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晓松到底有着怎样的家庭背景
- 锐意学习网
- 2024-03-10 11:33:19
1、高晓松到底有着怎样的家庭背景?因为有个清华毕业的妈、有个做教授的爹、有个当过中科院院士的外公、有个深度参与中国航空事业的外婆,家族中连硕士都算“文盲”,高晓松因此常常被网民指为“拼爹”那类人。
2、这也怪不得人家胡思乱想生疑,因为高晓松这辈子确实太顺风顺水了。
3、现在很多网民对高晓松意见很大,认为你有事没事也冒充“公共知识分子”到处挥斥方遒,大学都是肄业又凭啥海阔天空口吐芬芳大侃历史,导致瓜众们一动气都要搬出他“家世背景”做点文章。
4、其实吧,高晓松这样的,也就是个清白知识分子家世,是所谓的“学二代”,也就比咱“农二代”吃得开,名头大雨点小,还能“有资源”到哪里去呢?这种背景,娱乐圈还能找出好几位来,陈数、黄圣依、吴越、朴树,高晓松并不见得有多特殊。
5、论娱乐圈资源背景,他还不如铁哥们老狼呢,人家起码还有个当过广播交响乐团一把手的妈——据说当年每次一到分房子啥的,各路光鲜亮丽的明星都会串到他家,五花八门各种演绎,搞得老狼自小就觉得明星有点惨兮兮。
6、出身这种家庭,日后混迹娱乐圈的高晓松,获得的最大优势,大概是早期成长过程中,有着最好的知识环境,受到过最优越的教育。
7、从1969年出生到上大学,他都是在清华园里成长起来的,他的左邻右舍都是什么一级教授、权威学者、学界泰斗、德高望重的院士,写作业犯难时随时都能推开一家门,享受“圣人再传弟子、皇帝同学少年”般的待遇。
8、前些年他弄《晓说》等节目,能把“知识秀”耍的6也是因为人家背后有一大帮学界朋友,随时可以顾问。
9、相对其他明星,高晓松的朋友多且更杂,从马苏到马思纯到马景涛到马未都到马光远到马志明,他都可以是座上宾。
10、2015年,他被三顾茅庐空降出任某大厂音乐相关领域CEO,据说年薪达数百万,人家看中他的当然不是什么“家庭背景”,而是多年摸爬滚打下来的人脉资源。
11、一句话就是,高晓松各行各业都吃得开。
12、但是,高晓松步入娱乐圈的故事很简单,看不出和他那知识分子家庭有啥牵扯,不仅是娱乐与学界两不搭边,甚至都是背道而行的。
13、他上大学时就喜欢唱歌,上了清华干脆退学瞎混,1993年24岁鼓捣出名曲《同桌的你》,不仅一手捧红了“民谣王子老狼”,自己也一夜之间大名天下知。
14、我对老高也没啥好印象,总觉得那比罗马史还坑洼曲折的脸过于瘆人,配合那腔调神态,实在不讨喜。
15、但人家一路走来都是拼实力的,真没话好说。
16、才子是真才子,他的“家庭背景”能给予他的“资源”,其实泰半只是智力资源。
17、一个接了寝室兄弟的电话,聊了几句挂断,蹲了几分钟厕所后,就能写出《睡在我上铺的兄弟》这等词曲的人,你不承认他有才牛鼻不是太过分了吗?不过,早年的高晓松,20来岁最张狂最不知道天高地厚时代的高晓松,也混得挺惨的。
18、他1980年末期退的学,投考北京电影学院导演系又惨遭落榜,遂一下子从“天之骄子”堕落为“无业游民”,家人不理解也没管他,他只能浪迹天涯四处营生,干的都是很低声下气的活计。
19、那个时候,社会上流行诗歌、流行民谣,爆红的是顾城舒婷张楚窦唯,高晓松组的乐队“青铜器”连京城郊区的小酒吧都拒绝他们驻场,要不是有了同样无所事事的游民老狼实在太无聊愿意加入,不然连个稍微像样的主唱都找不来。
20、为了谋生,他拉老狼去海南打过工,专门给一家歌厅演出,别人都不愿去那天涯海角,这俩要吃饭就硬着头皮奔赴。
21、结果呢,还没干上半个月,这俩就给老板给炒鱿鱼了,理由是“泡歌厅服务员”,只得再度流浪。
22、有一阵子,老狼是回了北京想继续上学,而高晓松则上了火车到了厦门,在那闭门造车闭关了半年。
23、在那里,他似乎平生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如此安静,犹如《天道》里的“高人”王志文,只想找个小城市冷静一段时间。
