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周而复始的意思及其深刻含义(周而复始的智慧)

周而复始的意思及其深刻含义(周而复始的智慧)

老铁们,大家好,相信还有很多朋友对于周而复始的意思及其深刻含义(周而复始的智慧)和上善若水, “善”字的真正含义是什么的相关问题不太懂,没关系,今天就由我来为大家分享分享周而复始的意思及其深刻含义(周而复始的智慧)以及上善若水, “善”字的真正含义是什么的问题,文章篇幅可能偏长,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本文目录

  1. 请问经济周期是什么具体有哪方面的因素决定经济周期
  2. 豆蔻、及笄、知天命、花甲、古稀、耄耋、期颐等词都有什么含义
  3. 《易经》是对宇宙本源及万事万物,从发生发展到衰弱消亡,又周而复始的完整描述吗
  4. 上善若水, “善”字的真正含义是什么
  5. 请简明的写一下如何认知生命的意义

请问经济周期是什么具体有哪方面的因素决定经济周期

关于经济周期,其实各种理论比较多,都有各自较为坚实的理论支撑。总的来说,周期就是经济波动的一种轨迹,如同大自然四季变化一样,存在复苏、繁荣、衰退、萧条的循环,揭示了“循环”和“波动”两个主要的特点,影响经济周期的因素各有差异,需要对应不同的周期结构来进行分析。本文从经济学家普遍公认的三个周期进行说明。

一、长周期即康波周期

我们经常看到媒体会报道康波周期,比如有一种观点从康波周期来看,认为2019年是中国年轻人未来非常重要的一次投资机会。那么什么是康波周期呢?

康波周期又称为康德拉季子夫周期,由康德拉季耶夫提出,因此得名。康波周期的循环是60年,对应的就是最为通用的复苏、繁荣、衰退、萧条周期,60年一个循环,与我们中国所讲的六十甲子有相通之处,也是在周期规律中最有魅力的一种。

同时,康波周期也较为神秘,成为一种难以避免的周期,即从历史上来看,一定会有衰退和繁荣交替现,不能通过人为的去改变或消除周期运行。

构成康波周期波动的因素有很多,主要有:

能源问题,能源价格的升跌和能源的储备情况,直接影响整个经济的波动情况,这使得能源价格的波动,成为一个长期累积的结果;工业金属,金属和能源一样,对长周期经济影响明显;农业问题,早期世界经济最重要的就是农业,农产品产量、价格的变化,会对经济形成明显影响,但进入工业化社会后,农产品因素影响减弱;技术创新,这一因素对长周期的影响越来越大,这也是全球各国抢夺技术制度点的原因。

当然影响因素还有很多,总的来说,康波周期属于长周期运行规律,踩对康波周期,可以改变人生轨迹。比如说当年中国暴发户都是煤老板,并不是煤老板多有本事,知识水平有多高,而只是正好处在康波周期的商品大牛市上。再比如经常占据世界首富宝座的比尔盖茨,正好赶上了技术创新的时代,所谓“时势造英雄”即是如此。

对于长周期的划分,不同的经济学家有不同的看法,较为主流的看法是由雅各布划分的长波周期:

因此,长周期一般60年为一个周期,影响因素有能源、工业、金属、农业、技术创新高。

二、中周期即朱格拉周期

中周期主要以经济危机为研究对像,认为资本主义经济存在9-10年左右的周期性波动,即每10年左右总会发生一次危机。中周期是朱格拉拉出,因此又被称为朱格拉周期。

朱格拉在《法国、英国、美国的商业恐慌与期周期的再现》一书中,对这几个国家的工业备投资变动情况进行研究,发现10年左右的周期波动规律,因此朱格拉周期又被称为设备投资周期。

中周期在高速工业化过程中表现会较为明显,比如在上世界日本处于高速工业化时期,出现过多轮明显的朱格拉周期波动,比如1955年-1965年,日本第一轮经济高速增长周期,即是通过工业设备投资驱动的,日本通过银行贷款、民间金融等方式筹集资金,大举投入工业化,带来了经济的高速成长。

