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公认十大必读史书
- 锐意学习网
- 2024-03-10 11:33:19
大家好,今天给各位分享公认十大必读史书的一些知识,其中也会对史书进行解释,文章篇幅可能偏长,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就马上开始吧!整理了10本热门的经典历史类书籍:01《史记》。
⒈作者:司马迁/。
⒉内容简介:《史记》是我国史学家司马迁所著的史学巨著,列“二十四史”之首,记载了从传说中的黄帝开始一直到汉武帝元狩元年(前1三千年左右的历史,被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⒊读历史,不能不读《史记》。
⒋02《国史大纲》。
⒌作者:钱穆豆瓣评分:3。
⒍内容简介:本书是一部提纲挈领式的通史。
⒎作者论述了上自远古,下至民国初年历史的演变,对历的政治制度、经济制度、社会风貌、学术思想乃至宗教、兵制的内容及其相互影响均有深刻揭示,并以此来阐明历治乱盛衰之原因和民族之精神。
⒏本书亦是一部影响力的书,被誉为是“最有见解”的通史。
⒐在这部叙述时间跨度达两千多年的史书中,钱穆先生过人的史学功底、崭新的历史观和史学方法得到了完整的体现。
⒑03《历代政治得失》。
⒒作者:钱穆豆瓣评分:2。
⒓内容简介:《历代政治得失》为作者的专题演讲合集,分别就汉、唐、宋、明、清五代的组织、百官职权、考试监察、财经赋税、兵役义务等种种政治制度作了提要勾玄的概观与比照,叙述因革演变,指陈利害得失。
⒔既高屋建瓴地总括了历史与政治的精要大义,又点明了近现代国人对传统文化和精神的种种误解。
⒕言简意赅,语长,实不失为一部简明的“政治制度史”。
⒖04《明朝那些事儿》。
⒗作者:当年明月豆瓣评分:1。
⒘内容简介:《明朝那些事儿》讲述从1344年到1644年,明朝三百年间的历史。
⒙作品以史料为基础,以年代和具体人物为主线,运用小说的笔法,对明朝十七帝和其他王公权贵和小人物的命运进行全景展示,尤其对官场政治、战争、帝王心术着墨最多。
⒚作品也是一部明朝政治经济制度、人伦道德的演义。
⒛05《通史》。
作者:(美)斯塔夫里阿诺斯豆瓣评分:1。
内容简介:《通史》上起人类的起源,下迄21世纪初多极相待时期,上下数十,一气呵成。
除了政治、经济外,还涉及军事、文化、教育、宗教、科学技术、人口、、种族关系、道德风尚、思想意识等各个方面。
读来颇觉新颖爽朗,有强烈的现实感。
从文字内容来看,作者对庞杂的史料取舍恰当,对各种历史着笔简要,边叙边议,文字生动;从编写技巧来看,每章前冠以简明提要,承上启下,便于掌握线索,每章末附有选读书目,便于进研究。
06《东晋门阀政治》。
作者:田余庆豆瓣评分:5。
内容简介:本书以丰富的史料和周密的考证分析,对中古历史中的门阀政治问题作了再探索,认为中外学者习称的魏晋南北朝门阀政治,实际上只存在于东晋一朝;门阀政治是皇权政治在特定历史条件下出现的变态,具有暂时性和过渡性,其存在形式是门阀士族与皇权的共治。
本书不落以婚宦论门阀士族的窠臼,对中古政治史中的这一重要问题提供了精辟的见解,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
07《人类简史》。
作者:[以色列]尤瓦尔·赫拉利豆瓣评分:1。
内容简介:《人类简史:从动物到》是以色列新锐历史学家的一部重磅作品。
从十前有生命迹象开始到21世纪资本、科技交织的人类发展史。
