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20弱冠30而立40不惑50知天命60花甲70古稀80耄耋

20弱冠30而立40不惑50知天命60花甲70古稀80耄耋

二十弱冠,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六十花甲子,七十古来稀,八十为耄耋之时是什么意思呀

1、二十弱冠

男子20岁称弱冠之年。这时候行冠礼,即戴着表明已是人遮阳帽,以表成年人,但体犹未壮,还很青春年少,故名“弱”。冠,遮阳帽,代指成年人。后人特指男子二十左右年龄,不可以用以女人。

2、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

三十岁可以独立;四十岁能不被很多人事情所蒙蔽;五十岁明白了命。

3、六十花甲

花蛤即一甲子。由十二天干、十二地支组成,每一生肖意味着一年,六十年为一循环系统。因生肖称号错综复杂参互,故名花甲子年。后称达到六十为花蛤。花蛤也是指年月、时期、年龄、岁数。

4、七十古稀

古稀之年,指七十岁。古稀之年的意思解释原来古来稀少,因为古代医学技术性比较落后,可以活过七十岁的老人非常罕见,因而用古稀之年来形容了七十岁。唐·诗圣杜甫《曲江》诗之二:“酒债平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时因用“古稀之年”为七十岁的别称。

5、八十耄耋

耄耋(màodié):八九十岁。

七十曰耄,头发白耄耄论其。八十曰耋;耋,铁也。肌肤变黑色如铁也。完用耄耋代指八九十岁。

拓展材料

人新生叫宝宝,不满意岁称婴儿襁褓。

2至3岁称孩提。

男孩儿7岁称韶年。

男孩儿10周岁以下称黄口。

男孩儿13岁到15岁称舞勺之年。

男孩儿15岁到20岁称舞象之年。

女生7岁称髫年。

女生12岁称金钗之年。

女生13岁称弱冠之年。

女生15岁称及笄之年。

女生16岁称碧玉年华。

女生20岁称桃李年华。

女生24岁称花信年华。

女子出嫁称摽梅之年。

二十弱冠,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六十花甲子,七十古来稀,八十为耄耋之时。代表什么意思?

这也是古代形容年龄的别称

二十弱冠——男子二十就把秀发束下去,表明再也不是小孩了。

三十而立——人们在三十岁时就应当明确自己的人生目标与发展前景。

四十不惑——人到四十岁就没有什么能够顾忌、困惑的了。(有一种没选择和倒退的心态)

五十知天命——五十岁就必须要认命了,早已难以抗拒了。

六十花甲——花蛤即一甲子。由十二天干、十二地支组成,每一生肖意味着一年,六十年为一循环系统。因生肖称号错综复杂参互,故名花甲子年。后称达到六十为花蛤。花蛤也是指年月、时期、年龄、岁数。

七十古稀

——古稀之年,指七十岁。古稀之年的意思解释原来古来稀少,因为古代医学技术性比较落后,可以活过七十岁的老人非常罕见,因而用古稀之年来形容了七十岁。唐?诗圣杜甫《曲江》诗之二:“酒债平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时因用“古稀之年”为七十岁的别称。

八十耄耋——

耄耋(màodié):八九十岁。

七十曰耄,头发白耄耄论其。八十曰耋;耋,铁也。肌肤变黑色如铁也。完用耄耋代指八九十岁。

二十弱冠,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六十花甲,七十古稀,八十耄耋是什么意思!

三十而立——人们在三十岁时就应当明确自己的人生目标与发展前景。

四十不惑——人到四十岁就没有什么能够顾忌、困惑的了。(有一种没选择和倒退的心态)

五十知命——五十岁就必须要认命了,早已难以抗拒了。

六十花甲——六十在农历来计算,早已天支的做一个轮回了,要认老了。

七十古稀——七十已经是糟老头了,人生道路快到头了。

但是这是按古时候人的平均寿命和意见来提示人生苦短,激励人要抓住生命中宝贵时间。

二十弱冠,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六十花甲子,七十古来稀,八十为耄耋之时。代表什么意思

1、二十弱冠

男子20岁称弱冠之年。这时候行冠礼,即戴着表明已是人遮阳帽,以表成年人,但体犹未壮,还很青春年少,故名“弱”。冠,遮阳帽,代指成年人。后人特指男子二十左右年龄,不可以用以女人。

2、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

三十岁可以独立;四十岁能不被很多人事情所蒙蔽;五十岁明白了命。

3、六十花甲

花蛤即一甲子。由十二天干、十二地支组成,每一生肖意味着一年,六十年为一循环系统。因生肖称号错综复杂参互,故名花甲子年。后称达到六十为花蛤。花蛤也是指年月、时期、年龄、岁数。

4、七十古稀

古稀之年,指七十岁。古稀之年的意思解释原来古来稀少,因为古代医学技术性比较落后,可以活过七十岁的老人非常罕见,因而用古稀之年来形容了七十岁。唐·诗圣杜甫《曲江》诗之二:“酒债平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时因用“古稀之年”为七十岁的别称。

