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破仑滑铁卢战役时间
- 锐意学习网
- 2024-03-10 11:33:19
滑铁卢战役发生的时间
滑铁卢战役
滑铁卢战役(BattleofWaterloo)
1815年3月20日,拿破仑的铁骑进入巴黎,法国国王路易十八闻讯色变,不敢迎敌,仓惶逃遁。拿破仑重新登上皇位,为他在一年前被迫退位,软禁在地中海厄尔巴岛的事件报了仇,雪了恨。
为了支持路易十八,英国,俄国和普鲁士等国家组成反法联盟,大举围攻巴黎。拿破仑亲自率领12万大军迎战,联军不敌,撤退到比利时。这一仗,拿破仑取得辉煌战果,奠定了他在法国的统治地位。过后,拿破仑乘胜追击,率军继续挺进,直逼比利时的边境。
6月18日,大决战在滑铁卢展开了。
滑铁卢位於比利时南部,离首都布鲁塞尔不远。英军驻在一个山岗,由威灵顿率领,法军则由拿破仑亲自指挥。
清晨,下起滂沱大雨。上午11时30分,天气转晴,拿破仑下令出击。
“威灵顿是什么东西竟敢向我挑衅,简直是螳臂挡车,以卵击石!我不必用一顿早餐的时间,就能将他们歼灭。”拿破仑大言不惭地说。
法军越过低洼地带,向英军驻的山岗奋勇冲去。英军顽强抵抗,炮弹像骤雨般落在法军的阵地,法军死伤惨重,不得不撤兵。下午1时,法军第二次进攻英军阵地,还是无法得逞。拿破仑正伺机发动第三次规模更大的攻势时,用望远镜向四周了望,侦察敌情。他突然看见东边远处黑压压的一片。
“那是什么”拿破仑问。
“大概是一片森林吧!”一个中尉回答。
“不,这是兵团。”拿破仑凭丰富的作战经验,作出了正确的判断。於是他下令:“抓个活口来问!”
过了不久,法军逮到一个普鲁士骑兵军官来审问,军官回答说附近只有一个兵团。拿破仑心想:区区一个兵团,有什么好怕。可是他
万万想不到前来进攻的普军,实际上是三个兵团呢!
拿破仑自以为兵员充足,有恃无恐。在他的指挥下,80门大炮同时瞄准?英军的阵地进行炮轰。法国骑兵浩浩荡荡地登上了英军驻的山岗,拿破仑信心十足,以为胜利在握,哪知道枪声突然大作,埋伏在四周的英军将法军团团围困,法军措手不及,伤亡无数,只好向后撤退。
拿破仑百思莫解,自言自语地说:“为什么我不能打败英军呢”按照拿破仑一贯的作战策略,先是用大炮猛轰,然后派骑兵冲锋,最后才由步兵出击。而这一天,骑兵冲锋之后,却没有步兵支援,原来法国步兵都在右翼抵御普鲁士三个兵团的进攻,无法突围。
下午6时,拿破仑孤注一掷,把最后的4000名近卫军都调入进攻的行列,成败就决定在这一次了。他把兵士排成70人一队,爬上陡坡,拼死向前冲去。当他们离开英军防线不到60步时,威灵顿突然站起来大声疾呼:“全线出击!”英军的后备队排山倒海般地向法军扑去。
拿破仑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他的部队已经全部用上了,再也派不出一兵一卒,只好眼巴巴地看?自己的士兵任人宰割。拿破仑拿?望远镜,目睹这惨痛的一幕,无奈地叹了一口气说:“一切都完了!”
晚上9时,明月东升,普军突破法军防线,拿破仑的部队乱成一团,无法坚持下去,只得四处溃逃。拿破仑泪流满面,脸色苍白,带了一万名残兵退回巴黎,从此结束了他的戎马生涯。
6月22日,拿破仑第二次被迫退位,囚禁在圣赫勒拿岛上,直到1821年郁郁而终。拿破仑的第二次执政,总共只有一百天左右,历史上称为“百日皇朝”。
拿破仑自以为有雄才大略,攻无不克,却没有想到在滑铁卢一役中被打得一败涂地。滑铁卢战役在历史上传为笑柄,而滑铁卢一词从此也成了失败的同义词。
拿破仑滑铁卢战役是哪年?
