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税种有哪些
- 锐意学习网
- 2024-03-10 11:33:19
企业必须交的税种有哪些
企业要交的税种有:契税、企业所得税、印花税等。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企业和其他取得收入的组织为企业所得税的纳税义务主体,应当依法缴纳企业所得税。
【法律依据】
《企业所得税法》第一条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企业和其他取得收入的组织(以下统称企业)为企业所得税的纳税人,依照本法的规定缴纳企业所得税。
个人独资企业、合伙企业不适用本法。
第三条
居民企业应当就其来源于中国境内、境外的所得缴纳企业所得税。
非居民企业在中国境内设立机构、场所的,应当就其所设机构、场所取得的来源于中国境内的所得,以及发生在中国境外但与其所设机构、场所有实际联系的所得,缴纳企业所得税。
第四条
企业所得税的税率为25%。
非居民企业取得本法第三条第三款规定的所得,适用税率为20%。
企业缴纳的常见7个税种
目前我国现行21个税种,根据公司所处的行业及涉及的业务缴税也不同。下面我们将这些税种做一个分类说明,对照自身业务就会明白到底该交哪些税,就简单明了啦。
1
一般公司都会涉及的税种有如下7个
增值税、城市维护建设税、教育费附加、地方教育费附加、印花税、个人所得税、企业所得税。
增值税:现在已经全面营改增了,所以只要有开展业务,增值税是每个公司都需要交的。可能有的公司是免税,那属于税收优惠的范畴,但申报还是必须的。
增值税税率:只用记住2个算式:6+10=16;2+3=5。
怎么理解?
6+10=16,常见的一般纳税人税率为:6%,10%,16%。(好记吧)
咋区分呢?
6%:一般来说,吃喝玩乐住加金融服务!
现代服务,围绕制造业、文化产业、现代物流产业等提供技术性、知识性服务的业务活动。包括研发和技术服务、信息技术服务、文化创意服务、物流辅助服务、鉴证咨询服务、广播影视服务、商务辅助服务和其他现代服务。
10%:你搬不走的、搬不动的、就是用拖车都没办法的,加上国内到处跑的。
提供交通运输、邮政、基础电信、建筑、不动产租赁服务,销售不动产,转让土地使用权等。
16%:剩下的,都属于它~~
2+3=5,咋理解?
征收率啊~
针对小规模纳税人和简易办法征收的一般纳税人
5%:搬不走的、搬不动的、就是用拖车都没办法的,加上人力资源派遣。个人出租住房,应按照5%的征收率减按1.5%计算应纳税额。
3%:剩下的都是它。
最后,还有一个2%的独行侠
1.一般纳税人销售自已使用过的不得抵扣且未抵扣进项税额的固定资产,按照简易办法依照3%征收率减按2%,征收增值税。(如2009年1月1日之前购入的固定资产,特殊情况除外)
2.小规模纳税人(除其他个人外,下同)销售自己使用过的固定资产,减按2%征收率,征收增值税。
3.纳税人销售旧货,按照简易办法依照3%征收率减按2%,征收增值税。(但不包括自己使用过的物品)
城市维护建设税、教育费附加、地方教育费附加:这是个影子税种,紧跟增值税和消费税,乘以税率就可以了。教育费附加、地方教育费附加目前针对小微企业有税收优惠,申报时根据自身情况选择减免。
城市维护建设税:2018年10月19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维护建设税法(征求意见稿),取消1%的税率。城市维护建设税的计税依据为纳税人实际缴纳的增值税、消费税税额,以及出口货物、劳务或者跨境销售服务、无形资产增值税免抵税额。纳税人所在地在市区的,税率为7%;纳税人所在地不在市区的,税率为5%。