24、也就是在这半年间,后来那些脍炙人口的歌曲,几乎都写在了这个时段。
25、这段往事,被清楚记录在了报界名主笔王小峰《老狼:一种活法》一文中。
26、那时的高晓松,锋芒毕露是很狂的,动不动就说“这些人跟我差远了,哥们儿的东西.....”之类,老狼性格温和,两人形成互补,早期成名也真得益于相互协助。
27、据说,一开始的“吃饭问题”是老狼解决的,但后来老狼的爆红又是高晓松大力提携的结果。
28、那会,校园歌手中有位挺有名气叫金立,而老狼女朋友潘茜恰跟金立熟,又是拉关系又是受怜悯,然后“青铜器”才终于有个了驻唱的小地方。
29、2016年,老狼接受《三联生活周刊》专访,特意回忆说,第一个月乐队发“工资”了,他请高晓松吃饭,结果高硬是醉得一塌糊涂,在公交车上又哭又吐,差点被人扔下去。
30、车上,那时还挺奶油小生的高晓松,一把鼻涕一把泪抱着老狼哭泣,“我写了这么多歌,唱给谁听呀?”或许,是这哭声感动了上苍,又或者机遇从来不亏待真有才华之人,街头瞎混了3年,近乎食不果腹,与“三和大神”都要插肩的高晓松,终于迎来了彻底改变命运的机会:1992年底,大地唱片公司的黄小茂,也就是后来李静的老公,一个在娱乐圈真正有门路的腕,正想要做一盘校园歌曲专辑,想请他试试看。
31、高晓松够朋友,非得让老狼唱,不然“再多钱我不给”,因为那时的老狼也失业好久了,必须有福同享有难同当。
32、黄小茂没想那么多,就觉得这词曲还不错,那帮校园歌手演唱水准都差不多,谁来唱都一个样,于是点头答应了。
33、三个月后专辑发行,顿时火遍大江南北。
34、“我还不知道咋回事呢,坐家里就爆红了”,老狼23年后再回首还是觉得匪夷所思。
35、两个上周还饿着肚子的“社会盲流”啊,一下子成为“金牌音乐人”、“中国校园民谣第一人”,无需什么背景、不用搞什么炒作,只凭本事与实力,就能从泥泞翻身入云端之间,这就是那个时代特有的神话。
36、那首让两人彻底改变命运的名作,就是《同桌的你》。
37、青春、浪漫、白衣飘飘,高晓松写出一个时代最鲜明的符号记忆.......挣到这“第一桶金”后,高晓松一边趁热打铁继续创作,灌录风行一时的唱片专辑,一边却早早地盯上了商业这一块。
38、他开始开办广告公司,专门给人出创意、想广告词,更多地也接手一些娱乐工业上的大制作,一两年下来就挣了大钱,没事就带着兄弟们大吃大喝。
39、那时的高晓松,“身份”就一直在变动了。
40、他似乎行行都顺,事事都拿手,作词、写曲、导演、从商、写作、当制作人、弄脱口秀、当主持人,无一不成功,从此在商界、娱乐圈、文化界三栖而游刃有余。
41、1996年,高晓松27岁。
42、那一年,可说中国娱乐圈的“高晓松年”,他的个人声望也达到了顶峰:首张合辑《高晓松作品集青春无悔》发行,在大学生及知识分子中引发轰动效应,被媒体评为“中国原创音乐典范之作”;年底,他在南京的五台山体育馆举办“高晓松个人作品音乐会”,结果入场观众达一万两千人,创下该馆记录;同时,他与宋柯合作,创立“麦田音乐制作公司”,化身“中国娱乐圈幕后军师”,从此再无人可以小看他了。
43、30岁之前的高晓松,他的成名史与奋斗历程,其实都跟“家庭背景”没啥关联,他的知识分子家庭再牛也是鞭长莫及,无法给他在娱乐圈提供什么资源。
44、高晓松靠自己的才华、勤奋、脑子以及善于把握时代脉搏的眼光,成就了这一切。
45、我知道,现在很多人瞧不起高晓松,觉得他浪得虚名,这种很主观的评判也不好说什么。
46、但我更知道,当我前些时日,翻开王小峰那本长达621页的大众文化研究名作《只有大众没有文化》时,看到中国当代大众文化的发展史,近30年来几乎每一个重要的节点,总会有一个“重量级人物”的名字被记录其间,让人印象深刻难以忘怀。
47、这个名字,三个汉字符号,就叫“高晓松”。
48、这位牛人,你可以不喜欢,但似乎还缺乏能耐说“看不起”。
