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陶渊明采菊的人生态度是乐观的嘛

陶渊明采菊的人生态度是乐观的嘛

陶渊明采菊的人生态度是乐观的嘛

1、陶渊明采菊的人生态度是乐观的嘛?陶渊明采菊的人生态度具有两面性:陶渊明在不同阶段有着不同的人生态度,可分为前期与后期之分。

2、陶渊明前期有着积极入世,大展抱负的的人生态度;到了后期,人生态度开始发生转变。

3、他鄙弃官场,淡泊名利,追求安逸知足的生活。

4、陶渊明陶渊明自小勤奋好学、博学儒家与道家的思想,深受儒家孔子济人救世思想的影响,有志之年心中就抱有远大的志向,渴望为人民、为社会、为国家奉献出自己的热情。

5、在二十岁时,陶渊明就开始了为实现政治理想的宦官生涯。

6、然而,十多年的官场生涯并没有实现陶渊明的理想,反而令他憎恨。

7、官场的黑暗、朝臣的奸污和政治的昏庸,让陶渊明不得不重新审视自己的人生态度。

8、最终,在督邮刘云检查公务时,他保持着自身高尚的人格“不为五斗米折腰”,毅然选择辞官归隐田居。

9、这个时候,陶渊明的人生态度已经发生了大转变。

10、陶渊明看透了仕途生涯注定是一条失败的道路,与自己的人格背道而驰。

11、于是,他选择了隐居的生活。

12、回到家乡耕耘着几亩田地,农作之余饮一杯薄酒,赏一片菊花海,远离世俗的纷扰,追求内心的平静,享受岁月的美好,如此生活妙不可言。

13、陶渊明后期追求隐居生活的人生态度有积极和消极的意义。

14、从积极的方面来讲:面对官场黑暗社会腐败,尽管陶渊明没有力量去改变它,但也没有被它改变,在这浑浊的尘世中仍然保持着自身的朴质纯洁,此高洁傲岸的品质是这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15、反之,陶渊明隐居田园生活不过是一种逃避现实的消极态度。

16、在他的田园诗中,随处可见的是他对污浊现实的厌烦和对恬静的田园生活的热爱。

17、在《归园田居》中,他将官场写成“尘网”,将身处其中比喻为“羁鸟”和“池鱼”,将退隐田园更是比喻为冲出“樊笼”,返回“自然”。

18、因为有实际劳动经验,所以他的诗中洋溢着劳动者的喜悦,表现出只有劳动者才能感受到的思想感情,如《归园田居》第三首就是有力的证明,这也正是他的田园诗的进步之处。

19、对现实的失望,迫使诗人回到诗歌中去构筑一个理想的社会,《桃花源诗并记》是他这一思想倾向的反映。

20、除田园诗之外,陶渊明还有歌咏勇士的诗,有充满爱国热情的诗,有消极避世的诗,由此可见其诗歌思想的复杂性。

21、总之,陶渊明的思想可以这样概括:通过泯去后天的经过世俗熏染的“伪我”,以求返归一个“真我”。

22、陶渊明看到了社会的腐朽,但没有力量支改变它,只好追求自身道德的完善。

23、他看到了社会的危机,但找不到正确的途径去挽救它,只好求救于人性的复归。

24、这在他自己也许能部分地达到,特别是在他所创造的诗境里,但作为医治社会的药方却是无效的。

25、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人生态度一方面是乐观,一方面是逃避。

26、他曾经当过祭酒,参军,县令等官职,但是,他对官场和世俗社会始终充满着厌倦,表露出不愿屈身逢迎的心态,存在“人生无常”“安于天命”的消极思想。

27、所以,回归自然,既是乐观,又是逃避。

28、陶渊明以鄙薄世俗的人生态度,一方面不甘同流合污、洁身自好的精神,另一方面更是出于对精神放旷的自由境界的追求,是乐观的人生态度。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