我国经济在1981年后出现过两次中周期波动,1981年到1983年为上升周期,1983年到1990年为下降周期;在1991年重新进入上升周期,1993年进入下降周期,到2001年重新进入新的周期。

2006年则是新周期的高点,然后进入下行周期,反复循环。

但2005年左右为我国投资增长率的高点,从其他国家的经验来看同,人均GDP达到1000美元以后,投资率会继续保持5年左右的高位,即罗斯托所说的起飞前阶段,所以可以看出,在2010年之后投资增长率开始乏力。

中周期的先导产业是制造业和房地产,属于中周期中的结构变化问题,在上世纪70年代,美国中周期新一轮资本投资周期中,建材、电器等设备和计算机新型产业投资不断提升,带来了利用率的大幅增长,就是中周期的动力,。

目前我国处于工业化的中期阶段,城市化和工业化对经济整体拉动作用较大,因此从长周期来说,依然处于上行周期中,中周期主要受到投资增长率影响也会出现周期循环,但整体呈现螺旋式上升状态。更多的周期性属于短周期波动,即接下来要讲的内容。

因此,中周期一般为10年一个周期,影响因素主要是投资增长率。

三、短周期即基钦周期

短期周为由美国经济学家约瑟夫.基钦提出,通过研究食品物价和心理变动来寻找经济波动的规律,因而短周期又被称为基钦周期。

基钦周期认为,经济规律存在大概40个月左右的小周期,基钦周期是通过价格和心理的变化,通过微观经济层面对经济的波动规律进行分析,比如说某类产品价格上涨了,大家就会扎推去生产这种产品,然后产量上来了,就会造成供大于求,产品价格又下跌,大家撤出,循成一轮一轮的循环。

在经济向好的时候,生产者会主动增加库存,反之亦然。所以我把短周期看为一个去、补库存的周期。产品价格的涨跌,库存数的增值,成为基钦周期的重要考察指标。那么就比较发现影响短期周的因素:

第一是需求,需求的变化会带来价格的变化,而需求与收入增长和消费趋势变化有关。

第二是供给,供给与需求会同时影响价格,从而影响库存,供给受到政策和行业前景,即企业家们的预判等因素有关。

第三是价格,价格本身受供求关系影响,但同时也会反过来影响供求,比如在供需关系没有发生变化的情况下,价格的干预、调整,会带来供需的混改,从而造成供需波动。

短周期是我们最容易感知也较容易判断的周期,毕竟每个人的生活都离不开消费,价格的变化会实时的进行反馈,比如说经济增长,适度通胀,短周期上行,但当出现过快通胀时,快速上升的物价会带来快速的加库存,从而造成供给过剩,结果带来行业的衰落,形成短周期的下行。

比如猪肉为代表的食品价格波动,以钢材为代表的建筑材料波动,以及各类生物所需的物学原料价格波动,会带来库存的变化,从而引发短周期的经济波动。

因此,短周期一般40个月为一个周期,影响因素主要为供需关系。

四、周期会形成嵌套

前面所讲的周期,相对来说均较为独立,但在实际经济运行过程中,长周期、中周期和短周期之间是环环相扣并相嵌套的,长周期会对中短周期构成明显的影响,而短周期的变动情况,影响中周期,进而由多个中周期组成康波长周期。

在每一个周期波动的过程中,都会出现不同的变量,需要根据具体的环境来进行分析,如果政策处理不当,会造成衰退周期的延长,进而形成将短衰退周期演变成长衰退周期,比如说当经济危机出现的时候,应对的策略、效果将直接决定经济危机之后的新周期前景。

