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争与和平的作者俄国文学家列夫·托尔斯泰的一生及作品
- 锐意学习网
- 2024-03-10 11:33:19
大家好,今天来为大家解答战争与和平的作者俄国文学家列夫·托尔斯泰的一生及作品这个问题的一些问题点,包括列夫托尔斯泰的代表作品也一样很多人还不知道,因此呢,今天就来为大家分析分析,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如果解决了您的问题,还望您关注下本站哦,谢谢~
本文目录
列夫托尔斯泰的代表作品
列夫·托尔斯泰的作品如下:
小说
《复活》
《安娜·卡列尼娜》
《战争与和平》
《童年。少年。青年》[3]
《一个地主的早晨》
《塞瓦斯托波尔故事集》
《黑暗的势力》
《教育的果实》
《克莱采奏鸣曲》《哈泽·穆拉特》
《穷人》
《哥萨克》
《高加索的囚徒》
《谢尔基神父》
《忏悔录》
《伊凡·伊里奇之死》
《一个人需要多少土地?》
《哈吉·穆拉特》
《克莱采奏鸣曲及其他故事》
《霍斯托密尔:一只马的故事》
散文
《什么是艺术?》(1897年)
《天国在你们心中》
《到底怎么办》
《当代的奴隶制度》
《回忆录》(未完成)
《给自由主义者的信》(英语,1898年)
戏剧
《黑暗的势力》(1886年)
《教育的果实》(1889年)
《活尸》(1900年)
编著
《启蒙读本》
《生活之路》
列夫·尼古拉耶维奇·托尔斯泰(俄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
列夫托尔斯泰一般指列夫·尼古拉耶维奇·托尔斯泰(俄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
19世纪中期俄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文学家、思想家,哲学家。
世袭伯爵,曾参加克里米亚战争。返回雅斯纳·亚波利亚纳的农庄后致力于农民教育。1862年结婚后,创作了俄罗斯文学史上的巨著《战争与和平》(1859~1869)、《安娜·卡列尼娜》(1875~1877)。1879年经历了一次信仰危机后信奉和平主义,主张以勿抗恶的方式对社会进行改革。
并否定自己以前的作品。因执着于自己的信念使家庭关系恶化,死于出奔途中。其作品多达45卷。名著还有长篇小说《复活》(1899)、戏剧《黑暗的势力》(1886)和若干短篇小说和评论。
他的文学传统不仅通过高尔基而为苏联作家所批判地继承和发展,在世界文学中也有其巨大影响。
在文学创作和社会活动中,他提出了“托尔斯泰主义”,对很多政治运动有着深刻影响。
列夫托尔斯泰的作品
俄国的列夫.托尔斯泰的作品有:《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忏悔录》、《黑暗的势力》、《教育的果实》、《魔鬼》、《伊凡·伊里奇之死》、《克莱采奏鸣曲》、《哈泽·穆拉特》、《舞会之后》、《复活》。
1、《战争与和平》是俄国作家列夫·尼古拉耶维奇·托尔斯泰创作的长篇小说,也是其代表作,创作于1863—1869年。该作以1812年的卫国战争为中心,反映从1805到1820年间的重大历史事件。以鲍尔康斯、别祖霍夫、罗斯托夫和库拉金四大贵族的经历为主线,在战争与和平的交替描写中把众多的事件和人物串联起来。
2、《安娜·卡列尼娜》是俄国作家列夫·托尔斯泰创作的长篇小说,也是其代表作品。作品讲述了贵族妇女安娜追求爱情幸福,却在卡列宁的虚伪、渥伦斯基的冷漠和自私面前碰得头破血流,最终落得卧轨自杀、陈尸车站的下场。庄园主列文反对土地私有制,抵制资本主义制度,同情贫苦农民,却又无法摆脱贵族习气而陷入无法解脱的矛盾之中。矛盾的时期、矛盾的制度、矛盾的人物、矛盾的心理,使全书在矛盾的漩涡中颠簸。这部小说是新旧交替时期紧张惶恐的俄国社会的写照。
