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节传说故事月宫蟾蜍传说与月亮神话
- 锐意学习网
- 2024-03-10 11:33:19
其实中秋节传说故事月宫蟾蜍传说与月亮神话的问题并不复杂,但是又很多的朋友都不太了解三毒金蟾的传说,因此呢,今天小编就来为大家分享中秋节传说故事月宫蟾蜍传说与月亮神话的一些知识,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个问题的分析吧!
本文目录
中秋节团圆的神话故事
《嫦娥奔月》是“中秋节”由来最精典的神话传说。
相传,远古时候有一年,天上出现了十个太阳,烤得大地直冒烟,海水枯干,老百姓眼看无法再生活去。
这件事惊动了一个名叫后羿的英雄,他登上昆仑山顶,运足神力,拉开神弓,一气射下九个多余的太阳。
后羿立下盖世神功,受到百姓的尊敬和爱戴,不少志士慕名前来投师学艺。奸诈刁钻、心术不正的蓬蒙也混了进来。
不久,后羿娶了个美丽善良的妻子,名叫嫦娥。后羿除传艺狩猎外,终日和妻子在一起,人们都羡慕这对郎才女貌的恩爱夫妻。
一天,后羿到昆仑山访友求道,巧遇由此经过的王母娘娘,便向王母求得一包不死药。据说,服下此药,能即刻升天成仙。
然而,后羿舍不得撇下妻子,只好暂时把不死药交给嫦娥珍藏。嫦娥将药藏进梳妆台的百宝匣里,不料被蓬蒙看到了。
三天后,后羿率众徒外出狩猎,心怀鬼胎的蓬蒙假装生病,留了下来。
待后羿率众人走后不久,蓬蒙手持宝剑闯入内宅后院,威逼嫦娥交出不死药。
嫦娥知道自己不是蓬蒙的对手,危急之时她当机立断,转身打开百宝匣,拿出不死药一口吞了下去。
嫦娥吞下药,身子立时飘离地面、冲出窗口,向天上飞去。由于嫦娥牵挂着丈夫,便飞落到离人间最近的月亮上成了仙。
傍晚,后羿回到家,侍女们哭诉了白天发生的事。后羿既惊又怒,抽剑去杀恶徒,蓬蒙早逃走了。气得后羿捶胸顿足哇哇大叫。悲痛欲绝的后羿,仰望着夜空呼唤爱妻的名字。这时他惊奇地发现,今天的月亮格外皎洁明亮,而且有个晃动的身影酷似嫦娥。
后羿急忙派人到嫦娥喜爱的后花园里,摆上香案,放上她平时最爱吃的蜜食鲜果,遥祭在月宫里眷恋着自己的嫦娥。
百姓们闻知嫦娥奔月成仙的消息后,纷纷在月下摆设香案,向善良的嫦娥祈求吉祥平安。从此,中秋节拜月的风俗在民间传开了。
民间传说月宫又叫什么
民间传说月宫又叫广寒宫。
月宫又名广寒宫,汉族神话月中的宫殿,为嫦娥所居。作为上界神仙为仙女嫦娥建造的一座宫殿。因为这座宫殿是一个具有宇宙灵性的蟾蜍幻化而成,所以月宫又称作蟾宫。出自《海内十洲记》:“曾随师主履行,比至……月宫之间。
月宫,是拜月教总坛,也是祭司和教主修炼的地方。在南疆,拜月教无人不知、无人不晓,达到了神明的地步。因此南疆人基本上是拜月教徒。苍神殿是供奉月神玉像之地。除祭司和教主外,其他教徒必须匍匐在地,以敬月神。
月宫是一个宫殿群,就象北京故宫一样,但宫殿数和布局别具一格的。广寒宫宫殿群包括:一宫:即广寒宫;二馆:天籁馆、百花馆;三亭:望乡亭、凌云亭、会仙亭;四台:青龙台、朱雀台、白虎台、玄武台;五殿:太和殿、文华殿、长生殿、观音殿、清暑殿。