在周期切换的过程中,就会形成不同国家经济实力的分化,有些国家步入中等收入陷阱,出现长期的经济增长停滞,而有些国家则通过切换增长的“发动机”,找到了新的扩张动力,带来新一轮的全面增长,从而实现经济实力的全面超车,这既考验决策人的智慧,也需要时代的配合。

总结:

综上所述,经济周期是一种经济运行的规律,受到宏观经济波动、投资增速、去补库存等因素影响,会带来长短各异的各种周期波动,对应的也是各国央行的逆周期调节,而在周期波动的过程中,也会产生经济实力的分化,以及给投资者带来资产的再分配。

豆蔻、及笄、知天命、花甲、古稀、耄耋、期颐等词都有什么含义

古人说来倒是十分的有趣,说话就是喜欢用一些拐弯抹角的词语,对于现代的人来说,就像在打哑谜一样,猜来猜去,也不一定能猜到准确答案。

他们为什么喜欢这样用词呢?这还要落实到我们中国的传统文化上来,作为四大文明古国之一的中国,

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其妙无穷,它们可以成为我们生活中的引领者,也可以成为我们精神之上的指路人。

所以古人们对一些专业词汇的用法,也是经过了千百年的打磨和锤炼而雕刻出来的。看似复杂的背后其实蕴藏着深厚的文化内涵。

这样看来,读古人的书还是要多喝点墨水,否则那就是在看天书,就如当你看到豆蔻、及笄、知天命、花甲、古稀、耄耋、期颐这些词汇时,你能一眼就能看明白它的意思吗?别说含义了,有的恐怕对读音都很陌生!

那这些词是用来形容什么的呢?这个问题可能大部分人都知道,就是形容人的年龄的。那么每一个专有名词它对应的是人的哪个年龄段?又有何深意?这些问题就有待大家斟酌了。

用这些词去形容人的年龄其实是有一种高级感在背后做支撑的,所以古人们也都喜欢用,包括现代的人也一直在沿用。否则用一个数字就能说明的问题,何必搞得这么复杂呢!

传统文化之年龄称谓

那么今天我就来推敲推敲这些词语,与古人们进行一次谈话,看看这些用来形容年龄的词语背后到底盖着一层怎样的神秘面纱!我们一一将它们揭开,来一睹其真容:

1、豆蔻【dòukòu],有豆蔻年华之称,比喻13岁的女子。

杜牧曾有诗云:“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这话诗的意思是:少女姿态美好举止轻盈,正是13岁年华,就像二月初含苞待放的豆蔻花。