49、您好,我是娱乐号博主:大风仓很高兴回答您的问题!喜欢我的回答可以关注我!码字不易,大家记得给个赞,耶!高晓松,如今被人戏称为“矮大紧”。
50、说到他的家庭背景,用网友的话来说,两个词“显赫”“惊人”:高晓松出生在北京,但其祖籍是浙江杭州。
51、上有天堂下有苏杭,人杰地灵之处啊!高晓松的爷爷高景德是电机工程学家,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在1983年5月至1988年10月期间担任过清华大学的校长。
52、高景德出生在陕西佳县,1945年在国立西北工学院(即现在的西北工业大学)毕业,后任教于北京大学工学院。
53、1951年留学苏联,在列宁格勒加里宁工学院获得技术科学博士学位,为第一位获苏联博士学位的中国人。
54、高景德还曾是民盟中央第七届常委。
55、高晓松的奶奶叫姜惠茹,公开资料没有她个人的其他信息,想必也是一位了不起的人物。
56、高晓松的外公张维是中国著名力学家、结构力学和工程教育专家,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两院院士,熟操四国语言的科学家。
57、张维出生北京,15岁考入天津北洋大学预科,16岁考进唐山交通大学(即现在的西南交通大学)土木工程系。
58、1937年,张维作为第5届中英庚子赔款公费生留学英国,获得伦敦帝国理工学院工学硕士学位。
59、之后又留学德国,获得柏林高工(柏林工业大学)工学博士学位。
60、1946年回国,先后任教于同济大学、北洋大学、清华大学。
61、195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1994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首批院士。
62、张维曾担任过清华大学教务长、副校长、清华大学校务委员会名誉副主任。
63、他还是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副主席、瑞典皇家工程科学院外籍院士,世界工程师学会联合会副主席,德国工程师学会、国家桥梁与结构工程学会高级会员,茅以升科技教育基金会会长。
64、1983年创办深圳大学,出任首届校长。
65、高晓松的外婆陆士嘉,是著名的流体力学专家、航空学家,她是世界流体力学权威普朗特教授唯一的女学生、中国籍留学生、博士生。
66、陆士嘉是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前身北京航空学院筹建人之一。
67、张维和陆士嘉在1941年二人留学德国期间结为伉俪。
68、高晓松的父亲高立人,是清华大学的教授,曾出版过数本力学及建筑学方面的专著,在制定青藏铁路的冻土层解决方案方面,高立人功不可没。
69、高晓松的母亲张克群,是著名的建筑学家,国家一级注册建筑师。
70、张克群在德国柏林出生,后随父母回到中国,考入清华大学建筑系,师从著名建筑学家梁思成,毕业后一直从事建筑设计,现已退休定居在美国。
71、高晓松的舅舅张克潜,是著名的物理电子学与光电子学科学家,清华大学教授兼博导。
72、张克潜出生在北京,是清华大学无线电工程系1953年的毕业生。
73、先后担任过清华大学副教授、教授、无线电电子学系主任,电子物理与器件教材编委会第二届主任委员,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信息技术领域专家委员会首席专家。
74、专门从事电子物理与器件学科的教学和研究工作。
75、高晓松真正是出生书香门第,教授、院士扎堆啊!这样的一个家庭背景,还真如网友所说的:显赫!惊人!这么说,叫“矮大紧”实在是太低调了,应该叫“高大上”嘛!——真正名副其实的“高大上”啊!高晓松,1969年11月14日生于北京,祖籍浙江杭州。