教育费附加、地方教育费附加:教育费附加征收率统一为3%,不存在地区差异
印花税:印花税的征税范围虽然有限,仅是列举的合同和账薄,但每一个公司开业必须设置账薄,需要投入注册资本、需要签订一些合同。这些业务都少不了印花税的身影。根据《关于对营业账簿减免印花税的通知》(财税〔2018〕50号)相关规定,自2018年5月1日起,对按万分之五税率贴花的资金账簿减半征收印花税,对按件贴花五元的其他账簿免征印花税。
个人所得税:对于公司来说,本身不缴纳个人所得税。但是员工工资以及股东分红需要缴。公司是法定的扣缴义务人,也是要负责任的,所以不可掉以轻心。
应纳税所得额=税前工资收入金额-基本减除费用-专项扣除(五险一金个人缴纳部分)-专项附加扣除(子女教育、继续教育、大病医疗、住房贷款利息或住房租金、赡养老人)-法定其他扣除(税优健康险、税延养老险、企业年金个人缴纳部分等)
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税率-速算扣除数
首先是免征额的变化。2019年个人所得税的免征额从3500元提升到了5000元,这也就意味着月工资在5000元以下的人都不需要缴纳个人所得税了。
然后是应纳税所得额的变化。2019年的个人所得税税率表仍然划分为7级,其中前四级的应纳税所得额发生了变化,主要表现为前三档的级距有所提高,而税率没有发生改变。具体情况如下图所示。
由于应纳税所得额的改变,速算扣除数也发生了一定的变化,往年的速算扣除数都是按月计算的,从2019年开始,速算扣除数就要按年计算了,当然我们也可以换算成每月的数额进行计算。速算扣除数是为了方便计算个税而衍生出来的一个名词,速算扣除数的计算公式如下图所示。
个税改革后我们都能少缴纳一大笔税。假如你在扣除各项基本费用后的工资是一万元,你原来需要缴纳的个税费用是(10000-3500)*20%-555=745元,而税改后你需要缴纳的费用是(10000-5000)*10%-210=290元,省下了455元。
(计算方法:(工资-免征额)*分级税率-速算扣除数
企业所得税:一个公司,有了盈利肯定是需要缴纳企业所得税的,分公司虽然不是自己算,但也需要总公司计算分配后自行缴纳。
企业所得税:一个公司,有了盈利肯定是需要缴纳企业所得税的,分公司虽然不是自己算,但也需要总公司计算分配后自行缴纳。
自2018年1月1日起,当年具备高新技术企业或科技型中小企业资格(以下统称资格)的企业,其具备资格年度之前5个年度发生的尚未弥补完的亏损,准予结转以后年度弥补,最长结转年限由5年延长至10年。
企业开展研发活动中实际发生的研发费用,未形成无形资产计入当期损益的,在按规定据实扣除的基础上,在2018年1月1日至2020年12月31日期间,再按照实际发生额的75%在税前加计扣除;形成无形资产的,在上述期间按照无形资产成本的175%在税前摊销
自2018年1月1日至2020年12月31日,对年应纳税所得额低于100万元(含100万元)的小型微利企业,其所得减按50%计入应纳税所得额,按20%的税率缴纳企业所得税。前款所称小型微利企业,是指从事国家非限制和禁止行业,并符合下列条件的企业:
(一)工业企业,年度应纳税所得额不超过100万元,从业人数不超过100人,资产总额不超过3000万元;
(二)其他企业,年度应纳税所得额不超过100万元,从业人数不超过80人,资产总额不超过1000万元。
2019年1月17日,财税〔2019〕13号重磅发布:对小微企业推出一批新的普惠性减税措施。调整后,小型微利企业税负将降至5%和10%,增值税起征点将提至10万/月。
一、划重点!