宫殿群的中间还有一个园林,中间有一个坛,叫月坛。附近有一口井,叫琉璃井。里面有时空燧道,可以和四海龙宫、天宫、太虚幻境、蓬莱、昆仑山、南海等仙界相联络。还有一座塔,一个鱼池,还有很多附属设施。
三毒金蟾的传说
三足金蟾在古代汉族神话传说中月宫有一只三条腿的蟾鱼,而后人也把月宫叫蟾宫,古人认为金蟾是吉祥物,可以吸财镇宅辟邪。
吕洞宾弟子刘海功力高深,喜欢周游四海。降魔伏妖,布施造福人世。一日,他降服了长年危害百姓的金蟾精,在过程中金蟾受伤断其一脚,所以日后只余三脚,自此,金蟾臣服于刘海门下,为求将功赎罪,金蟾使出绝活咬进金银财宝,助力刘海造福世人,帮助穷人,发散钱财。人民奇之称其为招财蟾。
"日中有踆乌,月中有蟾蜍",古人为什么会这种观念
日中有踆乌,月中有蟾蜍。
——淮南子·精神训
淮南子说,日精为乌鸦,月精为蛤蟆。
踆(cūn)乌丨指三足乌,上古传说的神鸟乌鸦,后来就用"踆乌"代指太阳。
山有山神,水有水神,天地孕育出形态各异的精灵,来自远古的感性认知。然而古人却把两个丑陋的鬼东西捧上了日月之神的宝座。
蛤蟆稳坐蟾宫,天天吃天鹅肉,长生不老的仙娥。乌鸦钓得尊名,却也累得不轻。
日中有踆乌古人敬天地日月,那轮高悬天空并不停游走的太阳实在太显眼,它更关乎人类的生存作息,于是人们对太阳作出了丰富想象。在远古思维里,太阳就是天空中飞翔的火鸟。
①太阳形象从鸟到乌
古籍常说"兽耕鸟耘"。鸟类在觅食的同时也把种子遗落大地,鸟爪常在地上扒拉,又起到原始耘种的作用,此所谓"鸟耘"。人类远古农耕即师从鸟类。
民以食为先,鸟类教会人类播种,太阳管理作物生长。古人便把鸟类和太阳视作同样重要的神灵。鸟儿飞过古老的天空,太阳也在游走。精神图腾加上现实形象,古人便把鸟和太阳融合为一体,形成太阳鸟图腾。
古人在观察太阳时,发现太阳中心有黑子,就把太阳鸟和乌鸦关联。于是,古人认为是乌鸦随着或说驮着太阳飞在天空。
②乌鸦化身太阳神
汤谷上有扶桑,十日所浴……九日居下枝,一日居上枝丨山海经·海外东经
汤谷上有扶木,一日方至,一日方出,皆载于乌丨山海经·大荒东经
山海经说,汤谷有扶桑,扶桑树上住着十个太阳,九个在下,一个在上。乌鸦每天驼着一个太阳在天空轮值。这就是"阳乌载日"典故。我们对"值日"一词似乎该有新的认识了。
"乌"又称三足乌、金乌、三足金乌,也就是《淮南子》说的"踆乌",以乌鸦为原型的神鸟。
"踆"为动词,"踆踆"形容鸟兽行走之貌,张衡《西京赋》有句"大雀踆踆"。"踆乌"之说也呼应了"阳乌载日"之说。
汉帛画丨左为蟾和月,右为乌和日
在已出土的汉代帛画"伏羲女娲"中,伏羲所举的日轮中有乌鸦。事实上西汉帛画中也有乌鸦和太阳的合体图像。
甲骨文中的"日"字,形似⊙。外面的圆形寓意太阳,里面的黑点则寓意太阳黑子。在古人看来,甲骨文"日"即"太阳和乌鸦"。
可见,在古人眼里,太阳和三足乌已是互为化身的存在,所谓"日中有踆乌"也。后来三足乌文化影响了日本和高句丽。日本神话里,太阳神的使者"八咫鸦"就是三足乌。
月中有蟾蜍月色如水,流光徘徊,嫦娥沐浴其中,画风何其美哉!又弄个大蛤蟆趴那里大煞风景……
这只蛤蟆是怎么来的呢?
