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1年建党小故事
- 锐意学习网
- 2024-03-10 11:33:19
1921年建党小故事
1921年6月3日,共产国际代表马林到达上海,找到了国际赤色工会代表尼克尔斯基。他们很快和上海党组织的李汉俊、李达取得了联系,通过相互交流,两位共产国际代表认为中国建党的形势很好,建议及早召开全国代表大会,宣告中国共产党正式成立。由于联络和路途方面的问题,原定6月20日的会议一直延到7月下旬。
1921年7月23日晚,中共一大第一次会议召开,上海代表李达、李汉俊,长沙代表毛泽东、何叔衡,武汉代表董必武、陈潭秋,济南代表王尽美、邓恩铭,北京代表张国焘、刘仁静,广州代表陈公博,日本留学生代表周佛海,陈独秀委托代表包惠僧,共产国际代表马林、尼克尔斯基,共15人参加会议。李大钊、陈独秀因公务未能与会,就留下了一点遗憾。第一次会议主要是马林、尼克尔斯基介绍共产国际情况,提出中国建党建议。7月24日第二次会议,各地党组织交流情况。7月25、26日根据马林的建议,起草会议要讨论的纲领和决议。随后,7月27日28日29日,这三天召开了三次会议,主要是讨论刚刚起草的党的纲领和党的决议。
7月29日的会议上,马林曾经建议更换30日会议召开地点,但马林的建议并没有引起大家足够的重视,结果就遭遇了密探闯入和法租界巡捕房的搜查。
议程没有结束,会议还要延续,怎么办?大家反复商量,最后接受李达妻子王会悟的建议,转移到嘉兴南湖继续开会。
为了缩小目标,代表们于8月2日和3日分两批南行到达嘉兴汇合,登上事先租好的画舫。船在湖里慢慢转了一圈,摇到离湖心岛烟雨楼东南约200米的僻静湖面上,便停了下来。李达的妻子王会悟,装扮成歌女坐在船头,望风放哨,一大的最后一次会议就在这个红船上开始了。
王会悟始终坚守观察着湖面的动静,每当有别的游船靠近,她就会根据情况敲打舱门提醒。
会议首先通过中国共产党第一个纲领,党纲开宗明义第一条就是“我党定名为中国共产党”。党纲只有15条,不足1000字,但字字力透纸背,每通过一条,船舱里便会响起一阵掌声。
上午议程结束,代表们匆匆用完午餐,很快又投入热烈的讨论中。
下午5点左右,湖面上突然出现一艘汽艇,好像正朝画舫而来,越驶越近!王会悟立刻敲打船舱通知休会。代表们马上收好文件,将事先准备的麻将摆上桌。汽艇越来越近,没有减速,又飞快驶过。大家这才松了一口气,显然,这只是一条普通游艇。后来了解到是一个富裕人家为儿子做满月,到南湖来游玩的。这又是一场虚惊。
会议最后一项议程,是用无记名投票方式,选举产生中国共产党第一个领导机构——中央局,陈独秀任书记,张国焘任组织主任,李达任宣传主任,这标志着中国共产党正式完成建党。
最后,全体代表紧握右拳,庄严而低声地喊出时代的最强音:“共产党万岁!第三国际万岁!共产主义——人类的解放者万岁!”
大约下午6点,代表们悄然离船,中共一大在嘉兴南湖的红船上胜利闭幕。令人叹为观止的是,这个小型秘密聚会,成了改变占人类五分之一人口前途的标志性事件,成为改写中华民族历史的里程碑。
1921年建党小故事
1921年,十多个人船上零星的几件长袍。
1个纲领,1个决议,无数坚硬的手臂握在了一起。
这是一种来自土地和百炼的力量,交织在手中。
一面旗帜徐徐展开,
被水记住的船,和船上熟悉的一串名字,他们与划时代的音符融为一体,新的中国,新的天地,你们正缓缓从一条红船。
走向岸,走向无限拓展的天地,
血与泪是征途中必撒的颗粒,像种子正从水深处谱写出恢宏的命运交响乐。
1921年建党小故事
1921年夏日的一天,在古城嘉兴烟雨迷蒙的南湖一艘游船上,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胜利结束。中国共产党是一个不同寻常的崭新政党。初创时,正值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实行反动统治的黑暗时期,年轻的共产党人还来不及周全地考虑作为一个政党所拥有的一切,包括旗帜在内。但有一点是肯定的,中国共产党的旗帜一定要有鲜红的颜色,一定要体现建党宗旨和党的性质,一定要与建立人民当家作主的红色共和国的建党方向一致。
1921年建党小故事
1921年,毛泽东等12人代表各地的共产主义小组。在上海举行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中国共产党诞生 。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