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折叠杯的种类到使用方法,学会如何正确使用折叠杯
- 锐意学习网
- 2024-03-10 11:33:19
@孔紫霜15252091676:悦木之源折叠杯怎么用-悦木之源折叠杯使用方法:杯体的杯上体插接在杯盖中,伸缩体在杯上体和杯下体中间,两端分别与杯上体和杯下体固结,这就是可折叠水杯的使用方法。可折叠的水杯及使用方法是为水杯方便携带而设计的。
@杨育彤15364446508:如何用纸折叠茶杯-用纸折叠茶杯的方法如下:1、取一张15cm*15cm正方形折纸,横向折成四等分。用裁纸刀裁剪掉第四等分。把第一、二等分对折。
2、竖向对折,折成八等分。把第三等分沿着八条折痕依次剪开。把第一和第八等分首尾相接,用固体胶固定。把剪开的八个小长方形涂上固体胶,然后依次向下翻折,杯子的主体部分完成。
3、把裁剪掉的第四等分对折裁剪,取其一半部分。把剪下来的小长方形上下对折后展开,然后把上下两条边向中线对折,再沿着中线对折。把首尾捏住成一个椭圆(杯把)。把这个椭圆涂上固体胶粘到杯壁上,这时一个纸杯子就折好了。茶杯是盛茶水的用具,水从茶壶而来,倒进茶杯,之后给客人品尝茶水。茶杯分大小两种:小杯主要用于乌龙茶的品啜,亦叫品茗杯,是与闻香杯配合使用。茶杯作为盛茶用具,一般可分大小两种:小杯主要用于乌龙茶的品啜,亦叫品茗杯,是与闻香杯配合使用的;大杯也可直接作泡茶和盛茶用具,主要用于高级细嫩名茶的品饮。茶杯是作为盛茶用具,分大小两种:小杯主要用于乌龙茶的品啜,亦叫品茗杯,是与闻香杯配合使用的;大杯也可直接作泡茶和盛茶用具,主要用于高级细嫩名茶的品饮。茶杯多由瓷器或紫砂陶制作,也有用玻璃制作的。用玻璃杯直接冲泡茶叶,有极高的观赏性。
@韩莺18990738053:月经杯的正确使用方法-月经杯一般是少数女性在用,因为对月经杯的不熟悉,甚至是连月经杯的使用方法都不知道,就更不愿意用了,那么月经杯到底如何使用的呢?关于这个问题,很多妈妈们都很想要好好的了解一下,那就和我一起,来好好探个究竟吧,月经杯的正确使用方法是什么呢?月经杯的正确使用方法1、清洗双手和月经杯,以免细菌入侵。2、试着在自己的浴室插入杯子。大多数用户并不掌握使用它的窍门,直到尝试过才知道,所以第一次在自己浴室比使用公共浴室使用更好。另外,虽然你可能会在非经期时演练一下,但这是不应该的,因为当你来月经时会更润滑而且宫颈可能在不同的位置。所以第一次要在经期使用。3、尝试不同的折叠法。说明书中展示的C型折叠对于很多女性来说不是最好的方法。C型折叠中,杯子最宽杯的部分刚开在开端。另一种折叠法(有很多可供选择)是内折法。把你的手指放在杯子的边缘并将它推入杯中。4、保持放松,不要使骨盆肌肉紧张。这会让它疼痛或使杯子难以插入。骨盆肌肉是你用于停止和开始小便的肌肉。练习放松和收紧这些肌肉(又名凯格尔运动),就可以在放松时插入杯子。要有耐心,第一次插入总是最难的。5、调整姿势。你可能想要在马桶上尝试插入杯子。你也可以尝试在厕所或淋浴间蹲下;站着将一条腿撑在马桶或浴缸的边缘;或者躺在地板上,抬起膝盖两腿分开。6、找到子宫颈。把手指放阴道感受一下子宫颈。子宫颈是一个小的、粘糊糊的、中间有压痕的小块。将杯子对准你的宫颈会有所帮助。这样你就不会不小心戳到子宫颈,或使子宫颈占用杯子的所有空间。如果你找不到子宫颈,这可能意味着它的位置非常高,在这种情况下使用可能不会产生任何问题。7、插入杯子。折叠杯子,然后用一只手拿着(杆朝下)。用另一只手分开阴唇,找到打开的阴道。把杯子以大约45度角推向你的耻骨,而不是垂直推。杯子应该会打开。继续推动杯子直到你感觉舒服。(根据你的身体情况,可能使杯子偏低或偏高。)8、确保杯子完全打开。能触碰和感觉到杯子的底部。它应该是圆形或至少是椭圆形。(杯子可能不会打开,这取决于你的身体形状。)如果它不打开,你可以用手打开它。9、等12小时。如果你的流量大,则需要经常清理,因为12小时是建议的最长时间。你第一次使用时,需要做些测试,看你应该多久清理一次杯子。10、取下杯子。活动肌肉以便杯子能更滑下来。一直活动直到你能够到杯子的杆。来回摆动杯子。捏紧杯子的底部,而不仅仅是杆,并把它拉出来。捏住杯子的底部能打破里面的真空环境,使之更容易取出。打开阴道时,确保杯子朝上以减少泄漏。如果杯口太宽,取出时会不舒服,则用手指将杯子折成C型或内折再取出。如果你再马桶上取出杯子,则可以让经血流出来,只需保持你的手不要碰到它。11、将经血倒入马桶或水槽中。用水冲洗杯子,也可以用一点无香、不抗菌的肥皂。要清洁吸经血的小孔,可以将杯子放到水里,弯曲吸孔的位置。你还可以将杯子装满水,然后用手掌盖住杯口,挤压杯子使水从小孔挤出——保持清洁!如果杯子太滑则要擦干然后重新插入。