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过年有哪些习俗?春节传统习俗大全

过年有哪些习俗?春节传统习俗大全

其实过年有哪些习俗?春节传统习俗大全的问题并不复杂,但是又很多的朋友都不太了解春节传统习俗都有哪些寓意,因此呢,今天小编就来为大家分享过年有哪些习俗?春节传统习俗大全的一些知识,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个问题的分析吧!

本文目录

  1. 春节传统习俗都有哪些寓意
  2. 过春节都有些什么习俗呢
  3. 你们家过年的风俗习惯有哪些
  4. 每到春节时,除了贴春联,还有哪些传统习俗呢
  5. 春节期间,走亲访友的时候有哪些保留至今的传统习俗

春节传统习俗都有哪些寓意

春节的传统习俗包括:

一、福字倒挂,寓意:福从天降。

二、贴春联,寓意:日子可以更红红火火的,为节日增加喜庆气氛。

二、过年时吃年糕,寓意:万事如意年年高。

三、扫尘寓意:要把一切穷运、晦气统统扫出门。

四、除夕守岁,全家团聚在一起,吃过年夜饭,寓意:辞旧迎新,期待着新的一年吉祥如意。

五、过年时吃鱼,寓意:年年有余。

六、燃放烟花爆竹,寓意:家家户户在爆竹声中除旧迎新。

扩展资料

春节是由岁首祈年祭祀演变而来,上古时代人们于一岁(年)农事结束后在新一岁开端的岁首,举行祭祀活动报祭天地众神、祖先的恩德,祈求丰年。古代的祭仪情形虽渺茫难晓,但还是可以从后世的节仪中寻找到一些古俗遗迹。

过春节都有些什么习俗呢

谢谢邀请,我们豫北地区这一带过年有很多习俗,现在我整理如下:

第一,正月不剃头,正月剃头死他舅。这个习俗在我们这一带流传很广,至于为什么呢?大概是这么说的:男人小时候头顶也就是天灵盖都有臼臼屎,如果剃头不小心很容易把它剃掉,而臼臼屎又与舅舅谐音,故而在忌讳很多的正月是不允许剃头的。尤其是做母亲的,总要叮嘱她的孩子尤其是长年在外的孩子,正月不准剃头。因为这个问题关系到她娘家兄弟的安危。当然,这里面没有什么科学道理,只是人们的一个美好愿望而已,希望亲人舅舅们平安健康。

第二,对于家里喂的牲口(马、牛、驴)在大年夜五更要吃顿好饭。这叫做大一千骂一万,大年五更吃顿好饭。这个不难理解,我们国家是传统的农业社会,牲口对于我们农民来说是很重要的。平时马牛驴辛辛苦苦耕作,几乎没有休息的时间,并且平常以吃草料为主。因此,一旦过年,辛苦操劳一年的农民不会忘记这些为自己服务一年的牲口的。于是在大年五更要给它们吃上一顿糊肚或面条,以示慰问。

第三,磕头。一般大年初一,要起一个大早。先下饺子,然后敬天地全神,同时燃放鞭炮,然后给父母送饺子并磕头。完了以后,然后给本家的长辈磕头。由于住的比较远,有步行的也有骑自行车的,反正大家都兴冲冲的领着孩子去给长辈磕头。而长辈们则是预备了好酒好菜甚至压岁钱在等待晚辈们的祝福,乱哄哄的一直闹到上午错。

总之,我们这儿的过年习俗很多,由于篇幅有限,我只能简单的介绍到这儿。有不当之处敬请谅解。

你们家过年的风俗习惯有哪些

我家初一吃“烤鱼”

又要过新年了,年,即是对已过去一年的总结,又是新一年的起点。每年这个时候,我就很容易想起自己儿时的年。

记得那是一次大年三十晚饭后,爸爸把我和弟弟叫住,特别交待了初一所忌讳的事,什么三十晚上要熬夜,要倒垃圾,要把水缸挑满水,还有初一不许说脏话,不许说不吉利的话,不许花钱。爸爸还没说完,妈妈夹了一句话:“零点炮响过后要吃烤鱼,你们出去玩要早点回来,千万别忘了。”“烤鱼?我没见家里买鱼,怎么吃烤鱼呀?”我心里犯起了嘀咕,难不成妈妈把鱼藏起来了,怕我和弟弟偷吃?不管了,先出去玩去。

我和弟弟跑了上村跑下村,疯到听见有炮声响起,就知道已经到初一零点了,弟弟高兴地喊到:“哥,该拾炮了,你听听,美的很,还夹着大雷呢!”我说:“算了吧,咱赶紧回家吃烤鱼去,还没吃过烤鱼呢!”弟弟问我:“哪里有烤鱼?”我回答他:“你忘了?晚上出门前妈妈说的'听见炮声响起回家吃烤鱼'!”弟弟高兴地喊着:“那咱还不快回?”,疯了大半夜的我俩,早都饿的肚子呱呱叫了,此刻是闻吃狂奔啊!