1、放宽小型微利企业标准(1)小型微利企业应纳税所得额标准,上限放宽到了300万,从业人数也提至300人,资产总额提至5000万!(2)从业人数,包括与企业建立劳动关系的职工人数和企业接受的劳务派遣用工人数。(3)调整后优惠政策将覆盖95%以上的纳税企业,其中98%为民营企业。2、加大小型微利企业所得税优惠力度(1)年应纳税所得额不超过100万的部分,减按25%计入应纳税所得额,按20%的税率缴纳企业所得税,税负降至5%。(2)年应纳税所得额100万至300万的部分,减按50%计入应纳税所得额,按20%的税率缴纳企业所得税,税负降至10%。3、增值税起征点由3万/月提至10万/月对月销售额10万元以下(含本数)的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免征增值税。4、允许50%幅度内减征各种地方税种和附加税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根据本地区实际情况,以及宏观调控需要确定,对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可以在50%的税额幅度内减征资源税、城市维护建设税、房产税、城镇土地使用税、印花税(不含证券交易印花税)、耕地占用税和教育费附加、地方教育附加。
二、针对第二项,有同学表示看不懂优惠有多大,举个例子
1、某符合条件的小型微利企业,如果2019年度年应纳税所得额80万,应纳税企业所得税税额为:
①如果用2019年新政策:
应纳企业所得税税额为:80×25%×20%=4万
②如果用2018年的政策:
应纳企业所得税税额为:80×50%×20%=8万元
结论:
新政策之后税负减半(8-4)÷8=50%
2、某符合条件的小型微利企业,如果2019年度年应纳税所得额240万,应纳企业所得税税额为:
①如果用2019年新政策:
(1)拆分年应纳税所得额:100万+140万
(2)不超过100万部分,减按25%计入应纳税所得额:100×25%×20%=5万
(3)100万至300万的部分,减按50%计入应纳税所得额:140×50%×20%=14万
(4)应纳企业所得税税额为:5+14=19万
②如果用2018年的政策:
应纳企业所得税税额为:240×25%=60万元
结论:
新政策之后税负大幅降低(60-19)÷60=68.3%
政策依据:
1、财税〔2018〕77号规定,自2018年1月1日至2020年12月31日,将小型微利企业的年应纳税所得额上限由50万元提高至100万元,对年应纳税所得额低于100万元(含100万元)的小型微利企业,其所得减按50%计入应纳税所得额,按20%的税率缴纳企业所得税。
2、《企业所得税法》第二十八条规定,符合条件的小型微利企业,减按20%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
3、财税〔2019〕13号、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9年第2号。
新个税实施
工资计算大变!
一、专项附加扣除
1、一图看懂6项扣除政策要点
2、一图看清6项扣除留存资料
3、给企业的7点提醒
(1)员工向企业提供专项附加扣除信息的,企业必须按规定予以扣除,不能拒绝。
(2)企业要为纳税人报送的专项附加扣除信息保密。
(3)员工通过填写电子或者纸质《扣除信息表》直接报送企业的,企业和个人都要在《扣除信息表》上签字(章),并且留存5年备查。
(4)员工跳槽过来,在原企业已享受的专项附加扣除金额,不能再次扣除。
(5)员工离职,企业应该在不再发放工资的当月起,停止为其办理专项附加扣除。
(6)员工次年需要由企业继续办理专项附加扣除的,应当在12月对次年享受专项附加扣除的内容进行确认,并报送至企业。
(7)如果员工忘记填报或者填报晚了,可以在当年以后的月份补扣享受。
企业要交的税有哪些税
企业需要交的税如下:
1、流转税,主要包括增值税、营业税、城市维护建设税、营改增值税、教育费附加等;
2、所得税,包括企业所得税和个人所得税;
3、其他税种,包括消费税、资源税、房产税、城镇土地使用税、印花税、车船税、土地增值税、车辆购置税、契税和耕地占用税等。
《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
第十九条
非居民企业取得本法第三条第三款规定的所得,按照下列方法计算其应纳税所得额:
(一)股息、红利等权益性投资收益和利息、租金、特许权使用费所得,以收入全额为应纳税所得额;
(二)转让财产所得,以收入全额减除财产净值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
(三)其他所得,参照前两项规定的方法计算应纳税所得额。第二十二条
企业的应纳税所得额乘以适用税率,减除依照本法关于税收优惠的规定减免和抵免的税额后的余额,为应纳税额。
企业税收主要包括哪些?