月经杯怎么用很多妹子看着月经杯那么大,就担心放不进去,其实月经杯的材质是非常有弹性的,因此放置的时候只要按你觉得合适的方式将它卷起来,放进去后确保它与阴道壁紧密贴合即可。月经杯的折叠方法有很多,比较常用的是“C”型卷口方式。将月经杯的一边压下去,与另一边碰在一起,形成一个半圆,然后将两边朝内卷起来,让月经杯形成一个C形,这样它的大小与一个棉条是差不多的,然后慢慢推送进阴道。最后,需要检查一下月经杯是否完全展开,只需要用手在月经底部边缘触碰,感觉被折叠的地方是否舒展开即可,如果没有舒展开,是会摸到底部有折叠感的。由于月经杯与阴道内部形成了一个真空的环境,因此取出的时候不能像取棉条那样直接拉扯,需要先按一按最下面的柄,让空气少量进入,解除真空状态后,再拉着柄往外慢慢取即可。取的时候要慢一点,这样不会让杯里的血洒出来。使用月经杯的注意事项1、由于在放置月经杯时,杯子和手都会与阴道接触,所以务必注意清洁卫生,要洗手,同样也要将月经杯用热水消毒。2、每次取出后的清洗很方便,将杯中血液倒掉后,直接用水冲掉残留的血液,再用月经杯专用清洁液简单清洁,重新继续使用即可。3、月经结束后,需要将月经杯彻底清洁,并用开水消毒,然后用专用的袋子装好收起来即可。每一种生理期的护理产品都各有利弊,选择使用什么也要因人而异,可以每一种都试试,然后选择最适合自己那一种吧,多种体验,不必拘泥于传统的卫生巾。
@蒋凌珍18641472892:姨妈杯的正确使用方法是什么?-当然,月经杯也有缺点,有些女性的阴道不是很容易放置月经杯,而且把月经杯放进阴道是件耗时又麻烦的事,特别是头几次用的时候,这可能像戴隐形眼镜一样,是一个熟能生巧的过程。放置时,可采取立、蹲、坐等姿势,方便双腿张开,阴道口较为放松。拇指和食指紧紧压住折叠好的杯身,以与尾骨平行的方向,水平置入阴道内。放入后,先抓住杯子底部,转动一圈,确保杯身弹开,再将剩余部分推入阴道内,直推到耻骨后的宫颈下方。月经杯应放置于阴道口较深处。主要是为了保证两点:一是使阴道内无异物感;二是使经血不会外流。
使用方法:初次使用前,可将月经杯放入锅内煮5~10分钟,进行消毒。(一)折叠方法为了便于放入阴道,月经杯可以折叠成各种形状。主要有郁金香型、七字型、C型和S型等折叠方法。初期可多加尝试,找准角度,将其置于阴道内。(二)放入位置放置月经杯时,需要把手指伸到阴道深处,所以须确保双手的清洁卫生,以及指甲边缘应光滑流畅。
@逄芳15894755375:建议大家:外出旅行尽量学会“3带3不带”,能避免不少尴尬!-外出旅行时,有些人是完全没有任何旅行计划,等到了途中才发现这也没带、那也没拿,造成诸多不便;有些人则是早早的就规划好一切,准备妥当后才开始进行一次深度旅行。大图模式老实说,我属于后者,因为临行前胡乱的打包一通往往会打乱自己的计划。为此,旅行时到底哪些东西不需要带,而哪些物品必不可少,我们一定要心里有数。一、大号行李箱要是认为旅行时箱子带的越大越好,你就错了。我们的欲望是无限的,如果带上大号箱子我总想装更多的东西,可能那些东西自己根本用不上,仅仅把自己累了一番。要知道,拎着大号行李箱上路可没有想象中那么简单,途中总有上下车、爬楼梯,需要自己搬行李的时候。大图模式这是一方面,还有另一方面,即到了目的地想找落脚处也没那么轻松。毕竟在陌生的地方我们总要走不少多余的路,来来回回地拖着行李找方向让我们对旅行的期待都少了几分。这样的痛苦经历过的人一定明白,所以大家在出行时最好不要带过大的行李箱。二、全套化妆品女性的化妆品可不是一般的多,平时怎么用都行,但是外出时最好不要全部带上。因为毕竟瓶瓶罐罐不仅背着重,而且很多时候出行坐飞机对液体的容量还有一定的限制,真的很麻烦。出门要想美美的,不如带自己平时能用到的化妆品,保证带的每一件都能派上用场才好。大图模式平时就可以搜罗一些化妆品和护肤品的小样,等到旅行时就带着,简单又方便,那几天用刚刚好。或者用这样的分装瓶,乳液水状类的化妆品都可以装在里面,也不用担心旅行途中瓶子破碎。三、一大堆零食每次在车站,一眼望去很多人手上都提着大包零食,这些人里面不少人都是去旅行的。塞满了的行李箱和满包的物品本来就已经成了自己的累赘,现在再加上这一大袋零食,不是在给自己找罪受么?旅行途中若是闲得无聊,听听音乐、看看窗外的风景也是不错的,没有必要一定要靠零食来打发时间。大图模式途中要是肚子饿了也没事,随时都能有吃的,完全不用担心会饿着自己。如果带着满袋的零食上路,颠簸之中估计你也没什么心思再来吃东西,最后的结果就是等到了目的地还剩下不少的零食,这个时候就要纠结一番了,扔了有些可惜,带着又嫌碍事。一、折叠水杯外出时本想带上自己的水杯,但又怕背包太重,出游不便?如果你有这样的顾虑,不妨准备一个这样的折叠水杯吧!它可以按压和拉伸,非常神奇的一款水杯,展开就能喝水,拍扁就能带走。大图模式硅胶的材质柔软舒适,不易变形或破裂,特别的耐用。有了它,出门在外也不用再担心酒店杯子的卫生,这样一只口袋杯就能助我们无忧出行。