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鬼节有哪些习俗

鬼节有哪些习俗

鬼节有哪些习俗

1、鬼节有哪些习俗?鬼节,顾名思义,与鬼有关的节日、祭祀鬼的节日。

2、鬼是在人类蒙昧时期,对生命的一种延伸。

3、东西方文化对于生命延伸的概念略有不同,但人死为鬼一直是鬼文化的主流。

4、鬼节有中西之分,在中国有很多鬼节,分别有七月半,清明节,三月三,十月初一等。

5、西方鬼节中有墨西哥鬼节等,但最著名的是万圣节。

6、放河灯河灯也叫“荷花灯”,河灯一般是在底座上放灯盏或蜡烛,中元夜放在江河湖海之中,任其漂泛。

7、放河灯的目的,是普渡水中的落水鬼和其他孤魂野鬼。

8、放河灯,尤数黄河里放灯壮观。

9、烧街衣这是香港自开埠以来一直保存至今的民间风俗。

10、一踏入农历七月,人们都会于入黑后,带备香烛、金银衣纸和一些祭品如豆腐、白饭在路边拜祭一番。

11、人们“烧街衣”的目的是让那些无依的孤魂有衣物御寒,有食物裹腹。

12、做茄饼民间认为,茄饼可以成为已故祖先前往盂兰盆会的干粮。

13、每到中元节这天,老南京人家家户户做茄饼,也就是把新鲜茄子切成丝,和上面粉,用油煎炸。

14、其实,茄饼如今已是一道再寻常不过的家常菜,想吃的话随时可以做一盘解解馋哦。

15、烧袱纸四川省俗以中元祭祖烧袱纸。

16、即将纸钱一叠、封成小封,上面写着收受人的称呼和姓名,收受的封数,化帛者的姓名及时间。

17、俗传七月十五鬼门关闭,各家都要“施孤送孩”。

18、吃濑粉在中元节那天,东莞有吃濑粉的习俗,而且几乎在整个东莞都通用。

19、当然,不同片区,吃濑粉的方法还是有所不同的。

20、祭祀土地和庄稼七月十五,民间还盛行祭祀土地和庄稼。

21、将供品撒进田地。

22、烧纸以后,再用剪成碎条的五色纸,缠绕在农作物的穗子上。

23、传说可以避免冰雹袭击,获得大秋丰收。

24、一些地方同时还要到后土庙进行祭祀。

25、定襄县民俗将麻、谷悬挂门首。

26、面塑七月十五节前,民间妇女盛行面塑活动,晋北地区最烈。

27、一家蒸花馍,四邻来帮忙。

28、首先根据家庭实有人数(包括出嫁的女儿及女婿、外孙,另过的儿子及媳妇、孙子等等),给每个人先捏一个大花馍。

29、送给小辈的花馍要捏成平型,称为面羊,取意羊羔吃奶双膝下跪,希望小辈不要忘记父母的养育之恩;送给老辈的花馍要捏成人型,称为面人,意喻儿孙满堂,福寿双全;送给平辈的花馍,要捏成鱼型,称为面鱼,意喻连年有余。

30、结语:放水灯,祭祖,布施这些习俗在我国的大部分地区都很常见,只是各地的具体操作不同,有些地区在农历鬼月中就开始祭祖,有些是七月十四祭祖,大部分则在七月十五祭祖。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