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鲁迅笔名的由来介绍鲁迅的笔名背后的故事

鲁迅笔名的由来介绍鲁迅的笔名背后的故事

大家好,关于鲁迅笔名的由来介绍鲁迅的笔名背后的故事很多朋友都还不太明白,不过没关系,因为今天小编就来为大家分享关于鲁迅是哪一年,从发表什么作品开始用“鲁迅”这个笔名的的知识点,相信应该可以解决大家的一些困惑和问题,如果碰巧可以解决您的问题,还望关注下本站哦,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

鲁迅是哪一年,从发表什么作品开始用“鲁迅”这个笔名的

“鲁迅”是他1918年5月在发表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时首次使用的笔名。《狂人日记》是鲁迅创作的第一个短篇白话日记体小说,也是中国第一部现代白话文小说,小说通过被迫害者“狂人”的形象以及“狂人”的自述式的描写,揭示了封建礼教的“吃人”本质,表现了作者对以封建礼教为主体内涵的中国封建文化的反抗;也表现了作者深刻的忏悔意识。

鲁迅的笔名是什么意思

对于这个笔名的有几种含义

1鲁迅的母亲姓鲁,而鲁迅小的时候名字叫迅,很多他的文章中出现“迅哥”。

2古文:狼子绝有力者曰迅.所以迅有解释为古义的狼子,鲁迅以狼子自居,是因为他敢于做封建社会的叛逆者。

3是鲁迅先生的挚友许寿裳先生所说,他曾亲自问过鲁迅先生关于鲁迅先生的笔名,鲁迅先生笑说“取愚鲁而迅行的意思。

鲁迅1918年发表什么用的笔名

鲁迅是他1918年发表《狂人日记》时所用的笔名。《狂人日记》是鲁迅创作的第一个短篇白话日记体小说,也是中国第一部现代白话文小说,写于1918年4月。该文首发于1918年5月15日4卷5号的《新青年》月刊。

“鲁迅”这个笔名是怎么由来的

鲁迅这个笔名,历来有两种解释:一种说法是指“鲁”字乃鲁迅先生母亲的姓,他的小说中常提到的“鲁镇”,就是他母亲的老家;“迅”是他的小名,所以在他的小说里也出现过“迅哥儿”一词。

另一种解释是先生挚友许寿裳所说,他亲自问过鲁迅先生,先生笑道:“取愚鲁而迅行的意思。”

此乃先生自谦之辞。

第三种解释是认为“迅”字,古义为狼。出处见《尔雅·释兽》:“狼子绝有力者曰迅。”

照这样注解引申出来,“鲁迅”是指狼的一个勇敢有力的儿子。持此一说的是历史学家侯外庐。他说,鲁迅是封建社会的叛逆者,他的小说代表作《狂人日记》就是抨击封建社会“吃人”制度的,他取用这两个字为名,正是鲜明表示他甘以“狼子”自居,与封建社会制度彻底决裂之心声。

作家笔名背后的故事

1、鲁迅

?(周树人)

1918年4月,他发表了《狂人日记》,在这上面他用了鲁迅这笔名。他是这样解释自己的笔名的:一、母亲姓鲁;二、周鲁是同姓之国;三、取愚鲁而迅速的意思。

2、徐志摩

?(徐章垿)

徐志摩原名徐章垿。“徐志摩”这一名字,是由他父亲取的。原来诗人在“抓周”时,其父好友志恢和尚在诗人头上抚摩一圈,然后说:“此儿将来必成大器。”这话正合徐父的心意,于是便让儿子又名“志摩”——志恢和尚摩过头顶之意。

3、巴金

?(李尧棠)

巴金原名李尧棠。“巴金”的“巴”来自于作家一个叫“巴恩波”的同学,巴老曾因他投水自杀而十分痛苦。“金”是一位学哲学的安徽朋友帮忙取的。这位朋友看到桌子上正摊着巴老翻译的克鲁泡特金的《伦理学》,便半开玩笑地说了个“金”字。

4、曹禺

?(万家宝)

曹禺取自本姓万的繁体“万”,拆开便是草禺,草字不取,取曹,故名曹禺。

5、冰心

?(谢婉莹)