含苞待放的豆蔻花宛如十三四岁的少女

在这里杜牧把十三岁的美少女比作了豆蔻,加上他的诗影响广泛,因此在后世发展中,也衍生出了“豆蔻年华”一词

古人为什么会用豆蔻之名去形容十三四岁的娇羞少女呢?主要原因还是因为它的花,它开的花是含苞花,有一种“犹抱琵琶半遮面”的娇羞之感。

再加上在二月枝头的豆蔻花姿态袅娜,举止轻盈,正要含苞待放的样子,正好非常的符合十三四岁少女的模样。

所以杜牧用豆蔻花来形容这个年段的少女,也确实比喻得恰如其分。

豆蔻其实只是一种名不经传的植物,但因诗人的这首名作也算赫赫扬名了。

古代文化常识

2、及笄[jíjī],有及笄年华之称,指女子年满15岁。

在古代,对于十五岁之内(包括十五岁)的各年龄段的小女孩,除了十三四岁的少女可以用豆蔻去形容之外,其他的年龄段所用的专有词皆和头发所呈现的状态有关。

例如垂髫、总角、及笄,这三个年龄段的小女孩皆是以头发的变化特征来做命名的。垂髫顾名思义,

垂就是垂直的意思,髫这个字我们一看就知道是和头发有关系,所以这两个字联系起来指的是儿童头顶自然下垂的短发。

用在年龄上其实也很好理解,小孩子小的时候头发细软,不太好扎,干脆就给留个短发。

放在今天也同样适用这个道理,一般大一点的小孩才扎辫子。那么垂髫是指的多少岁的小孩呢?那就是3-7岁之间的小孩子。

黄发垂髫,怡然自乐

到了总角又不一样了,证明小孩子又长大了几岁,可以将头发分作左右两半,在头顶各扎成一个结,

形如两个丸子,看起来十分的可爱。当小女孩的头发可以梳这种发型的时候,那就代表着是8-12之间的孩子。

十三四岁的少女我们在前面已经讲了,那再来看长到15岁的女孩子,呈现的又是一个什么发型呢?

在古代女子长到15岁就要行及笄之礼。类似于我们现在的成人礼,意思就是长大了,成人了,可以出嫁啦!

及笄之礼中最明显的一个特征,就是女子的头发,笄指的是女子束发用的簪子,行了笄之礼之后,

女孩子的发型是又升级了,需要把头发绾起来,戴上簪子,也有一种吾家有女初长成的味道。

女子十五岁行及笄之礼

古人用头发的状态不同去呈现出女孩子们各个阶段的年龄,是不是在智慧中还蕴藏着一种含蓄的美呢!

3、知天命,五十而知天命,指的是50岁

首先知天命在这里不是听天由命,一个人活到了五十岁,已经年过半百。

前半生的所有经历已经足以为自己的人生上一堂生动的课,这堂课上到了五十岁也该领悟得差不多了。

五十岁已经到了活得通透的年纪

知天命在这里所要表达的意思就是谋事在人,成事在天,努力作为但不企求结果的一种人生态度。

所以“五十而知天命”,就是说人到了五十岁之后,知道了实现理想之路的艰难,以及在人生当中需要扮演的各种不易的角色和身份。

而到了五十岁之后,生活应该回归本真,五十岁之前为了追求理想而全力以赴,五十岁之后对于这种精神也应该继续发扬,

但对于个人名利显然多了一份淡薄和坦然。这也是因为人活到了五十岁,通过前面这几十年的阅历,也从中探到了人生之真理吧!

孔子箴言

4、花甲,花甲之年,指60岁

用现在的眼睛来看花甲二字,让你想到是不是美食中的花甲呢?在古代的花甲可不是指吃的美食,而是和年月、时代、年纪、年岁有关。

说到这一个知识点,我们就必须来深入地了解一下古代的一种纪年法,那就是“十天干和十二地支”,因为“花甲之年”就是十天干和十二地支配出来的。

在中国传统历法中,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被称为“十大天干”。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叫作“十二地支”。两者按固定的顺序互相配合,组成了干支纪法。

十天干

天干中甲、丙、戊、庚、壬为阳,乙、丁、己、辛、癸、为阴。地支中子、寅、辰、午、申、戌为阳,丑、卯、巳、未、酉、亥为阴。

十个天干和十二个地支相配是阳配阳,阴配阴,如甲为阳,子为阳,可配成甲子,乙为阴,丑为阴,可以配成乙丑,以此类推,天干用六轮,地支用五轮,正好配一周为60年,我们可以依次将之排列出来:

01.甲子02.乙丑03.丙寅04.丁卯05.戊辰06.己巳07.庚午08.辛未09.壬申10.癸酉11.甲戌12.乙亥13.丙子14.丁丑15.戊寅16.己卯17.庚辰18.辛巳19.壬午20.癸未21.甲申22.乙酉23.丙戌24.丁亥25.戊子26.己丑27.庚寅28.辛卯29.壬辰30.癸巳

十二地支

31.甲午32.乙未33.丙申34.丁酉35.戊戌36.己亥37.庚子38.辛丑39.壬寅40.癸卯41.甲辰42.乙巳43.丙午44.丁未45.戊申46.己酉47.庚戌48.辛亥49.壬子50.癸丑51.甲寅52.乙卯53.丙辰54.丁巳55.戊午56.己未57.庚申58.辛酉59.壬戌60.癸亥

从甲子开始,排到癸亥结束,一轮刚好是60年,60年之后又从甲子开始继续,周而复始,这就是干支纪法。

轮60年就是一个甲子,也叫六十花甲。所以人到了六十岁称为花甲之年也是由此而来。

读到这里,你搞清楚了花甲之年的含义了吗?它和现代的美食花甲所表达的意思那是天差地别噢!

