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栖动物是什么意思
- 锐意学习网
- 2024-03-10 11:33:19
两栖动物是什么意思
两栖动物是指幼时生活在水里,长大后生活在陆地上的水陆兼栖生活的变温动物。
两栖动物成体可适应陆地生活,但繁殖和幼体发育还离不开水,体温不恒定,卵生幼体只能生活在水中,靠鳃呼吸,成体用肺呼吸,可以在湿润的陆地上生活。
两栖动物最早于37亿年左右前出现在地球上。它们一生中至少有一段时间生活在水中,而且即使在陆地上,它们也偏爱潮湿的栖居地。青蛙、蟾蜍、蝾螈和蜥蜴都是两栖动物。两栖动物是因为它们既生活于水中又生活于陆地上而得名。
两栖动物是什么意思
两栖类动物由鱼类进化而来。长期的物种进化使两栖动物既能活跃在陆地上,又能游动于水中。与动物界中其他种类相比,地球上现存的两栖动物的物种较少,正式被确认的种类约有4350种,分无足目、无尾目和有尾目三目。
两栖动物的祖先是肉鳍鱼类,最早的两栖动物是出现于古生代泥盆纪晚期的鱼石螈和棘鱼石螈,它们拥有较多鱼类的特征,如尚保留有尾鳍,并且未能很好的适应陆地的生活。
两栖动物是什么意思
两栖动物是指一类幼体在水中生活,成体水陆兼栖生活的变温四足动物,其皮肤裸露,大部分体表没有鳞片、毛发覆盖,但是可以分泌出粘液来保持身体的湿润,此外两栖动物都是卵生、体外受精,且幼体靠鳃进行呼吸,但成体用肺呼吸,并借助皮肤辅助呼吸。
两栖动物是什么意思
两栖动物是既能在水上生活又能在陆地上生活的拥有四肢的脊椎动物。两栖动物的种类有很多,常见的两栖动物有蛙类、蟾蜍、大鲵、蝾螈、蚓螈。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