5、八十耄耋

耄耋(màodié):八九十岁。

七十曰耄,头发白耄耄论其。八十曰耋;耋,铁也。肌肤变黑色如铁也。完用耄耋代指八九十岁。

拓展材料

最早来源:

《论语·第二章·为政篇》月子::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知足知止。

孔子曰:“我十五岁就志向学习培训,三十岁就可有所建树,四十岁遇到事不会再困惑不已,五十岁就知道这些是不能给人力资源支配的事儿而乐五十知天命,六十岁时可以听得进多种不同的建议,七十岁能够无拘无束(张弛有度)却又不超过规定。”

孟子自叙他学习与涵养的一个过程。这一过程,是一个随着年龄增长,思想觉悟明显提高的一个过程。

就思想觉悟而言,全过程分成三个阶段:十五岁到四十岁是学习领会的时期;五十、六十岁是放心立命的环节,其实就是不会受到自然环境上下的时期;七十岁是主观能动性和为人规则融合为一的时期。在这个时候中,品德修养达到最高的境界。

孔子的品德修养全过程,有有效要素:第一,他看到了人品德修养不是一朝一夕事情,不可以一下子进行,不可以搞突袭,要经过长时间学习与锻练,要有一个漫长的过程。第二,道德和法律真谛是思想与言谈举止的结合,自觉的遵守道德规范,而非凑合去做。这两个方面对所有人,全是适用。

二十弱冠,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六十花甲子,七十古来稀,八十为耄耋之时

这也是古代描述年龄的别称,由小到大分别是:

人新生叫宝宝,不满意岁称婴儿襁褓。

2至3岁称孩提。

女生7岁称髫年。男孩儿7岁称韶年。

10周岁以下称黄口。

13岁到15岁称舞勺之年。

15岁到20岁称舞象之年。

女生12岁称金钗之年。

女生13岁称弱冠之年。

女生15岁称及笄之年。

16岁称碧玉年华;

20岁称桃李年华。

24岁称花信年华;女子出嫁称票?梅之年。

男子20岁称弱冠之年。

30岁称三十而立。

40岁称四十不惑。

50岁称知命之年。

60岁称花蛤或耳顺之年。

70岁称年逾古稀。

80岁称杖朝之年。

80至90岁称合?之时,耄耄之时。

100岁乐期颐。

耄耋(màodié):八九十岁。耄,音“冒”,耋,音“迭”。耄耋就是指年龄非常大的老年人

延伸阅读:

耋dié

(形声字。从老、至声。本意:年迈。古指七、八十岁的年龄,特指老年人)同本意[ageoverseventyoreighty]

年八十曰耊。字亦作耋。--汉朝·许慎《说文》

则大耋之嗟。--《易·离》。马注:"七十曰耋。"

使率一二耋老而绥焉。--《公羊传·宣公十二年》

耆耋大礼。--《礼记·射义》

亦如:耋老(年迈;老人);耋吏(老吏);耋耄(高龄);耋寿(指高龄得人;老年人);耋耄之年。

耄mào

<形>

(形声字。从老,毛声。本意:年迈)

同本意。旧称大概七十至九十岁的年纪

匪我言耄。--《诗·大雅·板》

亦聿既耄。--《诗·大雅·抑》

老头子耄矣,软弱无能为也。--《左传·隐公四年》

亦如:耄儿(老年人和小孩);耄年(老年人);耄老(老年人、老人);耄荒(年迈);耄学(年耄硕学之人);耄聩(年糊涂);耄勤(年迈倦勤);耄期(高年);耄耋(八十岁的年纪;大龄、高龄);耄儒(老儒)。

年迈昏乱

耄期倦于勤。--《书·大禹谟》

亦如:耄思(心绪繁杂);耄耄(繁杂貌);耄乱(谓年迈昏乱得人);耄夫(年迈软弱无能的人);耄昏(年迈昏愦);耄聩(年糊涂);耄朽(老朽;变老);耄衰(变老)。

古人称男子20岁为之时、30岁为之时、40岁为之时、50岁为之时、60岁为之时、70岁为之时

古人称男子20岁称弱冠之年。

30岁称三十而立。

40岁称四十不惑。

50岁称知命之年。

60岁称花蛤或耳顺之年。

70岁称年逾古稀。

80岁称杖朝之年。80至90岁称合鲐背之年,耄耄之时。100岁乐期颐。拓宽:人新生叫宝宝,不满意岁称婴儿襁褓。2至3岁称孩提。女生7岁称髫年。男孩儿7岁称韶年。10周岁以下称黄口。13岁到15岁称舞勺之年。15岁到20岁称舞象之年。女生12岁称金钗之年。女生13岁称弱冠之年。女生15岁称及笄之年。16岁称碧玉年华;20岁称桃李年华。24岁称花信年华;女子出嫁称梅之年,标梅之时。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