并且理解起来还有点难度,为了寻找这只“甲花”,只能穿过千年的时空隧道,从老祖宗身上去查寻答案。

六十称作花甲之年

5、古稀,古稀之年,指70岁

俗话说:“人生七十古来稀”,这句话的意思也就是说,在古代的时候,人能够活到七十岁就算高寿了,

因为在医疗条件和物资条件相对落后的时代,导致人活到七十岁的比较少。

所以要是生活在古代,人活到七十岁那就是一个奇迹了。当然同现代是不能相比的,随着科技医疗的进步,

现代人活个七十岁那就是小菜一碟。现如今的社会80岁、90岁,更有上到100岁的也是大有人在,不足为奇。

这样看来,把古稀这个词放到现代,最少要把它移到100岁才比较合适。古稀的含义呢也就不言自明了,

它是在特定环境下所衍生出来的用来形容一部分寿命相对比较长的人,故称古稀之年。

七十称作古稀之年

6、耄耋【màodié】,指80-90岁,高寿泛称

在古代,七十岁就算古来稀了,能活到八九十岁,那就可堪称奇迹。

耄耋在古代大致有两种意思,一种是指具体的年龄80-90岁之间的人,一种是泛指高寿。

八十为耄,九十为耋,八十耄称“高寿”,九十为耋称“大寿”,将八十岁与九十岁重合在起,

也就有了耄耋之年的由来,有句俗语说:“人望年高树望春”,也表示仰望长寿的美好含义。

孔子在《论语为政》中关于人的年龄有过一句精辟的表达,“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

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而偏偏没有说耄耋之年,其实这也不能怪孔子,

指高寿老人

因为在古代耄和耋是被分开来说的,在《盐铁论.孝养》中写道:“七十曰耄”,而在《礼记曲礼》中又有记载:“八十九十曰耋"。

也就是说七十岁称作耄,八九十岁称作耋,而两者加在一起,那便是高寿的一种泛称。

7、期颐【qīyí】,指100岁

人能活到一百岁,无论是在古代还是现代,这都是一件十分难得的事。在现代人的身体进入花甲之年,各种机能也就随之下降了。

一个能活到一百岁的老人基本上也丧失了劳动能力,行走能力和自理能力。处在这个时段的老人连基本的生活都是需要后人们来照顾的。

期颐100岁老人

然而“期颐”这一词虽然是用在形容100岁老人的身上,但更多的在这一词中是寄予了老人们对后代的期望。期从字面意思上来理解,很简单就是期望的意思。

那颐呢,有保护调养之意,到了百岁之后的老人,要想做到颐养天年,当然还需要子孙后辈的孝心。

“期颐”一词也是在间接的告诉后人,对待将我们含辛茹苦养大的长辈,要让他们老有所依,安享天伦。

写在最后

豆蔻、及笄、知天命、花甲、古稀、耄耋、期颐有什么含义呢?这大约就是在诠释着人这一生的生长过程吧。这些名称虽然把它们翻译到数字,仅仅指的是人的年岁。

守住文化根脉,弘扬文化精华

看来简单,实则在这每一个用词的背后都暗藏着一番深意,豆蔻是象征着少年正要准备绽放的一朵含羞花;

及笄是人生中的一份成人礼;知天命让我们知道了人生的意义和真谛;花甲古稀之年回归本真,了悟人生;耄耋、期颐从容放下,安享天伦。

对于这些词汇所对应的年龄你都知道了吗?古人称年龄不用数字,那是因为在这背后涂抹了一层浓厚的文化底蕴,现代的人古文不到十级水平,估计都得靠猜谜语。

虽然将传统文化应用到现在的生活中,没有那么方便快捷,但守住文化根脉,弘扬文化精华,依然是吾辈需要继承的遗志。

一份雅致,一份从容,一种情怀,一种自信,在人的举手投足间所表现出来的这些特质,皆是从优秀的传统文化之上所吸取的养分。

我是彩虹之南R,感谢您的阅读!

