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socket通信原理和通信过程

socket通信原理和通信过程

javaSocket通信原理

具体如下:

首先socket通信是基于TCP/IP网络层上的一种传送方式,我们通常把TCP和UDP称为传输层。其中UDP是一种面向无连接的传输层协议。UDP不关心对端是否真正收到了传送过去的数据。

如果需要检查对端是否收到分组数据包,或者对端是否连接到网络,则需要在应用程序中实现。UDP常用在分组数据较少或多播、广播通信以及视频通信等多媒体领域。

在这里我们不进行详细讨论,这里主要讲解的是基于TCP/IP协议下的socket通信。

socket是基于应用服务与TCP/IP通信之间的一个抽象,他将TCP/IP协议里面复杂的通信逻辑进行分装。

服务端初始化ServerSocket,然后对指定的端口进行绑定,接着对端口及进行监听,通过调用accept方法阻塞。

此时,如果客户端有一个socket连接到服务端,那么服务端通过监听和accept方法可以与客户端进行连接。

Java是一门面向对象编程语言,不仅吸收了C++语言的各种优点,还摒弃了C++里难以理解的多继承、指针等概念,因此Java语言具有功能强大和简单易用两个特征。

Java语言作为静态面向对象编程语言的代表,极好地实现了面向对象理论,允许程序员以优雅的思维方式进行复杂的编程。

Java具有简单性、面向对象、分布式、健壮性、安全性、平台独立与可移植性、多线程、动态性等特点。Java可以编写桌面应用程序、Web应用程序、分布式系统和嵌入式系统应用程序等。

IOS基于TCP的socket通信详解

最近在整理通信层相关知识,这篇文章是边整理边写的,有些地方可能不够准确,还请各位路过的大牛专家指出来。这次整理的socket通信是基于TCP的,实现方式是GCD形式,以下记录的都是些理论知识,方便自己回忆。

1、socket通信原理:现网络上有很多socket开园框架文件,基本上能满足简单网络通信,但如过你的项目需要成熟的网络通信,还需要自己对socket好好研究完善下。socket通信分为server端和client端,开发过程中分别对应着服务器和客户端。当连接上服务器后,socket就会启动一个while或for无限循环,不断的异步监听socket动静,看是否有read或者write动作,直到出错或者主动结束。

socket通信传输的都是字节流,传输时没有包的概念的。至于我们经常说的包的概念,是我们制定了一定的规则形成的。常用规则有两种,一种是制定特定的分隔符(delimiter)来分割每个包,此时必须保证每条信息体中不包含该分隔符。第二种是指定每条消息体的长度,比如,在每条消息体之前插入一个4字节长度的无符号整形来表明后面的消息体长度(一般包体长度限制在8k大小内,遇到消息体过大的信息时,一般采用分包发送和拼包解析)。其中第二种方式更常见一些。

基于TCP链接的socket通信中,经常会涉及粘包、分包、解包的问题,一下久这问题简单说一下。

粘包:使用TCP长连接就会引入粘包的问题,粘包是指发送方发送的若干包数据到接收方接收时粘成一包,从接收缓冲区看,后一包数据的头紧接着前一包数据的尾。粘包可能由发送方造成,也可能由接收方造成。TCP为提高传输效率,发送方往往要收集到足够多的数据后才发送一包数据,造成多个数据包的粘连。如果接收进程不及时接收数据,已收到的数据就放在系统接收缓冲区,用户进程读取数据时就可能同时读到多个数据包。

粘包一般的解决办法是制定通讯协议,由协议来规定如何分包解包。

分包:常用分包的逻辑是先发一个长度,然后紧接着是数据包内容,这样就可以把每个包分开。

解包:由于我们应用层数据包既可以传命令也可以传数据,因而针对每个包我们进行解包,分出命令和数据分别处理,因而每个Socket服务对象都需要解包。解包过程中,才会出现我们常见的包头、信息体长度、信息体。

粘包、分包、解包解决方案:东家DZH:采用的是用一个足够大(500*1024)的接受缓存pRecvBuf去读区socket(recv()),然后使用君子协定让数据报的开头都是一个标准的包头信息,包头信息中包含着本包的包体长度,利用这个包体长度曲读取本包数据包体。读完后,如果该数据包还有未读数据,则重复上诉解包操作。直到完成。

东家EM:每次收到数据报时,先读取前4个字节转为无符号整形作为本消息包的长度length,然后一直重socket中read,直到读取length长度为之。这样可以解决分包发送问题,也可以解决粘包问题。

java中socket实现通信的原理

1.

所谓Java

socket通信通常也称作"套接字",用于描述IP地址和端口,是一个通信链的句柄。应用程序通常通过"套接字"向网络发出请求或者应答网络请求。

2.

socket

开发分客户端与服务端

3.

服务端开启服务监听某一端口

4.

客户端向此服务器的这个端口发出请求,成功则会建立会话,形成通道.

5.