76、音乐人、词曲创作者、制作人、导演、脱口秀节目主持人。
77、1988年高晓松考入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后退学进入北京电影学院导演系研究生预备班学习。
78、早期事业以电视编剧、音乐创作及制作人为主。
79、1994年出版《校园民谣》合辑,1996年推出个人作品集《青春无悔》。
80、1996年高晓松和宋柯创办了“麦田音乐”独立品牌,后发展成唱片公司太合麦田。
81、1999年自编自导爱情电影《那时花开》。
82、2002年自编自导并作曲电影《我心飞翔》,该片获得法国里昂电影节最高奖和美国雪城电影节评委会奖。
83、时常担任各大选秀比赛评委。
84、2011年9月9日自编自导电影《大武生》上映。
85、2012年3月主持脱口秀栏目《晓说》开始播出。
86、2015年7月高晓松加盟阿里音乐,出任董事长。
87、2016年9月高晓松出任阿里娱乐战略委员会主席。
88、娱乐圈很多明星都有很显赫的家庭背景,但是说到高晓松家庭背景,那简直就是吓尿了。
89、并不是说高晓松家族多有钱,而是他的家庭才是真正的高级知识分子家庭。
90、高晓松家庭背景高晓松爷爷:高景德,曾任清华大学的校长、电机工程专家、电机工程教育家。
91、中国科学院院士奶奶:姜惠茹,网络上几乎没有她的资料外公:张维,深圳大学的创办者,世界工程师协会联合会副主席,是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的双院士、瑞典皇家工程科学院外籍院士,他是中国著名力学家、教育家,是推广轻型薄壳结构和普及壳体理论的倡导者之一外婆:陆士嘉,著名流体力学家,是世界流体力学权威普朗特教授唯一的女学生、中国籍留学生、博士生,是北京航空学院(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前身)的筹建人之一,创立了中国第一个空气动力学专业,为发展中国力学事业和培养航空工业的科技人才作出了贡献。
92、爸爸:高立人,清华大学教授妈妈:张克群,著名的建筑学家,国家一级注册建筑师,著名建筑学家梁思成的学生外舅公:施今墨,著名的中医临床家、教育家、改革家,北京四大名医之一。
93、舅舅:1953年毕业于清华大学无线电工程系。
94、历任清华大学副教授、教授、无线电电子学系主任,电子物理与器件教材编委会第二届主任委员,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信息技术领域专家委员会首席专家。
95、从事电子物理与器件学科的教学和研究工作。
96、高晓松呢?高晓松并没有给家族抹黑,顺利考入了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虽然现在从事音乐,影视等娱乐事业,但并不阻碍他也是清华的一份子,真的是校庆日就是全家团聚日,到时候高晓松一家就能坐一桌。
97、虽然高晓松一家如此牛掰,但是毫无疑问,这些成就都是高晓松一家人通过自己的努力辛辛苦苦取得的荣誉,这样一个传奇一般的家族背后所付出的艰辛和努力或许是常人无法想象的,现如今高晓松女儿也有12岁了,高晓松给女儿取名Zoe代表着生命,代表着他对女儿的殷切期盼,他将民主,自由的观念从小灌输给女儿,他并不希望女儿一定是名校的毕业生,像自己的家族一样声势浩大,万众瞩目,他说他只希望自己的女儿能够快乐开心的长大,幸福的过完这一生。
98、对于教育高晓松有自己的一套见解,对于父爱,高晓松可以说愿意把一切的爱都毫无保留的送给女儿。
99、不知道这个回答你还满意吗?以他那句话结束今天的分享吧“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说到高晓松,应该很多朋友是很熟悉的,高晓松是1969年出生在北京,但是祖籍是浙江杭州的,是名音乐人、词曲创作人、制作人、导演、主持人。
