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家养泥鳅要具备什么条件怎么养
- 锐意学习网
- 2024-03-10 11:33:19
在家养泥鳅应该喂什么,养泥鳅需要什么条件
在家养泥鳅可以喂水草、菜叶、菜饼等植物性饵料,以及蚕蛹、蚯蚓、鱼粉等动物性饵料。饲养前可在庭院开挖鱼池,池水深度为50厘米左右,池底要铺设10-20厘米的淤泥,每平方米面积可放养仔鳅1公斤。喂食时要把饵料切成块,动物性饵料不宜过多饲喂,防止泥鳅消化不良,到了4月份可让池水保持微量的水流,以刺激泥鳅产卵。
一、在家养泥鳅应该喂什么
在家养泥鳅可以喂菜叶、菜饼、水草等植物性饵料,也可以饲喂鱼粉、蚕蛹、蚯蚓、鱼内脏等动物性饵料。
1、庭院养鳅
(1)在庭院开挖鱼池,池水的深度应达到50厘米左右,池底要铺一层淤泥,厚度需达到10-20厘米。
(2)仔鳅的养殖密度为1公斤/平方米,饲养密度过大容易导致水体浑浊,泥鳅之间也会出现抢食情况。
(3)喂食时,应将饵料切成块状再投喂,植物性饵料可用菜叶、水草、豆饼、菜饼,动物性饵料可用蚯蚓、鱼粉、蚕蛹。
(4)动物性饵料不宜过多饲喂,避免泥鳅消化不良。
(5)泥鳅的繁殖季节多为4月份,此时可让池水保持微量的水流,这样可刺激泥鳅产卵。
2、木箱养鳅
(1)配置长度为2-3米、宽度为1-1.5米、高度为0.8米左右的木箱,箱内要光滑,底部不能有渗漏。
(2)在箱体的一侧或两侧开设注水口、排水口,然后在箱盖、注水口、排水口上面设置铁丝网,避免泥鳅外逃。
(3)向每个木箱内放置3公斤泥土,土内需要埋设互相连接的水管,然后开始注水,注水量为1.8-5升左右/箱,水量要超过土层30-50厘米。
(4)向箱内放入鳅种,放入量为1500-2000尾左右/箱。期间可投喂米糠、蚕蛹、鱼内脏,每天早晚各喂食1次,喂食量为泥鳅体重的7-8%左右。
(5)每天要按时将泥鳅吃剩的残饵清理干净,并定期观察箱内的水质情况,便于及时换水。
二、养泥鳅需要什么条件
1、温度
(1)泥鳅的生活水温为10-32℃,适宜水温为22-28℃。
(2)若水温低于10℃或超过30℃,则泥鳅的活力会下降;若水温低于5℃或超过35℃,则泥鳅会潜到淤泥内停止活动。
2、淤泥
泥鳅喜欢在水体的底层淤泥中生活,养殖时要在池塘底部铺一层淤泥,为它们提供良好的生存环境。
3、水质
(1)泥鳅对水质的要求不严格,但以未受到污染的水源为宜。
(2)水体的透明度以15-20厘米为宜,水体颜色以黄绿色为宜。
(3)放养前用生石灰进行清塘,再适当追施腐熟的人粪肥,培养水体。
4、鳅种
(1)体表无损伤、未发生疾病的鳅种适合作为养殖对象。
(2)挑选时可在水中添加食盐,再放入鳅种,若鳅种“活蹦乱跳”,则不宜选购,若正常活动,则可以考虑购买。
泥鳅在家怎么养活
准备容器:在家养泥鳅时,准备合适的容器在底部铺一层砂石。投喂方法:投喂专用的颗粒饲料,每天早晚定时投喂两次。水质管理:每隔15-20天换水一次,换水时可以清洗底层的砂石。光温适宜:温度控制在22-28度,接受散光照射。
泥鳅在家的养殖方法
1、准备容器
在家养泥鳅时,需要准备合适的容器,最好用可以加盖的透明玻璃鱼缸,也能用水盆或水桶,洗净消毒后在容器的底部铺一层砂石,注入适量的清水,加盖的主要原因是避免泥鳅跳出容器。
2、投喂方法
泥鳅是杂食性动物,在家中饲喂时可以投喂专用的颗粒饲料,也能用豆饼或豆渣投喂,每天早晚定时投喂两次,进食30-50分钟后,捞出食物残渣,避免残渣在容器底部变质、发霉滋生细菌。
3、水质管理
