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马观花的故事和道理?
- 锐意学习网
- 2024-03-10 11:33:19
走马观花的故事和道理?
走马观花典故(一)唐朝诗人孟郊参加科举考试,曾经两次落第不中,後来终於在四十六岁时高中进士.放榜之时正值春天,这时首都长安花团锦簇,人人都上街欣赏怡人的景致.孟郊也骑着快马、迎着春风,得意地四处游览,一天就看遍了长安的花景.中第加上春天的到来,使得孟郊在按捺不住内心喜悦之下,着手写了这首绝句,记录自己的心情.诗里说到自己一扫过去的郁结心情,如今志得意满,真是自由畅快、无拘无束.後来「走马看花」这个成语就从孟郊的这首诗演变而出,用来形容抱负实现或游赏时得意愉快的心情.(二)清朝人吴乔写了一本名为《围炉诗话》的书,阐述自己对历代诗作的看法.他认为:唐诗情意深远、词语委婉,所以会有即使品味许久,也无法了解其真正义含的情况;如果只是像走马看花那样看过,就跟没读一样.「走马看花」这个成语也可能直接摘自此书,用於比喻粗略、匆促地观看,不能仔细深入了解事物.
事物的发展是从量变开始的,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走马观花,乱花渐欲迷人眼,比喻看得不仔细,没有太多收获.没有足够的量变,发生不了质变.
1、走马观花告诉我们做事情不能只做表面不深究其本质,不能粗心大意的敷衍了事,要认真仔细的完成。
2、走马观花,指骑在奔跑的马上看花。原形容事情如意,心境愉快。后多指大略地观察一下。出于唐·孟郊《登科后》诗:“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3、走马观花,汉语成语,读音为zǒumǎguānhuā,意思是指骑在奔跑的马上看花。原形容事情如意,心境愉快。后多指粗略地观察一下。出自《登科后》。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