企业税收主要有企业所得税,税率为25%。还有印花税,印花税只对凭证征税,其征税依据是合同所载金额,印花税是合同双方都需要缴纳的。还有增值税,增值税专用发票可以抵扣税款,但是普通发票不可以抵扣税款。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第四条
企业所得税的税率为25%。
非居民企业取得本法第三条第三款规定的所得,适用税率为20%。
第六条
企业以货币形式和非货币形式从各种来源取得的收入,为收入总额。包括:
(一)销售货物收入;
(二)提供劳务收入;
(三)转让财产收入;
(四)股息、红利等权益性投资收益;
(五)利息收入;
(六)租金收入;
(七)特许权使用费收入;
(八)接受捐赠收入;
(九)其他收入。
企业要交的税有哪些税
法律分析:一、若企业属于服务业,主要税种为营业税,按税务核定的办法缴纳:
1、主税:按收入交5%的营业税(交地税)
2、附加税费(交地税)
(1)城建税按缴纳的营业税的7%(县镇为5%、乡为1%)缴纳;
(2)教育费附加按缴纳的营业税的3%缴纳;
(3)地方教育费附加按缴纳的营业税的1%缴纳;
3、按分配的红利缴纳20%的个人所得税。(交地税)
4、按利润的25%缴纳企业所得税。(交地税)
5、另外,还有房产税(原值7折的1.2%或租金12%)、土地使用税、印花税,有车交车船税等。(交地税)
二、若企业属于商业或加工业,主要税种为增值税,按税务核定的办法征收:
1、主税:按收入交3%的增值税,增值税一般纳税人为17%。(交国税)
2、附加税费(交地税)
(1)城建税按缴纳的增值税的7%(县镇为5%、乡为1%)缴纳;
(2)教育费附加按缴纳的增值税的3%缴纳;
(3)地方教育费附加按缴纳的增值税的1%缴纳;
3、按分配的红利缴纳20%的个人所得税。(交地税)
4、按利润的25%缴纳企业所得税。(交国税)
5、另外,还有房产税(原值7折的1.2%或租金12%)、土地使用税、印花税,有车交车船税等。(交地税)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
第二十三条企业取得的下列所得已在境外缴纳的所得税税额,可以从其当期应纳税额中抵免,抵免限额为该项所得依照本法规定计算的应纳税额;超过抵免限额的部分,可以在以后五个年度内,用每年度抵免限额抵免当年应抵税额后的余额进行抵补:(一)居民企业来源于中国境外的应税所得;(二)非居民企业在中国境内设立机构、场所,取得发生在中国境外但与该机构、场所有实际联系的应税所得。
第二十四条居民企业从其直接或者间接控制的外国企业分得的来源于中国境外的股息、红利等权益性投资收益,外国企业在境外实际缴纳的所得税税额中属于该项所得负担的部分,可以作为该居民企业的可抵免境外所得税税额,在本法第二十三条规定的抵免限额内抵免。
企业是需要交哪些税
法律分析:一般情况下,公司对会涉及的7个税种:增值税、城市维护建设税、教育费附加、地方教育费附加、印花税、个人所得税、企业所得税。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
第十五条企业,企业在外地设立的分支机构和从事生产、经营的场所,个体工商户和从事生产、经营的事业单位(以下统称从事生产、经营的纳税人)自领取营业执照之日起三十日内,持有关证件,向税务机关申报办理税务登记。税务机关应当于收到申报的当日办理登记并发给税务登记证件。
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应当将办理登记注册、核发营业执照的情况,定期向税务机关通报。
本条第一款规定以外的纳税人办理税务登记和扣缴义务人办理扣缴税款登记的范围和办法,由国务院规定。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