泥鳅对水质没有特定的要求,在家中养活时,每隔15-20天换水一次,换水时可以清洗底层的砂石,最好用河水或纯净水,用自来水换水时,需要提前暴晒并静置2-3天,将水中的氯气完全挥发。
4、光温适宜
在鱼缸养泥鳅,最好把水温和室温控制在22-28度之间,温度过高或过低都不利于泥鳅生存,放在采光好、散光照射的地方,避免光线直射,夏季高温时最好放在阴凉通风的地方。
家里泥鳅怎么养
关于泥鳅在家里的养殖方法大概有两种,一种是在家中庭院挖池子养泥鳅,另一种是将泥鳅养在水箱中,养在水箱中的泥鳅要注意水箱的结构以及饲料的营养搭配。
QQ截图20181029164140.jpg
1、庭院挖池养鳅:
有条件的家庭。可在房前屋后、庭院天井中挖设水面积鱼池或放置水缸养殖泥鳅。养殖池或水缸的底部放上一层土,让泥鳅钻潜栖息,水深保持50厘米左右。每平方米放养1公斤仔鳅。养殖过程中可投喂菜叶、水草、米饭、糠、豆饼、菜饼及丝蚯蚓、动物下脚、蚕蛹粉、鱼粉等动物性饵料。有条件的最好做成配合饵料并搅拦成块状投喂。养殖成鳅,不宜投喂太多的动物性饵料,因泥鳅吃得太多不易消化。
家庭养殖也可以自繁自养。在繁殖季节,只要在饲养的小水体中有微量的水流刺激,泥鳅就能产卵繁殖,并孵化为稚鳅,有成鳅种。
2、木箱养鳅:
①木箱结构:养鳅木箱规格长2-3米,宽1-1.5米,高0.8米,要求内壁光滑,在箱的一面或二面开设3厘米直径的注、排水口,在注、排水口和箱上盖设置铁丝网。
②施肥及放养:在箱内堆放泥土和切碎的稻草或堆肥(每箱3公斤左右),注入温水,深度以漫过土层30-50厘米为宜。在箱内泥土中埋设数支互相连接的水管,保证注、排水。每箱约注水1.8-5升左右。3-5天后,每平方米放鳅种2000尾左右。放养前最好先行鱼体消毒。
③精心饲养:投饲料为来糠、螺类、蚕蛹、鱼内脏等。一天喂2次,早上6-7及下午1时投喂。日投喂量为鳅体重的7-8%。可根据泥鳅的吃食情况有所增减。最高投喂量可达鱼体重的15%。每隔10天,将下层泥上搅拌1次,以利于泥鳅天然饵料的生长。经过从4月至11月的饲料,泥鳅可增重8-10倍。
④日常管理:由于木箱养殖密度较高,故水质管理工作很重要。每天要清除残饵,经常观察泥鳅吃食及活动情况,如发现泥鳅出现肠呼吸频繁,突然停食等反常现象,应立即换水。一般每10天换水1次(换水后可适当追肥)。如发现病鳅,死鳅要及时捞取,以防鱼病传染。饲养后期,应适当添加新水或将已达上市规格的泥鳅取出,以降低密度,促进生长。
上面是关于在家中养殖泥鳅的具体方法,如果想在家中养殖泥鳅的饲主可以参照上述的经验操作。
买回来的泥鳅在家怎么养活
买回来的泥鳅在家羊应该先准备容器,然后注水,最后再进行适量投喂就好。
1、准备容器
买回来的泥鳅想要在家中暂养,首先要备好养殖容器。若家中有鱼缸,一般可将泥鳅养在鱼缸中,注意鱼缸不能太浅,否则泥鳅容易跳出来。如果将泥鳅养在盆中,应将盆上加上盖子。泥鳅属于底栖类鱼类,可在容器底部放一些干净的细砂石。
2、容器中注水
在养殖容器中注水,注意养泥鳅的水一定要消除氯气,如果用自来水养殖,应提前将自来水放在太阳底下晒1天或加入几颗明矾,消除氯气之后再使用。水质变脏后,要及时换水,换水的频率应根据泥鳅饲养数量以及水质变化情况作出调整,水温最好保持在22-28℃。
3、适量投喂
泥鳅是一种杂食性动物,对饵料的要求不是很高,一般适量投喂一些食物的加工品或残渣等即可,如馒头、米饭和植物碎屑等均可。若希望泥鳅长得好,那么可以投喂一些切碎的蚯蚓、鱼虾肉或蚕蛹等饵料。
泥鳅的寿命有多长