冰心小时候她就接触中国古典文字,特别喜欢唐诗。她对唐代诗人王昌龄作的《芙蓉楼送辛渐》一诗特别欣赏,其中的“一片冰心在玉壶”尤为喜爱。为了表明她不与黑社会同流合污,

6、朱自清

?(朱自华)

1917年,20岁的朱自清“感于家庭经济情况不好,为了惕励自己不随流俗合污,改名自清。“自清”两字出自《楚辞·卜居》:“宁廉洁正直以自清乎?”意思是廉洁正直使自己保持清

7、戴望舒

?(戴朝宗)

笔名“望舒”取自屈原《离骚》:“前望舒使先驱兮,后飞廉使奔属。”望舒即神话中驱月驾车的神,后来成为月的代称。月在古诗词中可作为爱情的象征,月光的朦胧与戴望舒诗歌的朦胧婉曲是相合的,笔名暗示了诗人的诗歌内容和诗风。

8、琼瑶

?(陈喆)

琼瑶出自《诗经·卫风·木瓜》:“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这是一首甜美的爱情诗,笔名正是琼瑶言情作家身份的绝好体现。

9、金庸

?(查良镛)

金庸是拆最后一个镛字而来的。

10、老舍

?(舒庆春)

老舍拆自本姓“舒”,其字“舍予”亦拆自姓氏。

11、萧红

?(张乃莹)

萧红原名张乃莹。萧红和萧军是一对情侣,当时他们曾和鲁迅通信,并分别用了“萧红”和“萧军”作笔名。两个笔名连在一起是“小小红军”的意思,表达了他们对革命的向往之情。

12、莫言

?(管谟业)

莫言自述他从小就是一个非常爱说话的孩子,在农村叫做“炮孩子”。后来他写了小说叫《四十一炮》,里面就有一个“炮孩子”,其中也有莫言个人的经历。也因为他喜欢说话,喜欢说真话,给他的家里带来了很多的麻烦。所以过了几十年以后,当他要写小说准备发表时,使用的笔名叫“莫言”。就是告诫自己要少说话。

13、茅盾

?(原名沈德鸿)

来自内心的茅盾“书本上的知识而外,尚须从生活的人生中获得知识”。故一直以来,茅盾都在用生活的体验来丰富文学世界。取“茅盾”这个名字,也正是因为看到了生活中和思想上的很多矛盾。有心发现,有时却无余力解决,内心才会有所“茅盾”吧。

15、闻一多

?(原名闻亦多)

来自原名改一字“闻”既可以是动词“听见”和名词“新闻”,也可以是姓氏,改“亦”为变调后同音的“一”,笔名的意思是“听见一条新闻也显多”,一字之变,表达了作者对现实的强烈的不满。

16、郭沫若

?(原名郭开贞)

“郭沫若”的来历郭沫若原名郭开贞,号为尚武。他笔名、化名很多很多,有“郭鼎堂”、“麦克昂”、“羊易之”、“杨伯勉”、“白圭”等,而用得最多的是“郭沫若”这个笔名。因为他家乡四川乐山的两条水,一条是沫水(即大渡河),另一条是若水,他少年时饮二水长大,所以他后来发表新诗时,就用了“沫若”这一笔名。

17、落花生

?(原名许地山)

笔名“落花生”的来历许地山《落花生》中说“要像花生,它虽然不好看,可是很有用,不是外表好看而没有实用的东西”,这一句话恰如其分地表达了作者以“落花生”为笔名的主要依据。

18、孙犁

?(原名孙树勋)

笔名“孙犁”的来历孙树勋没有如父母所希望的那样“树立个人的功勋”,而是希望自己像一张犁一样深深地扎进土壤,通过犁地来发现其中无尽的宝藏。《山地回忆》《荷花淀》《嘱咐》等作品实现了自己的理想。

19、海子

?(原名查海生)

笔名“海子”的来历海子原名查海生,既然是海生那就是大海之子了,所以笔名海子。

20、张恨水

?(张心远)

恨水”一名是他17岁那年,在苏州第一次投稿时取的笔名,是从南唐后主李煜《相见欢》词“胭脂泪,留人醉,几时重?自是人生长恨水东去”中截取出来的。张恨水幼年酷爱词章,读了李后主这首词,想到人生有限,不能让光阴如流水一样白白流逝,就取了这个笔名。

关于鲁迅笔名的由来介绍鲁迅的笔名背后的故事的内容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