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璋辞凤阙古代绝句中的美丽情怀
- 锐意学习网
- 2024-03-10 11:33:19
大家好,感谢邀请,今天来为大家分享一下牙璋辞凤阙古代绝句中的美丽情怀的问题,以及和诗句“烽火照西京,心中自不平。”的意思及全文赏析的一些困惑,大家要是还不太明白的话,也没有关系,因为接下来将为大家分享,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解决大家的问题,下面就开始吧!
本文目录
从军行中直接抒情的句子是什么
《从军行》有许多首,王昌龄、李白、杨炯等都有写过,仅王昌龄就有七首。
从军行
唐代·杨炯
烽火照西京,心中自不平。
牙璋辞凤阙,铁骑绕龙城。
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
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
这首直抒胸臆的句子是“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
古代出征敲击钲、鼓的句子
龙骧虎步拥旄出,蚁蚁部曲随鸣钲
却持万阵貔虎人,下来红尘扬鼓钲。
匈奴天未丧,战鼓长登登。汉卒马上老,繁缨空丝绳。诚知天所骄,欲罢又不能。
飓风翻海驱潮势,战鼓轰天震地声。到晓定应三尺雪,短篷忽漏赤暾明。
腾腾战鼓正多事,须信明朝难重持。
玄月飞霜开玉帐,黑山乘月动金钲。
军营诗歌绝句从军诗10首
《从军行·其一》
唐·李白
从军玉门道,逐虏金微山。
笛奏梅花曲,刀开明月环。
鼓声鸣海上,兵气拥云间。
愿斩单于首,长驱静铁关。
《从军行》
唐·杨炯
烽火照西京,心中自不平。
牙璋辞凤阙,铁骑绕龙城。
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
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
《从军行七首》
唐·王昌龄
其四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其五
大漠风尘日色昏,红旗半卷出辕门。
前军夜战洮河北,已报生擒吐谷浑。
描写古代征战途中环境
一直到今天,我们所有人对战争都有了比较清晰的认识和了解。尤其是对于冷兵器时代的战争,几乎都是靠人命堆积起来的。古人对于这样的场景,对于这样的历史,也都有自己的思考。
杨炯是初唐四杰之一,和王勃一样,杨炯也是一个神童。杨炯文学才华出众,善写散文,尤擅诗。现存诗30余首,以五言见长,多边塞征战诗篇,今天我们一起欣赏他最知名的一首诗。
从军行唐·杨炯烽火照西京,心中自不平。牙璋辞凤阙,铁骑绕龙城。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
这首诗借用乐府旧题“从军行”,描写一个读书士子从军边塞、参加战斗的全过程。仅仅四十个字,既揭示出人物的心理活动,又渲染了环境气氛,笔力极其雄劲。永隆二年(681年),突厥侵扰礼部尚书裴行俭奉命出征,杨炯当时为崇文馆学士,对此颇有感触。于是他利用乐府旧题,歌颂了投笔从戎、保卫边防的爱国精神,表现了诗人希望建立军功的豪情壮志。
诗句“烽火照西京,心中自不平。”的意思及全文赏析
出自唐代杨炯的《从军行》
烽火照西京,心中自不平。
牙璋辞凤阙,铁骑绕龙城。
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
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
译文
边塞的报警烽火传到了长安,壮士的心怀哪能够平静。
辞别皇宫,将军手执兵符而去;围敌攻城,精锐骑兵勇猛异常。
大雪纷飞,军旗黯然失色;狂风怒吼,夹杂咚咚战鼓。
我宁愿做个低级军官为国冲锋陷阵,也胜过当个白面书生只会雕句寻章。
好了,关于牙璋辞凤阙古代绝句中的美丽情怀和诗句“烽火照西京,心中自不平。”的意思及全文赏析的问题到这里结束啦,希望可以解决您的问题哈!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