1815年6月18日,发生了英普联军与法军在布鲁塞尔以南的滑铁卢的决定性会战。
滑铁卢战役简介
滑铁卢战役1815年6月18日,由法军对反法联军在比利时小镇滑铁卢进行的决战。
战役结局是反法联军获得了决定性胜利。这次战役结束了拿破仑帝国。此战役也是拿破仑一世的最后一战。拿破仑战败后被放逐至圣赫勒拿岛,自此退出历史舞台。
滑铁卢战役是战争史上的著名战役,最终决定了拿破仑及其帝国的命运,对欧洲有着深远的影响。
对拿破仑在滑铁卢战役的失败原因,历来众说纷纭。胜利者威灵顿公爵认为,拿破仑采取战略上的进攻,是其失败的主因,拿破仑应等待联军侵入法国,时日一久必因粮食缺乏而自行崩溃。
扩展资料:
滑铁卢战役失败原因:
1、官兵素质
尽管拿破仑任命名将达武元帅为陆军部长,在2个月内组织了28.4万军队,且部队中也有不少老兵,但整个部队毕竟是仓促组建,缺乏训练,枪械、弹药、马匹也十分缺乏。部队的高、中级指挥员更是缺乏,以至格鲁希这样的平庸之辈也要独当一面。
2、兵力分散
拿破仑历来主张集中优势兵力。但此役却奇怪的一开始就分散使用兵力。在里尼之战时,拿破仑在敌情不明的情况下,却派出内伊大军迂回普军右翼,结果内伊突遇英军2万,即放弃迂回围歼普军的任务,被次要敌人牵制,后仅迟缓的派出1军团,也没能到达战场。
3、将领不称职
内伊元帅尽管在滑铁卢表现了非凡的勇气,但其指挥是不力的。在里尼迂回时,不分主次,与2万英军纠缠,致使8万普军未被歼灭。他带领骑兵贸然冲锋也极大的打击了法军有生力量。
4、普军反击
拿破仑计划集中兵力各个击破普英军,法军先于滑铁卢决战前两天的,在里尼击溃布吕歇尔的普军。但因1军团迷路,没有及时赶到战场,6军团又距离过远,调动太迟,致使里尼之战成为击溃战,而不是预想的歼灭战。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滑铁卢战役
拿破仑的东征之路,滑铁卢战役
战争时间)公元1799—1815年
(战争地点)欧洲大陆
(交战双方)法国PK反法同盟
(关键人物)拿破仑.波拿马
1812年六月,拿破仑率大军60万人入侵俄国。战争初期,俄军被迫后撤,8月17日,进行斯摩棱斯克会战后,俄军继续后退。9月14日,法军进入莫斯科。俄军于10月18日开始反攻;翌日,法军撤出莫斯科,而后节节败退,到了12月,几乎全军覆灭。拿破仑的侵俄战争,以惨败告终。1813年二月,俄普结盟。三月普鲁士对法宣战。随后,俄、英、普、西、葡和瑞典等国,结成第六次反法联盟(奥地利于八月加入)。随后进行了一系列会战,拿破仑多处转战,接连获得小胜,但是挡不住联军的多路逼进。1813年十月,联军30万大军与拿破仑的19万法军在莱比锡遭遇。这场大战打了三天,法国溃败。1814年,联军开始进攻法国本土。3月30日,奥地利、俄国、普鲁士和英国军队到达巴黎城下,巴黎守军投降。4月11日签订枫丹白露条约,拿破仑宣告退位,联军将他软禁在厄尔巴岛,波旁王朝重新统治法国。
拿破仑命令格鲁希追击普军并阻止他们英军会合。但格鲁希资格虽老,却不是个能独挡一面的人,在17日夜的倾盆大雨中,他缓慢的追赶着普军。6月17日,拿破仑率军到达布鲁塞尔以南的小镇滑铁卢。深谋远虑的英军统帅威灵顿公爵已在那里修建防御工事,英军兵力为68000人。他决定利用高地的优势设防,等布吕歇尔率领的普军到达在对法军前后夹击。夜间,铺盆大雨哗哗下个不停,准备第二天决战的法国士兵都在背靠背地休息,拿破仑却不停的走来走去,十分焦急不安。因为决战在此,他还没有从格鲁希那里得到任何有关普军的消息。无论如何拿破仑知道第二天决战已无法避免。清晨五时左右,大雨终于停止,拿破仑做出了9时进攻的命令。观察了地面状况之后,他又延迟了两个小时,但进攻时间推迟到中午11时。因为头天夜里的一场大雨,造成地面泥泞湿滑,是法国的炮队无法移动。对拿破仑来说,他的一切战争计划全部建立在炮弹上,将大炮火力集中向一点进攻是他无往不胜的秘诀。而现在他有240门大炮,威灵顿只有159门,为了能等到地面干燥,也充分发挥大炮的作用,他决定再等两个小时。