《易经》是对宇宙本源及万事万物,从发生发展到衰弱消亡,又周而复始的完整描述吗

《易经》实际是“阴阳经”,因为“易”字拆开后就是“日”和“月”。阴阳是古人对自然现象的总结,不过是认识和描述事物变化的基本方法。

当然“易经“经历了漫长的发展,人们不断将它从自然应用到生活、政治等各方面。全方位的运用发展,证明“易经”的应用确实是有很强的延展性,此也证明它的运用价值很高。

从侧面反映出,它并不象我们认为的那样深奥。之所以我们认为它难董,一是我们基本不用;二是被历代不精通之人牵强附会复杂化啦!三是上古知识的保密,外传使用大都走样。

总的来说,“易经”在我国被运用了几千年,能达到描述事物的功用。

上善若水, “善”字的真正含义是什么

按照中国汉字的造字规则,善是一个会意字。善字的上半部分是羊,下半部分是个口,意思是说我们说话,要像羊一样,这就是善,就是完美的意义。

在中国文化中,羊是个吉祥物。好多含义美好的词,都与羊有关。比如美,这就是羊大为美的意思。比如吉祥的祥,它的右边也是羊。

为什么羊在中国文化中,是吉祥的象征呢?首先,羊是一种很温顺的动物,它不像其他的猛兽,它可以与人类和谐相处。另外,还有一种说法是,羊的角都是弯曲向内长的,这样的争斗,不会要命。按照孔子的观点,这就是君子之争。好像羊的身上,也有了君子的风范。所以中国汉字中好多表达吉祥如意、美好等词,与羊有关。

下面我们来回答第二个问题。老子为什么说上善若水,水,在老子的道家哲学中的地位是什么,水的特性,能为我们的人生,提供什么启示?

上善若水来自于老子的道德经: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

翻译成现代文就是:

最高境界的善行就好像水一样。水善于滋润万物而不与万物相争,停留在众人都不喜欢的地方,所以最接近于“道”。

居住在善于选择地方,心胸善于保持沉静而深不可测,待人善于真诚、友爱和无私,说话善于恪守信用,为政善于有条有理,办事善于发挥能力,行动善于把握时机。

正因为他与世无争,所以才不会招惹怨恨,所以没有过失,也就没有怨咎。

在老子的哲学中,道是世界最本质的东西,是一切事物的内在根据和推动力。而道是无形的,是无为的,道是自然而然的,它不会有意为之,一切都是自然的自发的自觉的结果。在这个哲学思想的基础上,老子认为,无论是治理国家,还是做人,都应该遵循道的原则。