100、早期的时候以音乐创作为主,他的民谣歌曲传唱度也是非常的高,代表作品有《同桌的你》、《万物生长》等等。
101、高晓松1988年考入了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但是中途退学进了北京电影学院导演系研究生预备班学习。
102、虽然高晓松的学历并没有非常的高,但是能考入清华大学想来学习成绩也不会差。
103、比较让人难以想到的是,高晓松的家世是非常显著,甚至直言在他们家硕士都算“文盲”。
104、高晓松的母亲,张克群,是清华大学毕业的学生,还师从中国著名建筑学家和建筑教育家梁思成。
105、原清华大学的教授,是国家一级注册建筑师,虽然现在退休了,但是不可否认的是非常的优秀的。
106、从清华大学毕业后张克群一直在从事建筑设计实验,很有才气,编著了很多作品。
107、高晓松的外公,张维,是深圳大学的首任校长,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科学院院士、瑞典皇家工程科学院外籍院士。
108、就这几个身份,随便哪个都让人佩服。
109、在科学研究方面,张维在圆环壳方面做出了系统的开创性的研究工作,还有很多科研成就,让人不得不佩服。
110、高晓松的外婆,陆士嘉,是北京航空学院的筹建者之一,同时也是世界流体力学权威普朗特教授唯一的中国籍博士。
111、她的个人成就也是让人钦佩,她的学术论著《流体力学概论》为中国的航空事业作出了卓著的成就,在学术理论上、实验室的建设上陆士嘉博士都有自己非常显著的成就。
112、高晓松的舅舅,张克潜,也是毕业于清华大学,现在是清华大学的教授兼博导。
113、在学术上有自己的成就,作出了很多贡献。
114、发表的科技论文就达到85篇之多,在微波电子学、声学显微镜、光导波等等学术研究上都有创新性的研究成果。
115、拿过很多的国家奖项,科研类的,教学类的都有,很优秀。
116、高晓松的外舅公,施今墨,是中国近代中医临床家、教育家、改革家,被誉为“北京四大名医”之一。
117、在政治上蒙在医学上都有非常高的贡献。
118、高晓松的家世当真是非常显著的,父亲也是教授级别的,自己的妹妹也是有着博士的学位。
119、【关注苏寒羊,带你看见不一样的世界】据悉,高晓松的外公张维,是深圳大学的创办者,同时也是中国工程院和中国科学院的双院士,世界工程师协会联合会副主席、知名的教育家,还是推广轻型薄壳结构和普及壳体理论的倡导者之一。
120、高晓松的外婆陆士嘉是北京航空学院筹建者之一,世界流体力学权威普特朗教授唯一的中国学生。
121、母亲张克群毕业于清华大学,是梁思成教授的学生,中国知名的建筑学家和建筑教育家。
122、父亲高立人是清华大学的教授。
123、舅舅张克潜是清华大学的教授兼博导以及物理电子学与电子科学的科学家。
124、网传,高晓松的爷爷高景德,曾担任清华大学的校长、电机工程教育家、电机工程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但是高晓松曾在微博发表声明这并不属实。
125、由此可见高晓松是出生于一个高学历的家庭中,高晓松曾在节目中表示硕士在他们家中都属于文盲,几乎每个人都是高等学历。
126、像高晓松这样的家庭在生活中实属罕见的。
127、這樣的家庭怎會教養出一亇外國藕的人才,他們家教育事業到達頂峰了,他在外國遵紀守法,在中國醉駕橫沖直撞造成極壞影響,實際是靠著他的家庭做後盾,他才有這亇膽,是那個國家戶口簿就滾回那去。
128、什么是显赫得‘惊人’,无论什么人,都是平等的。
129、你认为显赫得惊人,我认为只是分工不同,职业不同而已!背景怎么样——起步顺心而己,后面要靠努力和能力,否则,打脸吧。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