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纸术的历史演变谁改进了造纸术?
- 锐意学习网
- 2024-03-10 11:33:19
各位老铁们,大家好,今天由我来为大家分享造纸术的历史演变谁改进了造纸术?,以及蔡伦造纸的小故事简短150字的相关问题知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如果可以帮助到大家,还望关注收藏下本站,您的支持是我们最大的动力,谢谢大家了哈,下面我们开始吧!
本文目录
古代折纸的别称
云舫、云蓝
云蓝纸是唐代的一种加工麻纸,有蓝色云
状的图案,其制作者是晚唐花间派诗人段成式。据潘吉星先生研究,云蓝纸的制作原理是让浅蓝色染液在纸面上流动,由其流动轨迹自然形成云状。后来日本也出现这类纸,称云纸。
方絮
“絮”指原料,而“方”就是成品形状。“方絮”的意思就是说:纸是水中的絮经过滤水之脱水,粘结后而成的方形物。
寿光
宋代苏东坡还把纸成为“寿光”。
纸的前世今生演变
春秋时期又发现和利用竹片和木片以及缣帛作为书写材料。但由于缣帛太昂贵,竹片太笨重,于是便产生了纸。
隋唐时期,著名的宣纸诞生。唐代在前代染黄纸的基础上,又在纸上均匀涂蜡,经过砑光,使纸具有光泽莹润,艳美的优点,人称硬黄纸。
在我国造纸术发明之前,国外朋友都是用什么擦屁股的
你真幽默,古代发明造纸术就为了让你擦屁股?你是炫耀,还是在侮辱中华文明?不说造纸术到现今有多远,单说解放后到80年代,很多地方还没有卫生纸普及,用土块,植物叶子的地方多了去了。由此可见,印度人民用冲洗的方式,虽然现在看起来搞笑,从过往来看不知要讲究多少倍!现在冲洗的马桶座圈不就是很好的效仿吗?
蔡伦造纸的小故事简短150字
《后汉书》有载:“自古书契多编以竹简,其用缣帛者谓之为纸。缣贵而简重,并不便于人。伦乃造意,用树肤、麻头及敝布、鱼网以为纸。元兴元年奏上之,帝善其能,自是莫不从用焉,故天下咸称蔡侯纸”。
蔡伦在家乡还有个兄长,名叫蔡莫,他生活贫苦,想发财却没个赚钱的好手艺。听说弟弟掌握了造纸技巧,就不远万里想去学习一下。蔡伦见哥哥来学技术,当然是毫无保留地倾囊相授。可蔡莫是个急性子,只学了三个月就以为掌握了诀窍,匆匆赶回家乡发财去了!
蔡莫回来后,妻子李氏高兴万分,两口子拿出全部积蓄弄了个造纸作坊,想大干一场。可是等蔡莫做出产品后傻眼了,由于学艺不精,他做的纸又粗又黄,摆了满满一仓库,却一张也卖不出去!夫妻俩本想发财的,却赔得连锅都揭不开了……
蔡莫正愁眉不展唉声叹气的时候,妻子李氏想出了一个好主意……
这天夜里,蔡莫突然放声大哭,哀号之声惊动了四邻。待人们纷纷赶来看情况问原因时,蔡莫流着眼泪哭诉道:“都怪我瞎逞能,去学造纸术却没学好,如今弄得一塌糊涂。妻子又病又愁,现在竟一命呜呼了……”
众人听后纷纷哀叹,并帮忙料理后事、赊了棺材回来忙活一通……蔡莫怕漏馅儿,执意一人将妻子的“遗体”入殓……
天亮后,蔡家的小院里可热闹开了——有来真心帮忙的、有来看热闹的、妻子的娘家人也匆忙来哭灵了……
蔡莫看时机差不多了,就一边假装哀号,一边把仓库里的粗纸搬来烧,边烧边念叨:“都怪我啊,要不是这些没用的废纸,你也不至于早早丧命……这些废纸还留着干什么,都烧了给你在阴间出出怨气吧……”
蔡莫一捆一捆地烧纸,哭得“死去活来”,众人看在眼中无不伤心落泪……
而妻子李氏呢?她到是心宽,在棺材美美地睡了一大觉,直到下午才醒!