重要的是,用自己的水杯喝水也更健康,我们喝的也安心。二、折叠拖鞋旅行一天回到酒店后,我会立马换上拖鞋,因为脚间的轻盈能够让人瞬间放松下来。但酒店的拖鞋看到就让人头疼,上面明显的污渍让人怎么都下不去脚,光着脚又容易生病。直到我发现了这款拖鞋,发才知道旅行也不需要将就。大图模式因为它能够折叠,怎么弯曲都不会变形,而且质地柔软有弹性,穿着不仅轻便还不占空间,专为出游而设计。除了舒适,它防滑的鞋底也能给我们带来踏实感,极强的抓地力让我们在洗澡时也不易滑到。三、隔脏睡袋各大酒店频频曝光的卫生问题可不要不当回事,要想安心旅行,这款隔脏睡袋少不了。特别是对于那些比较敏感或者本身睡眠就很浅的人来说,因为旅行中的睡眠是否充足直接就决定了你第二天的精神。大图模式这款隔脏睡袋舒适又透气,自带呼吸感,轻柔细腻还吸汗,完全不沾身,一年四季都可用。有了它,出门住宿也不用再和陌生人共用床品啦,旅途中也能享受在家一样的安心。重要的是,睡袋洗净晾晒之后又能够继续使用,实用又安心。
@苏大秀15235258676:如何正确使用茶具_茶具的使用方法-茶具是我们日常喝茶所必备的用具,那么茶具怎么使用呢?下面一起来看看我为大家精心推荐的茶具的使用方法,希望能够对您有所帮助。茶具的使用方法1.盖碗的使用方法:盖碗或称盖杯,分为茶碗、碗盖、托碟三部份,置茶三公克于碗内,冲水,加盖五~六分钟后饮用。以此法泡茶,通常喝上一泡已足,至多再加冲一次。2.茶挟的使用方法:又称茶筷,茶挟功用与茶匙相同,可将茶渣从壶中挟出。也常有人拿它来挟着茶杯洗杯,防烫又卫生。3.茶针的使用方法:茶针的功用是疏通茶壶的内网(蜂巢),以保持水流畅通。4.茶杯的使用方法:茶杯的种类、大小应有尽有。喝不同的茶用不同的茶杯。近年来更流行边喝茶边闻茶香的闻香杯。根据茶壶的形状、色泽,选择适当的茶杯,搭配起来也颇具美感。为便于欣赏茶汤颜色,及容易清洗,杯子内面最好上釉,而且是白色或浅色。对杯子的要求,最好能做到“握拿”舒服,"就口"舒适,"入口"顺畅。5.茶盘的使用方法:用以承放茶杯或其他茶具的盘子,以盛接泡茶过程中流出或倒掉之茶水。也可以用作摆放茶杯的盘子,茶盘有塑料制品、不锈钢制品,形状有圆形、长方形等多种。6.茶船的使用方法:用来放置茶壶的容器,茶壶里塞入茶叶,冲入沸开水,倒入茶船后,再由茶壶上方淋沸水以温壶。淋浇的沸水也可以用来洗茶杯。又称茶池或壶壶承,其常用的功能大致为:盛热水烫杯、盛接壶中溢出的茶水、保温。7.煮水器的使用方法:泡茶的煮水器在古代用风炉,目前较常见者为酒精灯及电壶,此外尚有用瓦斯炉及电子开水机,自动电炉。8.茶漏的使用方法:茶漏则于置茶时,放在壶口上,以导茶入壶,防止茶叶掉落壶外。9.茶巾的使用方法:茶巾又称为茶布,茶巾的主要功用是干壶,于酌茶之前将茶壶或茶海底部衔留的杂水擦干,亦可擦拭滴落桌面之茶水。10.茶叶罐的使用方法:储存茶叶的罐子,必须无杂味、能密封且不透光,其材料有马口铁、不锈钢、锡合金及陶瓷。11.茶则的使用方法:茶则为盛茶入壶之用具,一般为竹制。12.茶海的使用方法:茶海又称茶盅或公道杯。茶壶内之茶汤浸泡至适当浓度后,茶汤倒至茶海,再分倒于各小茶杯内,以求茶汤浓度之均匀。亦可于茶海上覆一滤网,以滤去茶渣、茶末。没有专用的茶海时,也可以用茶壶充当。其大致功用为:盛放泡好之茶汤,再分倒各杯,使各杯茶汤浓度相若,沉淀茶渣。13.茶匙的使用方法:茶匙又称茶扒,形状像汤匙所以称茶匙,其主要用途是挖取泡过的茶壶内茶叶,茶叶冲泡过后,往往会会紧紧塞满茶壶,加上一般茶壶的口都不大,用手挖出茶叶既不方便也不卫生,故皆使用茶匙。14.茶荷的使用方法:茶荷的功用与茶则、茶漏类似,皆为置茶的用具,但茶荷更兼具赏茶功能。主要用途是将茶叶由茶罐移至茶壶。主要有竹制品,既实用又可当艺术品,一举两得。没有茶荷时可用质地较硬的厚纸板折成茶荷形状使用之。茶具的保养方法茶具紫砂壶是喝茶人的珍宝,但要使紫砂壶表现出真正的个性,就要有正确的养壶方法,泡壶是最好的养壶方法,具体可分以下六点:彻底将内外洗净无论是新壶还是旧壶,养之前要把壶身上的蜡、油、污、茶垢等清除干净。切忌沾到油污紫砂壶最忌油污,沾一后必须马上清洗,否则土胎吸收不到茶水,全留下油痕。泡茶泡茶次数越多,壶吸收的茶汁就越多,土胎吸收到某一程度,就会透到壶表发出润泽如玉的光芒。擦与刷要适度壶表淋到茶汁后,用软毛小刷子,将壶中积茶销销刷洗,用开水冲净,再用清洁的茶巾稍加擦试即可,切忌不断地推搓。使用后清理晾干泡茶完毕,要将茶渣清除干净,以免产生异味,又需重新整理。让壶休息勤泡一段时间后,茶壶需要休息,使土胎能自然彻底干燥,再使用时才能更吸收。按这六步养亮的壶,虽养成的速度较慢,但亮度可经久,也不褪不怕人的手气触摸。紫砂壶的保养方法1.将壶与壶盖分开,放置在盛满水的干净的容器中,容器要足够大,水要盖没整个壶。2.容器中同时放入一些茶叶(您想用此壶来泡的茶叶),放在小火上慢慢煮开,小心看护,防止壶与壶盖或容器壁互相撞击而造成破损。