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屈原的简要事迹10字左右

屈原的简要事迹10字左右

屈原的简要事迹10字左右

1、屈原的简要事迹10字左右?战国时期,楚秦争霸,诗人屈原很受楚王器重。

2、然而,屈原的主张遭到了以上官大夫晋商为首的守旧派的反对,他不断地在楚怀王面前诋毁屈原。

3、楚怀王渐渐疏远了屈原,有远大抱负的屈原深感苦恼。

4、带着难以抑制的惆怅和悲愤,写出了《离骚》《天香》等不朽诗篇。

5、在吴公之前的229年,秦国攻占了楚国的八个城市,然后派遣使节邀请楚怀王与秦国媾和。

6、屈原识破秦王的阴谋,冒着生命危险入宫陈述自己的利益。

7、楚怀王没有听从,而是把屈原驱逐出了首都。

8、楚怀王如期赴会,一到秦国就被囚禁。

9、楚怀王悔恨交加,三年后死于秦国。

10、楚王即位后不久,秦王出兵攻打楚国,楚王仓皇退守,秦军攻占郢城。

11、在流放途中,屈原听到了突然死亡和邕城被袭的噩耗,但他绝望极了,他叹了口气,纵身跳入汹涌的古洛河。

12、屈原的故事江上的渔夫和岸上的人们听说屈原大夫投河自尽,都来到江边打捞屈原的尸体。

13、他们把粽子和鸡蛋陆续带到河里,他们中的一些人还把雄黄酒倒入王中,这样药物可以使龙和水兽昏迷,防止屈原的身体受到伤害。

14、此后,每年五月初——屈原投江殉难,楚国人民都要到江边划龙舟,抛粽子,纪念这位伟大的爱国诗人,端午节的习俗也就这样流传下来了。

15、屈原(约公元前340年—公元前278年),芈姓,屈氏,名平,字原,又自云名正则,字灵均,出生于楚国丹阳秭归(今湖北宜昌),战国时期楚国诗人、政治家。

16、楚武王熊通之子屈瑕的后代。

17、少年时受过良好的教育,博闻强识,志向远大。

18、早年受楚怀王信任,任左徒、三闾大夫,兼管内政外交大事。

19、提倡“美政”,主张对内举贤任能,修明法度,对外力主联齐抗秦。

20、因遭贵族排挤诽谤,被先后流放至汉北和沅湘流域。

21、楚国郢都被秦军攻破后,自沉于汨罗江,以身殉楚国。

22、屈原是中国历史上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中国浪漫主义文学的奠基人,“楚辞”的创立者和代表作家,开辟了“香草美人”的传统,被誉为“楚辞之祖”,楚国有名的辞赋家宋玉、唐勒、景差都受到屈原的影响。

23、屈原作品的出现,标志着中国诗歌进入了一个由大雅歌唱到浪漫独创的新时代,其主要作品有《离骚》《九歌》《九章》《天问》等。

24、以屈原作品为主体的《楚辞》是中国浪漫主义文学的源头之一,对后世诗歌产生了深远影响。

25、成为中国文学史上的璀璨明珠,“逸响伟辞,卓绝一世”。

26、“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的“求索”精神,成为后世仁人志士所信奉和追求的一种高尚精神。

27、1953年,在屈原逝世2230周年之际,世界和平理事会通过决议,确定屈原为当年纪念的世界四大文化名人之一。

28、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屈原(约公元前340-前2,中国古代伟大的爱国诗人。