与此同时,追赶普军的格鲁希和他的部队,听到远处炮声,他的副官拉尔想也不想就命令士兵们按原地方向前进。这个低级的错误,导致他们没有向布鲁西尔的军队追去。由于找不到普军,有人建议转向大炮的方向。而且习惯服从命令的格鲁希却认为要等到拿破仑的命令。11点,法军发动了总攻。拿破仑命令法军左翼猛扑乌弋蒙,同时由右翼军向达奈特高地进攻。按照部署,向乌戈蒙方面的进攻主要是起诱敌的作用,是想把威林顿及其预备队引到那里,再趁其中路空虚之机,以骑兵直捣中路。如果面临的依然是奥斯特里茨那样的对手,那么,也许拿破仑的计划就成功了。但他没有料到,驻扎在乌弋蒙的英国近卫军和比利时的一个师以“人在阵地在”的无畏精神殊死拼搏,使法军的佯攻无法奏效。而威灵顿也没有向乌弋蒙移动,只判了四连近卫军前去救援。法国右翼向达奈特的攻势也已展开。这一路的任务是击溃英军左翼,向狮子山发动进攻,把威灵顿逼到乌弋蒙,但这个任务仅仅完成了开头的一小部分。下午一时,英国人以他们是荣耀高于生命的骑士精神和英勇善战,进行猛烈的反击。拿破仑想突破英军阵线的目的无法实现,战局陷入僵持状态。
拿破仑决定中路军发动总攻,他派了他的部下最著名的勇士内伊元帅指挥骑兵冲锋。整个下午,双方在中路展开了多次残酷的拉锯战。内伊亲自手持战刀冲锋陷阵,法国精锐的重骑兵向威灵顿的中路发动了一波比一波猛烈的进攻。下午六时,内伊已步兵、骑兵、炮兵协同作战,攻占了中路的圣海尔农庄。然后,法军炮兵开始轰击英军中部的掩体。决一雌雄的时刻来临了,威灵顿已受到了重大损失,内伊知道只要再有最后的一击重拳,威灵顿必将不堪一击。于是,内伊紧急要求增援步兵,但是,这要求却遭到了拿破仑的拒绝。为了阻止普军进入法军后方,拿破仑不仅无法给内伊增兵,而且不得不从对威灵顿的战斗中抽出两个军,以及帝国近卫军的几个人去拦截。此时普鲁军队前来增援,威灵顿元帅顿时精神振奋,立即命部队反击。下午8点,威灵顿的英军和布鲁歇尔的普军开始了全面反击,精疲力竭的法军遭到了前后夹击,再也支持不住,全面崩溃。法军伤亡25000人被俘9000人。英军伤亡1500人,普军伤亡8000人。此时的格鲁希在18日夜终于等到拿破仑给他送来的救援命令,但已经太晚了。兵败滑铁卢四天后,拿破仑被迫第二次逊位,并被放逐到南大西洋中的圣赫勒拿岛。度过了五年的监狱生活后,1821年拿破仑病逝于该岛。拿破仑战败后说的八个字戒骄戒躁,居安思危”
千山万水总是情,留个关注行不行
拿破仑滑铁卢战役
滑铁卢战役-概述滑铁卢战役1815年拿破仑率旧部逃离厄尔巴岛,返回巴黎。英国、普鲁士、奥地利等国君主集了70万重兵,准备分头进攻巴黎。6月17日,拿破仑击败由布吕歇尔将军率领的普,并赶到比利时布鲁塞尔南的滑铁卢村,与由威灵顿公爵率领的英军相遇。但是,拿破仑手下的一名将军没能按命令消灭逃跑的普军。6月18日,拿破仑率军与英军交战。布吕歇尔则花了一个上午重整军队,马不停蹄地奔赴滑铁卢。当天下午,正当两支军队都疲惫不堪时,布吕歇尔率领的普军终于赶到,并猛攻法军的右翼。晚上9点,拿破仑率领的法军败走。滑铁卢战役后,联军很快攻占巴黎,拿破仑被放逐到大西洋中的圣赫勒拿岛。滑铁卢战役-战争背景英、普、奥等组成的第六次反法联盟,终于打败了拿破仑,拿破仑被迫退位,被放逐到他的领地厄尔巴岛上,波旁王朝复辟。但拿破仑并不甘心自己的这次失败,他仍然在关心着时局的发展。1815年初,反法联盟在维也纳开会,由于分赃不均而大吵大闹,以至于剑拔弩张、横刀相向。同时,法国人民由于封建贵族的残酷统治,越来越不满意波旁王朝的统治而更加怀念拿破仑时代。
