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萧红的主要作品有哪些

萧红的主要作品有哪些

其实萧红的主要作品有哪些的问题并不复杂,但是又很多的朋友都不太了解萧红的作品,因此呢,今天小编就来为大家分享萧红的主要作品有哪些的一些知识,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个问题的分析吧!萧红的主要散文作品及发表时间如下:1933年4月18日《弃儿》。

萧红的主要作品有哪些

⒈1936年8月9日《孤独的生活》。

⒉1936年9月18日首刊《长白山的血迹》。

⒊1936年10月29日首刊《女子装饰的心理》。

⒋1933年10月29日首刊《中秋节》。

⒌1934年6月14日首刊《镀金的学说》。

⒍1936年11月29日首刊《感情的碎片》。

⒎1936年12月12日《的憧憬和追求》。

⒏1937年8月14日《天空的点缀》。

⒐1937年8月22日《之夜》。

⒑1937年8月17日《窗边》。

⒒1937年10月17日《逝者已矣!》。

⒓1937年10月22日《小生命和战士》。

⒔1937年10月22日《火线外(二章)》。

⒕1937年12月13日《一九二九年底愚昧》。

⒖1938年2月20日《记鹿地夫妇》。

⒗1938年5月15日《无题》。

⒘1938年9月18日首刊《寄东北流亡者》。

⒙1938年12月29日首刊《我之读语》。

⒚1939年8月28日《茶食店》。

⒛1939年9月22日《鲁迅先生生活散记——为鲁迅先生三周年祭而作》。

1939年10月18日首刊《记忆中的鲁迅先生》。

1939年10月20日首刊《记我们的导师——鲁迅先生生活的片段》。

1940年6月28日《〈大地的女儿〉——史沫特烈作》。

1940年7月《回忆鲁迅先生》。

1941年5月5日首刊《骨架与灵魂》。

1941年9月20日首刊《“九一八”致弟弟书》。

1941年9月1日首刊《给流亡异地的东北同胞书》。

萧红的散文集与发表时间如下:1933年10月《跋涉》。

1935年3月至5月间《商市街》。

1936年《桥》。

1940年6月初版《萧红散文》。

萧红的散文中,有许多是具有自叙传性质的。

《商市街》取材于她与萧军在哈尔滨共同度过的一段艰辛困苦的生活。

这本集子中的一些散文在陆续发表时就反响热烈,后经鲁迅,收进了巴金主编的《文学丛书》中。

《商市街》使萧红得以跻身于散文家的行列。

自叙传性质并不妨碍《商市街》同时具有社会风情画的特点。

大都会里的贫富悬殊与对立,民众誓死不当亡国奴的强烈呼声和对日伪的刻骨仇恨,下层百姓境遇的悲惨,知识分子求职的艰难与谋生的不易,热血青年的忧伤、欢笑和对人生道路的探寻与抉择。

萧红的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呼兰河传》中篇小说:《生死场》(原名《麦场》)、《马伯乐》。

短篇小说:《三个无聊人》、《王阿嫂的死》。

散文:《天空的点缀》、《之夜》、《在东京》、《火线外二章:窗边、小生命和战士》、《饿》。

扩展资料:萧红(1911-1942),近现代女作家,"民国四大才女"之一,被誉为"20世纪30年代的文学洛神"。

乳名荣华,学名张秀环,后由外祖父改名为张迺莹。

笔名萧红、悄吟、玲玲、田娣等。

1911年,出生于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呼兰区一个封建地主家庭,幼年丧母。

1932年,结识萧军。

1933年,以悄吟为笔名发表篇小说《弃儿》。

1935年,在鲁迅的支持下,发表成名作《生死场》。

1936年,东渡日本,创作散文《孤独的生活》、长篇组诗《砂粒》等。

1940年,与端木蕻良同抵香港,之后发表中篇小说《马伯乐》、长篇小说《呼兰河传》等。

1942年1月22日,因肺结核和恶性气管扩张病逝于香港,年仅31岁。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