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芒种 范成大

芒种 范成大

芒种 范成大

1、芒种范成大?品读宋代范成大《梅雨五绝》,了解芒种。

2、芒种,又名“忙种”,是二十四节气之第九个节气,夏季的第三个节气,干支历午月的起始。

3、芒种,是“有芒之谷类作物可种”的意思。

4、乙酉甲申雷雨惊,乘除却贺芒种晴。

5、插秧先插蚤籼稻,少忍数旬蒸米成。

6、——宋代:范成大《梅雨五绝》这是范成大的《梅雨五绝》,写得就是芒种时节的景象。

7、既然是芒种时节、梅雨时期,所以“乙酉”就不可能指年份,按照推算,乙酉年应该是1165年,那时范成大39岁,还在做校书郎和国史院编修官呢(我简单解释一下,校书郎这个职务有点类似现在的编辑校对工作,专门校对史籍资料;而国史院编修官,在宋朝开始才有的,主要负责文献、历史修撰工作。

8、)而他大部分关于田园的诗词都在晚年所作,时间和地点都不符,所以乙酉不是指年份,更不可能指月份,所以诗中的“乙酉”应该指的是乙酉日,而“甲申”则是指时辰,即下午三点到五点之间。

9、第一句的意思即芒种那天下午三点到五点的时候雷声响动、雨水骤降。

10、“乘除却贺芒种晴”,这句又是什么意思呢?这里的“乘除”与现在的“加减乘除”的意思可以不一样,这里的“乘除”是比喻自然界中的盛衰变化。

11、也就是说梅雨时节天气变化不定,一会下雨,一会又晴朗。

12、所以,一二句表达诗人感叹芒种时节天气变幻不定,但只要天晴就是值得庆贺的事。

13、为什么呢?因为梅雨时节的雨总下个不停,难得有晴朗的时候。

14、而一旦天晴,就要抓紧时间插秧了。

15、插什么秧?当然先插“蚤籼稻”啦。

16、“蚤籼稻”即“早籼稻”,一般在南方种的比较多,从诗中也可以反映出在宋朝,南方已经开始种籼稻了。

17、没种过稻谷的人估计不太清楚什么是籼稻,其实袁隆平的杂交水稻就是从籼稻开始选种的。

18、籼稻米粒比较细长,饭比较松软,口感较好。

19、什么要种早籼稻呢?因为“少忍数旬蒸米成”。

20、早籼稻比较早熟,所以诗人才说“少忍数旬”。

21、只需要再忍耐些时日,心中的早籼稻就可以吃上了。

22、从诗中可以看出,南宋时期,农民每到芒种时节,就到了青黄不接的时候,说明南宋时期,因为战争,农民并不富裕。

23、这就是从诗中读出当时的社会背景。

24、从范成大的《梅雨五绝》中,我们提到了芒种。

25、今年的芒种根据《中国天文年历》显示,将会这北京时间6月6日1时29分迎来“芒种”节气。

26、说到“芒种”,《月令七十二侯集解》:“五月节,谓有芒之种谷可稼种矣。

27、”大概意思是说有芒的麦子要快点收,有芒的稻子可以开始播种了。

28、当然,这个说法对于广东地区来说,不太适合。

29、但是对于长江以南的地区来说,的确如此。

30、所以范成大才说,芒种的时候,插秧先插蚤籼稻。

31、那么,我们就再读几首范成大的田园诗。

32、我感觉范成大的田园诗堪比晋陶潜、唐王维。

33、范成大的田园诗大都是在退隐石湖的十年中写的。

34、尤其是在淳熙十三年(1186年)写的《四时田园杂兴六十首》最著名。

35、这组诗共60首七言绝句,每12首为一组,分咏春日、晚春、夏日、秋日和冬日的田园生活。

36、而这六十首绝句,是货真价实写农村生活的,不像王维、孟浩然等田园诗,只是作为诗人静谧心境的外化而已,本质上说,王维孟浩然、甚至陶渊明,都没有真正深入农村、深入农民生活之中,他们的作品还停留这士大夫及隐士思想的层面。

37、但是范成大则不同,他是真正全面、真切地描写了农村生活的各种细节,是名副其实的反映农村生活的田园诗。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