拿破仑见时机已成熟,便决定东山再起。1815年2月26日夜,拿破仑率领1050名官兵,分乘6艘小船,巧妙躲过监视厄尔巴岛的波旁王朝皇家军舰,经过三天三夜的航行,于3月1日抵达法国南岸儒昂湾。士兵们在拿破仑的鼓舞下,热血沸腾。部队开始进军巴黎。沿途所到,不少人欢呼雀跃。波旁王朝派出的阻击部队,因多是拿破仑旧部,所以纷纷归附,这样到3月12日,拿破仑未放一枪一弹,顺利进入巴黎。此时,他的部队已发展到1.5万人。路易十八看到大势已去,仓皇逃出巴黎。3月19日,拿破仑在万民欢腾声中,重登王位。正在维也纳开会的反法联盟各国首脑,惊恐万状,立刻停止争吵,并马上拟定了临时宣言,称拿破仑是世界和平的扰乱者和敌人,他“不受法律保护”,与此同时,他们迅速集结兵力,到3月25日,英、俄、普、奥、荷、比等国结成的第七次反法联盟,并有重兵70万。联军准备分头进攻巴黎:巴克雷指挥17万俄军和25万奥军集结在莱茵河方面,向洛林和阿尔萨斯推进;弗里蒙指挥奥——撒丁联军6万,集结于法意边境,准备随时向法进军;普鲁士的布吕歇耳元帅率12万普军、300门大炮在沙罗瓦和列日之间集结;英国的威灵顿将军指挥一支由英、德、荷、比人组成的混合部队约10万人、200门大炮,驻扎在布鲁塞尔和蒙斯之间。另外,联军还有一支30万人的预备队。联军约定在6月20日左右开始行动。法军方面,拿破仑也在加紧备战,到6月上旬,已有18万人集结在鹰旗之下。滑铁卢战役-战场溃败滑铁卢战役拿破仑认真地进行了分析,他决定要化被动为主动,以攻为守。他认为威胁最大的是比利时方面的英普军队,所以要集中主要兵力对付,而莱茵河、意大利方面的联军,只要派少量兵力进行牵制就行了。同时他还决定,要趁联军尚未会齐的时
候,争取战机,率先击溃英普联军,打败了威灵顿和布吕歇耳这两个老将,其他联军便好应付了。
计划已定,拿破仑便于6月12日派12.5万法军(其中有近卫军2万人)、火炮300门,悄悄移动到比利时边境,驻扎到离普军只隔一片密林的地方。展开了战斗。
滑铁卢位于比利时南部,离首都布鲁塞尔不远。英军驻在一个山岗,由威灵顿率领,法军则由拿破仑亲自指挥。清晨下起滂沱大雨。上午11时30分,天气转晴,拿破仑下令出击。法军越过低洼地带,向英军驻的山岗奋勇冲去。英军顽强抵抗,炮弹像骤雨般落在法军的阵地,法军死伤惨重,不得不撤兵。下午1时,法军第二次进攻英军阵地,还是无法得逞。拿破仑正伺机发动第三次规模更大的攻势时,用望远镜向四周瞭望,侦察敌情。他突然看见东边远处黑压压的一片。拿破仑自以为兵员充足,有恃无恐。在他的指挥下,80门大炮同时瞄准?英军的阵地进行炮轰。法国骑兵浩浩荡荡地登上了英军驻的山岗,拿破仑信心十足,以为胜利在握,哪知道枪声突然大作,埋伏在四周的英军将法军团团围困,法军措手不及,伤亡无数,只好向後撤退。按照拿破仑一贯的作战策略,先是用大炮猛轰,然後派骑兵冲锋,最後才由步兵出击。而这一天,骑兵冲锋之後,却没有步兵支援,原来法国步兵都在右翼抵御普鲁士三个兵团的进攻,无法突围。下午6时,拿破仑孤注一掷,把最後的4000名近卫军都调入进攻的行列,成败就决定在这一次了。他把兵士排成70人一队,爬上陡坡,拼死向前冲去。当他们离开英军防线不到60步时,威灵顿突然站起来大声疾呼:“全线出击!”英军的後备队排山倒海般地向法军扑去。拿破仑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他的部队已经全部用上了,再也派不出一兵一卒,只好眼巴巴地看自己的士兵任人宰割。拿破仑拿望远镜,目睹这惨痛的一幕,无奈地叹了一口气说:“一切都完了!”晚上9时,明月东升,普军突破法军防线,拿破仑的部队乱成一团,无法坚持下去,只得四处溃逃。拿破仑泪流满面,脸色苍白,带了一万名残兵退回巴黎,从此结束了他的戎马生涯。滑铁卢战役-失败原因威灵顿公爵滑铁卢战役是战争史上的著名战役,最终决定了拿破仑及其帝国的命运,对欧洲有着深远的影响。对拿破仑在滑铁卢战役的失败原因,历来众说纷纭。胜利者威灵顿公爵认为,拿破仑采取战略上的进攻,是其失败的主因,拿破仑应等待联军侵入法国,时日一久必因粮食缺乏而自行崩溃。不知道他如此说,动机何在,联军会自行崩溃吗?在1814年侵入法国的联军也没有崩溃啊!