①上古的蟾蜍崇拜
在远古大地上,靠体力生存繁衍,靠感性认知世界,人们发现人力就是王道,于是有了生殖崇拜。蟾蜍和鱼类很能产卵,圆滚滚的大肚皮很喜人,自然就成为生殖神。
山海经载有十几种人鱼生物,这与生殖崇拜有关。早在新石器时代,蛙文化紧随着鱼文化出现,很多出土的陶器上可见蛙纹形象。青蛙和蟾蜍都属蛙类,即两栖纲下的无尾目。
极强的生殖能力,圆墩墩的大肚皮,蟾蜍自然就成了母性化的生殖神。
②月精蟾蜍
人们遥望天空,看见太阳里有黑子,就想象出那是"乌";看见月亮上有斑影,就想象出那是"蟾"。天地日月,山水草木,凡自然所生者,皆有神灵,这就是古人的认知思维。
月有阴晴圆缺,古人认为这是月亮的生死循环。屈原在《天问》中感慨道"夜光何德,死则又育"。天狗吃月亮也反映了月有生死的古老观。蟾蜍有冬眠习性,在古人看来这像月亮周而复始。于是蟾蜍和月亮关联。
日刚烈,月柔美,契合男女阴阳之说。作为母性生殖神,蟾蜍顺理成章地就被古人奉为月精。月亮又别称"蟾精",月宫又称"蟾宫",也有了"蟾光"、"蟾影"、"蟾辉"等一系列雅词儿。《淮南子》言"月中有蟾蜍"。
在新疆、四川和山东,都有出土的汉代黑白刻画的伏羲女娲图。画中,伏羲持日轮,其中有金乌;女娲持月轮,其中有蟾蜍。
这证明了蟾蜍为"月精"和"母性生殖神"的说法。文化的形成需要时间的沉淀,可推测月精蟾蜍之说在西汉或先秦就已出现。
③蟾蜍、玉兔、嫦娥
在西汉马王堆帛画中,蟾蜍、玉兔、嫦娥共同出镜。画中嫦娥托月,月上方有个硕大的蟾蜍,蟾蜍左上方有个小兔子。
兔子和嫦娥又何时来到月亮?
夜光何德,死则又育?厥利维何,而顾菟在腹?丨屈原·天问
最后一句,屈原在反问"难道月亮里藏着兔子吗"?顾菟,古人概念里指兔子。
月亮有兔子的说法在战国已有。
月者,阴精,积而成兽,像蜍兔焉。
——西汉·张衡·灵宪
张衡说,月之精气(属阴)慢慢聚拢,久之累积成兽类,像蟾蜍和兔兔。这是张衡对月影的解释(月影其实是月球上的环形山)。
蟾蜍和兔子同在月亮的说法,至少在西汉已经形成。兔子并不是嫦娥带上去的。
羿请无死之药于西王母,姮娥窃之以奔月。丨先秦·归藏
嫦娥奔月的最早记录见于《归藏》。《归藏》成书时间有争议,或在战国初期。就是说,在春秋战国时,嫦娥奔月的故事已形成。
"姮娥遂托身于月,是为蟾蠩。"根据张衡的说法,那只大蛤蟆竟然是嫦娥变的……
小编结语日中有踆乌,来自古人的感性认知和图腾崇拜。鸟儿和太阳同在天空飞行;太阳中的黑子像乌鸦;鸟类和太阳同为关乎人类生存的图腾。于是,古人就把乌鸦和太阳图腾二合一,也就有了"乌为日精"之说。
月中有蟾蜍,来自古人的母性生殖崇拜和阴阳之说。蟾蜍为母性生殖神,女属阴,月属阴;古人认为月中的斑影像蟾蜍。古人一合计,也就有了"蟾为月精"之说。
以上关乎远古生殖崇拜和自然神灵信仰。
最后的问题:
嫦娥、蟾蜍、玉兔,移民月球的先后顺序是怎样的?天狗、蟾蜍、玉兔,谁吃了月?
所有关于月亮的神话故事
尼泊尔民间故事《肩担太阳和月亮的男孩》;挪威民间故事《太阳东边,月亮西边》;中国民间故事《后羿射月》;以及《嫦娥奔月》等故事。
好了,本文到此结束,如果可以帮助到大家,还望关注本站哦!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