3.慢慢的煮1小时左右,移去火源,让壶仍静置在有水覆盖的容器中,慢慢冷却,放置1天。4.次日,取出壶,倒去留在壶内的泥沙,清水小心淋壶洗涤。重复以上1-3步骤一次。5.次日,取出壶,用热水小心淋壶洗涤。经过此番处理,壶中的气孔均已打开,以待使用。茶具的配件介绍1.茶筒:盛放茶艺用品的器皿茶器筒2.茶匙:又称「茶扒」形状像汤匙所以称茶匙,其主要用途是挖取泡过的茶,壶内茶叶,茶叶冲泡过后,往往会紧紧塞满茶壶,加上一般茶壶的口都不大,用手挖出茶叶既不方便也不卫生,故皆使用茶匙。3.茶漏:茶漏则于置茶时放在壶口上,以导茶入壶,防止茶叶掉落壶外。4.茶则:茶则(茶勺)茶则为盛茶入壶之用具5.茶夹:又称「茶铲」茶夹功用与茶匙相同,可将茶渣从壶中挟出,也常有人拿它来挟着茶杯洗杯,防烫又卫生。6.茶针(茶通):茶针的功用是疏通茶壶的内网(蜂巢),以保持水流畅通当壶嘴被茶叶堵住时用来疏浚,或放入茶叶后把茶叶拨匀,碎茶在底,整茶在上。茶具的相关发展茶具古代饮茶茶具主要指盛茶、泡茶、喝茶所用器具。这一概念与今所说的茶具基本相同。唐宋以来的饮茶茶具在用料上主要是陶瓷,金属类饮茶茶具在唐宋以来是少见的。因为金属茶具泡茶远不如陶瓷品,所以是不能登上所谓茶道雅桌的,唐以来主要变化较大的饮茶茶具有:茶壶、茶盏(杯)和茶碗。而这几种茶具与饮茶文化的兴起有直接关系。茶壶茶壶在唐代以前就有了。唐代人把茶壶称“注子”,其意是指从壶嘴里往外倾水,据《资暇录》载:“元和初(公元806年,唐宪宗时)酌酒犹用樽杓……注子,其形若罂,而盖、嘴、柄皆具。”罂是一种小口大肚的瓶子,唐代的茶壶类似瓶状,腹部大便于装更多的水,口小利于泡茶注水。约到唐代末期,世人不喜欢“注子”这个名称,甚至将茶壶柄去掉,整个样子形如“茗瓶”,因没有提柄,所以又把“茶壶”叫“偏提”。后人把泡茶叫“点注”。就是根据唐代茶壶有“注子”一名而来。明代茶道艺术越来越精,对泡茶、观茶色、酌盏、烫壶更有讲究,要达到这样高的要求,茶具也必然要改革创新。比如明朝茶壶开始看重砂壶,就是一种新的茶艺追求。因为砂壶泡茶不吸茶香,茶色不损,所以砂壶被视为佳品。据《长物志》载:“茶壶以砂者为上,盖既不夺香,又无热汤气。”说到宜兴砂壶几乎无人不知。而宜兴砂壶正是明朝始有名声。据史料记载说,明朝宜兴有一位名叫供春的陶工是使宜兴砂壶享誉的第一人。《阳羡名陶录》记载说:“供春,吴颐山家僮也。”吴颐山是一位读书人,在金沙寺中读书,供春在家事之余,偷偷模仿寺中老僧用陶土搏坯,制做砂壶。结果做出的砂壶盛茶香气很浓,热度保持更久,传闻出去,世人纷纷效仿,社会出现争购“供春砂壶”的现象。供春真姓“龚”。所以也写成,‘龚春”砂壶。此后又有一个名叫时大彬的宜兴陶工,用陶土,或用染颜色的硇砂土制作砂壶。开始,时大彬模仿“供春”砂壶,壶形比“供春”砂壶更大,一次时大彬到江苏太仓做生意,偶在茶馆中听到“诸公品茶施茶之论。”顿生感悟,回到宜兴后始作小壶。其壶“不务妍媚,而朴雅坚粟,妙不可思……前后诸名家,并不能及。”《画航录》说:“大彬之壶,以柄上拇痕为识。”是说世人以壶柄上识有时大彬拇指印者为贵。从此宜兴砂壶名声远布,流传至今,还是人见人爱的精制茶具。茶盏、茶碗古代饮茶茶具主要有“茶椀”(碗)、“茶盏”等陶瓷制品。茶盏在唐以前已有,《博雅》说:“盏杯子。”宋时开始有“茶杯”之名。见《陆游诗》云:“藤杖有时缘石瞪,风炉随处置茶杯。”现代人多称茶杯或茶盏。茶盏是古代一种饮茶用的小杯子,是“茶道”文化中必不可少的器具之一。大家知道,中国茶文化兴起于汉唐、盛于宋代。茶盏也随同茶文化的盛起而有较大的变化。宋代茶盏非常讲究陶瓷的成色,尤其追求“盏”的质地、纹路细腻和厚薄均匀。据宋蔡襄《茶录》载:“茶白色、宜黑盏,建安所造者纣黑,纹路兔毫,其杯微厚,熁火,久热难冷,最为要用,出他处者,或薄或色紫,皆不及也。其青白盏,斗试家自不用。”依这段史料,可以看出,如盛白叶茶,就选用黑色茶盏,说明当时已经注意到茶具的搭配关系。搭配的目的就是为了有更好的茶色与茶香。宋代建安(今福建建瓯)制造的一种稍带红色的黑茶盏,被时人看作是佳品,其次可以看到,当时评赏茶盏的质量,还有茶盏表面的细纹,如建安的绀黑茶盏已经精制到“纹路兔毫”的地步,足见陶艺水平很高。再者看“熁火”。“熁火”之意见《广韵》曰“火气上”,又《集韵》“火通也”,熁音协,含烫意。这里“熁火”实指茶杯中热气的散发程度,明清时期,江苏的宝应、高邮一带把“熁火”称为“烫手”。宋代建安生产的“绀黑盏”比其它地区产品要厚,所以捧在手中有“久热难冷”的好处。因此被看作是宋代茶盏一流产品。古今茶具的区别与联系古代茶具与现代茶具的概念稍有不同。唐宋时期所言的“茶具”似有大概念与小概念之分。如唐、宋、元、明许多诗人笔下的“茶具”主要指与饮茶有关的茶罏、茶壶、茶杯等器具,所以是小概念的。