这个通道若不做其它操作会一直存在,就是所谓的长连接了,这时服务端与客户端可以通过此通道进行即时通信

Linux进程间套接字通信(Socket)基础知识

姓名:罗学元??学号:21181214375??学院:广州研究院

【嵌牛导读】Linux进程间套接字通信基础

【嵌牛鼻子】Linux进程间套接字及通信介绍

【嵌牛提问】Linux进程间套接字包含哪些内容,如何实现通信

一、套接字(Socket)通信原理

套接字通信允许互联的位于不同计算机上的进程之间实现通信功能。

二、套接字的属性

套接字的特性由3个属性确定,它们分别是:域、类型和协议。

1.套接字的域

它指定套接字通信中使用的网络介质,最常见的套接字域是AF_INET,它指的是Internet网络。当客户使用套接字进行跨网络的连接时,它就需要用到服务器计算机的IP地址和端口来指定一台联网机器上的某个特定服务,所以在使用socket作为通信的终点,服务器应用程序必须在开始通信之前绑定一个端口,服务器在指定的端口等待客户的连接。

另一个域AF_UNIX表示UNIX文件系统,就是文件输入/输出,它的地址就是文件名。

2.套接字类型

因特网提供了两种通信机制:流(stream)和数据报(datagram),因而套接字的类型也就分为流套接字和数据报套接字。我们主要看流套接字。

流套接字由类型SOCK_STREAM指定,它们是在AF_INET域中通过TCP/IP连接实现,同时也是AF_UNIX中常用的套接字类型。

流套接字提供的是一个有序、可靠、双向字节流的连接,因此发送的数据可以确保不会丢失、重复或乱序到达,而且它还有一定的出错后重新发送的机制。

与流套接字相对的是由类型SOCK_DGRAM指定的数据报套接字,它不需要建立连接和维持一个连接,它们在AF_INET中通常是通过UDP/IP实现的。它对可以发送的数据的长度有限制,数据报作为一个单独的网络消息被传输,它可能丢失、复制或错乱到达,UDP不是一个可靠的协议,但是它的速度比较高,因为它并不需要总是要建立和维持一个连接。

3.套接字协议

只要底层的传输机制允许不止一个协议来提供要求的套接字类型,我们就可以为套接字选择一个特定的协议。通常只需要使用默认值。

三、套接字地址

每个套接字都有其自己的地址格式,对于AF_UNIX域套接字来说,它的地址由结构sockaddr_un来描述,该结构定义在头文件

structsockaddr_un{

sa_family_tsun_family;?//AF_UNIX,它是一个短整型

charsum_path[];?//路径名

};

对于AF_INET域套接字来说,它的地址结构由sockaddr_in来描述,它至少包括以下几个成员:

structsockaddr_in{

shortintsin_family;?//AN_INET

unsignedshortintsin_port;?//端口号

structin_addrsin_addr;??//IP地址

}

而in_addr被定义为:

structin_addr{

unsignedlongints_addr;

}

四、基于流套接字的客户/服务器的工作流程

使用socket进行进程通信的进程采用的客户/服务器系统是如何工作的呢?

1.服务器端

首先,服务器应用程序用系统调用socket来创建一个套接字,它是系统分配给该服务器进程的类似文件描述符的资源,它不能与其他的进程共享。

接下来,服务器进程会给套接字起个名字,我们使用系统调用bind来给套接字命名。然后服务器进程就开始等待客户连接到这个套接字。

然后,系统调用listen来创建一个队列,并将其用于存放来自客户的进入连接。

最后,服务器通过系统调用accept来接受客户的连接。它会创建一个与原有的命名套接不同的新套接字,这个套接字只用于与这个特定客户端进行通信,而命名套接字(即原先的套接字)则被保留下来继续处理来自其他客户的连接。

2.客户端

基于socket的客户端比服务器端简单。同样,客户应用程序首先调用socket来创建一个未命名的套接字,然后讲服务器的命名套接字作为一个地址来调用connect与服务器建立连接。

一旦连接建立,我们就可以像使用底层的文件描述符那样用套接字来实现双向数据的通信。

java多线程socket通信原理是什么?

第一,程序是通过分时进行服务的。就是说一个程序监听一个端口,第一秒可以从别的地方来一个包,第二秒可以从另一个地方来一个包。

第二,每个socket都会有包发送来的ip地址和端口号,服务器向这个ip对应机器的端口发送数据以回应对方。

怎么样学好SOCKET通信知识点

Socket通信的原理还是比较简单的,它大致分为以下几个步骤。

服务器端的步骤如下。

(1)建立服务器端的Socket,开始侦听整个网络中的连接请求。

(2)当检测到来自客户端的连接请求时,向客户端发送收到连接请求的信息,并建立与客户端之间的连接。

(3)当完成通信后,服务器关闭与客户端的Socket连接。

客户端的步骤如下。

(1)建立客户端的Socket,确定要连接的服务器的主机名和端口。

(2)发送连接请求到服务器,并等待服务器的回馈信息。

(3)连接成功后,与服务器进行数据的交互。

(4)数据处理完毕后,关闭自身的Socket连接。

『Super』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