泥鳅的寿命4-6年。泥鳅的寿命是很长的,在一个很好的生活环境中,泥鳅大约可以活4~6年,但也有个别的可以达到十几年的寿命。泥鳅属温水性鱼类,对环境适应能力强,多栖息于静水或水流缓慢的池塘、沟渠、湖泊、稻田等浅水域,通常生活在水的底层,有时喜钻入泥中,喜中性和偏酸性的泥土。
泥鳅在家怎么养
1、泥鳅要饲养在最适24—27℃的水温范围。
2、由于泥鳅属杂食性鱼类,所以无论米糠,或者麦、蝇蛆都可以作饵料投喂,一般日投三次即可。投喂量一般据采食情况自行确定。
3、泥鳅的饲喂过程中,可以适当地补施些有机肥,但在施肥时,一定不能过多过频,并且要勤换池水,一般10—15天换水一次。
4、要捕获泥鳅,首先要把池水放干,采取捕大留小的办法,以确保池内有一定数量的鳅苗,利于继养和高产。
5、随着鳅种的生长,逐渐加深水位到应有的深度,平时浅一些,炎热高温时可加深一些,并经常注入新水,保持良好的水环境。
6、秋末冬初,水温降至10℃~15℃,泥鳅摄食量降低,即可进行捕捞。
扩展资料:
泥鳅是小型底层鱼类。生活在淤泥底的静止或缓流水体内,适应性较强,可在含腐殖质很丰富的环境内生活。当水缺氧时,可进行肠呼吸,而在水体干涸后,又可钻入泥中潜伏。
发各类小型动物为食。为批产卵,繁殖期主要5~6月。受精卵粘附在水草上孵化。最大个体可长达300毫米,肉质优良,为出口水产品之一。
泥鳅喜欢栖息于静水的底层,常出没于湖泊、池塘、沟渠和水田底部富有植物碎屑的淤泥表层,对环境适应力强。生活水温10~30℃,最适水温为25~27℃,故应属温水鱼类。
当水温升高至30℃时,泥鳅即潜入泥中度夏。冬季水温下降到5℃以下时,即钻入泥中20~30cm深处越冬。
泥鳅不仅能用鳃和皮肤呼吸,还具有特殊的肠呼吸功能;当天气闷热或池底淤泥、腐植质等物质腐烂,引起严重缺氧时,泥鳅也能跃出水面,或垂直上升到水面,用口直接吞入空气,而由肠壁辅助呼吸,当它转头缓缓下潜时,废气则由肛门排出。
每逢此时,整个水体中的泥鳅都上升至水面吸气,此起彼伏,故西欧人对它有“气候鱼”之称。冬季寒冷,水体干涸,泥鳅便钻入泥土中,依靠少量水分使皮肤不致干燥,并全靠肠呼吸维持生命。待翌年水涨,又出外活动。
由于泥鳅忍耐低溶氧的能力远远高于一般鱼类,故离水后存活时间较长。在干燥的桶里,全长4~5厘米的泥鳅幼鱼能存活1小时,而全长12厘米的成鱼可存活6小时,并且将它们放回水中仍能活动正常。
泥鳅多在晚上出来捕食浮游生物、水生昆虫、甲壳动物、水生高等植物碎屑以及藻类等,有时亦摄取水底腐植质或泥渣。
泥鳅2冬龄即发育成熟,每年4月开始繁殖(水温18℃),产卵在水深不足30厘米的浅水草丛中,产出的卵粒粘附在水草或被水淹没的旱草上面。孵出的仔鱼,常分散生活,并不结成群体
买回来的泥鳅在家怎么养活买回来的泥鳅在家如何养活
1、准备容器,买回来的泥鳅想要在家中暂养,首先要备好养殖容器。若家中有鱼缸,一般可将泥鳅养在鱼缸中,注意鱼缸不能太浅,否则泥鳅容易跳出来。如果将泥鳅养在盆中,应将盆上加上盖子。泥鳅属于底栖类鱼类,可在容器底部放一些干净的细砂石。
2、容器中注水,在养殖容器中注水,注意养泥鳅的水一定要消除氯气,如果用自来水养殖,应提前将自来水放在太阳底下晒1天或加入几颗明矾,消除氯气之后再使用。水质变脏后,要及时换水,换水的频率应根据泥鳅饲养数量以及水质变化情况作出调整,水温最好保持在22-28℃。
3、适量投喂,泥鳅是一种杂食性动物,对饵料的要求不是很高,一般适量投喂一些食物的加工品或残渣等即可,如馒头、米饭和植物碎屑等均可。若希望泥鳅长得好,那么可以投喂一些切碎的蚯蚓、鱼虾肉或蚕蛹等饵料。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