从大概念来看,依唐文学家皮日休《茶具十咏》所指出的有十大件,其中包括制茶、盛茶、烘焙茶具、饮茶有关的器具,甚至包括茶人、茶舍。又按《云溪友议》提到有“二十四种”茶具,显然,后两者是大概念的茶具,这一概念与今有许多不同。「茶」、「壶」两者在中国的饮茶文化上,是有著相当大的关联性且密不可分。喝茶讲究茶汤之香气、韵味,而茶壶的欣赏在於外观的视觉、内在骨胎质料的坚润性及吸收茶汤后的肌理变化。茶壶的把玩、鉴赏,亦随著每个人欣赏的角度与层次而异,不论是具有历史年代价值的古壶、宜兴壶、手拉坯壶或是具有台湾文化色彩的陶壶,都各有其吸引人之处。茶壶的好坏也不是以价格的高低去衡量,璞石之中含有璧玉,从一个创作者的作品,可看出其所下的苦心和它的精神内涵,这是需要慧眼者与其产生共鸣的。选购时,应考虑其实用性及艺术性兼具,但最重要的还是茶壶的原料、烧成。茶壶的造型变化多端、层出不穷,由于市场的变革,使得许多茶具徒有外形,而根本谈不上基本的实用要求。许多人赶著「玩茶壶」的风潮,盲目抢购,至于什么是好玩的茶壶?还是要您用「心」来体会。
@秦亚萍15166770624:10种餐巾折花杯花的步骤用文字解说怎么折-餐巾折花有10种基本折叠方法:正方折叠、长方折叠、长方翻角折叠、条形折叠、三角折法、菱形折法、锯齿折叠、尖角折叠、提取翻折、翻、折角折叠。分析如下:1、翻、折角折叠折将餐巾的一角或数角通过翻折造型,或折裥后进行翻折,用翻、折、裥组合的一种叠法。折角组合的叠比较麻烦,几角同时折裥,在组合时,必须十分细心,不能乱了次序。否则无法成形。
2、单荷花是最容量掌握的一种折花造型,不管是大型宴会,还是一般宴会或特殊的宴请,都可以选用这种花形,将口布叠成小方形,由中间向两侧捏成五折,将捏好的口布提起,将四片一一掰开形成荷花瓣形,放入杯中成单荷花。折单荷花的基本手法是方形口布折花法,掌握这种手法后,加以不同变化,就会折出翻荷花、双荷花、金鱼、仙人掌、月季花等多种花型。
3、将口布折成三角形,从三角形底部往上卷三分之二,然后将一层小角往下翻,由中间向上翻起,再将两个直筒向上翻,将两角做成圆形篮筐,放入杯内,双手将两角顶端插接成为花篮把,形成圆花篮,如加以变动可折成长花篮、海鸥、马蹄莲、竹节等。
4、折并蒂莲花采用长方形口布折花法,将口布叠成长方形,从里向外一一捏成四折。由中间折成W形,掰开花掰形成并蒂莲。在此基础上可折出牡丹花、双喇叭花、双月季花、千枝梅花。
5、将口布的对称两角向中心叠起,然后向外翻开,再将右角向里叠,将图整个翻过来,从右向左捏成五折,两手捏住五折的两端,向上窝,用左手攥住底部,右手将大角捏成嘴部,放入杯内形成驼鸟,驼鸟型采取菱形折叠法,掌握这种折法,在折驼鸟型的基础上,加以变化,可以折出水浮莲、鸡冠生蕊。
6、由中间向上抻起,用手攥住花心,右手将四个直边中间向上做成花瓣。再将四角向上做成大花瓣,放入杯内形成海棠花。折叠海棠花的花型采取提取翻折手法,在此基础上加以变化可以折出金钟花、蝴蝶花、玉兰花等。
7、将口布叠成三角形,将左右上下两角各向中心卷成斜筒形,用手攥住底部,然后将四角一翻开成花瓣,在此基础上,还可折成海燕、马莲花、玉免耳、对孔雀等、、
扩展资料:折叠标准餐巾的颜色与大小,餐巾应与台布配合,早餐可以用花格颜色与普通手帕相似,多为3.25至45公分,折叠简单或折成帐篷式即可。午餐和晚餐的餐巾以白色为主或其他一种颜色的,质料要用硬度的亚麻布,尺寸较大为60公分,如太软或小了就折叠不成型。这里介绍几种餐巾的折叠方法:帐篷型适合早餐或快餐用的餐巾,因为它是最简单的叠法,可用3.25公分的餐巾,折法:一手折叠餐巾,另一手推叠餐巾。先把叠角置于左上角,然后把A角与B角对折,成为一个三角形;第二个动作是把右姆指按着三角盐底边中心的上端,叠成一个帐篷型的餐巾。把帐篷的开口或尾尖部分向着客人。卷边帽型卷边帽型也是适合便餐用的餐巾,叠法简单,先把长方型餐巾对叠,然后把右三分之一部分向左重叠;把C往下卷成一个圆锥型帽子,然后把E及F两角往上折。尖帽型尖帽型也是适合便餐用的餐巾。叠法简单:①先把方型餐巾,对角折成三角形;②然后把左右3/4部分重折成尖形;③再把面前的一角折起来;④后面向后方上折拉平即成。僧帽型这是餐厅中常见的一种餐巾折法,样式大方,折叠容易:①先把方形餐巾对折成长方形;②第二步骤是折成菱形;③第三步骤是把菱形中横折成山形;④第四步骤是把左下角折压在右上角下;⑤再翻过来把右下角折压在左上角下;⑥在下方开口处平均分开,即成僧帽型。主教帽型①把餐巾叠为三角形;②把左右尖端向顶点;③把上端向下叠,其上下两个顶点距离;④把上面的三角形,向上叠;⑤翻过来,左右两个尖端重叠,一尖端插入另一尖端;⑥再翻过来,并把它竖立起来,像一个主教帽子。折扇型①把餐巾向内二折,第一指的上端与第二折的上端距离约6公分;②从左起打折,每一折的宽度约4公分;③用夹子把下端固结,然后把上端张开,成为个折扇。放置在盘中或杯中均可。鱼尾型这种形状的餐巾折成后放在玻璃杯中或盘上均可。折法:先把3.25公分的方巾对折成三角形,再扬二次,而后左右交叉折成鱼尾型即可。花瓣型先把方餐巾对折二次四层方形,再把每层向上折四层次,而后将背部折成柱形,置于杯中。卷筒型这种卷筒型适用小餐巾折叠,只要把餐巾直接折起来成圆筒,在中间腰部对折后置于杯中即成。蜡烛型这种蜡烛型也适用小餐巾折叠,先把餐巾对角线折一次成三角形再把下部向上折一小块,而后卷得很结实的柱形,在底部扎紧即成,可放置于水杯中。参考资料:百度百科:餐巾