李氏估摸着外面的人够多,烧得纸也够多了,才开口喊道:“来人啊,快放我出去……”
起初众人吓得魂飞魄散,以为大白天闹鬼了呢。只有蔡莫心知肚明,赶紧过去用力推开棺材板,扶着妻子走出来,夫妻俩“喜极而泣”……
众人都不再惊慌,确定李氏起死回生后,都惊奇地围拢过来,迫切地追问她阴间的事、如何活过来的、阴间都有啥是个啥景象……
此刻,李氏开始了她的表演……
李氏感叹道:“哎呀,阴间真是个黑暗恐怖的地方,所有死后到那里的人都被抽打着做苦力。我刚被小鬼捉去后,阎王爷就命我不停地推磨,动作稍慢就被打!”她说着,还掉出两滴泪来。
李氏接着道:“正当我筋疲力尽又不敢休息时,就突然收到丈夫送来大笔大笔的钱。我的天啊,那一刻所有的小鬼都来祝贺我、恭维我,再不让我干活了!我一高兴,就将钱去赏给小鬼们……他们高兴得手舞足蹈,主动说出在阴间使钱的好处,说阎王爷爱钱如命,如果足够多,他可以送我还阳!”
众人都听得目瞪口呆,连眼睛都不舍得眨一下。
李氏继续瞎掰道:“多亏丈夫源源不断地给我送钱来,我全都转送阎王了。那阎王果然眉开眼笑,亲自送我还阳……”
蔡莫听到这里,非常识趣地问了一句:“妻啊,我哪里送过钱给你啊?”
李氏笑答:“就是你烧的那些纸啊!别看这又粗有黑的纸在咱们阳间是废物,到了阴间立刻能当钱使呢!”
众人恍然大悟,废纸还有这么神奇的作用!
从此后,蔡莫之妻死而复生、粗纸在阴间变成钱的奇闻很快传了出去。十里八村的乡亲们为了使死去的亲人在阴间过上好日子,纷纷来买蔡莫家的纸……
蔡莫夫妻因此发了发财。后来给亲人上坟烧纸,逐渐地竟演变成了中国的习俗。
劳动历史时间轴
劳动关系的历史发展劳动关系——系统、要素、环境:劳动关系作为一个系统,既存在系统内部诸要素之间的联系和相互作用,又存在劳动关系系统与其外部环境之间的联系和相互作用。
基本矛盾:劳资之间基于经济利益的冲突与合作是劳动关系系统的内在矛盾、基本矛盾,它贯穿劳动关系发展始终并推动劳动关系发展。
外部环境:系统内部基本矛盾的发展受到政治、经济、文化、技术等外部环境的影响,使得劳资之间的冲突与合作在不同时期又有各自突出的表现,呈现出不同的特征,从而令劳动关系的发展呈现出阶段性来。
按照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环境的阶段特征,把劳动关系的历史划分为六个不同的阶段。
劳动关系发展的六个阶段
资本原始积累时期(15世纪末-18世纪中叶)
自由竞争资本主义时期(18世纪中叶-19世纪中叶)
垄断资本主义时期(19世纪中叶-20世纪初)
两次世界大战之间时期(20世纪初-20世纪中叶)
成熟资本主义时期(20世纪中叶-20世纪8、90年代)
全球化时期(20世纪8、90年代至今)
资本原始积累时期的劳动关系阶段:现代劳动关系形成时期。
时间:起始于15世纪末的地理大发现之后开始的殖民掠夺截止于18世纪中叶工业革命
历程:13、14世纪,在封建社会内部自发产生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萌芽;17世纪政治革命——经济实力逐渐增强并最终在经济上占据了统治地位的资产阶级不满足于政治上无权的地位和封建政权对资本主义发展的种种限制,于是发生了17世纪的资产阶级政治革命。
(后果)通过革命,资产阶级夺取了政权,建立了自己的政治统治,为资本主义发展扫清了道路。但是,由于资本主义制度的物质基础并未建立,使得资本主义的政治统治并不稳固,动荡和复辟反复发生;18世纪中叶产业革命——直到产业革命发生为资本主义制度奠定了物质基础,资产阶级的统治也稳固下来,资本主义劳动关系也最终形成和确立。
OK,本文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