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港珠澳大桥怎么建起来的

港珠澳大桥怎么建起来的

港珠澳大桥怎么建起来的

1、港珠澳大桥怎么建起来的?桥的建造跨海大桥的修建,实际上和别的跨海大桥所用的技术相差不大,并没有太多特别的地方。

2、无非就是海底打桩,建桥墩,搭建桥梁等等……要说不同,最主要的区别在于,港珠澳大桥施工地点是外海,风高浪大,所面临的施工难度要比内海的跨海大桥要高得多。

3、港珠澳大桥工程最大的难度在于人工岛和海底隧道的建设,我们重点说一下这两个方面。

4、人工岛的建造人工岛的建造的难点在于时间上的限制,要说在海里造岛传统的土石方填海的方式,或者吹沙填海的方式,当时这两种方式一是造价高,二是时间周期长。

5、如果时间允许的话用传统方式慢慢造岛也未尝不可,当时港珠澳大桥是个系统工程,每个子工程都有严格的时间要求。

6、可以想象一下如果桥都建好了,岛还没造好,所有的工程人员、工程设备都等着岛,对人力、物力、财力是多大的浪费因此,人工岛工程必须要有快速成岛的方案,也就是后来采用的巨型钢圆筒快速成岛法。

7、两个人工岛外围用120个巨型的钢圆筒围住,然后再往里面吹沙,这样不论从稳定性还是效率上都有很大的优势。

8、造岛所用的钢圆筒,直径22米,高约5米~5米,有十几层楼那么高。

9、每个巨型圆筒的重达500吨左右,相当于一架空客A380的重量。

10、这些大型钢圆筒的生产车间,是在距离港珠澳大桥施工现场约1600多公里的上海长兴岛,然后用大型驳船经过几天几夜的海上长途跋涉运往施工现场。

11、横跨伶仃洋,连接香港、珠海、澳门三地的港珠澳大桥,拥有多项创世界纪录的指标,被国外媒体评为“现代世界七大奇迹之一”。

12、创下这样的世界奇迹,是中国人的骄傲,那么你想不想知道港珠澳大桥是如何建起来的呢?港珠澳大桥港珠澳大桥因为横跨伶仃洋的众多航道,以及受香港国际机场空管高度限制等因素的影响,大桥设计方案为桥-岛-隧结构。

13、西边以及靠近香港大屿山区域为跨海大桥,在伶仃洋航道附近设计为海底隧道,东西两个人工岛将跨海大桥和海底隧道连接起来。

14、下面我们将分桥、岛、隧的修建分别加以说明。

15、桥的建造跨海大桥的修建,实际上和别的跨海大桥所用的技术相差不大,并没有太多特别的地方。

16、无非就是海底打桩,建桥墩,搭建桥梁等等……要说不同,最主要的区别在于,港珠澳大桥施工地点是外海,风高浪大,所面临的施工难度要比内海的跨海大桥要高得多。

17、港珠澳大桥工程最大的难度在于人工岛和海底隧道的建设,我们重点说一下这两个方面。

18、港珠澳大桥人工岛的建造人工岛的建造的难点在于时间上的限制,要说在海里造岛传统的土石方填海的方式,或者吹沙填海的方式,当时这两种方式一是造价高,二是时间周期长。