@秦苑15545764224:折叠水杯是什么原理制作的?-在使用时很方便展开的折叠水杯。本实用新型包括杯体和杯盖,杯体是由两个侧杯体和杯体前后立面构成;所述的两个侧杯体上均设有倒Y型折叠痕,该折叠痕将每侧的侧杯体划分为两小部分侧杯体及侧杯体底面三部分
@魏幻波15526195205:月经杯如何使用-很多女性朋友都害怕自己来月经的时候弄的周围都是,这样不仅很难处理,而且回让自己陷入一个特别尴尬的场面,所以这时她们就想到了月经杯,希望通过这个可以避免一些尴尬的情况。那么你知道月经杯如何使用吗?下面我们就带着这个疑问跟着我一起来看看问题的正确答案吧。月经杯如何使用使用前请先将新的杯子清洁干净。硅胶的先用沸水煮5-6分钟来消毒杀菌,橡胶的不能煮!再以专用的月事杯清洗液清洁,或以中性或弱酸性的温和肥皂或沐浴精和清水彻底冲洗清洁。使用时,先洗净双手是必须的。把月经杯对径折叠,使用者保持坐或蹲的姿势,双腿张开,将月经杯放在阴道内即可。更换时,只需捏住短柄或月经杯底部将它取出,倒掉内容物,用清水或无香洗洁剂洗净就能再次使用,月经结束后可将其放在水中煮沸来消毒。保持放松,不要使骨盆肌肉紧张。这会让它疼痛或使杯子难以插入。骨盆肌肉是你用于停止和开始小便的肌肉。练习放松和收紧这些肌肉(又名凯格尔运动),就可以在放松时插入杯子。要有耐心,第一次插入总是最难的,所以如果你一开始觉得很困难,不要轻易放弃——但如果你非常沮丧就要休息一下。找到子宫颈。把手指放阴道感受一下子宫颈,这感觉就像你的鼻子。子宫颈是一个小的、粘糊糊的、中间有压痕的小块。将杯子对准你的宫颈会有所帮助。这样你就不会不小心戳到子宫颈,或使子宫颈占用杯子的所有空间。插入杯子。折叠杯子,然后用一只手拿着(杆朝下)。用另一只手分开阴唇,找到打开的阴道。把杯子以大约45度角推向你的耻骨,而不是垂直推。杯子应该会打开。月经杯会漏吗如果你放置正确了,让它稳稳的贴着你的阴道,形成一个真空的环境,那么只要杯子没有装满,经血就不会漏出来。不仅这样,月经杯最让人激动的地方就是,基本不用换啊。我买的是小号,在量多的头两天,月经杯接了满满一杯但没有漏出来。带上月经杯的一整天,我各种花样作死都没有染红裤子也没有不适感,比如早晨猛踩单车上班、狂跑赶火车、打羽毛球……麻麻再也不用担心我霸气侧漏了。睡觉时的体验尤其让我为月经杯叫好。以前用姨妈巾时,晚上很难睡安稳,你们懂的。用棉条时情况好很多,各种睡姿都hold得住。但量多的日子,我还是会为了保险起见垫一片护垫。而当我发现月经杯不会因为身子躺平了而后漏之后,我就只在睡觉前稳稳塞好小杯子,然后屁颠屁颠地裸睡了。如果有妹妹因为害怕传说中的中毒休克症(TSS)而不敢在用棉条时睡懒觉的话,月经杯就是你的福音了,它的材料和设计都不会导致TSS。
@蒋园13053051416:茶道工具名称与使用方法-有很多的茶具是大家熟悉的,那么大家有了解茶道工具的食用方法吗?下面是我精心为你整理的茶道工具名称与使用方法,一起来看看。茶道工具名称1.主茶具主茶具乃泡茶、饮茶主要的用具,主要有茶壶、茶船、茶盅、茶杯、杯托、盖碗、冲泡器等。(1)茶壶用以泡茶的器具。也可直接用茶壶来泡茶,独自酌饮。也可用小茶壶当茶盅用。茶壶由壶盖、壶身、壶底和圈足四部分组成。壶盖有孔、钮、座等细部。壶身有口、延(唇墙)、嘴、流、腹、肩、把(柄、板)等细部。由于壶的把、盖、底、形的细微部分的不同,壶的基本形态就有近200种。以把划分:①侧提壶:壶把为耳状,在壶嘴的对面。②提梁壶:壶把在盖上方为虹状者。③飞天壶:壶把在壶身一侧上方为彩带飞舞状。④握把壶:壶把圆直形与壶身呈90°状。⑤无把壶:壶把省略,手持壶身头部倒茶。以盖划分:①压盖:盖平压在壶口之上,壶口不外露。②嵌盖:盖嵌入壶内,盖沿与壶口平。③截盖:盖与壶身浑然一体,只显截缝。以底划分:①捺底:将壶底心捺成内凹状,不另加足。②钉足:在壶底上加上三颗外突的足。③加底:在壶底四周加一圈足。以有无滤胆分:①普通壶:上述的各种茶壶,无滤胆。②滤壶:在上述的各种茶壶中,壶口安放一只直桶形的滤胆或滤网,使茶渣与茶汤分开。(2)茶船承放茶壶等的垫底器具,有竹木、陶瓷及金属制品。既可增加美观,又可防止茶壶烫伤桌面。其主要种类有:①盘状:船沿矮小,整体如盘状,侧平视茶壶形态完全展现出来。②碗状:船沿高耸,侧平视只见茶壶上半部。