的一座古代县城,是中国汉民族城市在明清时期的杰出范例,在中国历史的发展中,为人们展示了一幅非同寻常的文化、社会、经济及宗教发展的完整画卷。
平遥旧称“古陶”,明朝初年,为防御外族南扰,始建城墙,洪武三年(公元1370年)在旧墙垣基础上重筑扩修,并全面包砖。以后景泰、正德、嘉靖、隆庆和万历各代进行过十次的补修和修葺,更新城楼,增设敌台。康熙四十三年(公元1703年)因皇帝西巡路经平遥,而筑了四面大城楼,使城池更加壮观。平遥城墙总周长6163米,墙高约12米,把面积约2.25平方公里的平遥县城一隔为两个风格迥异的世界。城墙以内街道、铺面、市楼保留明清形制;城墙以外称新城。
五、歙县徽州古城
徽州古城坐落于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歙县县城徽城镇中心,千年徽州府治所在地,内有许国石坊、许国相府、南谯楼、阳和门、徽州府衙、徽园以及斗山街等府城街巷,还有江南都江堰渔梁古坝,中国历史文化名街渔梁街等,是展示和体现徽州文化的重要实物建筑,集中体现了明清时期的汉族文化特色。
歙(Shè)县,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是古代为徽州府治所在地,是徽州文化及国粹京剧的发源地,也是徽商的主要发源地,是文房四宝之徽墨、歙砚的主要产地,歙县位于黄山市东部,在杭州、千岛湖、黄山、九华山旅游线的中心点,徽杭、屯芜公路在此交会,皖赣铁路穿越而过,山明水秀、风光旖丽。园林、长亭、古桥、石坊、古塔、古民居到处可见。
徽州,简称“徽”,古称歙州,又名新安,为浙江省最早雏形唐末两浙道的组成部分,也是江南省分割后安徽之“徽”的命名来源。宋徽宗宣和三年(1121年),改歙州为徽州,府治今歙县,从此历宋元明清四代,统一府六县,明清时徽商称雄中国商界500余年,有“无徽不成镇”、“徽商遍天下”之说。徽文化也成为中外学者重点研究的中华三大地域文化之一。1987年,国务院批准改徽州地区为黄山市。今黄山市下属的徽州区长期以来一直为歙县地治,于1988年1月划歙县7个乡镇成立。
最能代表中国传统文化的50种事物,你知道几种
中国手工刺绣,源之于远古北宋文化的手艺传承,其中与现在这种传统手工艺文化企业的发展,有一涵汴绣文化企业公司在强有力的坚守着这份传统艺术的发展,同时背后几百位绣娘在手工刺绣很多作品。
比如《清明上河图》《天下第一福》《鸿运当头》《太极鱼》《三羊开泰》《报春图》《宝骏图》《马到成功》《国色天香》《千里江山》《富山春居图》《五牛图》《簪花仕女图》《聚宝盆》《万里长城》《迎客松》《花开富贵》等等。
具有强烈的传统文化艺术,蕴含着悠久的文化内涵,经过悠久历史的洗礼,最终一涵汴绣把它呈现给大家,献给现代社会懂得欣赏它的人们!手工艺刺绣的魅力就是能把您带入画中,让人陶醉在深深的画意之中。
每一幅作品都是绣娘精心做创作的作品,仿佛刺绣里的所有都赋予了生命一般,带给您的永远是那么的神奇,神秘,耐人寻味,青山绿水,花草树木,每个细节都是神奇的作品独特的展示!
中国文化是世界上最伟大的文化吗对此你怎么看
第一只能说你无知!第二你还自大!公元前447年希腊雅典城邦就已经有了民主选举!今天的欧美法制体制也是在此基础上发展的!你今天去希腊的国家博物馆看一看当时的雅典娜卫城上的雕刻连马脖子上的血管都清晰可见!你在对比一下中国当时的雕塑!说明中国的工具当时是落后的!亚里士多德,柏拉图,毕德哥拉斯,阿基米德!太多的希腊名人影响了第一次工业革命前的几乎全部欧洲世界!问题是古罗马人侵占希腊之后没有怕埋没自己的文化!而是极力吸收接纳希腊的先进体制(这很难得哦)最后古罗马将希腊文明推广到整个欧洲!中国差太多!
学习历史有什么用,怎么能激发起对它的兴趣
因为我们的一生,就是这短短几十年,我们能感知的就是这几十年,而学历史,我们可以被带入到历史人物中,感知他们的时代背景,感知他们一生的酸甜苦辣,冷暖人生。学历史不会给我们带来多大的财富,但是能给我们带来精神财富。研究一个历史人物的一生,就是我们拓展人生厚度的一次神游。
中国古代妇女缠足是个“历史之谜”,何时产生何以流传千年
说起裹脚,大家都知道这是封建社会下的一种陋习,其过程更是对古代女性的一种摧残,那脚小到一个什么程度?据说古代人家有那种用来测量的升子,现在很多农村也还能够看见那种工具。上粗下细,底部大约就是三到五厘米的宽度,把脚放在升里面能够打转转。
裹脚有一个说法,就是与南唐后主李煜有着莫大的关系,李煜有一位妃子名叫窅娘,她有一双小巧可爱的脚,而且善跳采莲舞,小脚立于莲花中摇曳生姿。令李煜沉迷其中不能自拔,为了让脚更加的小巧精致,窅娘便裹脚,因而李煜更加的喜欢,逐渐荒废了朝政。
这样一来,封建社会下女性地位本就低下,男人妻妾成群,为了维持更好的生活,只得取悦男人。于是纷纷效仿,开始裹脚。直到宋朝时期小脚更是受到不少文人墨客的追捧,其中就有我们的大文豪苏轼,他曾写到
“涂香莫惜莲承步。长愁罗袜凌波去。只见舞回风,都无行处踪。偷穿宫样稳,并立双趺困。纤妙说应难,须从掌上看。”
从以上来看,娇小柔美,弱柳扶风的女性更加能够激起古代男性的保护欲,更加符合当时男性的审美需求,为了迎合男性的这种审美观,女性不惜以牺牲自己的身体为代价来达到取悦的目的。那么谁要是有一双大脚反而还会遭到嘲讽,就比如朱元璋的皇后,因为没有裹脚,被称之为“马大脚”因此还产出一个词语我们沿用至今,那就是“露马脚”
另外还有一种说法就是,裹脚可以更好的限制女性的行动,在古代,女性不可以随意抛头露面,不可走出房门,这样就可以减少接触其他人的机会,更好的为夫守贞。
随着时代的变迁,裹脚这种陋习已不复存在,正所谓“女为悦己者容”在今天为了自己所爱的人化妆打扮,减肥,我认为大概有异曲同工之处吧。
好了,文章到此结束,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