十前,地球上至少有六个人种,为何今天却只剩下了我们自己?我们曾经只是非洲角落一个毫不起眼的族群,对地球上生态的影响力和萤火虫、猩猩或者水母相差无几。
为何我们能登上生物链的顶端,最终成为地球的主宰?从认知、农业到科学,我们真的了解自己吗?我们过得更加快乐吗?我们知道和宗教从何而来,为何产生吗?人类创建的帝国为何一个个衰亡又兴起?为什么地球上几乎每一个社会都有男尊女卑的观念?为何一神教成为最为广泛接受的宗教?科学和资本主义如何成为现代社会最重要的信条?理清影响人类发展的重大脉络,挖掘人类文化、宗教、法律、、信贷等产生的根源。
这是一部宏大的人类简史,更见微知著、以小写大,让人类重新审视自己。
08《资治通鉴》。
作者:司马光豆瓣评分:5。
内容简介:《资治通鉴》是司马光及其助刘攽、刘怒、范祖禹等根据大量的史料编纂而成的一部编年体史书,记载了上起周威烈士二十三年(公元前403年),下讫后周世宗显德六年(公元959年)共1362年的历史。
书中描绘了战略至五代期间的历史发展脉络,探讨了秦、汉、晋、隋、唐等统一的王朝和战国七雄、魏蜀吴三国、五胡十六国、南北朝、五代十国等几十个政权的盛衰之由,生动地刻画了帝王将相们的为政治国、待人处世之道,以及他们在历史旋涡中的生死悲欢。
时至今日,《资治通鉴》仍是一本了解和学习历史的必读之书。
09《万历十五年》。
作者:[美国]黄仁宇豆瓣评分:1。
内容简介:《万历十五年》是一部改变人阅读方式的经典,是美籍华裔历史学家黄仁宇的成名之作,也是他的代表作之一。
这部作品融会作者数十年人生经验与治学体会于一体,以“大历史观”分析明代社会之症结,观察现代之来路,发人深思。
万历十五年,亦即公元1587年,在西欧历为西班牙舰队出动征英的前一年;而在,这平平淡淡的一年中,发生了若干为历史学家所易于忽视的。
这些,表面看来虽似末端小节,但实质上却是以前发生大事的症结,也是将在以后掀起波澜的机缘。
在历史学家黄仁宇的眼中,其间的关系因果,恰为历史的重点,而我们的大历史之旅,也自此开始……。
10《的崩溃》。
作者:茅海建豆瓣评分:1。
内容简介:《的崩溃》是作者系统研究鸦片战争十余年所得的成果。
作者详尽考订了与战争相关的一系列重要史实,力图以当时的道德观念、思维方式与行为规范去理解历史,使许多在今人看来是荒谬的现象得以显示其在当时环境中的“合理性”。
同时,通过对有关人物及其言行活动分析,观察清王朝在历史转折关头的作为,揭示历史进程中的偶然与必然。
鸦片战争在近代影响重大,有关著述已出版不少。
这本书的研究可谓推陈出新,作者一系列独到创见可能在学术界引起争议,相信这种争议将有助于深化近代史研究。
史学入门,首先需要阅读的是通史,而理清脉络的书籍便是历史教材。
翦伯赞的《史纲要》是大学的权威教材,本书叙事严谨,脉络清晰,可以作为历史学入门。
除此之外,还有樊树志的《国史概要》,是大学公共基础课教材,以文明发展为主线,适合文史爱好者史学入门。
至于钱穆的《国史大纲》虽然曾经也是教材,但对于今人来说还是有难度的,阅读需要的历史基础。
史方面,斯塔夫里阿诺斯的《通史》最有名,但想靠它理清史脉络,怕是不容易,外国人写的史书思维模式与人是不同的,适合对史有了解后阅读。
史教材吴于廑、齐世荣的六卷本《史》是入门的不错选择。
人写史书注重年代和脉络,因此此书是很好的了解史的入门书。
通史有助于了解历史脉络,之后则可以选择感兴趣的朝代的断代史,可以更进的学习历史。
再然后,便是专门史,也就是具体一个类别的史书,比如政治史、军事史、哲学史等等。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