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是指什么年代?

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是指什么年代?

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是指什么年代?

1、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是指什么年代?三十而立,四十不惑出自《论语·为政》。

2、原文为: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孔子在他十五岁的时候,立志要作学问,经过十五年的努力,根据他的人生阅历,到了三十岁而“立”。

3、这是孔子对于自己在30岁时所达到人生状态的自我评价,并不是他的人生追求。

4、后人往往把三十而立中的立解读为成家立业,这可不是孔子的本意。

5、孔子说他“三十而立”,是指他这个时候懂得礼数,言行得当。

6、在现代社会,在30岁的年纪,自我人格完全独立,并对社会和人生都有了相对明确的认知,具有承担社会和家庭的责任感。

7、“四十不惑”的意思并非是一个人到了四十岁,就没有什么迷惑了。

8、孔子“四十不惑”是说自己在学术方面融会贯通,并且也有了自己做人的基本原则,在这些方面已经相当成熟了。

9、三十而立当然是这人到了三十岁的时候,四十不惑也就是人在四十岁的年纪。

10、人在每一个年龄段都有不同的说法,五十知天命,六十花甲,七十古稀,八十耄耋。

11、这些是指对于某个年龄段的人们真实写照。

12、那么三十而立四十不惑就是指三四十岁的年代。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