29、汉族,出生于楚国丹阳,名平,字原。

30、战国时期楚国贵族出身,任三闾大夫、左徒,兼管内政外交大事。

31、他主张对内举贤能,修明法度,对外力主联齐抗秦。

32、后因遭贵族排挤,被流放沅、湘流域。

33、公元前278年秦将白起一举攻破楚国首都郢都。

34、忧国忧民的屈原在长沙附近泪罗江怀石自杀,端午节据说就是他的忌日屈原(前340-前278),名平,字原。

35、楚辞的创立者和代表作者。

36、屈原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浪漫主义、爱国主义诗人。

37、他是楚国贵族,早年受楚怀王信任,为左徒,主张制定法纪,选用贤能,联齐抗秦。

38、后受贵族排挤不被重用,被流放汗北、江南,最后自沉汨罗江。

39、作品有《离骚》、《天问》、《九章》、《九歌》等。

40、政治斗争中失利的屈原把一腔忠怨之情倾注于诗歌创作,从而获得了巨大的成功。

41、屈原的诗歌连同他高尚的人格,早已化为人类历史夜空中的一颗明星,在无尽的暗夜中,永远温暖我们的心灵。

42、周赧王十九年(前296年),楚怀王死于秦国,秦国将他的尸体送回楚国安葬。

43、诸侯由此认为秦国不义。

44、秦、楚绝交。

45、屈原被免去三闾大夫之职,放逐江南。

46、他从郢都出发,先到鄂渚,然后入洞庭。

47、周赧王二十年(前295年),屈原到达长沙,在这楚先王始封之地遍览山川形势,甚起宗国之情。

48、周赧王二十二年(前293年),楚顷襄王六年,秦国派白起前往伊阙攻打韩国,取得重大胜利,斩首二十四万。

49、秦国于是送给楚王书信说:“楚国背叛秦国,秦国准备率领诸侯讨伐楚国,决一胜负。

50、希望您整顿士卒,得以痛快地一战。

51、”楚顷襄王不忘欲反”的感情,又指出,怀王最后落到客死他国的下场,就是因为“其所谓忠者不忠,而所谓贤者不贤也”。

52、屈原生活的年代,正是楚国下滑的年代。

53、当时的国君楚怀王很器重他,任命他为左徒,无论议论内政和外交都让他参与,引起同僚上官大夫对他的嫉妒,经常在怀王面前说屈原的坏话。

54、久而久之,屈原失去了怀王的信任,被降为大夫,成为只管宗教祭祀的闲官。

55、屈原主要事迹30字。

56、屈原极力反对秦楚联合对抗齐国。

57、但刚愎自用的楚怀王不听屈原的忠告,取消了他参与政事的资格。

58、几年以后,秦国又反手攻打楚国,楚国屡败,怀王又起用屈原出使齐国,意在联齐抗秦。

59、屈原曾任楚国左徒、三闾大夫,兼管内政外交大事。

60、屈原(约公元前340—公元前278年),芈姓,屈氏,名平,字原,又自云名正则,字灵均,出生于楚国丹阳秭归(今湖北宜昌),战国时期楚国诗人、政治家。

61、楚武王熊通之子屈瑕的后代。

62、少年时受过良好的教育,博闻强识,志向远大。

63、早年受楚怀王信任,任左徒、三闾大夫,兼管内政外交大事,因遭贵族排挤诽谤,被先后流放至汉北和沅湘流域。

64、楚国郢都被秦军攻破后,自沉于汨罗江,以身殉楚国。

65、屈原早年受楚怀王信任,且有楚国第一诗人的美称,任三闾大夫,常与楚怀王商议国事,主张楚国齐国联合,共同抗衡秦国,多次反对楚怀王与秦国交好的举动。

66、在秦昭王扣留楚怀王之后,屈原继续辅佐楚顷襄王。

67、楚顷襄王六年(前293年)楚顷襄王谋划再与秦国讲和。

68、屈原斥责楚顷襄王和子兰,楚顷襄王大怒,屈原被驱除出楚国都郢都,被流放于更偏远的江南地区,历时十八年。

69、屈原,公元前340年生于战国末期楚国丹阳。

70、他忠事楚怀王,却屡遭排挤,怀王死后又因顷襄王听信谗言而被流放,最终于公元前278年五月初五投汨罗江而死。

71、屈原,楚国人,曾因政见与当时执政者不合,遭到小人陷害,不能实现政治理想,身投汨罗江。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