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四大编年体史书
- 锐意学习网
- 2024-03-10 11:33:19
1、中国四大编年体史书?你好,希望能帮到你!《春秋》,即《春秋经》,又称《麟经》或《麟史》,中国古代儒家典籍“六经”之一。
2、也是周朝时期鲁国的国史,现存版本由孔子修订而成。
3、《春秋》是中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共三十五卷,是儒家经典之一且为十三经中篇幅最长的,在四库全书中列为经部。
4、记述范围从公元前722(鲁隐公元年)至公元前468(鲁哀公二十七年)。
5、《左传》相传是春秋末年鲁国的左丘明为《春秋》做注解的一部史书,与《公羊传》、《谷梁传》合称“春秋三传”。
6、是中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编年体史书,同时也是杰出的历史散文巨著。
7、该书共三十五卷,是儒家经典之一且为十三经中篇幅最长的,在四库全书中列为经部。
8、记述范围从公元前722(鲁隐公元年)至公元前468(鲁哀公二十七年)。
9、《资治通鉴》(常简作《通鉴》),由北宋司马光主编的一部多卷本编年体史书,共294卷,历时19年完成。
10、主要以时间为纲,事件为目,从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公元前403年)写起,到五代后周世宗显德六年(公元959年)征淮南停笔,涵盖16朝1362年的历史。
11、在这部书里,编者总结出许多经验教训,供统治者借鉴,宋神宗认为此书“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即以历史的得失作为鉴诫来加强统治,所以定名为《资治通鉴》。
12、《资治通鉴》全书294卷,约300多万字,另有《考异》、《目录》各三十卷。
13、《竹书纪年》是春秋时期晋国史官和战国时期魏国史官所作的一部编年体通史。
14、于西晋咸宁五年(279年),被汲郡(今河南汲县)人不准盗发战国时期魏襄王(或曰魏安釐王)的墓葬发现,亦称《汲冢纪年》、《古文纪年》(秦以前文字),对研究先秦史有很高的史料价值。
15、《汉纪》是记述西汉历史的史书,体例为编年体,三十卷,作者是东汉时期的荀悦。
16、荀悦(公元148年~公元209年),字仲豫,汉献帝时做过侍讲,后来任秘书监、侍中。
17、著作有《申鉴》等。
18、汉献帝觉得班固的《汉书》难懂,于是让荀悦根据《左传》编年纪事的体例重抄《汉纪》供他参阅。
19、【一】中国史学史中没有“四大史书”这种说法。
20、《辞海》、《中国史学史辞典》也没有这一词条。
21、网上把《前四史》说成四大史书是误传。
22、【二】中国历史上把四部史书并列的情况大致有三种。
23、【1】【左国史汉】:即《春秋左氏传》、《国语》、《史记》、《汉书》,为中国早期史学专著的代表作。
24、【2】【前四史】:《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早期纪传体史书代表作,在中国官方史书24史中的前四部,故称《前四史》。
25、编年体——史书编著的一种体裁。
26、编年体史书是按在世皇帝的年号记载(即按年代顺序记载)历史事件。
27、代表作:《资治通鉴》(由宋代司马光编纂,是我国现存编年体史书中影响最大的一部)。
28、此外,编年体史书还有孔子《春秋》、"春秋三传":左丘明《左传》(又名《春秋左氏传》)、《春秋公羊传》、《春秋谷梁传》等。
29、春秋》是我国最早的编年体史书。
30、所谓编年体,就是“系日月而为次,列时岁以相续”。
31、它是按年、月、日有次序地记载史事的史书。
32、如果说,《史记》、《汉书》等二十四史纪传体史书,是横的叙述历史,那么,《春秋》、《资治通鉴》这类的编年体史书,就是纵的叙述历史。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