3、《复活》是俄国作家列夫·托尔斯泰创作的长篇小说,首次出版于1899年。该书取材于一件真实事件,主要描写男主人公聂赫留朵夫引诱姑妈家女仆玛丝洛娃,使她怀孕并被赶出家门。后来,她沦为妓女,因被指控谋财害命而受审判。男主人公以陪审员的身份出庭,见到从前被他引诱的女人,深受良心谴责。他为她奔走伸冤,并请求同她结婚,以赎回自己的罪过。上诉失败后,他陪她流放西伯利亚。他的行为感动了她,使她重新爱他。但为了不损害他的名誉和地位,她最终没有和他结婚而同一个革命者结为伉俪。
4、《童年》(1852)通过对小主人公伊尔倩耶夫的单纯而又富有诗意的内心世界的细致入微的描摹,出色地表现了一个出身贵族家庭的、聪颖、敏感、感情热烈,并爱作自我分析的儿童的精神成长过程。它与后来作家写就的《少年》和《青年》构成了自传三部曲。
5、讽刺喜剧《教育的果实》(1891)是列夫·托尔斯泰最优秀的剧作之一,同时也是俄罗斯乃至世界古典戏剧宝库中的一颗明珠。《教育的果实》以其辛辣而又犀利的笔锋无情地嘲讽了游手好闲、精神空虚、醉生梦死的地主贵族和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并将前人尚未直接触及的最尖锐的缺乏土地的贫苦农民问题首次搬上舞台,把俄国现实主义戏剧推向了一个新的阶段。
一本讲述俄罗斯战争史的著作
应该是俄国作家列夫·尼古拉耶维奇·托尔斯泰创作的长篇小说《战争与和平》。
该作以1812年的卫国战争为中心,反映从1805到1820年间的重大历史事件。以鲍尔康斯、别祖霍夫、罗斯托夫和库拉金四大贵族的经历为主线,在战争与和平的交替描写中把众多的事件和人物串联起来。作者将"战争"与"和平"的两种生活、两条线索交叉描写,构成一部百科全书式的壮阔史诗。
三个(同名的)列夫托尔斯泰分别是谁
三个(同名的)列夫托尔斯泰分别是:阿历克赛·康斯坦丁诺维奇·托尔斯泰、列夫·尼古拉耶维奇·托尔斯泰、阿列克谢·尼古拉耶维奇·托尔斯泰
1、阿历克赛·康斯坦丁诺维奇·托尔斯泰(1817—1875),简称:阿·康·托尔斯泰,是俄国著名诗人、剧作家。出身贵族。代表作有:历史长篇小说《谢列勃里亚尼公爵》、历史剧三部曲《伊凡雷帝之死》、《沙皇费多尔·伊凡诺维奇》和《沙皇鲍里斯》,还有讽刺沙皇官僚的讽刺诗《波波夫的梦》。
2、列夫·尼古拉耶维奇·托尔斯泰(1828—1910年),简称:列夫·托尔斯泰,是19世纪中期俄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文学家、思想家,哲学家。代表作有:文学史上的巨著《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长篇小说《复活》、戏剧《黑暗的势力》和若干短篇小说和评论。
3、阿列克谢·尼古拉耶维奇·托尔斯泰(1883—1945年),简称:阿·托尔斯泰,代表作:三部曲《苦难历程》、长篇小说《彼得大帝》等
列夫托尔斯泰代表作品
《安娜·卡列尼娜》
《安娜·卡列尼娜》是俄国作家列夫·托尔斯泰创作的长篇小说,也是其代表作品。作品讲述了贵族妇女安娜追求爱情幸福,却在卡列宁的虚伪、渥伦斯基的冷漠和自私面前碰得头破血流。和列文在农村面临危机而进行的改革与探索这两条线索,描绘了俄国从莫斯科到外省乡村广阔而丰富多彩的图景,先后描写了150多个人物,是一部社会百科全书式的作品。
好了,文章到这里就结束啦,如果本次分享的战争与和平的作者俄国文学家列夫·托尔斯泰的一生及作品和列夫托尔斯泰的代表作品问题对您有所帮助,还望关注下本站哦!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