③双层状:茶船制成双层,上层有许多排水小孔,使冲泡溢出之水流入下层的储水器。(3)茶盅亦称茶海、公道杯、公平杯,用于盛放和分斟茶汤。将茶汤及时斟于茶海中,可避免茶叶久泡而苦涩。其主要种类有:①壶式盅:壶形,或以茶壶代替。②圈顶式盅:将壶口部分或全部向外延拉成一翻边,以作把手。有盖或无盖。③杯式盅:杯形,有把或无把,从盅身拉出一个简单的倒水口。(4)品饮杯盛放泡好的茶汤并饮用的器具。其种类有:①翻口杯:杯口向外翻出似喇叭状。②敞口杯:杯口大于杯底,也称盏形杯。③直口杯:杯口与杯底同大,也称桶形杯。④收口杯:杯口小于杯底,也称鼓形杯。⑤把杯:附加把手的茶杯。⑥盖杯:附加盖子的茶杯,有把或无把。(5)闻香杯直口高杯,用来闻嗅留在杯里的香气之器具。此杯容积和品茗杯一样,但杯身较高,容易聚香。(6)杯托茶杯的垫底器具。其种类有:①盘形:托沿矮小呈盘状。②碗形:托沿高耸,茶杯下部被托包围。③高脚形:杯托下有一圆柱脚。④圈形:杯托中心留一空洞,洞沿上下有竖边,上固定杯底,下为托足。⑤复托形:高脚托的托碟中心再有一个碗形或碟形的小托,小托承托茶盏或茶碗。(7)茶碗泡茶器具,或盛放茶汤作饮用器具。其形状有:①圆底形:碗底呈圆形。②尖底形:碗底呈圆锥形,常称为茶盏。(8)盖碗由盖、碗、托三部件组成,泡饮合用器具或可单用。(9)大茶杯泡饮合用器具。多为长桶形,有把或无把,有盖或无盖。(10)冲泡盅、冲泡器冲泡盅用以冲泡茶叶的杯状物,盅口拉出一斜口为出水口。冲泡器是指杯盖连接一滤网,中轴可以上下提压如活塞状,既可使冲泡的茶汤均匀,又可以使渣与茶汤分开。2.辅助用品泡茶、饮茶时所需的各种辅助器具,以增加美感,方便操作。(1)铺垫是茶席整体或局部物件摆放下的各种铺垫、衬托、装饰物的统称,常用棉、麻、化纤、竹、草杆织编而成。铺垫的形状一般有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菱形、圆形、椭圆形、多边形和不确定形。铺垫的类型有:①织品类:棉布、麻布、化纤、蜡染、印花、毛织、织锦、绸缎、手工编织等。②非织品类:竹编、草杆编、树叶铺、纸铺、石铺、瓷砖铺等。(2)茶盘摆置茶具,用以泡茶的基座。用竹、木、金属、陶瓷、石等制成,有规则形、自然形、排水形等多种。(3)茶巾用以擦洗、抹拭茶具的棉织物,或用来抹干泡茶、分茶时溅出的水滴,或用来吸干壶底、杯底之残水;或在注水、续水时托垫壶流底部,也可用来擦拭清洁桌面。(4)茶巾盘放置茶巾的用具。竹、木、金属、搪瓷等均可制作。(5)奉茶盘用以盛放茶杯、茶碗、茶食或其他茶具的盘子,向客人奉茶和茶食时也使用,常用竹、木、塑料、金属制作而成。(6)茶荷是控制置茶量的器皿,用竹、木、陶、瓷、锡等制成。同时可作观赏干茶样和置茶分样用。(7)茶则则者,准则也,可衡量茶叶用量,确保投茶量准确。用它从茶叶罐中取茶入壶或杯,多为竹木制品。(8)茶匙取茶或搅拌茶汤用具。常与茶荷搭配使用,从贮茶器中取干茶。(9)茶夹用来清洁杯具或夹取杯具,或将茶渣自茶壶中夹出。(10)茶针由壶嘴伸入流中疏通茶叶阻塞,使之出水流畅的工具,以竹、木制成。(11)茶箸形同筷子,也用于夹出茶渣,在配合泡茶时亦可用于搅拌茶汤。(12)渣匙从泡茶器具中取出茶渣的用具,常与茶针相连,即一端为茶针,另一端为渣匙,用竹、木制成。(13)茶漏圆环形小漏斗,当用小茶壶泡茶时,投茶时将其置壶口,使茶叶从中漏进壶中,以防茶叶洒到壶外。(14)箸匙筒插放茶箸、茶匙、茶夹、茶针等的有底筒状器物。箸匙筒及茶则、茶匙、渣匙、茶夹、茶漏(15)茶拂用以刷除茶荷上所沾茶末之具。(16)盖置承托壶盖、盅盖、杯盖的器具,既保持盖子清洁,又避免沾湿桌面。其种类有:①托垫式:形似盘式杯托。②支撑式:圆柱状物,从盖子中心点支撑住盖;或筒状物,从盖子四周支撑。(17)壶垫圆形垫壶织品,保护茶壶。(18)滤斗(滤网)过滤茶汤碎末用。网为金属丝制,缘边金属或瓷质。(19)滤斗架承托滤斗用。有金属螺旋状,有瓷质双手合掌状、单手伸指状。滤斗架及滤斗(滤网)(20)计时器用以计算泡茶时间的工具,有定时钟和电子秒表,可以计秒的为佳。(21)茶食盘置放茶食的用具,用瓷、竹、金属等制成。(22)茶叉取食茶食用具,金属、竹、木制。(23)餐巾纸垫取茶具、擦手、拭杯沿用。(24)消毒柜用以烘干茶具和消毒灭菌。3.备水器(1)煮水器由汤壶和茗炉两部分组成,炉以热源分有电炉、酒精炉、炭炉、燃气炉等。常见的“茗炉”,炉身为陶器,或金属制架,中间放置酒精灯。茶艺馆及家庭使用最多的是“随手泡”,用电烧水,方便实用。(2)暖水瓶贮放开水用。一般用居家使用的热水瓶即可,如去野外郊游或举行无我茶会时,需配备施行热水瓶,以不锈钢双层胆者为佳。(3)水方贮放清洁用水的器皿。(4)水注盛水的壶形容器。功用是将冷水注入煮水器内加热,或将开水注入壶(杯)中温器、调节冲泡水温。形状近似壶,口较一般壶小,而流特别细长,多为陶瓷制品。