19、如果时间允许的话用传统方式慢慢造岛也未尝不可,当时港珠澳大桥是个系统工程,每个子工程都有严格的时间要求。

20、可以想象一下如果桥都建好了,岛还没造好,所有的工程人员、工程设备都等着岛,对人力、物力、财力是多大的浪费。

21、港珠澳大桥因此,人工岛工程必须要有快速成岛的方案,也就是后来采用的巨型钢圆筒快速成岛法。

22、两个人工岛外围用120个巨型的钢圆筒围住,然后再往里面吹沙,这样不论从稳定性还是效率上都有很大的优势。

23、造岛所用的钢圆筒,直径22米,高约5米~5米,有十几层楼那么高。

24、每个巨型圆筒的重达500吨左右,相当于一架空客A380的重量。

25、这些大型钢圆筒的生产车间,是在距离港珠澳大桥施工现场约1600多公里的上海长兴岛,然后用大型驳船经过几天几夜的海上长途跋涉运往施工现场。

26、然后就是将这些巨无霸钢筒按照要求,一个一个地稳稳当当地插入海中泥面以下21米深,这个过程是通过八锤联动的振沉系统来实现的。

27、外围的钢筒放置工作完成以后,就是用吹沙船开始往里面吹沙了,最后成岛。

28、说起来好像挺简单,实际上,每个钢筒的下沉都是很费功夫的,因为有严格的技术参数要求,如两个钢筒之间的间距等等。

29、当然,并非放置完钢圆筒就完事了,还有更多的工作需要做,如在岛隧结合部提前预埋沉管;岛内地基的夯实、整平、以及钢筋混泥土修建岛内内部设施等等。

30、在人工岛建造的过程中,作为另外一个最重要的环节,海底隧道的建设也在同步进行。

31、海底隧道的建造(一)隧道基槽的挖掘盖房子要打地基,海底隧道的建设要求更高,因此对海底地基的处理是首先要做的。

32、用挖泥船清淤,整理好基槽,以备后续沉管的沉放安装。

33、基于大桥安全性考虑,海底基槽的施工要求高。

34、海中情况也比较复杂,从上往下分为海水、淤泥、粘土以及粉质粘土、砂。

35、第一步:用耙吸船粗挖淤泥。

36、像万顷沙号、广州号、赤湾号这样的耙吸挖泥船,自带动力可以边航行边吸泥,灵活高效。

37、第二步:挖土质较密、抗压性较强的粘土以及粉质粘土层,需要用到像粤航沣038号、华铨号挖泥船这样的抓斗式挖泥船进行粗挖。

38、只挖个大概深度就可以了,不要求特别精确。

39、港珠澳大桥第三步:用改装过的抓斗式挖泥船进行精挖,如“金雄”号。

40、改装过的金雄号是具有定深平挖功能的,基槽的深度基本上就在粘土以及粉质粘土层,同时还要完成整平的任务。

41、第四步:海水不断流动会将一些淤泥重新带入挖好的基槽中。

42、安放沉管前,还要对这些回淤再进行处理,这个任务就由清淤效率很高的绞吸式挖泥船(如改装后的捷龙号)来完成。

43、绞吸式挖泥船,通过吸泥管借助泵力来完成吸泥、运泥、卸泥整个过程,连续高效。

44、(二)沉管制造在海底基槽施工的同时,沉管的制造也是同步进行的。

45、沉管的体积和重量都非常大,每节长沉管长180米、宽38米、高5米,重达8万吨,堪比航母,不论是生产、运输还是安装都将是耗时耗力非常困难的。

46、因此,沉管的预制工厂不能离施工现场太远,最终沉管工厂厂址选在施工现场以南约13公里的桂山岛上,东边就是大屿海峡的深水航道,便于沉管的运输。

47、工厂分办公区、生活区、码头、预制区、混凝土生产区、浅坞区、深坞区。

48、每个月能生产一节沉管。

49、沉管的生产,最先做的就是在工厂车间对沉管的底部、侧板和中隔结构以及顶部进行钢筋捆扎,搭建沉管的框架结构。

50、然后进行模板的安装和混凝土的浇筑。

51、这些工作完成之后,沉管预制基本成形,然后将沉管从车间用特制的千斤顶推到外面的浅坞区,工人进行封门、止水带等部件的安装,防水、防腐等后续处理。

52、沉管基本上建造完毕,就等着运往施工现场。

53、(三)沉管运输和安装巨型沉管是如何运到前方施工现场的呢?在浅坞区对沉管的作业完成以后,会封闭两个坞门,然后对坞区进行灌水。

54、因为沉管内部是空的,两端有封门封闭,在水的浮力作用之下,会浮在水中,然后用设备将其横移到深坞区进行舾装,相关设备和装置会被装至沉管,等待出坞。

55、港珠澳大桥打开坞门,在水的浮力和拖船牵引下,沉管浮出深坞区,进入大海,然后在8艘大马力拖船的拖拽下,驶向海底隧道施工现场。

56、达到施工现场以后,沉管下沉至准备好的海底基槽中,按相关参数要求进行定位,然后和前面已经安放好的管节进行对接。

57、对接完毕后,在管节接头部位排水并浇筑混泥土,最后就是在沉管两侧和顶部进行砂石方回填和防护。

58、最难的主体工程到此基本差不多了,剩下的就是隧道内部以及人工岛内部的配套工程,相对来说难度没有那么大了,就是细节部分比较花时间精雕细琢了。

59、港珠澳大桥港珠澳大桥工程历时8年多,凝聚了无数专家和工程技术人员的心血和汗水,充分体现了祖国的强盛,值得我们骄傲和自豪。

60、港珠澳大桥是靠我们国家一中叫打桩基础法建起来的由打桩船在对应的位置,把钢桩打进去,这些钢桩需要足够长才能穿过泥沙,一直打到足够坚固的土层上。

61、桩底所在的土层作为地基,最后在桥墩和桩之间建设一个承台。

62、要是海水不深,桥墩施工更常用的是筑岛围堰法,将桥梁建设的区域围起来,将区域内的水抽干。

63、如此操作就相当于在陆地建设了,最后对墩身浇筑混凝土进行固定。

64、跨海大桥作为顶级难度的工程,长达6公里的港珠澳大桥,采用了最新的沉管隧道方式建造,生产和安装技术有一系列创新。

65、为世界海底隧道工程技术,提供了独特的样本和宝贵的经验。

66、港珠澳大桥位于珠江三角洲地区,从名字就能看出,建设它的目的就是为了将香港、珠海以及澳门这3座城市连接在一起,该工程于2009年开始动工建设,经过9年的风风雨雨,最终在2018年开通运营,值得一提的是,港珠澳大桥不论是从建筑规模,还是施工难度来看,也都是世界最顶尖的。

67、在它长达55千米的路程中,光通航桥就有3座,同时还有4座人工岛,以及大量非通航孔连续梁式桥和港珠澳三地陆路联络线,除此之外,它还有一条深入海底100米的超长隧道。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