在政治上,老子提倡无为而治。你不要胡作非为,一切以自然而然为最高标准,所以老子崇尚的是治大国如烹小鲜的无为而治的治理方式。

在人的生活中,老子崇尚不争。老子认为与人争斗争权夺利,是灾祸的开始,你要是不为人先,你要是不与人争,那么别人就不与你争,这样你才是无敌的。

另外,老子的人生哲学,崇尚的是柔软,崇尚的是柔弱,崇尚的是持盈保泰之道。任何事情你都不要做的太满,太过,否则水满则溢月圆则缺,他总是向着事物发展的反方向前进。

那么,在自然界,有什么东西比水更契合老子的哲学理念吗?肯定没有。

首先,水是没有固定形状的,也就是说,它是没有限制的,它可以变成任何的形状,这就是自然而然的状态。

其次,水是柔软的。它是世界上最柔弱的东西,这完全符合老子的贵柔的思想。

第三,水是最为宽容的。它可以容纳这世间所有的污垢,所有的不美好,这也与老子的思想密切相关。

第四,水有不争的特性。别的东西都向上,而水是向下的,它从来不与别人争斗,这又符合老子的不争的思想。

第五,水有滋润万物的仁人之心。老子认为,我们与别人交往要怀有仁慈和爱之心,像水一样善利万物,默默无闻,不求回报,以不争之心而争。

第六,水总是依规律应时而动,人亦当如此,遵规应时,顺势而为。

水的这些特性,完美地契合了老子的政治与人伦思想,所以,老子把水看成是最完美的善。

其实,孔子也很喜欢水,他曾经说了一大段水的好话,完美地阐释了老子的上善若水的思想。在《荀子·宥坐》中,孔子告诉自己的弟子子贡:

孔子曰:夫水,偏与诸生而无为也,似德。其流也埤下,裾拘必循其理,似义。其洮洮乎不屈尽,似道。若有决行之,其应佚若声响,其赴而仞之谷不惧,似勇。主量必平,似法,盈不求概,似正。淖约微达,似察。以出以入,以就鲜洁,似善化。其万折也必东,似志。是故君子见大水必观焉。"

意思是:

那流水浩大,普遍地施舍给各种生物而无所作为,好像德;它流动起来向着低下的地方,弯弯曲曲一定遵循那向下流动的规律,好像义;它浩浩荡荡没有穷尽,好像道;如果有人掘开堵塞物而使它通行,它随即奔腾向前,好像回声应和原来的声音一样,它奔赴上百丈深的山谷也不怕,好像勇敢;它注入量器时一定很平,好像法度;它注满量器后不需要用刮板刮平,好像公正;它柔软地所有细微的地方都能到达,好像明察;各种东西在水里出来进去地淘洗,便渐趋鲜美洁净,好像善于教化;它千曲万折而一定向东流去,好像意志。所以君子看见浩大的流水一定要观赏它。”

在这里,孔子把水看成了他理想中的君子人格形象。水有德、义、道、勇、法、正、察、志以及善化等君子的人格。

所以,上善若水。做人当学水的精神。

请简明的写一下如何认知生命的意义

万里长城是有很多块砖垒成的,不管这块砖是垒在长城的基部、墙体、还是垛口,它们的意义是一样的。人生的意义和砖块是一样的,只要我们在社会生活中尽职尽责,不管职位高低,贫穷富贵,生命的意义是一样的。

从古至今,从上到下,我们可以仔细品味一下人生的经过、来感悟一下生命的意义。伟大领袖毛主席曾经在《为人民服务》这篇文章中论述了人死的意义和价值。他先引用了古代大史学家司马迁的一句话,“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继续引伸发挥:“为人民的利益而死,比泰山还重;替法西斯卖力,替剥削阶级和压迫人民的人去死,比鸿毛还轻。”这段话很精辟地阐述了生命死的意义。我们同样可以用来阐述生命生的意义。我们在生命的有为之时,忠于职守,遵守规则,崇尚道德,发挥正能量,为社会、为家庭、也为自己,去劳动、去奉献、去进行一切社会活动。这样活着,生命自然就有美好的意义。而一个人若是利欲熏心,贪脏枉法,偷盗抢刧,不劳而获,总是处心积虑地搞一些不法勾当。这样,他总是要翻车,要受到社会的谴责、人们的唾骂、法律的制裁,这样的人不管他贫穷贵贱,他的生命就没有多少意义!

人间正道是苍桑!走正道,即是生命意义之所在!

文章到此结束,如果本次分享的周而复始的意思及其深刻含义(周而复始的智慧)和上善若水, “善”字的真正含义是什么的问题解决了您的问题,那么我们由衷的感到高兴!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