(5)水盂盛放弃水、茶渣以及尝点心时废弃的果壳等物的器皿,多用陶瓷制作而成,亦称“滓盂”。4.备茶器(1)茶样罐(筒)用于盛放茶样的容器,体积较小,装干茶30-50克即可。以陶器为佳,也有用纸或金属制作。(2)贮茶罐(瓶)贮藏茶叶用,可贮茶250-500克。为密封起见,应用双层盖或防潮盖,金属或瓷质均可。(3)茶瓮(箱)涂釉陶瓷容器,小口鼓腹,贮藏防潮用具。也可用马口铁制成双层箱,下层放干燥剂(通常用生石灰),上层用于贮藏,双层间以带孔搁板隔开。5.盛运器(1)提柜用以存储泡茶用具及茶样罐的木柜,门为抽屉式,内分格或安放小抽屉,可携带外出泡茶用。(2)都篮竹编的有盖提篮,放置泡茶用具及茶样罐等,可携带外出泡茶。(3)提袋携带泡茶用具及茶样罐、泡茶巾、坐垫等物的多用袋,用人造革、帆布等制成的背带式袋子。(4)包壶巾用以保护壶、盅、杯等的包装布,以厚实而柔软的织物制成,四角缝有雌雄搭扣。(5)杯套用柔软的织物制成,套于杯外。6.泡茶席(1)茶车可以移动的泡茶桌子,不泡茶时可将两侧台面放下,搁架向对关闭,桌身即成一柜,柜内分格,放置必备泡茶器具及用品。(2)茶桌用于泡茶的桌子。长约120-150厘米,宽约60-80厘米。(3)茶(椅)凳泡茶时的坐具,高低应与茶车或茶桌相配。(4)坐垫在炕桌上或地上泡茶时,用于坐、跪的柔软垫物。大都为60厘米×60厘米的方形物,或60厘米×45厘米的长方形物,为方便携带,可制成折叠式。7.茶室用品(1)屏风遮挡非泡茶区域或作装饰用。(2)茶挂挂在墙上营造气氛的书画艺术作品。(3)花器插花用的瓶、篓、篮、盆等物。茶道工具的使用方法1.盖碗的使用方法:盖碗或称盖杯,分为茶碗、碗盖、托碟三部份,置茶三公克于碗内,冲水,加盖五~六分钟后饮用。以此法泡茶,通常喝上一泡已足,至多再加冲一次。2.茶挟的使用方法:又称茶筷,茶挟功用与茶匙相同,可将茶渣从壶中挟出。也常有人拿它来挟着茶杯洗杯,防烫又卫生。3.茶针的使用方法:茶针的功用是疏通茶壶的内网(蜂巢),以保持水流畅通。4.茶杯的使用方法:茶杯的种类、大小应有尽有。喝不同的茶用不同的茶杯。近年来更流行边喝茶边闻茶香的闻香杯。根据茶壶的形状、色泽,选择适当的茶杯,搭配起来也颇具美感。为便于欣赏茶汤颜色,及容易清洗,杯子内面最好上釉,而且是白色或浅色。对杯子的要求,最好能做到“握拿”舒服,"就口"舒适,"入口"顺畅。5.茶盘的使用方法:用以承放茶杯或其他茶具的盘子,以盛接泡茶过程中流出或倒掉之茶水。也可以用作摆放茶杯的盘子,茶盘有塑料制品、不锈钢制品,形状有圆形、长方形等多种。6.茶船的使用方法:用来放置茶壶的容器,茶壶里塞入茶叶,冲入沸开水,倒入茶船后,再由茶壶上方淋沸水以温壶。淋浇的沸水也可以用来洗茶杯。又称茶池或壶壶承,其常用的功能大致为:盛热水烫杯、盛接壶中溢出的茶水、保温。7.煮水器的使用方法:泡茶的煮水器在古代用风炉,目前较常见者为酒精灯及电壶,此外尚有用瓦斯炉及电子开水机,自动电炉。8.茶漏的使用方法:茶漏则于置茶时,放在壶口上,以导茶入壶,防止茶叶掉落壶外。9.茶巾的使用方法:茶巾又称为茶布,茶巾的主要功用是干壶,于酌茶之前将茶壶或茶海底部衔留的杂水擦干,亦可擦拭滴落桌面之茶水。10.茶叶罐的使用方法:储存茶叶的罐子,必须无杂味、能密封且不透光,其材料有马口铁、不锈钢、锡合金及陶瓷。11.茶则的使用方法:茶则为盛茶入壶之用具,一般为竹制。12.茶海的使用方法:茶海又称茶盅或公道杯。茶壶内之茶汤浸泡至适当浓度后,茶汤倒至茶海,再分倒于各小茶杯内,以求茶汤浓度之均匀。亦可于茶海上覆一滤网,以滤去茶渣、茶末。没有专用的茶海时,也可以用茶壶充当。其大致功用为:盛放泡好之茶汤,再分倒各杯,使各杯茶汤浓度相若,沉淀茶渣。13.茶匙的使用方法:茶匙又称茶扒,形状像汤匙所以称茶匙,其主要用途是挖取泡过的茶壶内茶叶,茶叶冲泡过后,往往会会紧紧塞满茶壶,加上一般茶壶的口都不大,用手挖出茶叶既不方便也不卫生,故皆使用茶匙。14.茶荷的使用方法:茶荷的功用与茶则、茶漏类似,皆为置茶的用具,但茶荷更兼具赏茶功能。主要用途是将茶叶由茶罐移至茶壶。主要有竹制品,既实用又可当艺术品,一举两得。没有茶荷时可用质地较硬的厚纸板折成茶荷形状使用之。茶道工具保养方法彻底将内外洗净无论是新壶还是旧壶,养之前要把壶身上的蜡、油、污、茶垢等清除干净。切忌沾到油污紫砂壶最忌油污,沾一后必须马上清洗,否则土胎吸收不到茶水,全留下油痕。泡茶泡茶次数越多,壶吸收的茶汁就越多,土胎吸收到某一程度,就会透到壶表发出润泽如玉的光芒。擦与刷要适度壶表淋到茶汁后,用软毛小刷子,将壶中积茶销销刷洗,用开水冲净,再用清洁的茶巾稍加擦试即可,切忌不断地推搓。使用后清理晾干泡茶完毕,要将茶渣清除干净,以免产生异味,又需重新整理。让壶休息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