1、军队素质差,指挥员缺乏
尽管拿破仑任命名将达武元帅为陆军部长,在2个月内组织了28.4万军队,且部队中也有不少老兵,但整个部队毕竟是仓促组建,缺乏训练,枪械、弹药、马匹也十分缺乏。部队的高、中级指挥员更是缺乏,以至格鲁西这样的平庸之辈也要独当一面。
法军在滑铁卢决战时,进攻被迫采用师纵队,每营成三列横队,每师则形成正面200人,纵深24-27列的庞大方阵,行动笨拙。
2、没有及时歼灭普军
拿破仑计划集中兵力各个击破普英军,法军先于滑铁卢决战前两天的6月16日,在里尼击溃布吕歇尔的普军。但因1军团迷路,没有及时赶到战场,6军团又距离过远,调动太迟,致使里尼之战成为击溃战,而不是预想的歼灭战。
拿破仑也没有在16日黄昏组织追击普军,而是在第二天派出格鲁西元帅率3.4万人追击。但为时已晚,格鲁西根本没有找到普军,反而浪费了大量兵力,却使普军最后与英军会合,参加了滑铁卢的战斗。
.
3、兵力分散,调动不及
拿破仑历来主张集中优势兵力。但此役却奇怪的一开始就分散使用兵力。在里尼之战时,拿破仑在敌情不明的情况下,却派出内伊大军迂回普军右翼,结果内伊突遇英军2万,即放弃迂回围歼普军的任务,被次要敌人牵制,后仅迟缓的派出1军团,也没能到达战场。在滑铁卢决战时,拿破仑仍未集中全部兵力,而是分出三分之一的兵力,由格鲁西带领去追击去向不明的普军,致使该部脱离战场。
4、法军将领的不称职
内伊元帅尽管在滑铁卢表现了非凡的勇气,但其指挥是不力的。在里尼迂回时,不分主次,与2万英军纠缠,致使8万普军未被歼灭。格鲁西元帅更是昏庸,其在滑铁卢以3.4万兵力,无所事事。听到滑铁卢炮声,却以没接到命令为由不回援。其部下4军团司令吉拉尔将军一再力谏,都被其拒绝。而作为总参谋长的苏尔特元帅,也是不称职的。第一次担任此职的苏尔特,尽管于18日晨及时的提醒了拿破仑调回格鲁西部,也有一些好的建议,但其参谋部的组织却是千疮百孔。法军在里尼、滑铁卢一再不知敌情。在里尼,参谋部竟不知普军右翼远处有2万英军,在内伊被牵制时,也没有及时命令其以主力投入主战场。而6军团竟因驻地远,调动迟,而未能赶到。在滑铁卢,参谋部既不知普军来援,也不知格鲁西的去向。在滑铁卢战役中,法军表现了极大的勇气,却因种种原因遭到惨败,拿破仑的政治生命、军事生涯就此终结。
滑铁卢战役是哪一年﹖
拿破仑一世的最后一战。于1815年6月18日,由法军对英普军在比利时小镇滑铁卢决战。由于种种原因,英普军获得了决定性胜利。这次战役结束了拿破仑帝国。后世形容遭遇了惨败。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