还没进家门,就听见爸爸说:“这俩疯够了,准是饿极了,回来找吃的了”,一进门,我和弟弟便异口同声地喊了起来“娘,烤鱼呢?我们要吃烤鱼”,妈妈回答:“你俩先别急,帮你哥哥把炮响了再吃。”

一阵小小的忙活,鞭炮噼里啪啦的响完了,我焦急地问:“这回该吃烤鱼了吧,?”,哥哥说:“进屋吧!”围着木炭火盆,爸爸和姐姐在忙着包饺子,我看了又看,就是没看见鱼,“这烤鱼到底在哪里呢?”没有吃过烤鱼,这诱惑力是没办法抵抗的,我飞速奔向厦屋的厨房,只见妈妈正在厨房烧火,我还以为她是准备着下饺子呢。“烤鱼呢,娘”妈妈说:“烤鱼马上就好,你上屋里等着”,我满肚子不高兴地上堂屋了,在火盆旁等待!

大约几分钟后,妈妈端着个盆儿上屋里来了,我瞅瞅还是没有鱼啊!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只见妈妈拿起盆上盖着的布子,里面热气腾腾的,妈妈说:“鱼来了,一人一个,初一吃鱼,咱家今年粮余,钱余!”我抬眼看呀看,这白白的上面还点的有花,这不就是古角嘛!那来的烤鱼呢?再仔细瞅瞅,这样子还真的像鱼,鱼头微张着嘴,还有鱼眼,还有分叉的鱼尾,这鱼就是用面蒸出来的,我这时才明白了,吃烤鱼,就是把馍做成鱼的样子,然后放到木炭火上烤,这就是我们家的烤鱼!我从妈妈的话里,也知道了吃鱼所包含的意义,虽然不是真正的鱼,但是它赋予我们的意义是非凡的!是寄托了妈妈对新的一年的期待,就是家里粮余,钱余,让我们能不受粮食不够吃,钱不够花的煎熬与痛苦。

鱼馍被放在了炭火上,一会儿的功夫,已经烤的金黄金黄的,麦面经过火烤的香味,是我此刻用语言所不能表达的。一家人围着火盆,吃着烤的鱼馍,这就是我们家的幸福时光!那个时候的我们对未来的期盼和要求并不是很高很高!

每到春节时,除了贴春联,还有哪些传统习俗呢

每到过年中,除了贴春联活动外,城市街道办应提前宣讲社区居民街邻街坊互相串门问候、祝贺,搞好邻居关系。

春节期间,走亲访友的时候有哪些保留至今的传统习俗

看!过年我们这走亲访友的风俗!

过年谁给谁拜年,谁给谁送灯,都送些啥礼?啥时间送,都有一定的讲究。下面我就说说这些讲究。

初一之后,过年的主要活动就是待客和送礼(即拜年走亲戚)。

一,谁给谁送拜年礼?晚辈给长輩,年小的给年长的。如出嫁女给娘家父母,外甥给舅舅,侄子给姑姑,弟弟给哥哥,妹妹给姐姐等等。

二,送啥拜年礼?总之,出嫁女给娘家父母礼是最重的。在古传历史上,礼是二十个大包子和点心一封,只是这一古传现已消失。现今行礼很讲实惠,三到四样礼,其中多有大米一袋,菜油一桶(各种十斤),外加酒一瓶,或点心一封或奶一箱等。其他的送礼较之轻些,多为两件,如点心及其他糕点一份等。

三,啥时间送拜年礼?原来每家都有一个确定的待客日,时间选在初二、初三、初四,初五中的一天,(尽量减少互相冲突,事先己做协调)

所有送拜年礼的时间,都尽量选在对方的待客日。

四,主人怎招待?一般均为两顿饭,早饭为稍子面,中饭为席面,馍菜、酒饮料等,鸡、魚,肉、菜不下十碗八碗不等。

五,关于送灯。父母要为当年出嫁女送灯,称为追灯。半米直径大灯一对,小灯一对。送灯日为初六、九及十三日。

六,一般的送灯。均为舅给外甥送灯,数量两盏,配套蜡烛二十根,大麻花十根。时间,初六到十三送灯。

七,朋友间的拜年,初六之后比较随意,但不应超过正月十五。

好了,文章到此结束,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